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纽约的独立艺术空间,你们还好么?(机构性、体制、资本、生存、空间、实验性)| CVSZ第37期
CVSZ 总第37期
独立艺术空间
第一期
文/专题负责人
王竹馨、吴楷文
时间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4日(周六)晚21:00
北京时间10月15日(周日)早9:00
专题初期涉及大量的调研、采访、资料整理工作,有意加入者,欢迎联系我们
关键词:
空间、机构性、体制、资本、生存、实验性
纽约
文/吴楷文
“另类空间(alternative space)”最早出现在60年代末的纽约。“另类空间”并没有板上钉钉的定义,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共性 —
它们企图摆脱“白盒子”式的策展空间,排斥主流艺术机构的运营方式;它们一般独立于艺术市场的资本,是由艺术家发起和组织的……
不难看出,它们与近年在国内兴起的“独立空间”是十分相似的,我们甚至可以议论:它们是在不同语境中对同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为了更好地理解国内的独立空间,我们不妨同时研究纽约的另类空间并对比两者。以下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讨论另类空间:
纽约的第一批另类空间是如何诞生的?
在过去的近50年中,另类空间在形式和实践上有着怎样的变迁和创新?
今天的另类空间又是什么样的?
相比主流艺术机构,另类空间的优势是什么?
它们又能代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包括但不局限于政治立场)?
Cristelle Terroni(现任教于UPEC)对纽约的“第一代另类空间”做了一个总结性的介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Apple, Gain Ground, 98 Greene Street, 3 Mercer Street Store, 112 Greene Street, The Institute for Art and Urban Resources, Artists Space, Creative Time, The Kitchen)。她指出,这些68年~75年期间兴起的另类空间具有三个共同点——
其一,它们存在于被废弃的工业建筑内,而如何“驯服”这些粗糙的都市空间成为组织者们的共同课题: 一方面,使用这些空间是为了避免租金,另一方面,使用“公共空间”也是对具有隔离性的主流艺术空间的叛逆;
其二,这些空间与6、70年代的“先锋性”是难解难分的:与主流机构的对立使它们成为部分“体制批判者”的营地,具有政治评论性质的作品在这里找到舞台,另外,“去物质性(dematerialization)”等先锋概念也最早在这些空间内得以发展;
其三,这些空间在根本上是经济不稳定的:它们普遍是由艺术家维持并处于艺术市场之外的,这使得生存成为独立空间的一大难题。
用于所有另类空间。今天的另类空间无论在形式还是功能上都更加多样化。至于第一代另类空间的命运 …… 大多数第一代另类空间早已关闭,而存活至今的很多另类空间则在不同程度上被“体制化”了 — 举例说,P.S.1如今成为了MoMA的附属体;White Columns虽然相对独立,但自从77年被政府拨款资助之后,它的运营方式也开始趋近于主流机构的运营方式。那么问题来了:
当另类空间不再经济独立时,或当它包含一个权利结构时,它还是另类空间吗?
考虑到另类空间普遍的经济困境和资金需求,“体制化”或“主流化”又是否是大多另类空间无法避免的运命?
近年兴起的另类空间又是如何试图摆脱这种运命的?
Essex Flowers
http://www.essexflowers.us/
和北京的掩体空间类似,Essex Flowers是一个藏匿于地下的艺术空间。一群艺术家共同维持着它,好像一个密教社团。
Essex Flowers位于同名花店的地下室(19 Monroe, Brooklyn),由9位艺术家(Justin Berry, Phillip Birch, Patrick Brennan, Amanda Friedman, Heather Guertin, Tatiana Kronberg, Kendra Patrick, Joshua Smith, and Lizzie Wright) 联合发起, 由花店主人Bill Frazer资助。空间内所展示的作品题材多样—有的私人,有的政治,有的浪漫 — 媒介种类更是丰富: 绘画,雕塑,数码艺术,摄影,表演,吟诗…… 这种多样性得益于9位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的同等参与。这个空间不仅是展示作品的空间,还是艺术家们思想碰撞的空间 — 不少另类空间都带有这种艺术家社群建设的维度。
Fastnet
http://www.fastnet.nyc/exhib
和北京的“办事处”类似,Fastnet放弃了主流艺术空间的在地性和独特性。Fastnet是复数的,却没有地址;它不仅是一个展示艺术的空间,它还是一个艺术家工作室,一件作品,一种理想...... 但在不明真相群众眼中,它只是个奇怪的海运箱。
Fastnet是艺术家James Powers于2015年发起的另类空间。受够了租房租工作室的他决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创作及展示空间: “我想要做关于隐居空间的实验……我想要创造一个远离都市地产有毒环境的空间”。他的解决方案 — 他购买了一个5000磅重的耐候钢制海运箱子,并将其改造成了适于居住和做艺术的空间。这种另类空间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被轻易地改造,移动,甚至复制 (as a bonus, it’s waterproof!),是具有超高灵活性的空间。Fastnet不仅展示Powers的作品,还展示诸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明显,他浪漫的逃避主义是具有感染力的。在一次采访中,他表示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为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提供另类的生存及创作的选择。
To___Bridges____
(The Still House Group)
The Donut District
http://www.to-bridges.info
“艺术空间=迷你社会”,“艺术空间融入社会” 等概念在To___Bridges____ 和The Donut District这两个案例中均有体现。
To___Bridges____是一个为期8个月的临时空间(2422 Third Ave, Bronx),其发起人为Isaac Brest, Zachary Susskind和Alex Perweiler。这个空间只举办群展,而参展艺术家需要在策展期间共同探讨和创作艺术 — “艺术家社群建设”显然是To___Bridges____的一大主题,而空间本身就是一件集体作品,在策展期间被艺术家们不断建设和改造。
The Donut District 可能是面积最大的另类空间。它由数个画廊延伸至整个街区(Corner of Huntington and Clinton Streets, Brooklyn),在这个案例中,另类空间是一个迷你的都市生态圈,它也在真正意义上融入了社会(而不是一个self-contained的空间)。
北京
文/王竹馨
独立艺术空间的概念和实践,在北京这片古旧与新兴、体制与草根、规矩与混乱等一系列对立现象杂糅的土壤上有其特殊的生长状态。
这些空间的创办者往往自己也是艺术家或策展人。他们不愿加入已经高度商业化的现有艺术区或群落组成较为固化的艺术社群,也往往对美术馆这样象牙塔式的精英机构感到厌倦,遂而自己创造一个空间,搭建一个不易被资本束缚也不被体制性、圈子文化包覆的平台。本着深入到城市的真实中这一主张,最初许多北京的空间都选择了二环以内,北京老城中的胡同院子为地址。不过也有许多空间在更加发散的方向和位置建立、存在、运作着。
资金运转方面,不同于西方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独立艺术空间,中国的独立空间们通常并不能从政府机构得到资金支持,国内也并无多少艺术基金会,故而大多依靠个人(创办者自身的投资)以及形形色色的其他支持来维持空间的运转。这给众多空间都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毕竟国内的就业工资水平和租金间,仍有着极大的一道沟。再加上北京的城市规划力度以及对文化的粗暴对待,也造成了部分空间的休眠或结束。但另一方面积极的是,多元的资金也类似平衡的膳食,不同来源的“养分”可以更好地达到平衡,而不至于被独断的资本来源造成对空间发展的绝对影响。在金钱的话题上,中国的独立空间反而因为“难处”而有着灵活丰富的应变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独立空间生态中亦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外国人或留学归来的背景,对他们来说,本土的学院体系和主流艺术圈较难涉足,自己开设独立空间是较为显而易见的选择。而他们的空间时常伴随着国外基金会、使馆等方面的支持,而这些空间的运作形式也会更多借鉴西方现成的独立空间经验。
为着重开展独立空间之“空间属性”讨论/头脑风暴,我们从北京空间列表中选择的第一批三个例子分别为:掩体空间,办事处,I: project space
掩体空间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掩体实验空间
今年3月刚刚建立的新生非营利性机构。
现理事会成员包括:彭晓阳、董冰峰、亚峰、秦思源、冯兮、杨青、葛燕华。空间为段祺瑞府旧址院内,昔日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的地下工事,即一个防空洞空间,始建于1941年。空间完全处于地下,低矮昏暗。曾作军用的结构显现出一种纪律和实用主义的强烈气场,也使艺术家及策展人施展拳脚时,几乎必须与空间“交涉”甚至“对峙”。
办事处
微信公众号:Banshichu
办事处是一家放弃了“空间”物理属性的空间。
它由艺术家宋兮,杨欣嘉于2014年创办。办事处不认为空间是白盒子,也不仅仅是建筑形态,而是事物间的关系。因此,办事处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实体展示空间,用“借”的方式在意识场域、规则便捷、社会现场、不同功能的建筑体等地带展开工作。两位创办人的公文包就是办事处的所在地。办事处曾参与过第一届北京独立艺术空间周,现已展开“圆梦公寓”,“错误的身体”,“艺术字”等项目。
I: project space 和 ii space
www.yi-projectspace.org
I: project space是由两个德国女孩儿Antonie Angerer(妮妮,策展人)和Anna-Viktoria Eschbach(安娜夏波,策展人,艺评人)2015年创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空间,位于东城区北新桥板桥胡同10号的居民院落当中。
走进院子的每个人都会被院中邻居精心种植的花草和蔬果打动。这是一个和胡同生活氛围相融得非常可爱的空间。展厅墙面虽然刷白,但青绿色的地砖,微微泛黄的白漆窗框和玻璃之外蓬勃的植物和生活杂物仍然给予这个空间相当显著的胡同个性。I: project space在强调艺术的日常化和在地性的基础上,也周期性地围绕其驻留艺术家的研究展开项目。2017年4月,I: project space开设了位于白塔寺旁,宫门口东岔的分址,作为驻留项目的生活工作空间,并且开设了一个仅有5平米的迷你临街展厅ii space.
参与专题
“独立艺术空间”专题,我们前期计划以调研、采访、资料整理为主,并在此过程中探索更为有效的互动、呈现方式。
需要很多在北京、纽约两地可以从事调研、采访工作的朋友加入团队,一同完成。
不管你有没有艺术从业经验、或者来自于其他行业,任何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者工作于独立空间的朋友,都欢迎回复公众号、联系我们!CVSZ中欢迎更元背景的参与者。
专题负责人介绍
吴楷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及视觉艺术专业,现居纽约。
王竹馨:独立艺术家,现居北京。于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获雕塑与综合媒介专业毕业。物质观颇受佛教哲学影响。以电子文档为核心媒介创作,关注体制下的个体性,文化消费和效率。
此次专题是从过往很多对“体制、艺术村、法律、跨界实践、介入社会”的讨论中诞生出来的。欢迎查看过往相关专题/文章
艺术与法律——艺术如何挑战法律的边界?法律如何保障艺术家权益?
CONVERSAZIONE是谁?
Conversazione是一个关注“艺术社会价值”的社群。艺术家(创作者)们在扮演着更多角色——参与生活、干预现实、推动发展、不断试验、发起变革、或者通过新兴形式扩大艺术的影响力。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问、深入调研、促进不同层面对话的方式,构建社群,并发现实践创作中变革的可能性。
参与活动?
从公众号问答,到共同研究,成为专题负责人。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CONVERSAZION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