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阳峣等 | 市场规模优势研究:理论逻辑与前景展望

欧阳峣等 财贸经济 2024-03-17



点击封面立即订购 | 2023年








作 者   欧阳峣  袁 礼  汤凌霄

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优势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并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基础。市场规模优势研究源于斯密提出的“市场范围假说”,20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学家按照“市场规模优势的绩效—培育市场规模优势—发挥市场规模优势”的线索进行了长期探索: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为基础,国内外研究从内循环和外循环双视角探析市场规模优势的绩效,采用理论模型和经验数据论证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和生产率中市场规模效应的存在性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事实,中国学者开辟了研究市场规模优势的新道路,即探索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机制,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优势和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论拓展,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边际贡献。

关键词  市场规模  技术创新  出口贸易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欧阳峣,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200444;

袁礼(通讯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410081;

汤凌霄,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410081。

刊  期  《财贸经济》2023年第9期





长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这就明确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国情变化的新特点,提出了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的总体思路。显然,发挥市场规模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系统地梳理市场规模优势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观点,将为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新优势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市场规模优势研究源于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范围假说”,20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学家按照“市场规模优势的绩效—培育市场规模优势—发挥市场规模优势”的线索进行了长期探索: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为基础,国内外研究从内循环和外循环双视角探析市场规模优势的绩效,采用理论模型和经验数据论证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和生产率中市场规模效应的存在性及作用机制。一条研究主线是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诠释创新过程中规模经济的有效性,研究内循环中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另一条研究主线是以新贸易理论的“本地市场效应”为基础,在外循环中探析本地市场规模对分工和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特征,识别、分解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和群分效应对大规模市场生产率优势的作用。两条研究主线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两支理论利用不同的机制阐释市场规模优势,但基本结论都强调规模效应。但大国比小国更加富有的结论却与经验事实相悖,如何定义一个统一的市场范围和精准界定市场规模的边界,是两支理论协调数理模型和经验事实的关键。同时,两支理论出现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在开放条件下考虑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时,将市场规模的范围由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研究出口市场规模扩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市场规模优势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而且勾勒出市场规模优势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随着新兴大国崛起和大国效应形成,特别是中国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张,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事实,中国学者开辟了研究市场规模优势的新道路,即探索培育强大国内市场和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机制:一是在寻求经济增长动力的过程中,探索扩大国内需求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而培育大国经济新优势的路径;二是在认识国家经济规模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大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形成大国内生能力和实施基于内需的全球化战略,进而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路径。以上领域的理论研究实现了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为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论拓展,特别是构建需求侧和供给侧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分析影响市场规模优势发挥的制度性门槛效应,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连接,探索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和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的路径,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边际贡献。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一是界定市场规模优势的研究范围,特别是基于众多经典理论,聚焦于市场规模这一研究问题;二是按照独立的思路梳理数量繁多且分散的文献,构建能够联系各类理论的逻辑分析框架;三是将经典理论与中国建设国内统一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内容衔接;四是权衡经典理论的经济学思想内涵、技术细节和模型推导等问题。在外审环节中,针对文章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匿名审稿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充分吸收专家的意见,对论文的内容、写作思路和框架进行了认真修改。在论文的修改过程中,编辑部老师也对文章提出了宝贵意见,这些专业、细致的意见对我们完善本文的研究内容非常重要。衷心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对文章的审阅及修改建议,这些修改建议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文章的研究内容,理清研究思路。我们在学习、吸收审稿意见,并据此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宝贵的学术经验! 

欢迎关注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6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7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8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9期目录摘要
征订信息

微店订阅




银行汇款

户 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账 号:0200010019200365434

备注:请在汇款留言栏注明刊名、订期、数量,并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


联系方式

订阅热线:010-59366555

合作热线:010-59366565

传 真:010-59366566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