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不能赶时髦,请抓住那些永恒的东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童行学院 Author 山听
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各种线上课程似乎成了大家默认的选择。实际上最近几年,各种新概念纷纷出现,也给予了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伙伴一种“无形的压力”,生怕会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可是,急于“赶时髦”却常常忽略了教育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今天我们分享一篇对美国通识教育起源的讲述,看看他们当时的教育面临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现在或许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可最关键不是照搬他们的解决方式,而是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
熟悉童行学院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和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1945年,12位哈佛教授联合编写了这本红皮书。之后每逢通识教育的改革,都会修订一次。它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纲领,也被各国的教育者视为风向标。
我们该怎样读这本书呢?最近,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很受启发。他说:“每一个新方案都是在纠正上一个阶段的问题。因此,关键是我们要明白它在纠正什么问题。”
的确,研究西方的通识教育,不是照搬他们的解决方案,而是看他们的教育面临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处理的,从而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
那么,西方推行通识教育,有什么时代背景呢?
甘阳老师提到了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1936年出版的《美国高等教育》一书,它奠定了美国通识教育的哥伦比亚—芝加哥传统。
让我们跟着赫钦斯校长,看看当时的美国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理想的中小学教育又是怎样的。
1
美国通识教育的时代背景
在赫钦斯看来,当时美国的教育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金钱至上
当时学校的资金有三个主要来源:政府、捐赠者和学生。为了钱,学校不得不讨好他们,这样就会出问题。
先说说捐赠者。富人可能捐建了一栋楼,却不会为之配备图书和设备;捐建了一批设备,但不会提供维护的人员和费用。因此,捐赠反而给学校带来了财政负担。而且,捐赠者出了钱,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他们的个人趣味和偏好,也会左右学校的办学政策。久而久之,学校会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
另一方面,学校为了从学生那里收取更多的费用,就需要讨好公众。大众近几年流行什么,就会多开些什么专业。二战后,随着公众对国际形势的关注度增加,美国高校开设了许多国际关系专业。后来,公众的兴趣又转向了公共政策、建筑、航空航天等等,这些专业又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大学不再去引领时代,反而成了被时代风尚吹来吹去的墙头草。
不仅讨好大众,学校还要讨好学生。怎样讨好学生呢?很简单,就是让他们快活。所以,学校把更多精力放在伙食、社交活动、体育比赛和娱乐设施上,因为学生最看重这些。学校似乎忘记了,自己的首要目标是教学。校园里弥漫着看似“自由、民主”的空气,实际上是一种散漫的、不务正业的虚假繁荣。
第二个问题是对“进步”的错误认识
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时代总在进步,事情一天比一天更好。跟父辈相比,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更多,技术更先进。前一辈人,要向后辈学习,也注定要被后辈淘汰。
这样想有什么问题呢?首先,这导致了傲慢。我们不再对古圣先贤抱有敬意,因为他们知道的,我们都知道;而我们知道的,他们却不知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当然比巨人还要高。可是,学习和科研是最强调传统的,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研究的成果,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有其本源。一个人不尊重他的传统,就好比一个人不敬重他的祖先。
除此以外,我们觉得,人类进步靠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靠的是不断积累。信息越多,智慧就越多;发明越多,进步就越多。所以,追求更多,是进步的关键。一个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大学里的学科越来越多,越来越琐碎。一个学科分裂成了许多个子学科,子学科又生出了更多子学科。
赫钦斯校长说到,许多年前,学校的教育还只开设数学、哲学、法学等等很少的科目。这些科目大多不训练孩子,如何做好一项职业,而是教给孩子通用的思维能力。可是,后来的高等教育却变成了经验性的。也就是说,它教给学生如何适应具体的职业、产出具体的知识。
”当高等教育的目标从培养一个人,变成了为工业、技术、政治培养专业人员的时候,它也就和职业教育没有区别了。
当教育的目标,从培养心智,变成训练技能的时候,它也就走向了反智主义。
第三点是对“民主”的错误解读
这种错误的民主观念认为,教育不应该只由老师、学校和政府说了算。孩子和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毕业的时间,决定学习的内容。大众也可以要求学校,调整教材和教学方法。
这就造成了许多混乱。比如说,一些家长觉得上太久的学没有意义。所以他们的孩子过早地离开了学校,赚钱养家去了。可是,教育的缺失阻碍了他们的长期发展。再比如,对民主的误读,使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教育,想要给老师当老师。而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很危险的。
赫钦斯校长说到,给每个人赋予同样的权力并不是自由。相反,以公众的名义来左右教学的内容、研究的方向,才侵犯了学术自由。
”那么,如何改善这样的局面呢?只有通过教育。所以人们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国家的问题源自于教育的问题,而教育的问题又依赖于国家的问题。
要想打破这一怪圈,就需要一些学校和教育者,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目标,不为外界所动,向大众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2
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在讨论理想的中小学教育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对此,当时的美国流行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小学教育应当为大学深造做准备。另一种认为,相当多的孩子不会上大学。因此,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应当是生存和就业。
实际上,我们今天也有类似的困惑。特别是家境不好的孩子,上了普通的大学,花了许多金钱和时间,仍然难找到好工作。那么中学、小学花那么长时间、学那么多知识又有什么用呢?这种教育是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
赫钦斯校长对此怎么看呢?
他觉得,一方面,中小学教育是面对每个人的教育,所以无论他将来是否继续读大学,都同样适用。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也不能以就业为目的,但是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能从中受益。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够同时为各种各样的人生道路做准备呢?
有,那就是培养人的理智——人类共有的理智的教育。
这种对于理智近乎崇拜的坚持实际上源自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谈到,人生的目标不是金钱、荣誉、快乐,而是幸福。因为我们会为了幸福而去追求金钱、荣誉等等,却不会反过来为了幸福去追求它们。因此,幸福是人生众多目标中最高的、最终极的。
怎样才能达到幸福呢?亚里士多德说,要通过人的理智,也就是说,去沉思真理,去用理智来指导日常生活。
人生在于幸福,而幸福在于理智。因此,培养理智就成了教育的核心。
那么,怎么样培养普遍的理智,让学生以后无论从事什么,都能从中受益呢?
首先要避免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赶时髦”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可以发现,从幼儿教育,直到大学教育,赶时髦都是很普遍的问题。比如说,在高校中,学生们不再阅读古老的经典,而是阅读最新的、最冷僻的、最艰深的出版物,并引以为傲。科研工作者也紧跟着国际潮流,追着热点,抢着发文章。在幼儿园、小学教育阶段,新的教育理念、课程层出不穷,都来头不小,让人搞不清楚该听谁的。
实际上,最近一二十年间,在教育之外的很多领域,我们也养成了“最新的就是最好的”这一的观念。
为什么我们会赶时髦呢?一个原因就是前面说到的错误的进步观念。的确,近几百年,科学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这种进步是如此地震撼,以至于让我们觉得,人类在每个领域都在这样进步着;不去革新、改变,就是落后。
结果就是,我们紧跟着时尚的步伐,最后竟发现时尚是个轮回;我们买来最新、最热的书,把出版社宣传的价值当做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同样地,我们相信,教育也和其它事物一样需要进步,要根据就业市场、最新的理念,及时调整。在这种情境下,教育中不再有什么是坚固的东西、普遍的共识。即便是最重要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该不该教,该教什么,也出现了许多声音。
第二个误区就是刚才说到的“假民主”
“赫钦斯校长认为,在学习方面,年轻人不应该有过度的自由,因为他们在知识的海市蜃楼中很难分辨出好坏。于是,即便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想学的东西,这种自由也应该是有限的。教授一门学科,就要教授它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不能为了所谓的有趣和自由,把学科拆解得支离破碎,把严肃的学习,变成了浅尝辄止。而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拥有过大的选择自由更是危险的。
书中说到:“教育的目的是将人与人,现在和过去联系起来,增进人类的思维。那么教育就不应该屈从于学生零星和自发的兴趣。”
”作者还引用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休厄尔(William Whewell,1794-1866)的话:“唤起年轻人的突发奇想、发展他们的自我意志、培养个人的喜好和倾向,这不是教育,不是人的教育。因为这不是在培养人的人性,而是对个体性的纵容。”
在这里,休厄尔提到了一个常被误解的概念,那就是“个性”。我们似乎也常常以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他不加限制地寻找自我,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无论那个东西是什么,那么他便发现了自我,拥有了态度,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而休厄尔认为,这种所谓的“个性”是表浅的。如果纵容每个人头脑中的异想天开,那么人与人之间甚至无法沟通,从而无法形成共同体,社会将变得支离破碎。因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普遍的人性、智识之上的。
因此,中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掘人类共同的人性,而不是个体的偶然性。
这样的学习,作者称之为“永恒的学习”。
3
最好的教育是永恒的
什么是“永恒的学习”呢?
赫钦斯认为,永恒的学习能够发掘普遍的人性,能够锻炼每个人都有的理智。
”该如何锻炼这种理智呢?
阅读经典名著。它是永恒的学习的重要模块。
许多人反对读经典,觉得经典脱离现实。其实恰恰相反,一本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现实意义。苏格拉底的对话所提出的问题,在今天仍然重要、急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如果不读经典,就不能了解今天任何的学科,也不能理解当今的世界。因为哲学起源于笛卡尔和洛克,心理学起始于冯特和威廉·詹姆士,自然科学发端于19世纪的一些伟大的实验。经典提醒了我们,我们在今天拥有的成就,早在那些昏蒙的世纪里就有了苗头。
经典对于人性的洞察更是达到了难以企及的深度。今天我们在流行的知识,畅销的书籍,还有亲身经历中领悟到的某个道理,或许只是经典中某段话的一个简化的变体而已。
因此,赫钦斯说到,每个受教育的人都应当了解希腊人、罗马人和中世纪思想家的著作。当然,这话是对西方人说的。而我们要做的,不是照搬他们的书单,阅读他们的经典,而是去挖掘我们今天世界的基石,寻找我们的经典。我们要学的,不是他们的体系,而是他们如何建立体系。
”阅读经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人批判的精神。
为了读懂经典,必须要有严格的文法训练,传授读书的方法。文法是对文本的科学分析,我们通过它来解码文本中的信息。分析文本,能锻炼学生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学习经典中的语言,也是锻炼修辞和表达能力的最好手段。
说到逻辑推理,赫钦斯认为,除了经典阅读,数学学习也非常重要。
学习数学是锻炼逻辑推理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数学中用到的推理,是一种纯粹的推理。回想一下,代数和几何中的推理,和分析历史材料、文学文本是不一样的。它不受个人的喜好、成见、风俗的影响,而是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思维过程。因此,数学比任何别的方法都能直接、深刻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赫钦斯总结道:“我们中小学教育的课程应当通过经典,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和表达。同时还要教授数学,因为它是人类推理过程的最佳范例。这些课程能挖掘人性的共同要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会有人质疑这样的教育难度太大,或者孩子不喜欢。赫钦斯却对孩子很有信心。他觉得,
不是孩子学不明白,而是学校和老师不给孩子这样的机会。特别是当时在美国流行的金钱崇拜、对民主和进步的错误观念,都使得经典教育备受挑战。
”4
结语:一点反思
我们该如何看待赫钦斯的观点呢?
一方面,赫钦斯是“永恒主义教育”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上世纪30年代,永恒主义教育对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发起挑战,指责它们忽视了绝对的基础知识和永恒的道德,把教育看成没目标、不确定的过程;并且过于强调经验,忽视了理智的培养。
这样来看,永恒主义教育似乎只是一种观点,是诸多教育流派组成的光谱中,偏向保守的一个罢了。
但是另一方面,把赫钦斯的分析和中国当下的现实联系起来看,又能发现许多相通之处。那些被赫钦斯视为危险的事物,是否恰好是我们正在追捧的潮流?我们是否也误解了“民主”和“进步”?我们是否也受到了金钱至上风气的影响?是否也迷失在了潮流的旋涡中?
赫钦斯在我们耳边提醒道,当我们左右摇摆,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请抓住那些永恒的东西。
作者 | 山听
儿童通识教育从业者
自由撰稿人
通识阅读践行者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童行学院(ID:tongxingplan)”,原标题“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做教育不能赶时髦”
可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
-----
你觉得什么是中小学阶段最需要的教育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
—今日春分—
扫码收听接骨木的有声故事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图片~
推荐阅读 人人都在说南极要融化?!说说我在南极看到的 | 如何构建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未来 | 挪威首相的答孩子问——如何跟孩子平等地对话
报名课程 森林幼儿园 | 植物课游学亲子班/ 成人班 / 定点班 | 无痕游亲子班 / 单飞班 / 成人班 | 认识身边的鸟朋友 | 四季美学
参加培训 KP法培训(5月北京/广州站)| 2020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