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识字之路”走得很顺畅,这份简单、有效的攻略分享给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西儿童教育 Author 千寻麻麻
学龄前孩子识字,应以兴趣为前提,以生活为主体。
来源 | 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1
前段时间,我写了篇APP识字的文章,后台收到很多留言,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除了APP,还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提高学龄前孩子的识字能力?毕竟,让孩子用APP太多,容易被游戏吸引,对眼睛不好。
说到学龄前小朋友的识字问题,我还是蛮有体会。
千寻明年才上小学,但她已经掌握了不少汉字。上周末到同学家玩,同学妈妈很惊讶地问我:“你是怎么教千寻识字的?她好厉害啊,我找了几本绘本给孩子们看,千寻都能自己读出来。我还以为她是以前看过记住了内容,又把字单独提出来让她组词造句,小家伙竟一点问题都没有!千寻的识字量应该上千了吧。”
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千寻掌握了多少个字,只知道识字能力的确给她带来不少好处。
街上的路标、广告牌,她都愿意主动去读、去理解,接收的信息量比不识字时丰富很多。有一次,我们几家人到户外玩,小朋友要上洗手间,大人还没反应过来,千寻就叫道:“我知道洗手间在哪里!”原来,她认出路牌上“洗手间”三个字,知道箭头所指就是正确方向。
等明年进入小学,相信识字能力也会给她很大帮助,课文阅读和数学读题应该不成问题,作业完成能提质增速。
回头看千寻两年多的识字经历,她的识字能力其实是潜移默化中慢慢提升起来的,我没有很刻意地“教”,也没有要求她必须认多少个字。
孩子本来就生活在一个语言文字的世界里,随处可见文字,识字应该是个自然的过程,和说话一样,是大量输入后的自动输出。
比起“教”,我更愿意将学龄前孩子识字的过程称为“激发”。即,借助与字关联的物体或绘本里的图画,围绕字的“意思”,不断用“实物、语音、字形”激发孩子大脑对字的认知,让孩子知其意、记其形、发其音!
2
怎么激发呢?大家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个研究。
早在12年,教育学家们做了一个孩子识字能力的研究。他们在某全日制小学选取四年级学生共269名,进行了7个分测验,发现:
语音意识和字形理解与孩子的识字能力呈高度正相关。
语音意识就是从声音系统入手,将发音和字联系在一起。字形理解则是通过偏旁部首来理解字的意思。
接下来,我就结合这个研究结果,分享一下,我是如何从音和形两方面,激发千寻对字的记忆、理解,提高她识字能力的。方法不见得全面、系统,但实操效果还不错,希望对你和孩子有帮助。
用“音”激发孩子识字
日常中,大人要多把汉字讲给孩子听,孩子也要多练习识字发音。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法来训练:
生活中,建立实物、语音、字的联系
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
当我们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公交站牌、广告牌,你可以让孩子认一认公交线路的站名,念一念广告上出现的字。
我喜欢带千寻逛超市,超市里每种商品都有对应的文字标签,是极好的识字环境。当千寻对苹果感兴趣,我会指着标签,大声告诉她:“苹果。”她听到我的发音,大脑中自然就产生了实物、语音、字的联系。
你也可以说出商品,再让孩子根据发音去寻找实物,别忘了提醒他观察商品对应的汉字。
平时,孩子对很多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给大家讲个有趣的例子。有次,我带千寻在外面玩,旁边有人围坐打麻将,千寻对麻将牌上的字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一一作答。
几天后,她突然激动地指着绘本跟我说:“妈妈,这个字念中!”原来,她是记住了麻将牌上的“中”字。:)
我想借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不论什么场合,孩子兴趣萌发的时候,是植入记忆的最佳时机,这种机会千万别错过!如果你能及时给出汉字(有现成的指出来,没有现成可以用手写出来哦),并大声念出来,孩子就能借助音,把抽象汉字与具象体验结合起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指读发音,强化语音和字的联系
千寻3岁开始,我和她一起指读绘本。那时候,她还不会识字,但她跟着我的手指,看着图,再听我发出的音,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识字。
慢慢地,我会鼓励她自己读出来,把每个字发音念出来很重要,相当于一次记忆复盘。
我知道,指读这个方法多数家长都熟悉,不是什么新招数。但很多妈妈会遭遇孩子不愿意指读的问题,今天我带来两个小游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千寻识字不多的时候,会因为害怕读错字而拒绝指读。我用这两个小游戏帮她调剂,效果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看。
【接龙游戏】 我读一句,她再读下一句。这个小游戏看似简单,却很有效。它将孩子的“独当一面”变成合作模式,我不再是一旁检验她读得怎样的“老师”,而是和她一起读的“同伴”,这让千寻信心大增。
有时,我会故意念错字,再纠正过来,她觉得妈妈也会犯错,就愈加放心大胆地读起来。
【寻找字宝宝游戏】 千寻认识一些字后,我会让她在故事里找字宝宝,找到后大声念出来。孩子很享受找到字宝宝的成就感,这会降低他们对指读出声的畏惧。
当孩子成功找到字宝宝,别忘了给他们及时回馈:“你都认识“树”这么复杂的字啦,真厉害!”、“今天找到了五个字宝宝,比昨天有进步哦。”识字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孩子需要你的适时鼓励!
关于指读,最后还想解答一个妈妈们纠结的问题:
指读会影响孩子的阅读体验吗?
我的经验是,孩子肯定有不想逐字逐句读的时候,这很正常。这种时候,我们不妨聊聊有趣的故事情节,待孩子对逐字逐句读的约束感减轻,再重新开始。
用“形”激发孩子识字
孩子识字过程和学数学有点相似,是从具象的实物、图画过渡到抽象概念,文字和公式。
但汉字比数学有优势的地方是它有“形”。汉字的诞生就源自咱们老祖宗对事物图像的理解,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汉字的“形”,结构、偏旁部首跟字义大有关联。
比如“森”,是很多树木在一起。又比如“串”,是不是看起来就像一根木签串起来的糖葫芦?
如果我们以象形字为基础,生动形象地解构字形,孩子不但能记住,还能迅速领会字的意思。
比如“上”字,我会讲:上,就像树干上长出了一片树叶。下面一横是平坦的土地,竖是直直的树干,竖上面短短一横,是新长出的树叶,树叶长在树干的“上面”。
孩子觉得很有画面感,一下子就记住理解了。
说到这,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找字的象形意义好是好,可我们也不是语言专家,找起来比较难哦!
这里我要推荐给大家一个小技巧。现在很多识字APP都有汉字的图解,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沉溺于APP里的游戏,或者担心他玩APP伤眼睛,咱们完全可以自己先学,再讲给孩子听,还有本名叫《有故事的汉字》的书也不错,里面很多常用字的图解。
想想不容易啊,我这老母亲活活被逼成半个专家,如今竟也掌握了不少象形字!
最后,我想说说识字量的问题。
当我跟身边家长交流,我发现,聊起学龄前孩子的识字问题,大家会不由自主以量为标准。有说:“我家孩子识字不行,还不到200。”也有说:“某某牛娃没上小学,就会两千个字了!”
其实,我们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的识字量是常用汉字1600~1800字,学龄前是不做识字量要求的。
所以,咱们真没必要在孩子识字量这事儿上去攀比或焦虑。倒是应该把握好六岁前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在孩子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时候,用科学的方法,激发他用擅长的方式学习,体会汉字之美,感受学字之乐!
小练习:
给孩子讲故事时,试试指读的方法吧,教会孩子故事中一个高频词【实际应用中,出现次数多、使用较频繁的词,称为“高频词”】,比如“小”,让孩子找出故事里所有“小”字,并尝试用“小”字组词造句。
备注:本文部分研究资料取自 汤琛,2012,《小学生汉语阅读水平与识字量、语音意识、字形理解的相关研究及教育对策》
—END—
本周精选内容:
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公号: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一边带娃一边思考怎么带好娃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和超级靠谱的国内育儿经验攻略。文中插图来自图虫创意
此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爱阅公益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爱阅公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