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来了】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沈晓冬:立德树人,协同创新

2017-09-30 新材料在线 新材料在线


“南京化工学院可谓中国水泥行业的黄埔军校,南京化工学院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后,保留了原来的优势学科,并进一步发展壮大。”



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廷上奏,在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即三江师范学堂,开启了南京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之先河。南京工业大学的前身南京化工大学的历史最早便可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校史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31名,在全世界高校中居第272名;首次入围全球最佳大学;以徐南平院士为首的膜科学团队搞定造纸制浆废水“零排放”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今年,南京工业大学喜讯频频传出。


近日,新材料在线®走进南京工业大学,对话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沈晓冬。了解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学院在科研、教学方面的独到之处。


初次走进南京工业大学,被它低调、沉寂的气质感染,它将自己各色的建筑,精巧的安插在山林之间,随处可见深绿色的爬山虎、凉爽的绿树荫。在材料学院旧办公楼院长办公室里,头顶已现花白的沈晓冬从满桌的资料、书本、文件中抬起了头,舒缓了紧缩的双眉冲新材料在线®点点头、起身握手,这算是采访的开始。


南京工业大学的夜,是轻拨琴弦时的那份悸动


水泥行业中的“黄埔军校”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渊源于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学化工系,学院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无机材料与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复合材料系、高分子系、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6个专业系。


“最早四个高校的无机非材料在全国高校中‘家喻户晓’,南京工学院的水泥和陶瓷,华东理工的玻璃,华南理工的陶瓷和水泥,天津大学的耐火材料。南京化工学院可谓中国水泥行业的黄埔军校,南京化工学院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后,保留了原来的优势学科,并进一步发展壮大。”沈晓冬介绍说。


据了解,南京工业大学学科点在传统水泥基础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军工特种新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科研领域保持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点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是国内著名的学科点之一。


经历六十多年的建设,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现有包括3位两院院士、多名长江、千人、973首席科学家、杰青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教师队伍,拥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工程实践教学 中心和国防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基地,是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重要支撑学科。目前,学科已进入ESI排名全球前0.24%。 


十月份将迁入的材料学院新楼


六十年薪火相传,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加拿大两院院士陈忠伟等杰出人才。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引进周廉院士团队,成立了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和江苏省先进海洋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围绕钛及钛合金材料先进制造及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生物工程等领域重大应用。


从国内外影响来看,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拥有我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唐明述院士及其团队一直在水泥混凝土材料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国内领先地位;黄维院士领衔的柔性电子团队为新的学科方向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重要贡献,有力地带动了柔性电子领域及产业的发展。


诗经与南京工业大学更配


产学研遵循“PPT”原则


“最近几年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基础研究发展很快,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承担了包括‘973’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重大项目,参与了两次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一次国防部‘973’项目。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重大成果转化及服务行业、企业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沈晓冬告诉新材料在线®。


在沈晓冬看来,学院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应该遵循“PPT”原则。即:发文章-paper,有专利-patent,转化成果-transformation。“要发表质量过硬的文章,有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更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利用。”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拥有34个省部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学科平台以及大批产学研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重大成果研发及转化等提供重要硬件基础。 学院拥有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专项、“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协同创新体系。除了资源禀赋名列前茅,学院的校企创新协作平台搭建工作也走在了前列。


沈晓冬认为,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和立足之本。因而在今后的五年规划里,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提出,将面向国家、区域新材料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坚持协同创新,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一体化的开放合作体系,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联合承担各类产学研项目,产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重大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型企业和产业集团。


校园一角


“三位一体”模式培养人才


为了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能够有平台践行创新,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非常注重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沈晓冬解释说,材料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为牵引,并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依托并整合材料学科各类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专业导师队伍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核心项目载体建设,打造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企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


为努力建设一流学科,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以高层次人才引育为重点,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快引进和培养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一流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同时,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点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学科高峰,培育和发展新的交叉学科增长点;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深入协同创新协调发展,促进产教融合、军民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新贡献;加强国际协同创新,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提升国际影响力。




2017中国新材料资本技术秋季峰会(第七届新材料资本技术峰会)兹定于2017年10月26-27日(星期四-星期五)在珠海市盛大召开。会议期间,将举办知名高校新材料科研项目汇报及技术交流会分论坛。新材料在线®力邀国内顶尖高校材料学院院长,重点课题组进行项目汇报与现场技术交流对接,以期促进高校技术落地及产业化。



点击下方关键字,看往期《院长来了》热文



深圳大学 |  上海大学 | 昆明理工 | 华南理工  | 合肥工业大学 | 北科大 | 东北大学 |  深圳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南大学 | 哈工大 | 厦门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 东华大学 | 浙江大学 |


【院长来了】专栏采访咨询



联系人: 于小姐

电话:18575536260(同微信)

邮箱:yu.huiru@xincailiao.com


来源:新材料在线,如需转载,请加小编微信:13510323202,并注明“媒体合作”。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或未按照要求格式转载,新材料在线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新材料在线商务合作

请联系:王小姐 0755-86060912(9:00-18:30)


点击下载新材料在线APP最新3.5版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