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密恐重症,到初入虫坑

晨雾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晨雾的植物印象」,作者晨雾


在盖娅博物课团队,有一位总能拍出绝美照片的宝藏引导员,晨雾。但是,作为重症密恐患者,她曾经分享过,自己甚至连直视形似虫卵的大米都做不到。


可是,大自然的魅力势不可挡。当她决定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那些“密密麻麻”时,不知为何,密恐症状消失不见了。那么,是什么样的际遇,让她决定慢慢步入“虫坑”了呢?



缘起


建立好感


早就被翅膀老师的书《追随昆虫》腰封上的一句话深深触动:"如果你害怕一样事物,却又注定无法摆脱,那么爱上它也许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给自己挖坑


五月初,我决定慢慢进入虫坑,逐步治疗密恐重症。效果待验证,但、期待痊愈。


01 拒绝天赐良缘


5月11日做午饭时,像往常一样将窗子开大一点,但今天特地朝窗子上面看了看,总感觉多了什么?

天呐!怎么有个马蜂窝?!!

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怕它蜇我,而是看见蜂窝上那么多小洞洞,密恐犯了,但蜂主在上面我也不敢捅掉它。



午饭后它还在那里,我打开小小的窗子缝偷偷拍它,当时不知它头对着我,是很危险的。



但这个角度看,我反而不那么发麻、恶心了,开始关注它这蜂巢是什么做的,怎么像纸呢?



后求助柳树组的果果老师,经果果老师鉴定,该蜂为马蜂亚科。


我开始在度娘上搜马蜂亚科的资料,少之又少,只搜到:它会蜇人毒性很大,尤其家有儿童更应该尽早端掉它。我开始了各种幻想,决定等它飞走时捅马蜂窝...


第一天晚上等我准备睡觉时,它还在那守着,比码农能熬啊,我果断去睡觉了。


又过了几日,终于逮住它飞走的机会了,我抄起娃儿的金箍棒,拎起椅子赶紧打开窗子观察四周,确定它没有飞回来,就赶紧下手了。人生中,还能干出捅马蜂窝的事...真是让人...


桶完马蜂窝我以为就没事了,可次日早晨(5月15日),老公去厨房发现马蜂又飞回来了,趴在窗户框上一动不动,老公说它在伤心自己的家没了,伤心够了就飞走了,也可能是想伺机找我报仇...


接下来老公的一句话戳中了我,他说那蜂窝里是不是已经有宝宝了?所以留恋不走呢?我说那它到底是雌还是雄?我开始有点后悔+自责了,但我依然反驳的说到,它生长在自然界里什么风雨没有,都要经历,我只是人为中的一个。但这话说出口,我开始惭愧了,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为什么别人挖花我愤怒,了解任何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生态位,是至关重要的。而到了昆虫这里就不能一视同仁了呢?于是我决定审视自己的内心,要做点什么事减轻自己的无知和被恐惧支配的不安心理。


02接受自然选择

于是我重新开始搜集关于马蜂的资料,这次我不看度娘的说法,我决定找关于马蜂的书籍来了解它!!


我要确定被我捅掉的蚂蜂窝里面有没有宝宝?

这只蜂是雌蜂还是雄蜂?

马蜂对人类的伤害真的如我想象那般严重吗?

马蜂是害虫吗?

马蜂的存在有什么作用?

马蜂筑巢的材料从何而来?

这个蜂窝如果这次我不动,它会搭多大?

它会一直在这里住下去吗?


搜到一本关于马蜂的科普书《马蜂揭秘》李铁生著。


先看介绍:为了做好马蜂的科普宣传,国家林业局约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铁生研究员编写了科普读物《马蜂揭秘》。该书不仅对马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做了全面介绍,还详细阐述了马蜂跟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融知识性、实用性和鉴赏性于一炉。特别是在如何防治马蜂危害方面的论述非常实用,操作性很强。


再看目录,正是我所需要的。特加了水印将目录图放在这里。


我选择性的先看了【马蜂是有缺点的益虫】、【机智捅马蜂窝】、【马蜂的香火传承】、【马蜂的自卫反击与防卫过当】。


看完我和家人说了对马蜂的新看法。这时我去厨房看它飞没飞走时,发现马蜂在重新筑巢,它认定这个地方了,是因为这个地方更安全吗?我想了下这个角落确实能遮风挡雨。我们仨经过商量决定让这个蜂窝留下来,并且观察它。


我也反思了自己,遇到不喜欢的人,可以远离。但自然之大,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远离自己害怕的小昆虫呢?它们无处不在,也并不是那么可怕,怕的是我们对它不了解,自己吓自己罢了。


于是我接着看完本书所有内容,坦然接受上天送给我入虫坑的第一个固定观察礼物。也希望我能像对待植物那般去看所有昆虫。


03了解马蜂,揭秘身份


1.马蜂的起源

马蜂类家族历史渊源古老,最早起源于26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的中新世。经过长久的演化,马蜂现在已分布于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而且已进化为一类社会性昆虫。

在千百万年的演化中,马蜂形成了一个庞大类群,昆虫分类学家根据各种马蜂身体构造的不同特征,也就是形态上的异同,甚至生活习性上的特点,将马蜂进行科学的整理,按门、纲、目、科、属、种的序列加以准确定位,据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可以迅速、准确地分辨、认识它们。现在全世界已知马蜂有11个科共5000 多种,总称为胡蜂总科(Vespoidea)我国已知7个科共200多种。这200多种马蜂是人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其分布广、数量多,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


胡蜂科胡蜂属马蜂在我国已知有25种,个体均较粗大,在很多地区常造成蜇人致死事故。所谓“谈蜂色变”即指此类蜂而言,它们常被人称为“杀人蜂”或“虎头蜂”。其实这两个名字只是针对这些蜂的凶猛行为而言,并无分类学上的意义。


“虎头蜂”一名最早见于台湾地区,是大型胡蜂科的成员。据核实,“虎头蜂”一名至少可包括8种大型马蜂,名为:黄腰胡蜂、金环胡蜂、黑尾胡蜂、墨胸胡蜂、拟大胡蜂、凹纹胡蜂、三齿胡蜂和茅胡蜂。可见“虎头蜂”一词并非专指某一种马蜂,但都是指胡蜂科中的马蜂。

2.马蜂的一生和分工

营群居生活的马蜂,它们在巢上有后蜂、职蜂和雄蜂之分。为了巢的安全,有蜇针的雌性马蜂表现出强烈的护巢习性。而平时它们要喂幼虫、建巢、捕食。


每当冬季来临之前,自然界中的昆虫即纷纷停止活动,进入冬眠期。马蜂在度过一个繁忙的夏季后,于秋后雌、雄蜂即进行交配,开始度"蜜月"了,只是好景不长,气温急剧下降后,雄蜂很快死于野外,雌蜂即带着"身孕"躲了起来,进入冬眠。所以马蜂是以受精雌性成蜂越冬的。


大约在每年3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处于抱团越冬状态下的马蜂就开始蠢蠢欲动了,纷纷从隐蔽的越冬场所散团飞出,并在周围寻找食物、水,来补充极度虚弱的体力。3月底4月初,气温升至17℃左右时,马蜂就开始建巢了。凡是越冬成活的马蜂,都要自己独立建一个巢,在正常情况下能成功越冬存活的马蜂约为当初越冬蜂总数的1/10.每一只都是越冬蜂中最强壮的,这是一种自然选择,也是种群延续的保证。而受精后的雌蜂就是每个新建蜂巢的后蜂。


至此,我知道了窗外那只马蜂是雌蜂,被我捅掉的马蜂窝里也确实有宝宝了。




生活在沃思花园的蚊滋滋校长

七年来也观察过不少“盖娅蜂”呢:

嗡嗡说嗡嗡,必须要给大头泥蜂一个特写!

嗡嗡说嗡嗡,说说沃思花园里的“盖娅蜂”



蚊滋滋和长角羚的新书《土里不土气》中

也详细记录这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小生灵们

《土里不土气》插图


《土里不土气》现已上市

没能抢到首批500本签名版?

你还有机会得到「盖娅特别纪念版」

《土里不土气》「盖娅特别纪念版」
盖娅杂货铺独家预售中,欢迎扫码下单

(特别版有哪些惊喜呢?先卖个关子!)


自5月25日起,盖娅自然学校也将联合食通社

组织一系列读书会,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土里不土气 | 蚊滋滋&长角羚做客食通社,聊聊那些书里没写的事



近期精彩文章:


--扫右下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首页 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下单《土里不土气》「盖娅特别纪念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