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40年: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骨四雅)

中国评协 中国文艺评论 2019-08-27

编者按: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于2018年7月30日至8月10日在四川雅安举办。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是中国文联一项品牌培训项目,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累计120余名来自全国的文艺评论界骨干人才参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本届骨干班以“改革开放文艺思潮的嬗变与未来展望”为研讨主题,参训学员在学术和思想层面深受启发。其中,大家不约而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这一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理论命题进行了探讨。结业后,《中国社会科学报》就此话题专门向学员约稿并做两个专版的通栏编发。“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特此摘选,以飨广大读者。





1

当代艺术理论评论话语体系

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河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研究院教授  陈宗花


当代艺术理论评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改革开放40年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探索的代表性成就。艺术理论评论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艺术学的崛起而发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想环境下,在艺术学界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的引导下,步步推进,有序迈进,并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架构,其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当代中国艺术理论评论的准备时期;20世纪90年代当代中国艺术理论评论的初创时期;21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代中国艺术理论评论的黄金发展时期;2011年“艺术学”成为独立门类后的加速发展时期。迈入新时代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新的时代命题的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国艺术理论评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话语体系的内蕴、形态等均在酝酿着重大的范式转换。


2

当代文论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点

马鞍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

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刘霞云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大致经历两大阶段。一是从新时期初至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论努力摆脱僵化的理论模式,同时积极引进西方文论资源,显示出充分的理论自觉。二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全面渗透,中国文论进入新一轮的解构与建构之中,文论界陷入一定的理论焦虑之中。此种焦虑可从当代文论界几次影响甚大的学术论争,如关于“失语症”现象、“反本质主义”和“强制阐释论”等问题的讨论窥见一斑。正因上述焦虑心理,中国文论界提出“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命题,但重建的前提须是了解现状、厘清相关核心概念、准确定位研究对象与价值功能、妥善处理理论资源、确立文论话语的主体性等,从而寻求合理的理论基点,重建应有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


3

新时代文学批评话语的中国范式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江腊生


改革开放40年,面对新时代文学的新形势与新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思想的重要论述,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话语的中国范式,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文学批评的中国范式应该契合人性内在多种可能状态,既能纵深地切入中国民众在一定情境下的心理流动与欲望挣扎,也能历史地走进个体与传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文学批评话语应该契合中国经验的书写,需要在传统美学话语和西方话语之间寻找一种话语平衡,需要研究者深邃的民族文化体验,和人类意义的美学尺度。最后,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必须坚持审美原则。文学批评话语的中国范式应是美学的、历史的,它必须与时代语境相契合,又必须追求审美的愉悦、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超越。


4

文学经典研究的话语体系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高岩


文学经典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课题,在中西方对话中,我国学者逐渐建构起具有人文性、民族性、时代性的话语体系。


20世纪70年代,文学经典研究话题在西方发端。20世纪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构成美国文学理论界热门话题,20世纪90年代,如何评价经典?文学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诸如此类问题进入我国论域,学者从人文性角度阐释经典与经典化问题。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关于“经典”的探讨盛极一时,表达出中国学者与西方经典学对话的自信力,以及中国文学经典研究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凝结,折射出文本产生年代及流播期间文学艺术、审美风尚、社会时代等诸多元素构成的文学生态,必将成为文学史研究永恒话题。


5

现实主义与文学创新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叶李


思考与讨论现实主义与文学创新的可能,需要我们打开“现实主义的限制”,在对概念本身具有的弹性的释放中,在“开放性”中寻找到“现实主义”通向“创新”的进路。我们应该重视这样一个面向,即不仅仅是普泛性地总结现实主义文学的文本形态、叙事方式、美学原则,从中汲取今天的文学创新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还应对这种“文学传统”做扩容式的理解——文学如何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面对具体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的总要求,与现实进行互动、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发生关联,作家如何与世界进行互动从而实现艺术的创造、使人在艺术中成为人、成就一个“事实世界”之外的“价值世界”。从更开阔的理解出发,在现实主义的传统与当下文学创新之间架起渡桥,成就新的可能。今天的写作者要以个人最大可能的担当恢复文学与历史、现实的正常互动从而标示现实主义的品质——现实主义应该被当作一种严肃的写作命运来被承担。


6

当代中国美术评论的三个关联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郝斌


目前,当代中国美术评论境况十分冷淡,缺乏应有的活跃。尤其处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与多元、艺术与市场等交互关系中,面对一种极具个体性的艺术形态,当代中国美术评论更容易趋向一种混乱的局面。在笔者看来,应使得当代美术评论逐步建立评论与作品的关联,使得美术评论有的放矢,成为有效评论;重建评论与大众的关联,使得评论成为具有积极意义的评论,进而引导美术创作关注社会、关注大众、关注生活;构建评论与时代的关联,使得美术评论站稳当下立场、思考当代问题,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评论。回归作品,立足大众,紧扣时代,逐步建立和规范当代中国美术评论价值标准和话语体系,积极推动当代美术评论的良性发展和当代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7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下的

中国电影评论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袁一民


世界电影评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百年历史,在中国,电影评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以来,中国电影评论紧随中国文学评论的步伐,从电影的革命实践创作转向到新的电影评论时期,即人道主义、“寻根”、“文化热”等诸种思潮斑驳交织、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被重新提出的时期。进入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评论随之步入消费时代和全球化语境的过程中,面对文艺创作与政治、商业、大众等话语的复杂关联,单一的审美主体评论范式在遭遇复杂的社会、商业、全球化挑战和文化比较因素后无法独立承担电影批评的主力角色,而强调文本社会功能性批评的政治批评范式研究又被电影批评界所提及,并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再次粉墨登场。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下的电影批评本体意识强调,对中国电影评论体系的建设有着急迫和长远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8

关于音乐评论的当代性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张璐


音乐是与人、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因此,音乐评论不仅给予受众聆听与鉴赏音乐的视角,更应该能使人们通过评论去理解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时代精神、民族血脉以及家国情怀,特别是能够以相对冷静的视角来反思社会的现状与未来,这应该是音乐艺术评论的核心现实意义所在。


同时,我们认为,音乐始终是人民的音乐,音乐评论也应当是充分考虑到社会大众、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评论。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中,音乐评论不仅要更加突出音乐自身的艺术属性,同时,也应要兼具学术命题与时代意义赋予音乐评论的新特点。新时代下,更需要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的功能性特点以及精准的市场化定位下,发出音乐评论的声音。


9

“新亚洲兴起”背景下

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科员 吴晶莹


长期以来,东方与西方之间,其不同文化所引发的冲突与碰撞表征于自古以来的视觉图像当中,其往往都绕不过“西方中心主义”的范式。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东西方之间的表达范式开始“转向”。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视觉艺术开始转向“现代主义”之外,90年代以来由于“新亚洲兴起”促使中国文化批评话语真正走向独立。其以“开放的地区主义”为特点,包括两层内涵:一是亚洲对世界的更加开放,西方艺术家则开始以东方的思想和资源作为旨趣,实现一种平等的对话;二是亚洲国家内部开始实现彼此开放。


因此,对于如何建构中国当下文化及其话语体系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向度:第一,将传统文化的界定问题渗透到物质生活,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第二,如何让传统文化流变新生,形成有效、平等的对话;第三,如何在深入了解并整合亚洲的内部文化基础上,继而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与建构。


10

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的

中国经验与世界视角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 王洪琛


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是在中国经验与世界视角的张力中推进的。它不仅深深驻足于神州大地,而且坚定地朝向未来与世界。从中国经验出发的文艺评论,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与建设性。它拒绝本本主义,强调论从史出,突出文本本位,不仅始终将文学阅读作为出发点,而且常能在评论文字中透出人文色彩与家国情怀。而强调世界视角的重要性,当然源于我们处身于一个全球化时代的现实。但更为关键的是,从“世界”看“中国”,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建设一个真正的中国。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既要从中国看世界,也要从世界看中国,在“全球化”与“中国性”的螺旋中把握“中国特色”的本义,在理论推进与批评经验中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梦想。 


11

找文艺评论自身的话语模式

辽宁文学院《艺术广角》副编审 牛寒婷


评论话语与理论话语混同,受到理论话语的裹挟,导致自己的面目模糊难辨,这已成为常态。在沉重的理论体系和鲜活灵动的艺术实践中间,找到文艺评论自身的话语模式,是文艺评论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文艺评论总是担心自己被指责缺乏学理,还因此得了惊吓症,可“学”和“理”对文艺评论来说,从来都不是必须的。


本雅明的《普鲁斯特的形象》为文艺评论树立了典范,它告诉我们文艺评论究竟是什么。对智性的膜拜、对思想的信仰,与不可或缺的感性、在理性制约下的热情两相结合,既能驱散理论的阴魂,也能让文艺评论找到新异的自我。是通透澄明的智慧与思想,而非呆板灰色的知识与理论,才是文艺评论最为切实的需要。


- THE END -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供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组联处

美编:木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互动QQ群


···要不再看看···

李屹:40年,文化自信筑基文艺高峰

云德:斑斓多姿的文化潮汐——改革开放40年文艺素描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8年第11期目录

名家纵横:文艺高峰之路

骨四雅|郭运德:新时期文艺思潮的演变及特点

骨四雅|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学术汇报(第三组)

骨四雅|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学术汇报(第二组)

骨四雅|学员学术汇报:文艺思潮与中国电影(第一组)

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四川雅安开班

骨四雅|圆满结业: 聚是一轮月,散作满天星


改革开放40年,更多文艺评论专题,看这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