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治胃酸的药物,滥用或增加胃癌风险!
小编提醒: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长期滥用,或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切勿擅自用药!
很多人都知道,胃酸了、烧心了、胃痛了,去药房买一盒奥美拉唑吃。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抑酸药的长期服用、滥用,会有副作用的。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抑酸药物,会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甚至能增加死亡风险。
香港大学医学院2018年11月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这些降酸药,胃癌风险可能提高7倍以上!
美国知名医生Dr Mercola,对抑酸药的评论:
使用抑酸药,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医学误解,伤害了全世界数百万人。
所以,临床应用中,不可不慎;作为普通患者,更不要随便用药。
常用的抑酸药物有以下两大类
H2 受体阻滞药(替丁类):是常用的抑酸药物。此类药物结合胃壁细胞上H2受体,抑制组胺刺激细胞的铋酸作用,减少胃酸的分泌。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常见不良反应可有头痛、肠胃胀气、腹泻、恶心、头晕等。H2 受体阻滞药最好与食物同时服用。老年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PPI):作用机制是特异阻断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终环节,抑制H 十-K 十-ATP 酶的活性。此类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哇、兰索拉哇、耐信、潘妥拉唑及雷贝拉唑。
01
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
PPI作为强效抑酸药,可以降低氢离子浓度,升高胃内pH值,造成胃内环境的明显改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影响。
1.1 影响钙吸收,增加骨折的风险:钙以离子状态被小肠吸收。正常情况下,含钙食糜到达小肠之前,酸性胃液和十二指肠近端的微酸性环境使其中的钙游离出来,成为可以吸收的离子钙。PPI的强力抑酸作用破坏了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酸性环境,使钙不能离子化而留存在食糜中,影响其吸收。钙长期吸收不足将引起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释放,继而促进破骨细胞所介导的骨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增加骨折的发生率。
1.2 对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胃酸在后者的吸收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钙相似,铁盐必须在胃酸的作用下解离成可溶性的铁离子后才能吸收。同时,在酸性环境中,三价铁更容易还原为可吸收的二价铁,并更多地与活性维生素C、糖类、胺类形成复合物,有利于其在十二指肠的吸收。
1.3 对维生素B12吸收的影响: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是与蛋白质相结合而存在的,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使之与食物蛋白分离,游离出来后与R蛋白及内因子结合,到达回肠末端被吸收,因此,理论上,抑酸治疗会影响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吸收。
02
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
人体免疫系统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个方面。胃酸的存在使得胃内环境不适合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生存,从而为整个消化道提供了重要的非特异性保护。
PPI的抑酸作用破坏这一保护机制,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目前对感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和呼吸道两个方面,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PPI是肺炎、腹膜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定植、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胃酸有两个强大的防御功能
首先,它是人体的外源性病毒的第一道防御,胃酸本身是最强大的杀菌利器,我们每天吸入那么多病毒,细菌,都有可能被胃酸杀死。
第二,肠道内的细菌不会通过胃酸,进入食道,感染机体。
正常情况下,胃酸在PH值1-3之间,病毒、细菌在胃酸内存活不能超过15分钟(唯一能生存的,只有幽门螺杆菌)。
但是,吃了降酸药之后,PH值可能到5.5-6.5之间。
没有了胃酸,整个胃就是一个滋生细菌的温床,黑暗,温暖,潮湿,简直就是细菌的天堂。
2.1 胃肠道感染:
消化道是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每天与大量病原物质接触。胃肠道黏膜本身及其拥有的正常菌群可通过复杂的机制防止局部和全身感染的发生。
PPI对这一保护机制可能造成如下影响:
首先,正常情况下胃内pH为1~2,足以灭活大部分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阻止它们进入肠道;而长期使用PPI的人群,其胃内pH可达到6~7,失去胃酸屏障将导致胃内细菌定植和肠道菌群过度生长。
其次,胃酸及胃蛋白酶在食物消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PPI还具有延长胃排空时间、降低胃内黏液黏度等作用。这些因素均可削弱胃肠道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加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
PPI所致胃肠道感染的主要表现是腹泻。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PPI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增加。
2.2 肺部感染:
PPI引起肺部感染的机制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抑酸作用引起的胃内pH升高不仅造成胃内细菌过度生长,带菌胃液的反流还会继发性地造成咽部细菌定植。当咽部的分泌物或反流到咽部的胃液发生误吸时,这些细菌就有可能进入下呼吸道繁殖,引起肺炎。
另一方面,除壁细胞以外,H+-K+-ATP酶在呼吸道也有表达,如喉部和肺内的腺体,PPI对这些腺体的抑制可能也会降低呼吸道局部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PPI组CAP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甚至发现长时间使用PPI并不会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而在开始PPI治疗的第2、7和14天,患者罹患CAP的危险度分别为615、318和312。
这一现象提示,长期使用PPI的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占很大比例,CAP发病率的增高是否是反流导致的后果,而PPI的使用只是一个标志,这一设想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03
胃泌素升高及相关改变
胃酸和胃泌素存在明显的负反馈关系。胃内酸度降低可以促进胃窦G细胞产生胃泌素,胃泌素一方面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另一方面刺激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肠嗜铬样细胞(enterochromaffin like cell,ECL)释放组胺,组胺再通过组胺受体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
任何抑酸药或疾病导致的低或无胃酸状态均会引起血清胃泌素浓度的反应性升高,长期应用PPI的患者也不例外,其胃泌素水平可见到2~6倍的上升,一般在250 pg·mL-1以下,很少超过500 pg·mL-1,这大致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水平相当,远小于恶性贫血患者的水平。
胃泌素控制胃肠道干细胞的分化,还对ECL细胞、壁细胞以及胰腺、结肠内一些类型的上皮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因此,高胃泌素血症是否会导致这些细胞突变、增生、癌变的问题引起了临床的关注。
3.1 胃息肉的风险:
PPI还被认为可能增加胃息肉的发生率。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胃黏膜在长期高胃泌素的刺激下发生的一种囊性改变。
动物实验发现,胃泌素对壁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可以使其体积增大、高度增加,当位于腺体颈部的壁细胞肿大时,就有可能阻塞腺体开口,造成腺体内部压力增高,发生囊性改变。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腺囊将进一步增大,并最终发展成为息肉。但是胃息肉的发生率并不高,并且似乎没有癌变倾向。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高胃泌素血症会增加胃腺癌的发生率。
3.2 结直肠癌的风险:
胃泌素对结肠上皮有促生长作用,因此,生物学上有理由怀疑长期使用PPI导致的高胃泌素血症将刺激结肠上皮或其干细胞发生点突变、增生或癌变。这一怀疑得到了动物实验的支持,但在人类,该效应并不明显。
04
萎缩性胃炎的风险
几乎所有的慢性胃炎都与H. pylori有关。当PPI用于治疗H. 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时,其抑酸作用使得胃体部和胃小凹附近的pH上升,造成更适合H. pylori生存的局部微环境,导致H. pylori从胃窦向胃体迁移并更进一步侵入胃小凹深处。H. pylori的深入侵袭使得它与更多胃黏膜细胞进行接触,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加快萎缩性胃炎发展的进程。
只有当H. pylori存在时,长期使用PPI才会引起慢性炎症和萎缩的加剧,而H. pylori阴性患者中未观察到此效应。
05
或增加胃癌的风险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称:在2003至2012年间,6.3万名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患者,平均观察期为7.6年,当中153人患胃癌,而所有研究对象中,5.2%的人有服用PPI,其余则没有。
每一万名PPI服用患者,每年胃癌发病率较无服用多4.3个案例,而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数字显示,2015年香港有1167人确诊患胃癌,当中669人死亡。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梁伟强称,研究观察发现,长期服用PPI与胃癌风险增加有关系,风险会随服用PPI次数及时间而增加。
每周服用PPI至少一次的人,患胃癌风险较不服用的人多一倍以上,每日服用的风险更增加四倍。
其原因可能在于:抑酸药可能引起高胃泌素血症(胃泌素过多),这个和胃癌密切相关。
摄入20mg奥美拉挫就能让胃泌激素翻三到四倍。
还有一个增加胃癌的因素,胃酸过少,可能导致胃液内亚硝酸盐升高,从而增加胃癌的风险。
06
关于心脏安全性
两个大规模的、旨在评价胃食管反流病的两种治疗方法———长期PPI维持和抗反流手术有效性的临床研究(SOPRAN和LOTUS)发现,PPI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组,从而引起了临床上长期服用PPI的心脏安全性的关注。
目前认为长期服用PPI并不增加心脏事件的风险。
总结:
虽然长期使用PPI存在一些不良后果,但都相对比较少见,也较少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在有明确适应证的情况下,服用常规剂量PPI是安全、必要的。
有些潜在的不良反应尚存在争议,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的观察和评估。
作为普通患者,最好不要擅自使用任何药物,一定要咨询执业医师或药师,不要听信网络宣传,更不要相信卖保健品的满口胡言。
大家都在看
一文读懂:食管癌的6大发病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44个问题超全大汇总
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和食管胃交界腺癌病理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