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贾子建 |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过一种具体的、积极的生活

智璞文华 盖娅自然教育
2024-08-29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记录了一对80后情侣“长角羚”和“蚊滋滋”长达七年的浅山农耕生活。
他们有30亩地,自耕自食,有鸡有鹅有狗有羊。书里他们介绍了11类半野生活技能,分享了107种动物观察,完成了350张彩版手绘......从“里山技”、“里山客”到“里山食”,基本上对于有意愿的人来讲,是可以照猫画虎去做的一本新农夫实践手册。
配图:蚊滋滋和长角羚
别人都跑去祖国大西南,他们就生活在没啥异域风情、甚至平平无奇的北京郊区(读完才终于确认,就是我的家乡);两个人有着生物学背景、国内外丰富的自然教育经历,字里行间却没有什么离群索居的想法,而都是在田野间鲜活地观察和实践。特别治愈我的,其实也就是书里那股知行合一、积极生活的心气。
比如怎么也没想到,翻开书的第一篇是讲工具。《什么是锄,什么是镐?》作者不仅把工具分成柴木类、耕作类、采收类、果树类一一说明,在正文之外,还把几十种工具全都手绘了一遍。工具的细节,甚至讲述到不同工具的把手该如何安装。

我父母看到这篇时还饶有兴致地讨论了一番,其中很多农具我母亲都没有见过。这至少说明没有足够扎实的农业生活经验的人,是没法写出来的——而他们的绘图又洋溢着那样一种饶有兴致,是只有全情投入的发现才有的那种热情。
另一篇印象深刻的,是《旱厕3.0 不臭不脏没苍蝇》。如果说“工具篇”更多是外来者对传统生活的一次系统性学习,旱厕篇绝对是“知识农夫”才能整出来的先锋作品。
插图:生态旱厕

通过三次迭代,他们实现了粪尿分离式收集,还利用干燥木屑和良好的通风,解决了气味和蛆虫问题。“盛夏时节里,覆盖着大便的木屑中间还长出过大大的蘑菇,让当时的我俩围着便器兴奋观察了好半天,这种物质循环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整本书特别好的一点,就是作者始终以一种平和、平等的视角在真实地描述自己农耕生活的点点滴滴。结绳、修路、砍柴、通水,和家养动物斗智斗勇,跟野生动物和平共处,以及向乡邻学习经验、也逐渐凭借“专业能力”得到乡邻的认可......

阅读时我一直在想,除了短暂抽身的异邦体验外,哪有什么“诗和远方”呢?不管是城市和乡村,永远是起床后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作者也因为不会垒土炕差点烧没了房子、也因为没有存水经验差点全园旱死,即使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旱厕和上山小路也是一点点琢磨改进而成......
那么日常的诗意在哪呢?我觉得是他们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在这种生活中会得到什么:作者对农村生活现代化带来的环保问题是充满反思的,他们希望在既有条件下去寻求生活和生态的平衡,这种探究的意识和实践让生活有了趣味感。

同时,劳作虽然辛苦,但他们仍然抱有对自然界旺盛的兴趣和好奇。书里面收录了大量他们拍摄的村居周围的植物、昆虫和小动物,虽然外貌惊恐,但新鲜有趣;他们还自己垒土窑、种香草、腌制各种酱料,自己烤披萨、烤鸡,从西西里风味到印度风味,山野生活也可以不缺嘴。

上月去采访《脐带》的导演乔思雪,她说到自己对故乡鄂尔多斯的呈现,是一种“既在又不在”的视角: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但是当她从巴黎求学归来重返故乡,就多了像一缕游魂俯瞰大地的局外人心境。
阅读这本书时,我大概理解了她的感受。书中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勾起我对家乡的回忆,又与记忆不尽相同,交织出的是一种既温暖又新鲜的阅读体验。
准确来讲,我是个小镇人:那时遥远的“北京”城我不熟悉,但纯粹的农村生活也没有任何认知。在阅读时,作者的生活细节反复与我那些碎片状的乡野记忆比对,好像给他们补全了前因后果,让那些留在心里的画面不只是画面,有了某种解释力和意义感。

也是作者那些生动的农事细节,让我阅读时不断与那些仍在务农的亲戚们的脸作比对。哦,原来他养一群羊要经历这么多事!哦,原来种植果树是这样一套程序!哦,原来农家菜从材料到做法都是智慧主妇效率+品质的最佳解决方案......原来每个人都有实践智慧,只是有些人无法表达、无从表达。
“长角羚”和“蚊滋滋”是那片土地上“既在又不在”的生活者,他们的表达很具体,却能上升到普遍性。我也是那片土地上“既在又不在”的生活者,身处其中,却不曾真正了解过它。
插图:长角羚和蚊滋滋的“里山家园
而相近的学科思维方式,让我很容易从作者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农村和农业生活,它既是猎奇,也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他处的亲近感。
其实积极的生活,就很疗愈,无论在哪。这应该会成为我经常翻阅的一本书吧。

END
作者:贾子建 |  编辑:付晓英  |  视觉编辑:赵亮
Photography:长角羚、蚊滋滋、《土里不土气》配图 插画:Tatsuro Kiuchi、蚊滋滋小葵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智璞文华」

长按下方二维码

购买《土里不土气》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长角羚、蚊滋滋著,蚊滋滋绘

活字文化 策划

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 350张彩版手绘,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

● 自然不只在远方,也在城郊近野;奢想桃花源,不如相信手敲手动

● 自然之友权威认证,吕植、杨东平诚挚推荐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记录了拥有生物学教育背景的“八〇后知识农夫”长角羚和蚊滋滋在北京东北浅山地带的7年农耕生活。在看似平平无奇的北京城郊近野、听起来干枯冷漠的北方山坡沟谷,隐藏着爆棚的野性机密与生命故事——只要你保有对自然的敏感与惊奇之心。全书分为“里山技”“里山食”“里山客”三部分,以350多张彩版手绘、180余张照片,分享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还穿插有“大鹅历”“大地菜桌”“里山食物历”等十一组视觉饱满的“野性通讯”。

《土里不土气》书里没说的那些事儿:


这个暑假,孩子们可以来到盖娅·沃思花园

与蚊滋滋&长角羚一起做回盖娅妈妈的野孩子

👆绿色生活夏令营(7~12岁单飞)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盖娅自然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