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体验师”的梦

蜉蝣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从小梦想成为一位“体验家”,到接触自然教育,再到成为第53期盖娅自然体验师,蜉蝣向着她最初梦想的生活一直迈进着。


今天的分享是她与“体验师”的故事,看上去是一篇典型的“流水账”,但字里行间掩盖不住的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大家好,今天也是精神焕发的小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刚刚经历了一个完美的充电体验。



我啊,从高中起就多了一个梦想,可不是那种警察科学家潜水员的稚嫩发言啊,是开始有所谓意识和“世界观”后才增添的新目标,那就是做一个“体验家”。其实那时候并没有这个词的注释,也没听过哪位名人是做这一行的,但是自打有了独立意识,多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爱好后,这个想法就根植于心了。

有一次看电视上播放的美食节目,主持人是一位气质、口才都不错的大美女,看着她一次次去往全国各地探寻美食,神采飞扬地朝着屏幕对面的我们点评口中的美味,挑战着我们的味蕾。我妈那时候就说:“闺女,我看这个工作挺适合你!”

在我眼里,这位美女的形象就是一个标准的“体验家”。

我理解的体验家呢,就是能有自己可调配的时间(长大后才意识到还要有金钱),能不受太多限制地去体验各种自己喜欢或者想要尝试的生活。你们肯定要说了,这不就是作白日梦嘛,谁不会啊!欸,还别说,这个“家”啊,肯定不是白叫的,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这种生活,并且能把每一种生活活出精彩,及时做好总结和分享,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你的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各种生活的代言人了,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要考验的是一个综合的能力。

回到现实中来,面临着升学、就业等人生压力,转眼我就迎来了研究生毕业,那个梦想仿佛因为久久等不来甘露而被扼杀在小小心房中了,就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自然教育。

最开始,自然于我是从夜探昆虫引入的

起初就像当年的那个梦想一样,都是找不太到注释的一个新名词,国内也没多少人在做,可是又真实存在且令人向往,就这么一个东西,她带领着我经历了一次次全新的体验,参加了一次次奇特的培训,直到今年遇到盖娅自然学校。

关于盖娅,可以说久闻其名了,总感觉参加的各种活动培训中都有盖娅的“种子”(现在知道了,都是“盖帮”的),你说她们的传播力度还不大嘛?自从关注了这个圈子,各家的公众号也时常翻出来参考或是比对,常常能看到远在首都的盖娅又双叕做了什么培训,带大人孩子去哪里嗨皮了,又在哪个学校建设生态花园了,可以说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代表了,因为确实没时间和机会与之碰面。

直到今年裸辞,思来想去不要再做这种不挣钱的工作了,没成想时隔三个月再次加入NGO组织,负责自然教育这一块,我想,可能我还是与这份事业分不开吧。

也正因为势单力薄,所以常常陷入沉思,不想一直输出,我还想学习更多!正巧这时看到了盖娅自然体验师初级班的培训招募,那个心中早已被熄灭的小火花又燃了起来,于是乎鼓起勇气向老板申请,并弱弱地附上备注“可以自己出钱培训,公司提供时间和机会即可。”也是没想到老板还真就顺着我这话往下接了,害,加上这来回路费、吃喝住宿,上个月的第一笔工资就这么奉献了。

不过培训结束,我问自己,值吗?内心的一个声音告诉我,再没有更值的了!

上一次去北京还是几年前那个地面可以煎荷包蛋的酷夏,那个丢了钱包被朋友亲戚照顾的窝囊假期,那个抱怨下公交总要再刷一次卡的恼人记忆。这次带着不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心境再次抵达首都,哈,还是熟悉的感觉——灰突突的街道,永远都在堵的路面,少得可怜的绿化。算了,咱这次培训是在山里,远离这些不快吧。


傍晚搭上了盖娅的大巴车,一路前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的大山中,一车子陌生人沉默不语,宁愿在黑暗中瞪着手机也不愿跨出与他人打交道的沉重一步。我坐在最后一排靠窗位置,想象着未来的一周会是什么样子。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自然体验师”如梦如幻的培训生活。

经过第一天的“导入”,我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了,于是自觉地打开手机飞行模式,开始了五天的沉浸式学习模式。的确是如沐春风呀,几位老师温柔而又不失幽默地引领着我们熟悉了基地,通过破冰游戏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感,激发了兴趣,也对整个培训充满了期待。(回头想想也觉得很神奇,能够对着20多个人不带麦,却依然有着完美的控场,让每个人都能认真听她们讲话,这是怎样的一种魔力呢?大概是修炼了太多年的成果吧。)

席地而坐是我们使用最多的姿势

各种活动的衔接和搭配让我更加理解了令人舒适的设计理念和活动方案应该是怎样的,也对未来产生了新的思考。不得了,第一天就有了如此多的感悟,晚上回到房间我赶紧把流程记到了小本本上。不过第二天马上就被“教训”了,老师劝我们先不要去想如何跟工作结合,如何去复制或者模仿,更多的是亲身体验这个过程,那些深刻的感觉自然而然就会被带入生活的。


每个活动后都会设置集体分享总结环节

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三天的自然观察课,也是在开始前我自认为是强项的一个环节,由于前两天的密切交流,小伙伴彼此都熟络了不少,听到自由分组后好几个伙伴跑来找我“抱大腿”,在惊喜的同时也满足了小小的虚荣心。没想到开始后,老师明确规定:“不要问这是什么,把我们想象成外星人来到这个星球,只消去探寻它们的特点,不要试图去知道它的名字。”顿时觉得汗颜,我所认知的自然观察真的是最合适的自然观察吗?

你观察到这只像枯叶一样的蝴蝶了吗?而不是我的大脸

配合默契而风趣幽默(四个东北人)的一组

这一天印象最深的就是来到了盖娅·沃思花园,这里是蚊滋滋和长角羚的住所,也是他们一手打造的生态花园。大家伙一起静默地徒步了几公里后见到了这片里山地带的独特风貌,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经过介绍才知道,这里是完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可持续可循环的,虽然看起来田园风满满,可是跟城市的高楼大厦相比究竟哪个才是高科技呢?

大家有序排队刷碗

冬青老师在教我们如何正确使用麦麸刷碗

接下来就是自然艺术主题day了,主打自然笔记的创作。说实话这是之前自己最没有信心的一个环节,曾经所有相关的活动我都很抵触,觉得我这辈子反正都用不到,干脆也不要去打击自己。没想到的是,这一天下来,竟然从抵触变为接受,慢慢产生自信再到沾沾自喜!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当你把自己沉浸在其中,就不会被那么多纷杂的思想所左右。每个人真诚的观察和记录都是一副佳作。

一不小心暴露了大长腿

没想到画出了令自己有点满意和意外的作品

感谢这堂课给了我莫大的自信,这也直接导致第二天的“我承诺”、“我发起”环节,我坚定了“利用废纸装订成册每周画一篇自然笔记”的主题,并得到了几位伙伴的激情参与!我想,大家一定都被前一天自己的突破所感动了吧。

更多细节就不赘述了,精华都在我的小本本上了,温故而知新,希望日后在自己迷茫的时候能时常拿出来敲一敲自己,也曾在自然中如此安逸地度过过一段时间,也曾跟着对的人学到了无可替代的人生经验,也曾被自己真实的进步感动过。

整个团队中我的年龄是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从上海过去的,再加上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相关工作经验加持,好像因为这独特的存在,几天以来收获了大家的肯定和关爱,总有大姐姐甚至宝妈对我“表白”,让我对这个世界好像更加有信心了,原来我还是能带给别人一定影响的?请继续努力呀,不要辜负大家的支持。


感谢这些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生灵,尤其是漫山遍野吃都吃不完(喂,就不是给你们吃的好吧)的柿子,光是看着就会心情变好。也感谢身边的每位小伙伴,是他们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时刻提醒自己这条路没有选错。

最感谢几位老师,她们惊人的学历和履历表更让我们觉得当年毅然辞职投身环保和教育事业有多么的伟大,而从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温柔与谦卑又在时刻敲打着我,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初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给大家烧火做饭的蚊滋滋和橙子,这幅画面我大概会记很久

这次培训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远大目标——未来成为她们这样的人,我期待着,努力着,积极向前的,做下去…

我会继续谦卑下去,保持微笑和温柔大方的谈吐,让更多人喜欢上我们这个行业,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我想,我是时候该去学着,像山一样思考了。


文:蜉蝣
文中大部分图片来自可爱的志愿者捻子果,还有其他伙伴。感谢!



疫情是一堂“人生大课”,

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选择隔离?还是选择重新回归

如果未来注定是全民“自然教育”的时代

你可以选择怎样的生活呢?

来这里找寻答案吧!


培训招募|10月19日~23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杭州站)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报名活动     9月29日植物课成人专场 | 十一长假多主题、多场次的盖娅课程体验机会,你心动了吗? | 公益招募:十一假期连续3场,你也要来约会大自然吗?  十一假期沃思花园里山生活体验  | 终于,盖娅自然学校也绷不住要开“网课”了?
  参加培训    10月19日~23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杭州站 户外教室营造培训课程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推荐阅读    体验师培训后,她们相约完成一个小目标...... | 这样吃饭的女孩,不该上热搜吗? | 回乡去,安放你无所归依的心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