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咏仪、冯海波 | 多维财税优惠政策激励创新会产生合成谬误吗

徐咏仪 冯海波 财贸经济 2024-03-17



点击封面订阅 | 预订2024年九折包邮








作 者   徐咏仪 冯海波

内容提要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对企业采取了多种财税激励政策。要想完整而准确地评估政策效果,既要考虑单一政策对创新的影响,更要关注多种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三种最常见的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全过程影响。从政策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对企业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政策交互作用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在创新全过程都存在替代作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仅在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存在替代作用,三种政策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激励创新的财税政策并非多多益善,多维财税优惠政策的合成效果取决于政策本身的激励效果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和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缓解了政策之间的替代作用,有助于政策互补。本文为中国政府进一步优化减税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构建相互协同的创新激励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多维财税优惠政策  政策组合  企业创新  合成谬误

作者简介 

徐咏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510632;冯海波(通讯作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510632。

刊  期  《财贸经济》2023年第11期(点击可查看当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政府对企业创新给予了多项财税优惠政策。这些财税优惠政策交叠实施,形成了多维财税政策激励创新的现状。事实上,多维财税政策叠加所产生的效果并非单一政策预期效果的简单加总。由于各种优惠政策对创新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方向不同,不同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机制。从政策实施的情况来看,政策制定者通常关注的是某一项政策对创新的独特作用,却无法判断多种政策交互作用可能产生的合成谬误问题。这也导致了财税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而鲜有人思考政策是否真的多多益善。带着上述问题,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重点研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这三种最为常见的财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典型事实分析中,本文发现只享受某一类优惠政策的企业,其创新效果未必低于享受多种财税优惠政策的企业。换言之,财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不是简单的政策效果加总,各种政策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检验多种政策叠加对企业创新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政策交互作用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之间仅在研发投入阶段存在微弱的替代作用,三种政策同时实施的相互作用则不显著;(3)政策数量与政策效果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多维财税优惠政策的合成效果取决于政策本身的激励效果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4)不同政策的激励效果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差异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最为持久,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逐年递减;(5)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和数字金融水平越高,越能够促进政策间的协同作用。综上所述,激励创新的财税政策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优惠政策反而可能削弱创新的激励效果,产生合成谬误问题。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适度精简过多的财税优惠政策。尽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和财政补贴这些单一的财税优惠政策对创新都具有激励作用,但是将这些政策进行组合就会产生替代效应,出现合成谬误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适度精简优惠政策,尽量减少组合式优惠,侧重使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财税政策激励创新的效果。此外,适度精简过多的财税优惠政策也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2)增加企业外部可利用的资源,减少政策之间的替代效应。从实证结果可知,提高地区市场化水平,增加融资渠道例如数字普惠金融渠道,可以减少政策之间的替代效应,形成政策互补。财税优惠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若企业缺少创新资源,财税政策就如同“无源之水”,难以发挥效力。因此,政府应当为企业提供更适合创新的市场环境,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形成一整套创新激励体系,而不是仅仅依靠财税政策促进创新。本文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别于前人研究仅仅考察单一政策如何影响创新的做法,本文将多种财税激励手段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不同财税政策叠加激励创新的效果,揭示了多维财税政策叠加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合成谬误的问题,政策实施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2)现有文献主要从创新投入或产出的某一创新节点入手,本文将企业创新从投入到产出再到质量——整个创新链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全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政策的长期效应。(3)我国目前多种财税优惠政策并存,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财税优惠政策的创新效应,有利于政府制定更为科学的激励创新财税体系。区别于已有研究,本文提出适度精简过多的财税优惠政策以尽量减少组合式优惠的建议。最后,本文认为未来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如何提高财税政策激励创新的长期效果;(2)寻找最优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3)探索财税政策作用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最佳时间点。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遇到以下几个困难:(1)如何厘清多维财税优惠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2)如何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缓解实证过程中的内生性问题。得益于审稿专家富有专业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以及编辑部老师的严格把关,本文根据审稿专家的建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进行了完善与提升。在此向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欢迎关注







关于公开实证研究代码及数据等资料要求的说明点击查看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6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7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8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9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0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1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2期目录摘要
征订信息

微店订阅


预定2024年 九折包邮


银行汇款

户 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账 号:0200010019200365434

备注:请在汇款留言栏注明刊名、订期、数量,并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


联系方式

订阅热线:010-59366555

合作热线:010-59366565

传 真:010-59366566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