为什么说兵马俑博物馆不好看
童言无忌,不像我们大人笃定地相信亲眼所见一定会胜过图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问儿子,他说电视上有各个角度的拍摄,还有特写,还有重建的图像,再加上更详细的故事,要丰富清晰得多;相反,到现场来,除了人还是人,又没有空调,人人汗流浃背;另外,这里光线还暗,满眼灰扑扑的、东倒西歪的碎陶佣,实在没有意思。
不是这样么?我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儿子仿佛揭穿了皇帝的新装。我们都在假装惊奇、惊叹,在心底里又不得不承认,真的没有意思。应该说兵马俑博物馆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我第一次参观兵马俑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兵马俑博物馆正在扩建,在兵马俑坑外修建了很大的园林区与服务区,经过这些年的营建,整体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些东西似乎与兵马俑博物馆没有什么关联,园林中没有任何有关兵马俑的介绍,服务区里除了吃喝之外,也没有什么与兵马俑有关的东西。如果让观众进去参观之前多一些对兵马俑的了解,让参观完兵马俑的观众多一些回味,我想体验会好得多。
兵马俑博物馆的参观体验透视了一个考古学的问题,即考古学的表达或呈现(representation)。兵马俑作为一项考古发现,应该如何表达或呈现呢?这个问题实际上由两个层次的问题构成:一是我们想表达什么?二是如何去表达?前者是观念的问题,后者是形式的问题。观念问题似乎从来就不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或者说这不是中国考古学家所思考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最起码也是文化问题。而考古学家不需要考虑如此宏观的问题,否则有僭越之嫌。比如说兵马俑的展览,它是文化事业,需要解决观众拥挤的问题,还要考虑怎么扩大经济收益,当然,还要考虑如何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认同感。考古发现的展示需要考虑以上的要求,考古学家的观念不过是如何在展示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好文化古迹,尽可能地把故事发掘出来并且讲好。
然而,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以,考古学家是需要思考考古发现的表达的。这里很想就一些基本观念做些思考。考古表达的首要原则是真实。在后现代语境中汇总,真实是一个很受到诟病的词语。究竟是谁的真实呢?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认识或相信的真实,比如说每个国家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很伟大,都认为自己的文化很美好;再进一步说不同阶层、宗教信仰、地域等都可能有自己所认为的真实。需要强调的是,真实的相对性不等于没有真实,不等于可以胡说八道,自欺欺人。就像台独人士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得不到奥运金牌要送去挖煤一样,生活在幻觉的人最终会真实所嘲弄。如今考古学表达的真实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导游为了吸引观众,各种八卦故事满天飞,甚至会添加一些迷信的内容。我不能说考古学家认识到就是真实,而是说经过认真研究过的东西可靠性要高得多。就像医生与江湖郎中的区别,虽然江湖郎中偶尔也有治好病的时候,但是绝大多数人很少会相信江湖郎中。当然,我们不必迷信真实,因为权力、金钱、乃至个人好恶等等都有可能扭曲真实,但是由此而否定真实,最终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另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人本的思想。我们认为兵马俑博物馆不好看,那时因为它违背了一些与人相关的基本要求。当我们说到人的时候,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统一的人,一层是多样的人。前者如人的生理、自然属性,没有人喜欢肮脏、嘈杂、密集、单调,这不会因为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截然相反的反应。可以想象,在灯光昏暗、人员密集、闷热不堪的展览馆里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地欣赏兵马俑!而就后者而言,人有不同的年龄、性别、民族、社会阶层、文化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等方面的差别,优秀的考古学表达会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要,比如儿童游戏区、老人的休息区、更大的女性卫生间、多语言与图像的指示,如此等等。前者的问题基本是科学与经济的问题,后者更多与人文、文化相关。两者其实是密切相关的,科学与经济发展最终还是需要满足人文与文化的目的。忘记了人,所有的考古学表达就失去了意义!
当然,我们并非不考虑人,更多的是只考虑到某些人的需要,比如哪怕资源再紧张,也要弄出一个“贵宾休息区”来。贵宾来了会清场,又由于贵宾一般都很忙,没有时间细看,只需要把面子上的东西布置好就行了;万一需要的话,可以开方便之门,让他们下到坑里与兵马俑亲密接触一下。人本的思想是中国考古学表达中极其缺乏的,如果我们能够把为贵宾的服务精神用到一般人、用到多样的人上面来,那么我们的表达一定会有极大的进步的。
考古学表达是需要实质性的内容的!国内不少博物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是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兵马俑博物馆在车马坑之外,的确有一个博物馆,但是里面居然没有跟兵马俑相关的基本陈列。倒是展示了不少研究成果——著作与图录,为什么这些成果的内容不能用来展示呢?究竟是因为研究成果多为资料描述,不具有展示的价值,还是因为研究与展示脱节?我想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存在的。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样如此,其中也有一座博物馆,结果展览的是南越王墓的东西,风马牛不相及!没有内容,考古学能够表达什么呢?有些博物馆倒是有些好东西,但是目前的做法基本是把东西往展箱中一放,加一个小小的说明牌,随便来点灯光就算了事。
物质材料并不会自己说话,需要考古研究者代替它们说话。在碑林博物馆看到那些如雷贯耳的书法碑刻居然拥挤地放在一个小厅里,观众居然用汗手随意抚摸,实在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不把它们放在更大的空间里呢?旁边可以展示更完整的、上面没有拓印痕迹的复制品,还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拓片以及放大的拓片,还可以把历朝历代的研究与评论列在边上,还可以有临摹的台子……,一座碑刻就可以建一间展室,内容会很充实。感觉很多事都没有人好好去做,其中考古研究者的角色缺位问题特别突出。的确,越来越感觉到,中国考古学需要人去做研究,不能只是一味地挖东西了!
大明宫的部分复原
所谓“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没有好的形式肯定是糟糕的。相比于兵马俑博物馆,我们更喜欢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项目相当惊人,拆迁搬走了十万人,面积超过四个故宫,据说花费200亿!大明宫的展示很有特色,它把唐代宫殿的夯土基座都复原出来了,部分建筑复原了一个框架,复原的方式很多样,包括一个完整的缩微景区。缩微景区有足球场大小,按比例复原了大明宫的建筑与景观,空地上种着盆景树木,与缩微建筑很般配。公园里,展牌、模型、雕塑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大明宫的缩微景区
照说形式的发展相对要容易得多,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有些博物馆迅速跟进,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当然,这样的博物馆还不多。就个人的观感而言,我们的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粗糙二字。理解现状倒也不难,从前的积累太少,从上而下的压力大,急于出点成绩,不粗糙是不可能的。
考古学的表达说来说去,我们似乎忘记了它的宗旨,那就是让它说出原来的含义,让能够说出这种含义的人有效地将其表达出来,仅此而已。
最后,我们也许需要是一张笑脸,板着面孔是没有人喜欢的。跟人打交道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既不媚上,也不谄下,保证自然而然,这的确不容易,但是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图文自:新浪博客 穴居的猎人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9030190102wlr7.htm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往期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国家文物局:净收入50%奖励文创有功人员,企业享受资金税收扶持政策
>>><<<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