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长江、阎晓璇 | 市场型碳减排政策的价格竞争力效应分析

杨长江 阎晓璇 财贸经济 2024-03-17



点击封面订阅 | 预订2024年九折包邮








作 者   杨长江  阎晓璇

内容提要  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极为重要,但严格将价格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际有效汇率作为分析对象的研究非常少见,且未能考虑全球价值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影响。本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首次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成本传导率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相关测算方法进行改进,据此在使用同一框架计算出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全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基础上,估算了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各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异较大,我国以34.45美元/吨的价格低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其次,实施碳减排政策后我国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整体可控,小于样本中多数国家(或地区);我国行业层面,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等高能耗行业由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较高,碳减排政策对产品价格推升作用显著,产品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大。再次,通过对价格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价值链因素对于各国产品价格变动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综合考虑碳减排政策的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计算实际有效汇率,其变动情况反映出价格水平受碳减排政策影响较小的中国、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国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实际有效汇率  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全球价值链

作者简介 

杨长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200433;

阎晓璇,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研究员,200135。

刊  期  《财贸经济》2023年第10期





长摘要


气候政策对经济体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其中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直被视为相关政策的焦点。国际竞争力可以分为以实际有效汇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价格竞争力和由技术、品牌等因素构成的非价格竞争力,前者尤为重要,因为其是减排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非价格竞争力的调整都以此为基础。因此,研究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现有研究极少在严格意义上分析碳减排政策的价格竞争力效应,其原因可能与实际有效汇率这一指标的复杂性有关,特别是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给这一指标带来的影响有关。本文尝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首次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分析,在统一测算国家-行业碳影子价格作为边际减排成本的基础上,针对碳减排成本冲击在投入产出网络中反复循环的机制,将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出的产品价格作为价格指数,构造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价格与权重相一致”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分析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20%覆盖率水平下,碳减排政策导致我国2014年产品价格上升0.61%,位于样本国家或地区第九位,小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在行业层面,价格变动最多的为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基础金属制造业,水路运输等废物收集等高能耗行业。通过对价格变动进行分解可知,全球与国家价值链因素在各国碳减排政策的价格影响中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价值链对于中国产品价格提升的影响最大。第二,根据数量效应可知由于我国价格受碳减排政策影响较小,当双边贸易同时受到进、出口国产品价格影响时我国出口有所上升,其中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制造业等33个行业的出口上升;化工产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由于价格上涨较大导致出口有所下降。第三,根据实际有效汇率分析全球价格竞争力变化可知由于产品价格受碳减排政策的影响较低,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国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在我国行业层面以房地产业为首的服务业价格竞争力提升幅度最大,全体行业中仅有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行业价格竞争力有所下降。通过对于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碳减排政策对价格与竞争力影响的测算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启示。首先,根据国情合理设计碳减排政策,将碳税、碳交易等工具协同使用,复合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碳减排的力度,还可以防止单一政策的不足造成的碳泄漏以及单边竞争力下降问题,有效促进全球碳减排目标实现。其次,碳减排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价格竞争力的影响是整体可控的,排放责任的归属问题将影响区域、行业间的价格竞争力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推进全球建立健全对称的碳减排政策以及公平有效的碳排放责任分配制度。再次,在全球行业间投入产出高度互联互通的背景下,我国一方面可通过进口低碳密度的中间品缓解碳减排政策对产品价格的冲击;另一方面在国内大市场、国家价值链日益重要的趋势下,我国也应积极通过技术绿色进步、低碳能源替代、产业升级转型等方式降低行业的碳排放密度。本文的选题来自作者长期对于全球价值链下价格竞争力指标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双碳”背景下碳市场的蓬勃发展。本研究在数据可得性、模型创新等方面遇到了一定困难。首先,为了从国家、行业异质性出发精准分析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于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需要国家-行业层面的二氧化碳价格,在无法从已有研究、相关机构获得的前提下,最终找到线性规划方法求出统一可比的二氧化碳价格。其次,在对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进行改进创新的过程中,本文进行了多次尝试,本文最终从成本传导率、价值链分解、数量效应等角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在投稿的过程中,外审专家对于文章的科学性、严谨性、实证结果的稳健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专业意见,经过多轮修改,文章的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此向外审专家和编辑部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指导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欢迎关注







关于公开实证研究代码及数据等资料要求的说明点击查看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6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7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8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9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0期目录摘要
征订信息

微店订阅


预定2024年 九折包邮


银行汇款

户 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账 号:0200010019200365434

备注:请在汇款留言栏注明刊名、订期、数量,并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


联系方式

订阅热线:010-59366555

合作热线:010-59366565

传 真:010-59366566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