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圈粉无数的“手抓饭”和难忘的“无痕”之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如果家庭自然养育 Author 如果家庭课堂草原

参加完自然体验师培训后的草原,对培训中提到的“无痕山林”的内容念念不忘,在听说还有一个用体验式的方式系统学习“无痕山林”理念的培训后,便心驰神往,终于得偿所愿地参加了第17期“无痕山林”(LNT)初阶讲师培训。
线上的分享加两天一夜的户外体验课程,从行前准备到户外活动过程中对“无痕山林”的践行,一起来看看他的这趟旅程都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吧~



01 /缘起



自从参加了盖娅自然学校的自然体验师课程,就对其中"无痕山林"的内容念念不忘,也对“无痕山林”(LNT)初阶讲师培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报名等待的时间里,提前买了《无痕山林》这本书,并且阅读了其中的内容。心想着,等正式课开始了,老师再对其中的内容做讲解,就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了,大有要把无痕山林的知识悉数收入囊中的感觉。



02 /行前



距离正式上课两周的时候,两位引导员就建了微信群,给大家发布了活动前的日程安排,比如在线活动介绍与答疑、分组、携带物资、食品、水、行前通知、安全协议等,详细程度令人“厌烦”!,作为一个有10多年户外经历的“老驴”,很多信息我都是跳着看的。一遍遍的物资确认调整、食物确认调整,是我参加的所有活动里,最细致的一次,但其实从行前的物资准备这里,课程就已经开始了。



03 /相见



到了2天1夜户外课程开始的那天,这些之前基本没有见过面的伙伴们,终于围坐到盖娅的办公室,也是自然之友低碳展馆,大家心怀激动,是时候来点干货了,老师们,上课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但是,漂流做了个开场介绍,老驴简单介绍了一下“无痕山林”的背景,然后大家按照小组分享了食物清单和各组准备的过程,就开始分发水袋装水了,每组四人,有两次做饭的用水,剩下两顿路餐,其次就是正常用水了,计算下来,不含各自携带的饮用水,每组带6L水应该够用。OGM,理工男吧!于是大家在漂流的指导下重新调整背包,开始上车出发。What?这就完事了??


既然“无痕山林”是户外活动的准则,就在户外亲身的体验中来学习吧!



04 /回归



这是我今年以来的第一次超过一天的线下课程。当小组在彩石滩下车,来到午餐的小树林中,我就像回到母亲的怀抱中,宁静、平和、踏实。任穿过林间的阳光照在身上,远处的风里,有果实的香甜味道,我拼命的呼吸,沐浴在秋天的富足里。

午餐后,我们带着任务开始向营地徒步。沿路两位引导员就像一起参加户外活动的“驴友”,时不时的回答一些伙伴们的咨询,有时候分享一些他们的见闻和思考,有时候弯腰用两指,把正在路中间爬行的马陆捡起来,放到旁边的草丛里,以免后面的伙伴不慎将它们踩到。



05 /联结



这是一个很隐蔽、很特别的营地,如果从外面经过,根本不可能想到,在小河对面的山谷里,居然有20个人的小队驻扎在此,一切看起来安静得像是无人来过

当你跨过这条河,忙碌的伙伴们正在安营扎寨,山头的小松鼠也在打量着这些不速之客,好像说,那个年长的大叔,上周好像就带人来过,但是他们什么吃的都没有给我们留下,这和其他来这里的人有点不一样。
引导员漂流说,现在是下午3点半,天气就开始转凉了,很快天就会黑,我们要在天黑之前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并且吃完晚饭。我其实是带着怀疑的,怎么可能3点半就变凉,太阳还在那挂着呢,我甚至想穿短袖凉快会儿。要不是漂流大声告诉大家,因为我们刚刚结束重装徒步,可能会有些热,但是外面的衣服坚决不能脱,不然很容易感冒,我这才忍着没有脱。
但是,漂流的嘱咐是对的。茂密的林地,还有溪水从前流过,这个地方和我以往扎营的地方,地形地貌和植被环境完全不一样。这个藏在山谷中的安静处所,自有一套她的生态环境,湿气大,温度低。
我们的晚餐特别丰富,各组都在计划外又稍稍增加和丰富了餐食。我煮了红茶,很受大家欢迎。慢慢的大家走动了起来,东家蹭口吃的,西家蹭口吃的,一边吃一边聊着各种话题,完全沉浸在这短暂但新鲜的时光里。又或者相互探讨着,食用油该怎么处理,剩下的厨余该怎么处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这个地方的环境影响。
“漂流的手抓饭好了,大家来吃啊!”在我已经吃的要扶墙的时候,这一句呼唤真的太冲击了,再吃点?很撑了啊,不吃了?闻起来真的很香很香啊!看着这个,吃了一口惊声尖叫,那个吃了,奔走相告,我咬咬牙,不管了,再来点!
当那一口手抓饭碰在唇齿之间,刚出锅的热度,米饭的硬度,羊肉的软度,油和盐放的程度,刚刚好!满足感太强了!“还有啊,再吃点”!“好,那就再来一点”!“哎呀,撑死了撑死了”......



06 /炉火



这一天的高潮出现在一围炉火熊熊燃起的时候。火光起时,寒湿之气顿时退散,恰如一个无形之盾,把我们二十个人拥抱在温暖中。


漂流和大家分享了在户外生火的知识。在很多地区,甚至有祭火、火神节这样的特有仪式,人们表达对火的感恩和敬畏。如果直接在土壤表面生火,对本地的土壤伤害是非常大的。可能需要几十年,这部分土壤才能得以修复。所以我们在生火的时候,在表层会放一层石头做隔离。并且,为了防止伤人和引发火灾,我们特地找了一个铁桶盖在上面,这有效的控制了火苗的扩散。熄火的时候要用水反复浇灭,确保火苗完全被熄灭。剩下的灰烬可以洗碗,还可以泼洒到周围,成为其他植物的肥料。


不知道是火给了我能量与护佑,还是白天太累,这个晚上,我睡的很香。



07 /转山



早上我被人声和鸟叫声唤起,晨雾环绕在林间,给营地增添了很神秘的色彩,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我想。

吃完早餐,我们开始转山。前两天刚刚下完雨,若隐若现的山路变得更加湿滑,有两次漂流甚至找不到之前踩点的路。这样的路况,对于缺少爬山经历的伙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的队伍,很多队友惊叹于自己的突破。“上山的时候还需要队友的帮助,可是下山的时候我完全是自己下来的”,“过那个陡坡我用的是屁降,哈哈哈”,“真的,我特别感恩山坡上的小树们,它们就像一只只大山伸出来的手,在我需要的时候助我一臂之力”。
听着这些分享,你会觉得,没有什么坎是迈不过去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这也许,就是自然的力量。



08 /圆满



午饭以后我们拔营打包,告别这个曾给予我们接纳和停留的山谷。
我们分组检查所有停留的地方,是不是还遗留了垃圾,全都确认之后,老驴还特意把每个小组产生的厨余垃圾称了重。我们有个小组甚至只产生了6g厨余垃圾,伙伴们都惊呆了,纷纷邀请他们分享经验。如果不是事先充分的准备,小组顺利的沟通,怎么能做到如此低的垃圾产生?这给了大家很好的思考。回程之前,伙伴们畅谈这两天的感受,对自然的敬畏,对引导员的感激,对伙伴的不舍,对未来的期待。
我们带着两天的相处与思考,又回到各自生活的城市,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



09 /后记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们的学习群依然热闹如炽,分享课后感受,澄清疑问,纷纷制作自己的小插画,准备印制出来,留作纪念。培训证书也正在路上,向我们赶来。


当我坐到电脑前,写下这篇记录时,才明白,为什么引导员从不向我们宣读那些来自书本上的知识,他们只是把自己当做“工具”,亲身示范给我们看。他们坦承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好,但是总是尽力而为,说那么多,不如多做一点,这大概就是自然体验师课程“身正为范”很好的说明。


文:草原
图:第17期无痕山林初阶讲师培训学员文章原载于草原个人公众号“ 如果家庭自然养育”,部分文字有删改


—更多推荐阅读—

无痕山林:给你和自然多一种选择
在美国州立公园里,我们把每条规矩都破坏了一遍
从“无痕山林”到“无痕X”——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的LNT实践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报名活动     盖娅亲子一团年度招新 | 十一长假多主题、多场次的盖娅课程体验机会,你心动了吗? | 终于,盖娅自然学校也绷不住要开“网课”了?
  参加培训    10月19日~23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杭州站 自然之友废弃物与生命共修营(北京+成都) | 户外教室营造培训课程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推荐阅读    9月19日线上读书会书友推荐书目 | “如果这一箱垃圾交给你来处理,你会如何选择呢?” | 大自然太神奇,无花果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