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让世界看见清华会计
编者按
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奉献青春终不悔。
喜迎院庆,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清华经管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
1997年3月,作为清华大学最早一批留美归国的经济学博士,陈晓乘着时代浪潮,投身于会计学科的建设。他发挥自身优势,放眼国际学术前沿,在教学科研的融会贯通中加强创新,致力于推动中国会计专业领域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见证着经管学院的成长壮大。
与时代同向 与经管同行
“与学院的缘分,要回到1995年。”谈及职业生涯的选择,陈晓的思绪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自己临近毕业时,导师问他什么打算,他说“我想回中国”,老师追问“你真想”,陈晓再次答“是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面对未来各种的不确定性,陈晓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晓先后见到了当时正在访美的时任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赵纯均老师和陈小悦老师。通过接触,陈晓感到他们是真正干事业的人,也感受到学校学院对教师的尊重和期待。那时起,清华经管学院就成为他的不二选择,也成为他为之耕耘至今的沃土。
敦厚严谨 锐意革新
初到学院,陈晓选择先把基础打扎实,怀惴着不忘初心的赤诚,专注于本科生的教学与中国会计行业的研究。
1998年,陈晓牵头,首创了北美模式的培养项目,将美式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会计研究的具体实践中,不仅推动了中国会计界博士生培养的进步,更为其他高校会计研究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并起到了引领作用。
陈晓回忆,依靠当时的力量办出来的顶多是国内最好的水平,他提议要请世界知名大学最前沿的老师讲授最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从本科到博士,会计系所有课程都是按市场经济的需求设计,并且按国际标准要求,甚至比国际同类标准还要再高一些。坚持双语教育,英语教材、英语作业、英语考试。在人才培养方面思路也很清晰,本科生定位于培养职业会计师,硕士研究生则是要求他们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到了博士阶段就要研究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陈晓在课堂上
数十年如一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进取的行动,使陈晓成为中国会计学界国际化、现代化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之一。
创造知识 传播知识
陈晓回忆,创业初期的经管学院着力提升师资水平,其中不少选择留在母校的博土生成为后来的骨干力量。“早些年,我们博士学位老师比例不高,现在所有老师都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一个质的提升。”陈晓认为,他们传播了更为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为学院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力量。
提及育人,陈晓特别强调,“大学两个基本的职能,就是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这也是他日常工作的准则,致力于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保持对科学研究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陈晓经常提醒的是,在校期间要把各门课程学扎实,特别是基础性的理论学习,虽然基础理论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练武功一样,越是基础的,就越能体现功力。有了这个基础,等到对社会有足够了解的时候,就能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筑牢基础,他还鼓励学生要有追求,他说“追求”不只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追求一种成就感。在追求的过程中,要跟国家的整体发展脉搏一致,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及科研,陈晓对学院给予教师们高度的学术自由氛围予以赞赏。在这种自由、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下,经管学院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优秀成绩,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我希望,让清华的会计系不仅在国内有学术名声,在国际上也能拿出更多让其他国家学者共同认同的东西。”这是陈晓为之奋斗的夙愿,其挑战也是巨大的。陈晓认为,对于会计学来说,让国外的学者理解和接受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需要让其很好地理解中国国情。这不是靠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但我们有信心,学院也有能力,会走得更远。
40周年院庆临近之际,陈晓表达了对学院的祝福:“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走。希望经管学院能够成为全世界青年学子求学首选的地方。我们大家要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编辑:符怡
统筹、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