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86·饮食人类学】彭文斌:《民族学刊》饮食人类学专题·导言

2017-05-17 彭文斌 人类学乾坤

《民族学刊》2017年第1期


作者简介】彭文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哈佛大学已故著名人类学者、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研究商周青铜器时说过,要研究青铜器的原始使用场景,离不开器皿之内容,即食物基本元素的思考,他认为“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并且以中国饮食为检验性个案,对华夏饮食文化的食材环境、制作观念、饮食习惯的适应性、观念与信仰及其在文化中的定位作了探讨。张光直先生以人类学的专业眼光,以食物生产与消费空间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元素与精髓,其物质文化为导向的文明观对于学界产生了不少启发式的影响。

以食品讨论权力和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如西敏司),以华人世界(港台与客家)的餐饮认识全球化的流动性(如吴燕和、张展鸿、陈志明、蒋斌等),以应用人类学或人类学通论的形式来探讨饮食人类学(如李德宽、田广、彭兆荣),在海内外学界也不乏先例。不过,饮食传统虽然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也定位中国文化,近世社会平均主义的创世理性大行其道,食品消费与认识论途径受到阻隔,成了禁忌,就如禁忌本身,也是饮食习惯与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人类学因时代的变迁,缺乏对饮食人类学的积淀和研究的前驱动力,前些年滞后港台,也是情有可缘,不过此现象近年来在东南一带的沿海高校也有所改观,饮食人类学在国内人类学界的发展也逐渐引人瞩目,有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趋势,且多民族边疆区域的食品、仪轨与族群认同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

饮食人类学,就其学术概念而言,分享了人类学的基本宗旨,被誉为人类学考察社会与文化要素的“实验场域”。在跨族群文化的饮食实践中,也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相对观与伦理道德问题,也以感官的形式最考验文化的包容性。跨文化饮食研究,提供了许多鲜活的实践与过程观察角度,对于认识社会组织、生产与消费、等级或阶级、文化分类与信仰体系、象征等,都有不少实证与社会文化象征的意义。

立足于西南地区的学术刊物《民族学刊》,多年来致力于前卫学术的研究,不断探讨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前瞻性问题。而中国的西南地区,素以生态多元、族群多元和饮食文化多元著称,是跨族群文化研究(包括饮食文化)的天然宝地,不仅具有物质文化与民俗学层面的意义,也是象征与“实验民族志”探索的广阔天地。《饮食人类学》专栏在《民族学刊》的开辟,也正值人类学的知识“大众化”与“实验”趋势方兴未艾之时,公共性、趣味性、多元性、地方性与个体主观性的认知角度在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知识层面,减少“学院精英主义”,强调公共性、叙事性与接地气,讨论社会的常识与应用问题,关乎民生与民意,推崇叙事语言的直白与简朴,则人类学可堪普及,也会深入人心。张光直先生所说之“肠胃”,既非温饱,也非物质品尝的单一内涵,而是具认知的本体与情感人类学的原初意义。

食为天,也为性,对食品生产与消费的探讨,有其认知的纹理,涉及天道、人道,既是文化探索的重要途径,自然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

 

来源】民族学刊,2017,01:38.



  ※  延伸阅读 ※  

  击  文章题目  即可  浏览全文

[1]【20173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一季目录

[2]【201761】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第二季目录

[3]【201762·人类学】费孝通:及早重视小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

[4]【201763·人类学】书海悦读丨金露新著《遗产·旅游·现代性:黔中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研究》出版

[5]【201764·人类学】彭兆荣:《遗产·旅游·现代性:黔中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研究》序言

[6]【201765·学术资讯】建筑不老,遗产永恒——第二届“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将再次空降魔都

[7]【201766·人类学】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8]【201767·学术资讯】魏乐博、范丽珠主编:《江南地区的宗教与公共生活》出版

[9]【201768·人类学访谈】魏乐博,龙飞俊:《在仪式中分享社会生活——专访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魏乐博教授》

[10]【201769·人类学】青年学者专辑丨金露:生态博物馆理念、功能转向及中国实践

[11]【201770·学术资讯】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暨“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议程

[12]【201771·教育人类学】阳妙艳,尼玛顿珠:《从“内地求学”到“返藏工作”:对内地西藏班毕业生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的研究》

[13]【201772•人类学】缅怀李亦园先生︱徐杰舜:闪耀在海峡两岸的巨星——悼念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

[14]【201773·人类学】缅怀李亦园先生丨陈刚,彭文斌:怀念李亦园先生

[15]【201774·人类学】缅怀李亦园先生丨范可:怀念李亦园先生

[16]【201775·人类学访谈】徐杰舜丨问,乔健丨答:飘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飘泊——访人类学家乔健先生

[17]【201776·学术资讯】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

[18]【201777·人类学访谈】孟凡夏,刘振贵:生命在汉民族研究中闪光——记人类学家徐杰舜教授

[19]【201778·学术资讯】道路与族群·第十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通知(第二号)

[20]【201779·教育人类学】向伟,钱民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主题回顾: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框架

[21]【201780·人类学访谈】乔健,李菲:毕生为学,望尽天涯路——乔健先生口述实录

[22]【201781·人类学】赵旭东:中国人类学为什么会远离江河文明?

[23]【201782·节庆文化】母亲节·心语丨竺子:我不敢面对你的泪水——母亲!

[24]【201783·人类学】徐杰舜:从江河走向海洋——汉民族移民千年走势分析

[25]【201784·人类学】范可:宗教暴力、恐怖主义与全球化

[26]【201785·人类学】李亦园:中国人类学的口述史 ——《人类学世纪坦言》序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