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法律:艺术如何挑战法律的边界?| CVSZ第31期·线上讲座
房地产证如何成为艺术?
什么是以艺术的名义犯罪?
宪法上的表达自由在什么情况下受到限制?
艺术何时成为情色物品?
【CVSZ第31期】
艺术与法律NO.01
线上讲座
主讲人
莫书草
时间
美国东岸时间7月29日晚21:00
北京时间7月30日早9:00
从页面底部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直播页面
建议收藏页面,届时讲座会自动开始
2009年9月,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美国艺术家Richard Prince的Spiritual America,因为图像中的人物是演员Brooke Shields在10岁时拍摄的裸体形象,有可能违反猥亵法(Obscenity Law),泰特现代受伦敦警方的压力,永久得移换这幅有争议的摄影作品。此举动因此遭到了针对美术馆和警方的质疑。艺术律师Mark Stephen在采访中说:这些过分热心的警察,对文化的认知很少,将泰特卷入文化赤字当中。
宪法上的表达自由在什么情况下受到限制?何为猥亵,何为艺术?在法律层面上,艺术何时成为情色物品?
与艺术法相关的话题不止于此---
当代艺术家在一个没有杠杆能力的系统中运作并继续运作,或许他们改变或创造一个新游戏?
法律在此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说六十年代的新达达和波普艺术家是在揭露社会的弊端,那么在七十年代概念和极简艺术家在用语言解释和保护自己。房地产证如何成为艺术?
什么是以艺术的名义犯罪?
CONVERSAZIONE以 “艺术与法律” 为主题开设系列专题:包括线上讲座、相关论文及案例的翻译和分享、以及专题讨论。
课程内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艺术的市场化,毫无疑问会涉及到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艺术作品的拍卖、艺术家的权利和义务、艺术作品在使用和权利转移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会影响艺术家的表达自由。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些基本法律概念背后的思想来龙去脉。
本讲座讨论艺术与法律,看从概念艺术到以法律为媒介的艺术,思考当代艺术语言与法律机制之间的关系。该讲座希望可以让艺术家、评论家、艺术教育者、收藏家从关注艺术的形式和形式的美转到关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政治意义上。这里所言的社会价值,就是指关注作品严肃的意义,有关艺术、文学和科学;所谓政治价值,意味着作品能够引起我们对审慎美德的关注。
讲座框架
NO.01
关于艺术法
○ 作品所有者和版权
视觉艺术保护法
国际法的联系
○ 艺术家的遗愿和档案
NO.02
艺术挑战法律的边界
○ 法律作为一种创作媒介
艺术家的非法行为
艺术超乎于法律之上
艺术作为一个自制领域
以艺术的名义犯罪
○ 法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建筑和法律的类比
美国第一修正案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色情vs.艺术
NO.03
挪用作为艺术手段
○ 挪用的经典案例
○ 挪用的合法性
NO.04
契约作为艺术品
○ 假房地产
NO.05
艺术在公共空间
○ 华尔街案例
主讲人简介
莫书草,毕业于杜克大学,及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工作并生活于纽约。参与或创始多个艺术教育及社会创新项目,包括:作为“不再空实验室”的策展人设计展览及相关公共活动;作为第十四工厂基金会的教育总监,与政府和艺术机构合作实施艺术课程。2017年在纽约,作为研究员参与Art and Law Program驻地项目,专注于法律作为一个语言体系、体制和权力结构的研究。
参与方式
方式一:
从页面底部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直播页面
建议收藏页面,届时讲座会自动开始
方式二:
扫描二维码
下载艺术头条APP
通过APP公开课观看
开始时间为:
美国东岸时间7月29日晚21:00
北京时间7月30日早9:00
本次为该系列第一次线上讲座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活动群
可以在讲座开始前和之后
针对内容进行提问
主讲人会在讲座中或之后进行回应
我们也将在活动群中分享相关阅读资料
CONVERSAZIONE介绍
Conversazione是个关于“一起阅读艺术、思考交流”的社群。这里不仅可以认真地探讨艺术哲学,还可以一起走访艺术家、约展览、约话剧、一起玩耍。我们致力于创造一系列有深度和广度的沙龙对话、采访及评论,现有专题涉及现当代艺术思潮及重要主题、博物馆学、艺术与城市、艺术法、视觉文化等等;同时也希望在此过程中,成员能够一同成长、彼此启发。CVSZ在北京、上海、波士顿都曾举办线下活动,同时会有定期线上讨论。欢迎关注我们,查看更多过往活动和社群介绍。(微信公众号conversation_art)
合作平台
过往专题
CONVERSAZION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