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探究:基于媒体视域下的数据分析(1999—2019年) | 支文军 郭小溪 | 时代建筑2020年第4期

支文军 郭小溪 时代建筑 2020-08-26


本期主题文章简介


《时代建筑》以群体研究的方式持续关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师,无论是研究海归建筑师、年轻一代建筑师,还是研究20世纪50、60、70、80年代生建筑师,我们持续多期展开分析与探讨,试图为中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建筑师群体画像。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走向更为细化的层面,如“新三届”建筑师群体研究。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师的成长和转型的速度大大提高,新一代建筑师群体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以及个体的价值观逐渐凸显其特征,这个群体以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为主,包括部分60年代末出生的建筑师,这批建筑师大多在1986年至1999年间接受高等建筑教育,并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开始执业,他们逐渐成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重要力量,并且被国际建筑界所关注,我们称之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本期希望关注这批正在崛起的建筑师群体,讨论他们的研究与实践。


邓小骅将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置于知识社会学的代际研究视角,考察其代际差异;王凯运用“远读”的方法,从社会背景和话语生产机制的角度,描述作为一个模糊整体“代单位”的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的话语特征和历史贡献;周榕由“代际观法”讨论,尝试引入“代差视角”,考察并具体论述“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诸多方面对于中国建筑生态演进的迭代贡献;李怡和戴路从国际获奖建筑分析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支文军和郭小溪基于一种媒体的视域,对100组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相关文本进行数据挖掘;鲁安东试图就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展开理论思考与讨论,指出李兴钢的设计实践是这一世纪探索的延续,也是对其当代命题的开创性的探索;何润和伊浏等结合感性解读与理性的“数据分析”,对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同时,我们简要介绍了66位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探究

基于媒体视域下的数据分析(1999—2019年)

Research on the Coll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Media Horizon (1999-2019)


支文军    郭小溪    ZHI Wenjun, GUO Xiaoxi

Abstract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展现出大量的建筑实践与动态的思想变迁,传统的归纳解读方式难以窥见这一处于动态网络中的群体特征全貌。文章基于一种媒体的视域,对100位(组)中国第五代建筑师的相关文本进行数据挖掘,从知识演进图谱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式入手,对所选建筑师的“群体知识演进”与“群体互动关系”进行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并对建筑师设计思想关键词进行文本与词频分析,以关键词词云图展现建筑师思想特征。通过对群体数据的量化呈现和结果可视化表达的尝试,试图勾勒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的图景。


在线阅读


1 引言


“群体的形成并非基于某个确定的目标,而是基于对同一代的归属意识”[1]。同一代群的人拥有共同的成长经验、知识类型、文化取向、话语特征等,他们是同一时代社会演进过程的共同参与者和文化传递者。在中国建筑师的代际讨论中,杨永生、曾坚、彭怒和伍江等学者都对建筑师代际划分的标准与意义作出过各自的解读,这种以代际视角来观察建筑师群体差异的方式有助于“从‘人’的主体角度更明晰地认识建筑历史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存在的集体共性”[2]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是以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为主,包括部分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生的建筑师,大部分于1990年至1999年间接受高等建筑教育,并在1992年经济改革后开始执业[3]。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急速衍变,思想体系成熟于90年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早期就业状态同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理想热潮与21世纪初消费思想侵袭的情形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物质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快速变化的生活与现实秉持的开放态度,也使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建筑思想、设计观念较前几代建筑师显得更为独特和前卫。


这种群体间呈现出的“代际差异”,实际上隐含了不同历史文化语境和成长记忆对群体精神的潜在规约。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1893—1947年)的阐述,“代现象是产生历史发展动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在此问题中,对各种力量之间互动的分析是个重要的任务,如果没有这种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就不能被正确地理解”[1],在曼海姆看来,若要辨清“代现象”的更替与变化,只能以一种“对其所有组成因素严格和仔细的分析”作为基础。而如何分析呈现这些使群体异于不同时期他者的内在倾向,俨然是学者笔下勾勒群体景象时首要关注的问题。


《时代建筑》曾以四期专题研究对“20世纪50/60/70/8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进行了讨论,相关学者以时代语境、教育与成长经历、实践策略、群体意识、思想变迁等诸多角度切入,以期观察20世纪不同年代生中国建筑师的群体特征[4]。其中,清华大学周榕以“共同体”的概念对6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作出了探讨,认为各个代际间存在着共同体和范式的可能性[5]。同济大学邓小骅采用代际研究的视角,从成长背景、代际意识、代际与传统关系等方面对6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代际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6];同济大学张骏以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结构变迁对于70年代生建筑师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现象产生的诸多影响[7]。可见不同学者在对建筑师群体进行探究时,存在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且不尽相同。但在以往的群体研究中,大多采用较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以归纳和总结居多,对于群体特征的量化呈现和结果可视化层面的尝试还比较少见。而第五代建筑师本身处于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中,显现出大量的建筑实践与动态的思想变迁,通过传统的归纳解读方式很难窥见这一处于动态网络中的群体特征全貌。


为此,本文以计量研究为基础,引入了统计学与社会学中的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方法,通过关键词时区图、突变词分析等进行建筑师群体的知识演进与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呈现。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方法能够进行多维的网状关系呈现,可以透视群体关系与合作关系下的建筑师群体网络结构。在有效的群体定量数据基础上结合这种科学方法进行可视化呈现,能够对群体知识特征演进与群体间互动关系等进行直观描绘。


2 引入一种媒体的视域


2.1 专业建筑媒体数据库

中国专业建筑媒体的兴起主要依托于一批具有探索精神和前瞻目光的专业建筑期刊,它们作为“业界信息传播与交流、学科知识的建设和普及的场所,建筑新思潮和学术争鸣的平台,建筑师身份建构的支撑”[8],近乎于对建筑学现实的一种折射,以较为客观的态度对建筑师的实践与话语进行了过滤筛选。在对第五代建筑师的群体数据统计中,本文引入了一种媒体的视域,将建筑专业期刊作为主要计量数据来源。


由于第五代建筑师多于21世纪后开始较为成熟的建筑实践和研究,并逐渐呈现出蓬勃态势。因而在进行专业建筑期刊选定时,本文将数据来源范围界定在2000年前已创刊,且期刊影响因子较高的专业期刊:《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新建筑》《南方建筑》《华中建筑》《建筑师》《建筑技艺》《建筑创作》,并补充对国内优秀建筑师作品及思想保持持续关注的《城市·环境·设计》共十本期刊,文献发表区间为1999年至2019年。这些期刊具有实时性、连续性的报道特征,兼具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研究视角各有侧重,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中反映出第五代建筑师期刊文本中所呈现的思想观念变化。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覆盖了所选期刊内容,因而可将其作为此次计量分析中的专业建筑期刊数据库来源。


但对于强调群体互动关联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来说,仅仅关注专业建筑期刊这一纵向时间性特征突出,但横向空间延展度稍显不足的样本对象还不足以客观勾勒群体互动景象。在21世纪以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媒体平台,如建筑专业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较传统建筑媒体而言话语呈现自由度更高。它们的发展融合了期刊的特征,以及时的互动方式弥补了传统期刊的不足,展示出“补偿性”媒介[9]的特征。因此本文在专业建筑期刊基础上引入新媒体数据库作为补充,以受众群较大,且实践关注度较持久的“ArchDaily”“ArchDaily中国”“谷德建筑网”“筑龙网”“在库言库”这五个专业建筑网站,以及“有方空间”“卷宗wallpaper”这两个带有敏锐观察视角、粉丝量级大且影响力较高的建筑自媒体平台中的文本数据作为补充。希望透过这种将专业建筑期刊数据库同新媒体数据库进行结合的方式,借助所选期刊具有的权威性和多样性及不同大众媒体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空间效应,起到相互间的校验作用,进而支撑本文数据来源的有效性。


2.2  建筑师样本选取——第五代中国建筑师100位(组)

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需要先对第五代建筑师数据样本范围进行界定,在所选专业建筑媒体数据库中以年龄范围进行初步筛选,并以满足两个限定条件之一作为必要条件——专业性建筑实践受媒体关注度及业界认可度较高,获国内外重要建筑奖项,建筑师专业期刊文献中具有突出呈现量,进而筛选出主要在中国境内实践的第五代建筑师中较为突出的100位(组)作为样本。这样的筛选方式并非意在以建筑实践或学术研究为要素进行建筑师群体过滤,而是希望能够达到在专业数据支撑下,以足够的样本量对第五代建筑师进行更加客观的展现。


100X建筑师群像


这100位(组)建筑师或工作于国企大院,或主持着个人的独立事务所,或于民营企业担任重职。他们多为中国当代建筑师中的领军人物,年龄分布大约在43至55岁之间,已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且实践地点遍布全国,甚至向国际延伸。本文试图通过100位(组)建筑师这样较为庞大的样本量来提供更多可能性,但也由于本文研究体量所限无法覆盖全部,仅期望透过大量数据下的计量分析,窥见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群体特征。


3 群体知识演进与实践发展


CiteSpace是近年来在科学计量学中较为常用的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它可以分析某一研究领域随时间变化的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以及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10]。基于本文所选择的100位(组)建筑师,在CNKI专业建筑期刊数据库中以所选十本期刊作为文献来源,通过“作者发文检索”和“1999—2019年”的设定条件进行匹配筛选,共呈现出2 513篇期刊文献。为排除不相关文献的数据干扰,本文在检索结果中剔除了时事报道、简讯等非完整性研究文献,经过数据清洗后获得2 437篇期刊文献作为样本对象,导入CiteSpace中进行图谱绘制。


3.1 群体知识演进

所获2 437篇样本文献在1999至2019年间的年度发文量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大致呈现为1999年至2008年间缓慢增长,2008年后开始快速增长,2013年至2015年间文献量骤增,2016年后趋于平稳。这种具体时间节点上的转变同建筑师个人成长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历史事件走向基本吻合。


专业建筑期刊文献量趋势线图


将所选样本文献导出Refworks数据,进行WoS格式转换后于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关键词因子分析,生成文献研究关键词时区图(Timezone View),来展现这一时间维度内的群体研究变化。时区图中的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在数据集中首次出现的年份,圆圈面积与该词呈现频次成正比。通过时间演变进行纵向观察能够发现如空间(21)、功能(20)、公共空间(19)、城市(8)、形式(7)等较早被提起,以及建筑本体(9)及结构(13)、建造(7)等呈现频次较高;建筑类型如博物馆(85)、住宅(21)、体育场(19)呈现较多;也呈现出对于园林(25)、乡村(17)、地域性(12)、绿色建筑(9)、参数化设计(13)、建筑改造(9)、城市更新(8)、工业遗存(5)等多维度多领域的话题探讨。


专业建筑期刊文献关键词时区图


为进一步呈现特定时间阶段的研究聚焦点,本文引入CiteSpace中爆发性检测功能(Burst Detection)生成25个突变关键词,检测在所选时间段中突现或频率突增的关键词节点,从而呈现不同阶段的研究聚焦点。除功能、空间、形式等建筑学本体基本话题外,本文以2008年与2012年为节点对“城市肌理”“表皮”“园林”“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造”“公共性”“乡村”“城市更新”“工业遗存”这九个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进行分时段探讨。


专业建筑期刊文献突变关键词


(1)第一阶段(1999—2008年)突变词“城市肌理”“表皮”“园林”

“城市肌理”一词的突现,源于第五代建筑师对于中国城市中“趋同”“一体化”等现象的思考。2001年单军发表于《建筑学报》中的文章,从三种人文视角切入对城市地区性进行了探讨,强调出人与城市环境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11]。2005年汤朝晖以“相容建筑”的概念,强调出以城市文脉、城市肌理作为前提条件,建筑同城市公共空间相容的重要性[12]。延续中国城市肌理与集体记忆,寻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存,成为第五代建筑师重要的思考关注。


21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西方建筑师在中国各大竞赛项目中的身影呈现,“表皮”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师探讨的重要对象。2003年,冯路与刘涤宇基于国外明星建筑师对于“表皮”的关注现象,就建筑师对表皮相似性表征后的不同建筑观与实践态度进行了讨论[13]。同年,袁烽发表于《时代建筑》的文章中探讨了当代技术驱动下,空间形式美学创造带来的“深层表皮”的地位转变[14]。2004年,《建筑师》杂志出版了“建筑表皮”专辑,冯路等建筑师以“表皮”为主题,围绕历史发展、策略方法、具体实践等方向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经历了这段时期的积极探索与再讨论,“表皮”已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师实践中的基本话题。


“园林”关键词的突现节点来自2006年董豫赣、李兴钢、葛明等建筑师在北京清水会馆中的对话,他们就清水会馆的设计过程、方法、意义等做出了细致的探讨,同年发表于《建筑师》杂志之中[15]。2007年,童明、葛明、董豫赣在东南大学展开了第一次“与会”研讨会,并在2009年出版了《园林与建筑》一书。他们对于江南古典园林有着持续和深层的研究,也不断尝试将对园林的理解用于当代的建筑实践之中[16],红砖美术馆、周春芽美术馆、微园等都展现出他们对传统园林深刻的当代解读。


(2)第二阶段(2009—2014年)突变词“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造”“公共性”

2010年开始不断突现出的“参数化设计”“数字化建造”等关键词展现出第五代建筑师对于计算机技术发展下的数字建筑技术的关注,包括如3D打印、BIM系统、智能建筑等的革新探索。其中关于“参数化”的最早关键词节点来源于2006年傅筱发表于《世界建筑》的《从二维走向三维的信息化建筑设计》[17]一文,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的基本概念。而自2010年后,“参数化设计” “数字建造”关键词得到了持续突现,其中以袁烽、王振飞等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代表,他们均在个人的建造实践中融入了对数字技术的有效探索。


2012年第1期的《时代建筑》,以“大都市郊区的建筑策略——透视上海青浦与嘉定的建筑实践”为专题,透视了中国城市新城建设的发展状态。张佳晶、王方戟、庄慎、祝晓峰等建筑师均在这期专题中做出了自身实践的思考与回应。其中,刘宇扬以“公共性”为要点,探讨了青浦与嘉定建筑实践的“公共”意义,呈现出这些实践背后的细腻人文关怀与亲切的公共空间[18] 。此外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对于城市公共性、社区公共性、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也是“公共性”关键词突现的重要背景原因。


(3)第三阶段(2015—2019年)突变词“乡村”“城市更新”“工业遗存”

建筑师对于“乡村”的关注很早便已开始,随着2014年“美丽乡村”政策的出台,第五代建筑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了当代中国乡村地区的建筑实践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如魏浩波、黄印武、何崴等都较早地介入到了乡村实践之中。这一阶段如徐甜甜的“松阳乡村实践”、陈浩如的“临安太阳公社生态农场”、华黎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等建筑实践受到了学界与大众的广泛关注。2018年,由策展人李翔宁策划的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以“我们的乡村”为主题的中国国家馆展览,更成为了中国建筑师优秀乡村实践作品的集中展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发展逐渐向内涵提升质量发展转变,“城市更新”顺势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2015年上海首届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同年的深港双城双年展,刘珩作为联合策展人以“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为主题倡导通过设计重塑日常生活[19],强调了对于城市现状的再体验。同时在城市复兴理念的引导下,“工业遗产”的价值再利用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大型城市事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结合尝试,也推动了建筑师对于工业遗存的深度思考与再利用。2017年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改造的正式批复[20],同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的改造是这一关键词突现的内因,但第五代建筑师对于工业遗产的“活化”实践是持续且长期的,近十年间完成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蛇口浮法玻璃厂、鸿华印染厂等优秀改造项目均为有效证明。


虽然不同建筑师发文量的高低,对于文献关键词的突现与持续性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所得数据仍呈现出不同阶段中群体知识侧重点较为清晰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以建筑学本体为基点,以功能、形式、空间、建筑材料、建造方式等为重点,这种基本关注作为群体实践与研究的支撑持续存在;第二阶段新技术的引入较为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撑着第五代建筑师对于建筑文化内涵、生态性能与建造技术的综合探索与表达,数据科学与数字科技等议题的发展也不断拓展着学科的边界;第三阶段关注重点表现出向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发展的转变,从快速的城市化建设逐渐向城市织补、既有建筑改造、绿色生态发展倾斜。


综上所述,在本文所呈现的群体知识演进图谱中也能够发现其中所呈现出的几个线索。第一,时代背景的有效回应。重要历史事件中频繁出现的身影彰显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对时代变化的主动回应,以及在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态度。第二,建筑学基本问题的关注和个人多元化探索的双重发展。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不同时期的突出关注点作为个体重要探索方向存在,但建筑学本体研究依然作为主线铺陈开来。第三,可以初步预测,乡村建设、城市更新、工业遗产、数字建造、绿色建筑等近年来愈发突显的相关议题,将会是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受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对象。


3.2 建筑实践发展

为进一步分析所选建筑师的建筑实践演进,本文对所选专业建筑媒体数据库进行“已建成建筑实践”数据挖掘,共呈现出961个实践项目。虽然这一媒体数据样本量并未涵盖所观察建筑师的全部实践,但通过专业媒体视角能够筛选出这些建筑师的优秀建成实践并侧面呈现出其中的阶段性变化。从不同年份的建成实践量趋势图中可见,在2010年前,建成实践呈现量不断攀升,其后有所波动但整体量值仍处于较高的水平。这种变化同2000年前后第五代建筑师进入职业生涯初期,开始自身的实践探索积累,并在2010年后逐步稳定的发展阶段相关联。


建成实践媒体呈现量趋势线图


伴随着21世纪初期私营设计事务所的合法化,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2010年前创办了大量的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工作室,经统计,所选100组建筑师里呈现出的77个独立建筑师事务所或个人工作室中有54个都在这一阶段创立。在这一背景下,所选建筑师1999—2010年间的建成实践呈现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4%。2010年后,这一增长趋势有所波动并渐趋缓和,但整体呈现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在国内的937个建成实践项目以公共建筑为主,其中文化建筑占比最高,共271项,占比达到了28.9%。此外还包括136项办公建筑、111项商业建筑、105项教育建筑等占比较高的不同公共建筑类型的实践。居住建筑共107项占比11.4%。这些建筑实践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项目呈现量在上海、北京、以及广东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最为凸显。


国内建成实践数量与类型分布图


这些建成实践项目同时包含了24个海外建筑,分布在16个国家,分别为亚洲9项、欧洲6项、北美洲5项、非洲2项,以及大洋洲与南美洲各1项。在这些海外建成实践中,不乏重要的海外援建项目,如任力之及其团队设计的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作为非洲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建筑留下了中国援建项目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单军主持设计并于2014年建成的中国商务部驻印尼商务馆舍,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加拿大“梦露大厦”、日本冈崎市“四叶草之家”幼儿园等项目也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讨论与关注。这些第五代中国建筑师主导设计并完成的重要海外实践,为中国建筑师世界语境的扩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开拓作用。


3.3 国际影响力扩展

伴随着海内外优秀建筑实践的显现,中国第五代建筑师也赢得了诸多国际竞赛,并获得了一系列国际重要奖项。2006年,马岩松赢得加拿大多伦多密西沙加市“The Absolute Tower”超高层国际竞赛,成为首位在重要国际公开竞赛中取得成功的中国建筑师[21];2013年,简盟工作室的玉树嘉那玛尼游客到访中心获得英国AR+D新锐建筑奖佳作奖;2016年,张轲携“微杂院”荣获阿卡汗建筑奖,并于次年获得阿尔瓦·阿尔托奖;2019年,李兴钢、章明、宋晔皓等十数位第五代建筑师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董功于2019年当选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成为继吴良镛、齐康、郑时龄、伍江之后的第5位中国籍院士;徐甜甜获202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院士称号……重要国际奖项与国际荣誉的授予,无疑是对于第五代建筑师所作实践的一种有效肯定与真实认同。


与此同时,海外个展与群展也作为第五代建筑师重要的实践表述,推动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大舍建筑、李兴钢、梁井宇、标准营造、MAD事务所、董豫赣、童明等在21世纪初第一个十年中较早开始了个体或群体的海外展览呈现,如2003年大舍建筑参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之间”中国当代艺术展(Alors,la Chine?),MAD事务所亮相200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2015年,标准营造在柏林Aedes建筑艺术馆举办了“营造”个展,同年,Open建筑事务所参展首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2018年,徐甜甜在柏林Aedes建筑论坛举办了“乡村变迁——松阳故事”展览,同年与董功一同受邀参加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等,这些海外展览也是第五代建筑师走向国际路径的有效印证。


近十年间海外期刊媒体的相关出版物与专题报道中,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身影也更加明显。2014年意大利杂志AREA以“Chinese Identity”引荐了数位中国中青年建筑师及事务所;2016年,日本a+u杂志第546期以“百家争鸣”为主题对一批中国青年建筑师的优秀建筑作品做出了推介[22],第五代建筑师占比近70%;2011年西班牙建筑杂志AV Monografías通过“Made in China”专题介绍了大舍建筑、徐甜甜、华黎、如恩设计、陶磊等建筑师,并于8年后,在第220期为直向建筑出版了专辑“Cosmopolitan Vernacular”;如何认知中国,如何理解中国的建筑,确已不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思考将中国的设计融入全球建筑的话语体系中[23],并合理看待自己的身份认同是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并坚持思辨的议题。


有趣的是,在以“Chinese Architects”为关键词进行Google搜索时,推荐栏中出现的前10位建筑师里,除梁思成、林徽因、王澍、张永和等第一代与第四代建筑师的代表外,马岩松、张轲、李兴钢、柳亦春也位于其中。自21世纪以来,能够看到中国当代建筑师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着建筑学中更宏观也更具前沿性的内容,并逐渐赢得了国际话语权。在此过程中,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切实发挥着巨大作用,以自身的批判性实践推动着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与传播,可以想象,“当代的中国建筑也将会成为全球设计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参考”


4 社会网络分析与群体互动关系


区别于广义的、静态的群体划分,社会网络分析关注建筑师以及其所处圈层的动态联系。本文选用Gephi这种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常用软件作为分析方法的支撑,能够快速呈现出一些无法被大众轻易窥见到的隐性群体关系,提供动态研究建筑师群体特征的视角。


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群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群体所认识的过程[24]。建筑论坛、研讨会与建筑展览便是建筑师群体“话语”传递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所选建筑师在1999年至2019年间的建筑论坛与建筑展览中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以窥见这种内部话语关联与外部话语传播的特征。


4.1 建筑论坛共现关系

为展示所选建筑师在建筑论坛、研讨会中的共现关系,本文在进行数据筛选时,仅保留所选100位(组)建筑师中,两组或两组以上共同呈现在一个论坛中的有效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所选媒体数据库中共呈现出186个建筑论坛及研讨会,转换为关系矩阵文件后置入Gephi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呈现,共得到一个包含95个节点,1 745条边关系的建筑论坛共现图。通过对呈现频次进行观察,李兴钢(39)、大舍设计(22)、原作设计(21)、张利(21)、葛明(21)、致正建筑(20)等建筑师或事务所共现频次较高,同其他建筑师互动呈现关系也更加密集。


建筑论坛共现图


在历届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阿那亚论坛等持续性强且社会注度较高的大型论坛中,所选建筑师共现度较高,群体呈现形象更加明显。除大型建筑学论坛外,也包含以更明确的建筑群体身份出现而进行的论坛与研讨会,如2015年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主题为“创建深圳建筑学派”的首届深圳建筑论坛,刘珩、朱竞翔、张之杨、肖诚、邱慧康、冯果川等建筑师在论坛中对“深圳学派”进行了解读并做出延伸探讨。2017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5周年院庆期间以“同济学派”为代表的“同济八骏”所做的讲座,也是这11组共14位建筑师对自身建筑观与设计实践做出的集体表达。


进一步将这些互动关系结合186个共现论坛主题进行分析,在论坛共现图的基础上结合论坛对话关键词进行聚类呈现。数据显示,对于建筑本体、结构、材料、场所、建筑体系、建筑本原、形式与空间等问题的探讨是群体论坛的话语基础,尤其是关于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探讨,其次是关于城市、乡村等的对话。在2010年后更加涌现出一系列对于创新、行业未来、新思维以及建筑“跨界”的探讨,以及2016年后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讨论。这种思考的多样走向,以及建筑师话语体系的多元化趋向,也侧面展现出第五代建筑师对于现存城市社会问题的积极思考与及时反馈。


建筑论坛关键词聚类图


4.2 建筑展览共现关系

在进行建筑展览共现关系呈现的数据挖掘中,本文同样仅保留了所选建筑师在一个展览中存在共展现象的有效数据,因而建筑师个展并未计入统计范围。所选专业建筑媒体数据库中共呈现出127个建筑展览,置入Gephi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呈现,共得到一个包含88个节点,2 154条边关系的建筑展览共现图。这些建筑师以集体的面貌出现在各种展览中,整体共现网络图紧密,互动集聚程度较高,以独立建筑师或事务所的共现居多,其次是民营企业执业建筑师,而国企大院建筑师展览共现频次则较建筑论坛中少了许多。其中以大舍建筑(42)、原作设计(38)、李兴钢(36)、致正建筑(32)、刘珩(30)等建筑师及建筑事务所共现频次最高。


建筑展览共现图


同时,在数据呈现出的105个国内建筑展览中,一些拥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建筑双年展最为突出,如从2004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2005年以来开办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及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北京国际设计周等规模庞大的艺术展与国际设计周内的主题展览中建筑师共现度较高。其中于2002年11月举办的以“都市营造”为主题的上海双年展,是较早引发大量社会关注的国际性官方展览,董豫赣、刘珩、大舍建筑工作室(柳亦春、庄慎、陈屹峰)、卜冰等建筑师共同参与到展览中,展示出了较具“实验性”和当代性的建筑与城市实践。此外,建筑师群展中的展现,如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40位小于40岁的华人建筑设计师作品展”、2015年的“UED十年百名建筑师展”与同年开办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展览中频繁出现的群体身影,显示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国内建筑舞台上更加强劲的群体话语。


除国内建筑与艺术展览中的大量共现之外,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群体身份也逐渐在海外展览中显现。2010年前,大舍建筑、李兴钢、梁井宇、MAD事务所、致正建筑、标准营造、山水秀、徐甜甜、墨臣建筑、维思平等的海外展览共现频次较高,以威尼斯建筑双年展、UIA大会展览以及国际知名建筑艺术馆中举办的建筑群展为主。在2010年后,所得数据中的海外展览共现量大幅增加,所选建筑师的群体呈现频次持续增大。如2012年在英国伦敦建筑中心举办的“从北京到伦敦——2012当代中国建筑展”、2015年美国AIA纽约建筑中心的“纽约·北京·纽约——2015当代中国建筑展”以及2016年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举办的“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10展览,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实践作品在其中得到了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同时通过这些海外展览,第五代中国建筑师也成为了当代建筑师中延展建筑学话语、传播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力量[25]


5 设计思想关键词


5.1“200+”关键词词云图

2002年,策展人王明贤主编的“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出版,丛书收录了崔愷、汤桦、刘家琨、王澍、张永和五位建筑师的实践作品与学术创作,是中国实验建筑师的首个集体专集。2015年“建筑界丛书(第二辑)”出版,以《鱼缸》 《静谧与喧嚣》 《应力》《起点与重力》《天堂与乐园》《营造》为名,对六组建筑师——马岩松、李兴钢、李虎与黄文菁、华黎、董豫赣和张轲的实践探索与设计态度做出了回顾性总结。这两辑间隔十三年的丛书,可以说是对第四代与第五代建筑师中典型代表的分别引介,书名中的简短词语反映出他们对自我实践的有效思考。


在二十余年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中,第五代建筑师的实践路径逐渐明晰并拥有了个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揭示了他们对于建筑本质的思考与自身设计哲学的变化。为了展示这种变化,本文基于所选媒体数据库,对所选建筑师的官方网站、文献、访谈中的自我思想论述文本进行数据挖掘并进行词频分析(Word Frequency Analysis),形成包含50 347个字符共3 802组词的语料库。从中筛选提取每位建筑师文本的2~5个关键词,整合后生成272个词语构成的关键词词云图。这些词语中以城市、传统、文化、建造、结构、空间、环境、场所、自然、跨界等作为高频关键词出现。


200+关键词词云图


(1)城市:“城市性”“山水城市”“城市根脉”“增殖城市”“城市与建筑的永续经营”“虚体城市”“城市再生”。

(2)传统与在地:“传统空间意识”“建造传统”“传统真实性”“向史而新”“超越传统”“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地性”“地域性”“溯本清源”。

(3)结构、建造、技术:“结构与风景”“建造中”“建造实验”“民间建造”“理性克制的技术选择”“数字技术”。

(4)空间、场所、环境:“空间营造”“空间诗性”“空间范式”“空间涌现性”“空间二重性”“半透明性”“场所精神”“环境有机体”“环境轻介入”“现实环境”。

(5)自然:“自然共生”“自然流露”“复得返自然”“东方自然体验”“与自然对话”“可持续之道”。

(6)“跨界”融合:“跨越技术、艺术等领域”“资源综合利用”“艺术与技术的整合”“多元跨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建筑师均未被某一个关注点所束缚,因而呈现出多元的关键词域。如,华黎以“起点”和“重力”来表达对场所的本质与建造中面临的现实条件的回应。直向建筑事务所通过对“场地”“光”和“建造”问题的持续关注,回应了复杂多元的设计线索。MAD建筑事务所的“山水城市”核心哲学,以东方的自然体验结合建筑创新,追寻着社会、城市、环境和人之间的平衡。


5.2 个人关键词的历时转变

在设计思想得以明确的同时,诸多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呈现出个人关键词的历时演变,如建筑师关注点的阶段性转向,或个人设计思想内核的批判性演化。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从“离”“并置”与“边界”向“结构”“即物性”“因借体宜”“亼、屮、囗”等关键词的转变,勾勒出他们设计关注点的有效变化。李兴钢2013年在哥大北京中心举办的个人展中,以“胜景·几何”作为展览标题,将其对中国传统的当代转化与建筑本体层面的几何操作这两个层面的个人倾向进行了总结。2015年“静谧与喧嚣”一文更加深化了他对于“胜景几何”的实践化回应。他的思考方向经历了由建筑、城市到园林、聚落,再到所有思想贯通的成熟转变,将体现人工性与物质性的“几何”及体现自然性与精神性的“胜景”作为他逐渐明晰的实践方向[26]


与其说这些可辨的“词眼”是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实践的道路中的摸索所获,倒不如说是那些早已根植在他们心中的隐性与潜在的思想线索,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加显性与明确的展现。


6 结语与展望


本文在1999年至2019年的时间范围内,以所选定媒体数据域中的专业建筑期刊与专业建筑新媒体作为数据库,进行了100位(组)建筑师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对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知识演进”“群体共现关系”“群体关键词”做出了可视化呈现。所得结果同专业学者对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感知与解读相对契合,并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也期望未来能够通过“中国建筑师代际大数据”[27]的建立,进而扩展学者在代际视角下对中国建筑师的阅读与分析的视野。


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那一代人不同的基因与印记。第五代建筑师彼此之间也拥有着一些相似或不相似的意识与思考,形成了多元的思考域和有效变化的设计观。他们关注建筑本体,探索城市与建筑、人、环境的亲密关系,思辨传统与现代。他们立足城市也扎根乡村,着眼全球也深植本土,主动回应时代带来的挑战,发展出灵活并更具适应性的实践策略。正是这些优秀的第五代建筑师,共同构建了中国当代建筑师的中坚力量。


注释:

①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也称为知识域可视化,是一种用于绘制、分析和显示学科或学术研究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侧重于揭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

②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也作为科学知识图谱研究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英国人类学研究。它关注挖掘社会行为者与群体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群体结构对个体及群体网络的影响,认为群体网络中的每个个体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学与图论、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

③ 关键词时区图(Timezone View),也称主题路径图。时区图将时间因素引入了知识图谱的绘制之中,先进行时间段的划分而后将关键词合并进行分析。

④ 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在谈及如何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并使之能够与新城市的生命紧密联系时,以“活化”一词来表征能够保存历史记忆,并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设计手段。

⑤ 源于艺术作品平台Artsy“六位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建筑师谈中国设计的未来”一文中与张永和的对话。

⑥ Gephi是一款开源免费跨平台基于“JVM”的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主要用于各种网络和复杂系统、动态图及分层图的交互可视化。

⑦ 将社会网络的构成视作节点与边,那么其中的个体就作为节点存在,而边(连线)关系即为个体之间的关联。

⑧ 2012年郑时龄院士在《时代建筑》发表的《同济学派的现代建筑意识》一文中提及,同济大学建筑系被学者称为中国建筑的“同济学派”或“同济风格”,这个学派一贯注重跨学科的发展,也荟萃了众多富于大学精神,集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和学者身份于一身的建筑大师。

⑨ 关键词聚类也称为主题集群,是以领域特征明显的词和短语作为聚类对象进行群组分析与呈现的一种方式。

⑩“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由李翔宁担任策展人,以文化建筑、居住建筑、改造建筑、乡村建设和数字建设五个板块对60家中国当代新锐建筑事务所进行了展览。

⑪  “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第一辑共分为五册,分别为《平常建筑》(张永和)、《工程报告》(崔愷)、《设计的开始》(王澍)、《此时此地”(刘家琨)、《营造乌托邦》(汤桦)。

⑫ 源于柳亦春2019年5月23日在“十年观点”讲座中,对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后的关键词变化作出的回顾。


参考文献:

[1]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M].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

[2]彭怒,伍江.中国建筑师的分代问题再议[J].建筑学报,2002 (12):6-8.

[3]支文军.中国第五代建筑师的崛起及其代际群体特征简析[R].海南:第三届全国建筑评论研讨会,2019.

[4]戴春,章明,刘涤宇,裴钊,丁力扬,王秋婷.“50/60/70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综述[J].时代建筑,2013(04):142-147.

[5]周榕.60后建筑共同体与中国当代建筑范式重建[J].时代建筑,2013(01):20-27.

[6]邓小骅.60年代生建筑师的群体代际特征初探[J].时代建筑,2013(01):28-31.

[7]张俊.生于计划,长于市场70后经历的社会变迁及其影响[J].时代建筑,2013(04):10-13.

[8]卢永毅,宣磊,赵玲.近代上海大众传媒与专业期刊对建筑发展的促进[J].世界建筑,2016(01):26-33+127.

[9]李凌燕.从当代中国建筑期刊看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0] CHEN C M. CiteSpace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11]单军.城里人、城外人……——城市地区性的三个人文解读[J].建筑学报,2001(11):20-23.

[12]汤朝晖.相容建筑:广东工业实训中心[J].建筑创作,2005(6):80-89.

[13]刘涤宇,冯路.开闭之间——明星建筑师与建筑表皮[J].时代建筑,2003(4):84-87.

[14]袁烽.深层表皮——技术驱动下的形式美学对空间与装饰的新诠释[J].时代建筑,2003(6):35-39.

[15]李东,黄居正,王路等.园林化的“山西大院”[J].建筑师,2006(06):149-158.

[16]柳亦春.古典园林与当代设计[J].时代建筑,2018(04):51.

[17]傅筱.从二维走向三维的信息化建筑设计[J].世界建筑,2006(09):153-156.

[18]刘宇扬.细致的公共性——青浦和嘉定的建筑实践及其公共意义[J].时代建筑,2012(01):34-36.

[19]刘珩.“再”的意义:城市原点与“Re-living the City” ——2015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综述[J].时代建筑,2016 (01):151-155.

[20]薄宏涛.一座高炉,一个永远的家——首钢三高炉博物馆侧记[J].建筑学报,2019(07):46-47.

[21] MAD建筑设计事务所,梦露大厦2006—2011[J].时代建筑,2010(01):67-71+66.

[22]“百家争鸣”:Architects in China[J]. A+U,2016,546(3).

[23]李翔宁. 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J]. 时代建筑, 2005(6):16-21.

[24]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25]秦蕾,杨帆.关于展览的展览: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J].城市建筑,2013(21):29-30.

[26]范路,李兴钢.静谧胜景与诗意几何——建筑师李兴钢访谈[J].建筑师,2018(02):6-13.

[27]支文军,何润,戴春.“解码”张轲——记标准营造17年[J].时代建筑,2018(01):94-101.


如有需要,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时代建筑》电子版或纸质版(购买纸质版请标注具体期数)


               

电子版                             纸质版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4期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支文军 郭小溪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探究:基于媒体视域下的数据分析(1999—2019年),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支文军,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小溪,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426)

本期主题文章相关阅读


[1]邓小骅.接续与融合: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代际差异考察[J]. 时代建筑,2020(4):6-9.

[2]王凯、陆地.远读“第五代”: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J]. 时代建筑,2020(4):10-15.

[3]周榕.从“代际观法”到“代差叙事”: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研究笔记[J]. 时代建筑,2020(4):16-19.

[4]李怡、戴路. 技术的话语重构与传统再现的理性途径:从国际获奖建筑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J]. 时代建筑,2020(4):20-27.

[5]支文军、郭小溪.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探究:基于媒体视域下的数据分析(1999—2019年)[J]. 时代建筑,20204):28-35.

[6]鲁安东.身·临·其·境:对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的再思[J]. 时代建筑,2020(4):36-41.

[7]何润、伊浏、姬伟军、戴春.解码与对话:董功创作历程的再发现[J]. 时代建筑,2020(4):42-49.

[8]谭雅秋、董骜强 整理 .优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简介[J]. 时代建筑,2020(4):42-49.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