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增设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足球运动、中国古典学等24种本科专业 | 科研圈日报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教育政策
教育部增设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足球运动、中国古典学等 24 种本科专业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于 3 月 7 日公布了 2023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 1456 个、审批专业点 217 个(包括 160 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 57 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 46 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 2024 年本科招生计划。此次增设 24 种新专业,包括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中国古典学、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和足球运动等专业。此次新增的专业将在 54 所高校进行布点,旨在引导和支持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新专业。
教育部同步发布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包含 93 个专业类、816 种专业。据了解,此次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和专业布局情况,对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范围进行了动态调整,将资源勘察工程、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此次专业设置工作,增设、调整专业点 1719 个,同时,对高校申请撤销的 1670 个专业点予以备案,增、撤、调共涉及 3389 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同时,教育部对高校停招 5 年及以上的专业进行撤销预警,试行专业预申报制度,推动高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定期研究、提前研究工作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精准性。(教育部)
上海提高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占比,硕士提高 5% 、本科提高 10%
3 月 15 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 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结构规模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协调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以提高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根据该方案,上海高校将进一步提高理工农医类专业的招生比例,从 2023 年到 2026 年,理工农医学科门类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将提高约 5%,本科生招生比例将提高约 10%。
此外,上海还将重点关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引导相关学科专业加大招生规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方面,新设硕士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型为主,硕士研究生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招生。力争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 2/3 左右,并加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布局,显著增加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规模。对于基础学科,保持其学科招生规模稳中有升。对于过剩学科,将控制其招生规模。控制艺术、管理、法学等学科门类以及部分外语类专业的普通本科招生规模。(上海教育)
· 地球工程
哈佛大学停止向天空播撒反射阳光颗粒的地球工程实验
3 月 18 日,美国哈佛大学萨拉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The Salata Institute)官网发布了一项声明,宣布停止一项太阳地球工程项目:平流层可控扰动实验(SCoPEx),并发布了项目最后一份结果报道。这项工程的基本概念是,通过在距离地面 10 千米至 50 千米的平流层中喷洒可以散射阳光的微小颗粒,来抵消全球变暖。项目团队的计划是发射一个配备螺旋桨和传感器的高空气球,它可以在地球高空释放几千克的碳酸钙、硫酸或其他材料。随后,它会掉头飞过羽流,测量颗粒的扩散范围、反射的阳光量以及其他变量等。SCoPEx 旨在测量气溶胶在平流层中的行为,以了解未来可能实施的太阳地球工程的相关科学知识。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的报道称,目前,绝大多数太阳地球工程研究都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模型中进行。SCoPEx 项目是首批尝试对平流层进行改造的地球工程项目之一,不过此前曾多次推迟,且遭受了很多公众批评。目前,已有其他团队或私营公司尝试了这些实验。去年春季,SCoPEx 的首席研究员之一 David Keith 离开哈佛前往芝加哥大学,其研究小组将探索太阳地球工程的各种方法等。去年夏季,SCoPEx 的推进工作已暂停。3 月 18 日,SCoPEx 另一位首席研究员 Frank Keutsch 教授表示,他将不再继续这项实验,为 SCoPEx 开发的平台预计将被重新用于与太阳地球工程无关的平流层基础科学研究。太阳地球工程研究的支持者认为应该研究这个概念,因为它可以显着减少气候变化的危险。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能促进更好地了解各种方法之间的潜在好处、风险和权衡。但一些批评者担心这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压力,他们还担心此类研究可能会造成滑坡,出现一些地区降水量和农业产量减少等副作用。(The Salata Institute、MIT Technology Review)
· 异种移植
中国进行全球首例猪肝向人体内移植手术,移植后肝脏已持续工作超 96 小时
据“三秦都市报”消息,3 月 10 日,在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肝胆外科陶开山主任带领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异种肝脏移植临床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将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全肝以辅助的方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患者体内。术中,移植肝脏恢复血流后即刻分泌胆汁,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已持续工作超 96 小时。这一期间,移植的基因编辑猪肝脏在人体内能够发挥生理功能,正常分泌胆汁,说明有可能替代人类肝脏。
此次肝脏移植临床研究的供体猪由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敲除了 3 种会引起“超急性排斥和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猪抗原,并转入了 2 种“人补体调节蛋白”、1 种“人凝血调节蛋白”。移植受者系一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抢救后三次评估均认证为脑死亡,家属同意无偿参与异种肝移植科学研究。据悉,我国有近 4 亿肝病患者,每年新增 30 万至 50 万的肝衰竭患者。对于肝衰竭,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方式,但很多患者会因等不到供肝而失去生命。西京医院的这项研究首次探索了“基因编辑猪-人”肝脏异种移植的可行性,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同时,以脑死亡患者为移植受体,可使用临床免疫抑制药物,继而得出最优化的临床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策略。(三秦都市报)
· 航天
我国成功发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将为探月工程提供通信服务
来源:新华社
3 月 20 日 8 时 31 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飞行 24 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 200 公里、远地点高度 42 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中继星太阳翼和中继通信天线相继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工程四期后续任务的“关键一环”,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球月球间中继通信。鹊桥二号将在地面测控支持下,经过中途修正、近月制动,进入捕获轨道,随后经轨道控制后进入调相轨道,最后进入 24 小时周期的环月使命轨道,成为继“鹊桥”中继星之后世界第二颗在地球轨道以外的专用中继星,为嫦娥六号月球采样任务提供支持,并接力“鹊桥”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新华社)
· 营养代谢
初步研究显示:16:8 饮食法或与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近期,在美国心脏协会流行病学和预防/2024 年生活方式和心脏代谢科学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初步研究的成果(尚未经过同行评议),他们发现将进食时间限制在每天仅 8 小时内(即采取 16:8 饮食法)与后期更高的心脏疾病死亡风险相关。研究显示,每天进食时间仅为 8 小时的人因心脏疾病的死亡风险或会增加至 91%。此外,限时饮食并没有降低任何原因导致的总体死亡风险。
先前的多项研究曾发现,类似 16:8 饮食法这样的限时饮食可以改善几项心脏代谢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 2003 年至 2018 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中参与者的饮食模式信息,并将其与 2003 年至 2019 年 12 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国家死亡指数数据库中美国死亡人数的数据进行比较。除了以上发现外,研究还发现,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每天进食时间不少于 8 小时但少于 10 小时的人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也会增加 66%。在癌症患者中,每天进食时间超过 16 小时与较低的癌症死亡率有关。不过,研究人员表示研究数据主要依赖于自我报告的饮食信息,其中存在不准确性。据 STAT news 的消息,这项研究引发了一些争议,包括研究人员似乎没有询问人们是否遵循限时饮食,研究中的参与者可能记不清自己的饮食习惯等。另外,限时饮食的人和未禁食的人群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相关因素可能并未被排除。一些研究人员表示,应该将这项研究视为一次探索性研究,意味着应该对每日热量限制进行更多探索。( STAT news,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编写:严丹、杜梦菲、张雅涵、韩浩楠、石云雷
编辑:石云雷
封面图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