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爬山涉水,来做这里的一朵小蘑菇

盖娅自然教育 2020-09-14

“这里的星空璀璨的像神话”

“这里的石头就是一部地质史”

“这里的草甸一望无际百花斗艳”

“这里的森林自由就是人类的食物场”

“这里的村落千百年来流传着舜耕的传说”

“这里的遗址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定居的见证”

“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原始人的采集生活……”

历山之前,我一遍遍看着这些文字,遥想着文字背后的世界。

因为跟北京盖娅自然学校的缘分,我知道“冬有版纳,夏有历山”的诱惑力。

然而历山距苏州,实在是太远了。

报名之前,我再三掂量我和兮兮的体能,最后看着他在餐桌上连吃下两碗米饭五个鸡翅,我才下定了决心。

于是兮兮在满六周岁之际,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夏令营。

临行之前,他给自己取了一个自然名:小蘑菇。

2018年7月16日,小蘑菇和妈妈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奔梦中的历山而去。

为了避免一次坐太久,我们先取道北京,然后从北京乘坐五个半小时的高铁到山西侯马,再从候马坐上两个半小时的大巴,千迢迢、万重重的来到了历山营地。

我们住在海拔1500米的一个山中大院,院子由三层红砖建筑围合而成,整个大院地面由山石铺成,照片上看上去灰扑扑的一片。但其实太阳一落山,山气清佳,大院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我们的房间在二层,布置的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拉开窗帘,可见云山重峦叠障。

放下行李,小蘑菇巡视了房间,表示很满意。然后他突然喊道:怎么没有空调呀?!

是真的,没有空调。后来睡到半夜我明白了,夜里山气清凉得要抢厚被子盖。

1

【 在自然中,自在自洽 】

小蘑菇来到历山,真的自在的象山间一株蘑菇。没有兴趣班,没有人催他写字算术,也没有人给他设定闹铃。他以原始的状态存在着,自在自洽。

这里有望无尽的绿油油、威赫赫的大山大川,山上有牛儿羊儿星星点点,路边有小花小草小虫,质朴的山民笑脸相迎。

没有电子产品,没有零食,甚至连水果都没有。只有广袤、安闲的大自然向孩子们敞开着怀抱。

来的第一晚,他就跟北京的几个小伙伴自来熟了,还跟住在旁边的【小树】成了好朋友。他们以奥特曼打开话匣,谁长相怎样,衣服颜色怎样,能量块怎样,必杀技怎样,打的怪兽怎样,聊得热火朝天。

不久,他们就互相送东西,你送我一辆小汽车,我把最心爱的玩具让你玩一回。当然,友谊的小船也说翻就翻,稍不留神,就要要回小汽车,“不跟你玩了”!

在带孩子这事上,我喜欢当一个甩手妈妈。尤其是小蘑菇大班第二学期,眼见着他的自理能力增强了,心中小男子汉的气概也跃跃欲试,我给他表现机会。约好规定,开始让他独自下楼去玩,骑自行车到了路口也让他自己判断路况。通常他都做得很好。

在历山,我就更放手了。我们吃饭的地方跟我们住的大院隔着百米左右,小蘑菇三下五除二吃得滚肚饱,然后就跟我要房卡先回。我把房卡交给他,自己安心吃饭。


他有他的同伴,也有他的事要忙。我回到大院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妈妈我过一会儿回来”。

回到房间后,我要马不停蹄的洗澡洗衣服,整理房间,准备第二天的装备,等我忙完了,都快晚上十点钟了,一遍一遍催,小蘑菇还是愿意长在院子里。

睡前,他会跟我分享,他跟谁在大门口发现了一只巨型天牛,谁又把一只蜻蜓的翅膀弄折了,然后不等我回话,他就打起了小呼噜。

在小蘑菇身上,我一次次的体味“孩子只是借你而来”。他天生热情又稍嫌莽撞,我们给他取了一个诗经中的名字,他自己却愿意活成快意英雄。很小的时候,我给他讲《猜猜我有多爱你》,他一伸手就把书扔了,然后换上他喜欢的《我是霸王龙》。

他溯溪,就真的把自己玩到全身湿透,一不小心坐到了水里,自己笑得哈哈哈。他跟别的小伙伴打水杖,三个对他一个,还把人家打得落花流水。

老师提问时,他只要有答案,总会把手举得高高的,有时候一回答,大家就笑了。

在山坡上玩躲避野兽游戏时,他不像别的小朋友紧跟着爸爸妈妈,他自顾自的玩,想跟谁就跟谁背后,八九个挤在一起,通常被一窝端了。

从苏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几个车站之间辗转到达山西,他一路拖着自己的行李,背着自己的装备。在整个营期,有登高山,有穿越原始森林,从没见他畏难过。每天晚上写营员手册的感受,他总是选吃的香、睡的好、精力充沛。

一个孩子自洽自在的状态就该是这样子吧。玩的尽兴,吃的酣畅,哭的干脆,睡的安稳。

没有拖泥带水,内心有光,敞亮亮的。


2

【 在自然中,留下绮梦


历山的美,古老而绮丽。大自然美而不争,细品来却动人心魄。


海拔2350米的高山草甸上,是满山遍野的野花,橐芜、柴胡、连翘、金莲花……. 多到让人联想天女散花;

2014年,下川遗址的发掘,揭开1.6~2.3万年前人类在此打造细石器、采集狩猎的历史;

古老的高山岩壁,写满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地球变迁生命史;

原始森林,神秘又丰盈,树林间藏着金钱豹、豹猫、野猪、上古的大树和珍贵的药材;

古村落里,至今流传着舜耕历山、女英娥皇的传说……

我们的“疯狂原始人”主题夏令营,就在这神秘又绮丽的地方展开。

五天的时间,既有丛林隐藏、山间溯溪的酣畅撒欢,又有搭建原始居所、表演部落生活的创作调动;既有登临高山草甸、穿越原始森林、夜观独行的感官突破,又有餐前感恩、共拟部落守则、自然生态观念的理性引导;既有大山大水的自然体验,又有古村落生活的探访调查……


我不知道这样古老而绮丽的地方,还有“作一回小原始人”的题设,对于小蘑菇有没有一些触动,他的梦中是否有打开一双神秘和想像的翅膀。我只知道他每天忘情的蹲在哪里玩水、挖土,与金刚蛙对视,看尺蠖一寸寸量远。

有一天,他拿来一根打磨的很光滑的枯树枝,神秘兮兮的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捡来了宝贝,这一定是原始人留下来的!不然怎么会这样光滑?

那时,我好像看到有一双神秘的翅膀,停在童年的小荷尖上轻轻扇动。

进女英峡之前,我们面对着巍巍岩壁,举行了一次“敬山仪式”,每个人跟着带队老师诵读优美的祈语,并承诺【不采摘、不带走,不打扰,不破坏】。

我向来对一切意识形态的输入,都抱着审慎的态度。可是在这里,这种略带神话的仪式,却并无违合感,反而激起了对自然更多的敬畏。

第一次走进这样一座神秘而幽深的峡谷,眼前是千条万壑的巨石岩壁,刻画着鬼斧神工的自然浮雕;地壳和火山在此剧烈活动,留下了天缝天窝的奇观;树林间赫然耸立着不知哪朝哪代滚落的巨石;石头上,一层层迭代着海的足迹、火山岩浆的足迹、苔鲜虫的足迹。每一块巨石都层层叠叠,写满了地球深处的故事,每一面岩壁都是传奇。

峭削林立的黑色岩壁上,水滴在闪闪发光,千条万条,流下来汇入谷底。溪水绕过巨石,在某一处形成秘境一般的深潭。金刚蛙在绸缎般光亮的水面昂首蹲坐......古树倒在溪流中……这一切,神秘到让人联想起宫崎骏动画中住着山神兽的上古山林。

毫无疑问,这样的气象震撼到小蘑菇了。他跟我走了一段,小声问我:山神住在哪里?

我说,你知道的,山神和麒麟兽一样,白天和夜晚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山神气象万千,白天可能化作山里的雾岚,也可能化作一块巨石,甚至是一棵树、一根草、一只虫子也说不定。山神可能是我们走过的这条小路边,眼前任何一样东西。

小蘑菇于是很小心的用手摸了摸路边的一根草,就像在触摸神话。走过一棵扭曲的大树时,他坚持说山神化作了这棵树,一定要我给他跟老树拍张照片。


3

【 在自然中,努力适应  】


对于吃货小蘑菇来说,饮食无疑是此行最大的挑战。

早餐上来,是大盘结实的馒头,小米粥清得能照见影子。土豆丝、炒白菜、炒豆腐,这些朴实的山西家常菜,跟鲜活嫩绿的南方菜很不一样。尤其是馒头,在我们家是一年也吃不了几个的,在这里却是每餐必备的主食。

刚开始,小蘑菇哭、闹,拒绝吃饭。我跟他讲,很久以来馒头是当地人远游四方的必备干粮。如果想长大后看得更多,走得更远,就要适应每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

小蘑菇好玩心强,又扛不住肚子饿,到第三天终于愿意吃馒头了。到后来添了面条,他比较之下觉得实在太美味了。历山回来,他愉快的接受了面食。

在住方面,我们也遇到了挑战。

营期最后几天,不知从什么地方钻进来了很多带翅膀的蚂蚁,小蘑菇半夜被咬醒,身上抓出了一道道印痕。睡了再起,起了再睡,连日来玩得实在疲累,不能安睡,我和小蘑菇明显体力不支。

登高山草甸一开始,他就落在了后面,太阳当空照,背上又是水杯又是装备,他气呼呼的发脾气。后来大人孩子分开行动,再见他又欢蹦乱跳了。

小蘑菇不像我一样温吞,他有锋芒,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却缺少对错判断的经验,遇到冲突我行我素,因此磕磕绊绊的,你一眼能看到他的闪光点,缺点也明显摆在哪里。

第一天就有戏。搭好了原始人的居所,三个小一点的孩子躲了进去,胖乎乎的小蘑菇要进去时,被推了出来。小蘑菇不依,生气拔下部落门头上的【羽毛】,叫着“这可是我找到的!”

我们的小分队就叫【神羽队】,羽毛相当于我们的图腾呢。这下,两个小朋友开始了羽毛争战,一个硬是要,一个就是不给。最后两个都哭了。

还有一次,是在高山草甸,据说小蘑菇指责小朋友乱摘花草,另一个坚持说是自己捡来的,又闹了一次不愉快。

诸如种种,对的不对的,他都在经历。

盖娅自然学校的带队老师,很有经验,也有着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和接纳。我相信柳兰老师说的,在发展社会性方面,孩子需要自己去交流、体会和碰撞,孩子不傻,碰撞的多了,就自然知道怎么获取友谊、解决冲突了。

此行中,我看到了小蘑菇的乐观自信和努力适应,也看到了他的棱角锋芒与种种冲突。相信这一路他经历的快乐和挫折,就是对他最好的成长启示。



 

盖娅自然学校近期精彩文章与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