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材料解析题
热 点 推 荐 精品课件 | 9年级下册历史(1-22课)
七八九年级道法上册教学视频
2020-2021年初中历史资料汇总
2020-2021年初中道法资料汇总
2021年中考道法热点汇总
2020年秋部编七八九道法上册教案
2020年全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
九上英语微课合集
中考生物知识点
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材料解析题
1.***在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中国近代史上武汉有许多英雄事迹曾载入史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某次起义示意图。
材料二 (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 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是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
——摘编自张军《血战大武汉》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哪个政权被推翻?(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新的出路”指的是什么道路?(2分)
(3)依据材料三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2分)
(1)事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分)政权:清王朝(清政府)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如果摘抄材料中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得1分。)
(3)地位: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彻底破灭。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分,如果摘抄材料中“打破日军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的计划”得1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陷入深渊】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三大丧权辱国条约依次是什么?(4 分)
【前赴后继】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义和团将矛头指向什么人?结合所学知识,“民族主义”的含义是什么?“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意义?(3分)
【民族解放】
材料三
(3)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如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两个方面回答。(4分)
(1)①鸦片战争。(1分)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每点1分,共3分。时序不对不得分)
(2)①“鬼子”(或:“洋鬼子”、外国侵略者、西方列强、帝国主义侵略者)。(1分)②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分)③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
(3)①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分)②解放军占领南
京(或: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分)
(4)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等。(意思接近即可。需从两个方面回答,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共4分)
3.(8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若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导航技术,即使是最强烈的动机也无法使欧洲航海者完成他们的探险。远洋航行时,……(他们)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和阿拉伯的技术要素。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材料--中“最强烈的动机”指的是什么?在导航技术方面,欧洲航海者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国的哪一技术?(3分)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叶,现代科技通过各种方式从欧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中国受西学影响,……1862年在北京开设同文馆,聘请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译西文书籍;……1898年批准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启了中围现代科学教育的大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开设同文馆”“兴办京师大学堂”分别是中国近代哪一次运动中的具体措施?试从目的和影响的角度,写出这两次运动的共同点。(5分)
(1)希望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和香料等商品(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罗盘”导航技术(指南针)。(2)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目的:救亡图存(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影响:都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数学微课 | 语文微课 | 英语微课 | 化学微课 |
道法微课 | 历史微课 | 物理微课 | 生物微课 |
地理微课 | 初中英语资料大全 |
4.(10分)八十五年前,贵州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八十五年后,贵州又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华丽转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1)指出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并简述其历史意义。“向东却又向西……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指的是哪--军事行动?(5分)
(1)遵义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
5.(10分)秦灭六国,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崔瑞德 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和货币造型分别是什么?(2分)
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3分)
(3)上述材料中的各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5分)
(1)小篆;圆形方孔。(2分)
(2)郡县制;(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2分)
(3)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后世王朝的货币大多采用圆形方孔造型;郡县制成为后世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典范。(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6.(10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此,皆因有诸使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1)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材料二 如图
史料 | 大昭寺内文成公主 入吐蕃壁画 |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示意图 | |
朝代 | ① | 明朝 | 清朝 |
事件 | 文成公主入藏 | ② |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意义 | 汉藏关系日益密切。 | 保护了我国东南沿海 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 | 稳定了我国 ③ 地区的局 势,维护了国家统一。 |
(2)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3分)
(3)概括上述措施对当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4分)
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
(1)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3分)
(2)①唐朝;②戚继光抗倭;③西北(或新疆/天山南北)。(3分)
(3)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民族团结;武力反击外来侵犯;坚决打击内部分裂势力。(4分,每点1分)
7.(8分)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 材料二 |
(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的根本依据。(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探索这条革命道路的历程。(5分)
(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2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1分)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单写事件名称一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8.(10分)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警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摘自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4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民的伟大之处。(2分)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爱国学生发动了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9.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维地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
(1)材料一中图二和图四分别反映的是什么运动?(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政治主张。(2分)
(3)综上,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2分)
(1)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2)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经历了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过程,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特点。
10.所谓近代化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理性化。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该运动的作用是什么?(3分)
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
(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谋求“民主共和”政治变革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2分)并概括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2分)
(4)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2分)
(1)事件:洋务运动。(1分)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3分)(2)三民主义。(2分)(3)领导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2分,列举二人即可)意义: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分,两点即可)(4)中国近代化,经过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说明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自我反思和深化对西方的认识;近代化历程中屡遭挫折,充满了艰难和曲折,但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而奋斗。(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中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