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知识星球找老齐的读书圈,每天10分钟语音,
一年为您带来50本财经类书籍的精读和精讲
听后续内容,请下载知识星球APP,找老齐的读书圈。读书圈的每年提价工作正在展开,在2月1日,读书圈的价格将从现在的306元提价到362元,老用户依旧是199续费,现在加入之前讲的224本书都能收听收看!!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这些年,我们各个城市都在推进落户政策,这就让我们有机会去选择我们的第二故乡,选择一个未来成长的城市,可能比选择一个行业还要重要,城市选对了,即使自己不那么努力,也都可以跟着发展和成长。比如老齐就说过,我很感谢自己的爷爷,当年要不是他老人家,顶着饿肚子的风险来到北京,我可能现在还在某个村里割草喂猪呢,所以一个人的决定,往往会改变几代人的命运,还比如深圳,早年间去深圳打工的人,哪怕只是一个最基层的厂妹,现在基本也都发财了,今天我们就找来一本书,叫做中国城市大洗牌,来好好说一说,现如今全国城市之间的大变局。读完这本书,你对于各个城市,心里应该就有个底了。
我们先看,正在改变格局的几个地方,首先就是深圳,这里有最完备的电子制造业产业集群,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即便是苹果公司,你也得拉到深圳来生产。科技创新带动了人口流入,让深圳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目前已经对北京上海构成了挑战,未来随着人口不断流入,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深圳超越北上也并非是不可能。第二就是雄安,这是一个千年大计,它承担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任,也就是说,当雄安建设完成之后,北京的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放弃对经济重心的追求,只专注于文化和政治职能,而一些企业总部,甚至一些部委都会迁往雄安。
北京也将发生重大变局,目前一个特点就是,北京财政已经开始喊穷,这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主要因为北京正在主动做城市减法,带来的后果就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北京仍将继续自己的疏解计划,大量人口外流,一方面去到雄安,另一方面干脆出走到南方。因为北京周边,确实留不下人,也留不住产业。至于雄安能不能接过北京的枪,成为北方的深圳,这个也还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第三就是南方城市大量崛起,40年前,中国经济20强,11个都在北方,而如今5个都不到了,现在我们的经济结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是东西差距大,南北平衡,而现在刚好反过来,东西差距在缩小,南北差距正在加大。南方经济已经全面碾压北方。比如最明显的就是东北衰落,随着重工业地位下降,东北人口流失严重。京津冀发生重构,北京也无意在争夺经济中心,天津自然也无欲无求。河北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受害者的角色。所以京津冀,三人根本不在一个频段上,自然也就始终协同不起来。再比如山东,虽然是GDP第三大省,但是如今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高端产业在山东很少出现,甚至省委书记都感慨,我们落后了,已经跟南方不在一个时代。还有像什么山西,内蒙始终没有逃出资源的怪圈。所以南北差距,是中国发展的阶段使然,也是大势所趋。未来我们从投资拉动经济,转为消费拉动经济,那么这种趋势还将继续被强化。南方才是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经济的土壤。北方大部分地区还都活在关系社会,计划社会。这不是换一两个领导就能解决的。第四,都市圈兴起,城市的概念逐渐被打破,一个地区协同的概念出现,但这种带动效应,也基本出现在南方,比如深圳带动周边的,东莞,惠州,上海带动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甚至舟山。完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都市圈。而且大家发展的都挺好。第五,强省会崛起,一个省的资源开始向省会倾斜,比如,武汉,成都,合肥和西安,人口流入省会,经济政策和资源也都倾斜省会,当然房价也就被持续不断地人口流入推高。而其他被抢走资源的城市,则面临严重的收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超级城市,北京对标华盛顿,上海对标东京,广州对标旧金山,这其中上海有点争议,大家一直觉得上海对标的是纽约和伦敦,为啥说他像东京呢?因为地铁,上海的地铁已经修到了江苏,这让很多人开始了双城生活,比如很多人每天往返于昆山和上海市区,未来上海的野心就是通过地铁,把浙江和江苏的几个城市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长三角都市圈,上海是中心,昆山,嘉兴,太仓作为卫星城,这就跟东京的布局十分相似了,东京日间人口1558万人,夜间人口减少240万,也就是说,有240万人,每天晚上都到周边的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生活。上海虽然表面上在控制人口,但他其实一直在布局城市扩围,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做到人口名义不增长,但实际人口持续流入。颇有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思,未来如果几个城市全都用地铁等轨道交通连上,那么很多人虽然不在上海居住,但完全可以为上海工作。所以上海未来很有可能在跟北京的竞争中毫无悬念的胜出,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第一大国际化城市。也是金融和国际贸易的桥头堡。上海人口是东京的2倍,面积是东京的3倍,但GDP还不如东京,所以上海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上海的未来,也必然碾压东京。
再说北京,其实北京也是一个收缩型城市,只是跟其他城市不同,北京是主动选择在收缩,原来凭借首都这一角色定位,北京吸收了太多的全国资源,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可以说北京的崛起,全都是有意为之。生靠资源堆起来的。1980年北京GDP还不到上海的一半,而到了2018年,北京已经追到了上海的92.8%,在这个关键时刻,北京做了个态度上的转变,后面不追了,开始拱手让位。看着上海和深圳高歌猛进,北京则严格疏解非首都功能,开始拆迁,腾退,外迁产业。甚至央企,金融机构,学校,三甲医院全都要迁出去。把北京通州和河北雄安视为两个泄洪区,一个作为城市副中心,一个作为副首都。现在北京的定位就是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从发展规划中北京也不再提发展首都经济,换句话说北京的态度十分明显,就是要放弃经济,承担损失,全力打造中国的华盛顿。所以前面我们才说,北京的财政压力很大,支出很多,收入减少。市政府带头在过苦日子。那么北京作为北方经济唯一的希望,北京现在无欲无求了,那么老齐分析,现在又两个后果,一个是大家觉得北京不再吸收资源,那么自己的机会来了,另外一个则刚好相反,北京都失去吸引力了,北方的人力资源,就更加会带着财富向南方转移。举个例子,比如原来在北京工作,落不了户,他还想着先住在河北或者天津,起码消费能留在这些城市,但现在可能工作都没了,那就彻底把家搬到南方去了。
第三看广州和深圳,来势汹汹。在三大都市圈的竞争当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潜力是最大的,毕竟京津冀很难协调,长三角也同质化竞争严重,大湾区则有明显的互补性,香港是金融中心,深圳是科创中心,广州商贸中心,澳门是休闲中心,佛山和东莞是制造中心,放眼全国,这块地方应该算是民营企业最为活跃的地区。而且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他具有高度完备的产业链条,品种繁多的金融工具。而且还有着全国最年轻的人口结构。各种开放政策也在这里倾斜。未来,还会进一步放宽,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让香港的私募基金参与其中。对于持股比例,行业准入这些限制全面开放,这里将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角色。破除制度上的种种壁垒。有句话叫做越开放越繁荣,广州深圳一线未来的定位,就是中国硅谷。孵化一批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说完了一线城市,再来看看二线,一直以来关于城市发展有两条路线,1是做大核心城市,比如省会搞到1000万人甚至2000万人,第2条路是发展小城市,让农民就近进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其实都更倾向于第2条路,让农民可以到附近的城市落户。但是这条路有点一厢情愿,农民并不买账,在小城市还不如在农村呢,于是大量的人口还是往北上深跑。那些小城市始终发展不起来。现在我们开始转变思路,开始把落户的政策给到省会二线城市,与其让北上深撑死,还不如多发展出20几个核心城市形成协同。这就相当于政策来了一百八十度转向,原来一直是限制人口流动的,但现在却鼓励大家拉人头。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政策转变又会给二线城市带来什么发展机遇呢?本内容节选自《中国城市大洗牌》本书已经知识星球播出
收听完整版+音频说书内容欢迎下载知识星球
欢迎来到扫描下方二维码知识星球找老齐的读书圈,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效吗?我们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
美国经济金融大历史《繁荣与衰退》
大泡沫和暴跌都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逆向投资?
房价贵因为地价贵!破解地价贵的关键是什么?《结构性改革》
富人如何传承思维?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坚守》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投资股票就好比你跟市场先生一起开公司!
来看《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是怎么赚到的
读书圈要涨价了!想听老齐说书的朋友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