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考场作文,用“次名人”的例子会得更高的分|名师教你写作文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面对考场作文,我们该做怎样的准备,才能让阅卷老师看的赏心悦目进而一举拿下高分?语文特级教师陈兴才教你一个秘诀:人物深度解读。
写作文的三大要素是意图、材料、表达。而材料问题,也就是“生活”问题,它其实是同学们作文的最大困扰所在。
我们要解决“生活”或“材料”困扰,就可以有一个新的方向,即不局限于现实的生活,而把目光移向“间接生活”。
什么是“间接生活”呢?我们的阅读。
阅读所呈现的,其实也是生活,只不过是已经由别人作过提炼和整理,它的好处是,比我们日常的现实更丰富、更深远、更广阔,而且是经过提炼的,更精粹,有了前人的引导,更能显示生活的本质,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发现生活。
由阅读而得来的生活,包括经典作品的人物形象、事件、作家,还包括历史上的名人,真实的历史或社会事件,这样一来,我们的所谓的“生活单调”的问题其实是迎刃而解了。
它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将靠阅读“得来的生活”写入文章中,其实更能得到读者的首肯,给人有阅读修养、有书卷气的感觉,自然会得更高的分。
我们可以把阅读所得素材用三个词来概括:一个人,一本书,一件事,当然,三者是不可分的,交融的,书里必然涉及人和事,人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书中的人物形象,一个人可能涉及很多事,一件事可以涉及很多人,用“一个人,一本书,一件事”来概括,只是呈现不同的侧重面而已。
这里以“一个人的深度解读”为例,来说说它与考场作文之间的关系。
人物的选择,我们希望是“次名人”,即既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而且知之甚多的人,也不是太多人不知道的陌生人。
太多人知道的人物,会削弱作文材料的新鲜感,而且读者成见较多,你表现的内容与大家相同,读者会觉得无新意,跟大家不同,又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排斥感;如果是太多人不知道呢,也不好,读者觉得陌生,不太容易被你领进你的文字世界。
之所以选择“次名人”,是由读者心理决定的。
还有就是,好多人都知道,但对这个人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争议。因为有争议,给了我们重新认识与评价的空间。
再有一种情况也可以,过去的说法较单一,现在有了新的说法和评价,新的评价又还没有成为共识,那么你的呈现也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司马迁、屈原、苏东坡,就不是很好的对象,因为他们太有名,已经被人嚼烂了,你嚼不出让人感觉新鲜的东西来。
曾经有老师调侃同学的作文只盯住几个大名人的现象:
2004年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
2005年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跳入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
2006年是“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2007年是“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2008年是“好奇心”,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那是为什么?我感到好奇……”
屈原成了百搭的灵丹妙药,这是何等荒唐和可笑的事情。
倘若写作就是这样一个商贩式的投机取巧和狗皮膏药式的黏贴技术,那么,写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从何谈起?而从评价或阅卷者角度出发,往往看到这样的用例就会觉得好笑而厌恶。
“次名人”是怎样的呢?如武则天、韩信、吕后、王阳明、方孝孺、郭嵩焘、仓央嘉措、村上春树、马尔克思、艾希曼(平庸的恶的代表)等等,都是。
这些人身上还有另一个品质,有空白不被众人熟知,或者他们本身就是社会知识的盲点所在,又或者身上有争议,这都给了我们言说和表达的空间。
选取的标准就是:有言说的价值,告诉读者他们所不知道的,或者是提醒读者过去对这个人有误解,或者是表达自己与人不同的看法。
但也要注意,用这样的人来写作文,不要做完全的翻案文章,有不同理解是可以的,得有自然而有力的理由,不可以超出认知底线。
比如秦桧是史上有名的奸臣,这是通行看法,你可以就岳飞屈死风波亭的事,认为秦桧只是与岳飞的主战观点不同,不会也不可能在天子眼皮底下自作主张杀了岳飞,他只是受命于皇帝,而皇帝的后世之孙一边要为岳飞平反,一边又要为先皇文过,于是把害死岳飞的罪名全推在秦桧身上,这样的理解是可行的,有情理可推,但你不可以把秦桧说成忠臣,说他为国为民,那就是故作惊天回视的哗众之说了,这种情况要避免。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物解读类文章,强调的是深度解读,主要有三种形态。
一是作为普通议论文的一个“用例”在文中引用一下,并展开分析品评,由于有深度解读,你可以将它作为议论文里的重点例证,因为解读到位,分析深入,往往可以给人材料新鲜和分析有深度的印象。
第二种形态是记叙类作文,针对作文题,在题意的范围之内,为那个人物设置具体的情境,既尊重曾经的事实,又带上你的意图,去呈现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想。
如前几年有个高考题是“选择”,有同学写王昭君,写她在寂寞的宫中,面对着封闭的冷宫世界,想见自己终老于寂寞、生命荒芜的结局,于是决然作出了挺身而出远嫁匈奴的选择。
描写非常细腻,最关键的是表现了王昭君自愿和主动出嫁匈奴的主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是言之有据的设计。因为在东汉蔡邕的《旷怨思惟歌》里,就有王昭君因不满元帝的冷落而主动出塞的故事,宋代王安石也写过“汉恩自浅胡恩深”的诗句。
还有从历史记载来看,王昭君在匈奴任两代皇后,说明她很得匈奴宫庭和民众的喜爱,于是她的主动出塞就颠覆了传统的为王昭君出嫁匈奴的一般认知以及为之抱怨的基础,这种颠覆不是乱想和戏说,而是有着情理的可能性和史料佐证。这位同学的《昭君的选择》一文得到了公认的好分数。
第三种形态是以这个人物为中心材料写议论文,也就是说,不仅仅把他作为一个例证,而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就是评价这个人,当然评价的角度或主旨要考虑好——就是作文命题的主旨。
还是拿上述王昭君的材料为例,如果我们拿到的题目类似于
“甘苦寸心知”
“精神自由和物质追求哪个重要”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
之类的议题,我们都可以就王昭君写一个评传,具体分析她的身世、宫廷生活、内心世界、选择的正确性、我们后人的理解,全篇的中心就是分析和评价这个人,文中当然也可以举一些其他的例子,但这些例子与王昭君不是并列平等的,中心是说昭君,其他人只是简略举例,是为评昭君服务的。
这就叫人物评传类写作,相当于任务驱动,很具体,评的就是这个人物。
写好这一类文章的前提是对人物的解读要到位。
也就是说对这个人物要非常熟悉,假设要量化的话,起码要有上万字的相关阅读量。包括:生平、事迹、作品、时代背景、普通评价等一般性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节化材料,这个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要有细节,具体,不能只是大概;
重点则是性格、心理、形象意义,要有一定的深度,前人或一般人对他的评价也要了解,防止自己的作文只是拾人牙慧,或者把平常当稀奇;
难点或者说决定作文的最关键因素是“最打动我的、最值得说的,是这个人物的哪一点哪方面”?“我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我的看法是什么”?
这是个性化的内容,虽不要求一定是与众不同的甚至是石破天惊的,但必须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有属于自己的评价和识见。
陈兴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培江苏特级教师研修班写作工作坊主持人,苏州工业园区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共同体主持人。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中。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