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文成绩能一向优秀的,总是那些人呢?看了真受启发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看七宝中学吴京殊同学谈读书观,真的有种很幸福的感觉。
上语文课就是为了熟稔地掌握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答题技巧,力争短期内为试卷提分?但为什么语文成绩能一向优秀的,总是那些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呢?
本文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喜欢阅读,不喜欢语文》。
《我之读书观》
七宝中学 吴京殊
岁月的航船正在绕过少年的最后一个岬角,阅读和文学也化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奶奶告诉我,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她就抱着襁褓中的我,用吟诵唐诗的方式代替摇篮曲。稍大一些,奶奶便带着我去书店里买唐诗集,店员们看着奶奶抱着这么小的我来买诗集很是惊异,而我却已经能够在他们的惊异中背完好多首唐诗。我想,那本小小的 《唐诗三百首》,应该就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了。
在我升初中之前,书籍大多是奶奶帮我挑选的。我还记得每天晚上,我都抱着一本注有拼音的简化版的《三国演义》爱不释手,如今的我依然沉迷于儿时心中的三国英雄。
再大了一些,便是一个想象力喷薄而出的时期,仿佛自己就是世界之王。那个时期,我读过不少奇幻宏伟的小说,虽然多数在我当下看来,都缺乏实际意义,但我丝毫不后悔,也不想去指责这些书籍的无用与浅薄。
这样的时期或许是每位读书人都会经历的,也是少年时代不容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每一本书都有存在的意义,它或许教会了你分辨的能力,或许让你看到世界能在人类的脑海里有多少种可能。
后来的我,对于此类奇幻之作略有些审美疲劳,于是纪实类文学、哲理意味或者现实意义更强的作品更加受到我的青睐。
转折点应该算是柴静的《看见》。读过之后,我自己仿佛是长大了。
柴静以记者的身份描写了许多我也有所了解的新闻事件,但我当时看过新闻之后,几乎没有深入思考,就轻易地被媒体的报道引入舆论的一端。
在仔细阅读《看见》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就像是书里说的那样,“真相是个无底洞”,既然真相难以探求,我们也不能沦为偏见的附庸,要真正的睁开蒙昧的双眼,即使挣扎着,也要看见。
书给我的震撼很大,它给了我珍贵的礼物——包容、理性,使我远离尖锐刻薄。从此我再也不会成为极端的舆论制造者,更不会成为愚昧无知的键盘侠。
随后我又拜读了同为纪实文学的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样的震撼更是生命意义上的了。
阅读之前,我甚至不了解那座冻结在1986年的城市。读过以后,无论是书中描写的亲情、爱情、恐惧、决断、迟疑,都在我心中构建起一种形象,即使灾难发生于几十年前,但那个地方、那段历史始终存在。
原来灾难和绝望就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没有理由沉溺于安乐的世界里而无视他们的痛苦,这本书让我懂得流泪,让我获得了沉思生命价值的能力。
同样地,我去阅读了也是描写人类经历苦难的加缪的 《鼠疫》,这本书的哲学意味更浓厚一些。其实灾难和痛苦总是客观存在且一视同仁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逃避,而应该勇敢的面对。
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了解到这个世界不是只有美好的一面是很重要的,倘若只是每天生活在浪漫与安乐之中,长大也便不是真正的长大。
在我看来,同一本书对于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也有不同的意义。
当下的我认为一本能够真正让人思考的书才是值得阅读的。它最起码能让你意识到世间所存在的某些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你通过读书来思考,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当你再次提起这本书时,所引起的反应不应该仅仅是“噢,我读过这本书”,而应该回忆起读书时内心的波动和思考的韵律。
读书的方法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最推崇的,是在阅读的同时做笔记,记下你的思考和灵感,读完一整部作品后若还感觉意犹未尽,就写一篇读书笔记。
不要把这当成一种任务,读书笔记是思想的体现和延伸,过程应当是相当令人愉悦的。
另外,在阅读时,思想的专注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发现自己拥有惊人的记忆力。
我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围城》和《1984》的日子了,但钱钟书老先生惊艳的比喻和乔治·奥威尔冷峻的文字,我至今还能背诵。我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我阅读时的用心,和那恰合我意的文字,让我在那一刻可以变成超人。
然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我确实不怎么喜爱。
虽然,每节语文课我还是认真地听,但这样的行为总像是将“认真听语文课”当做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我认为,当你把一件事当做任务去完成时,它已经失去了本应有意义。
我不认为我能够在语文课上感受到在阅读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阅读时我的心间仿佛炸起了小小的烟花,而上语文课时我似乎变得有点冷漠。
讨厌语文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课节奏过快。
在情感上,我不能接受快节奏的阅读。我曾读过一篇顾城的姐姐描写顾城的文章,提到顾城每次读书前都要把手洗干净,翻书时也不会超过180度。顾城对于书的这种纯真的喜爱,也体现于他如孩子一般纯净梦幻的诗句之中。
这样的阅读断然无法在快节奏之中存在,倘若我们要求顾城违背他的意愿地加快阅读,想必我们今天也未必会听闻他的姓名了。
我还记得初三我们学习《孔乙己》时,语文老师又遗憾又无奈地告诉我们,别的班级的老师《孔乙己》只教了一节语文课就算了事,但她认为鲁迅的文章在短短四十分钟里根本不能讲清楚,因此她顶着考试的压力,给我们细细地讲解了四节课的《孔乙己》。
我很感谢她,但也感到无奈。
如今语文教学的快节奏并不是老师们情愿的,只是考试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客观存在,我可能再也遇不到曾经能让我们在预习课文时画一幅画来展现文章的任一场景的语文老师;也遇不到愿意花四节课讲解一篇课文,只为了让我们对文章有更深的思考而非依照教学要求的语文老师了。
每个人都应该是有自己阅读的节奏,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应该是顺其自然、细细品味的。
甚至我在平常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使我感触万千的地方会特意地停下来,记录下我当时的所思所想,但这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却难以实现。
再加之语文课和语文考试的快节奏,使我几乎没有时间好好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而只是为了做题目才阅读文章,这就有失阅读这一本该神圣的行为的最初意义。当阅读变得功利,变成争夺分数的机器,它的韵味就很难体现了。
可能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觉:语文课并不怎么有趣。这也正是我讨厌语文的又一原因,即过分重视技巧的培训,缺乏人文情感的关怀。
从小,我就有被灌输过这样的概念:对于语文来说,技巧是很重要的。
诚然,熟稔地掌握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答题技巧等确实可以为考试卷加分不少,也不失为一个短期内提分的好方式。但是,为什么语文成绩能一向优秀的总是那些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呢?原因在于这些人已经在日常的阅读中收获了阅读的能力,技巧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而当今的语文教学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不仅仅“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难以提升地位,就连学校安排的阅读课,也会被无数的应试试卷挤占。虽然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教学进度以及考试上的压力,但这确实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
再者,语文老师的个人水平对于语文课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对于语文我并不怎么喜欢,但我依然很庆幸遇到过有趣而丰富的语文老师。他们的工作繁忙,但从来没有让自己离阅读太远。
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不读书、不写作的语文老师会成为好的语文老师,一名语文老师的个人魅力似乎比起其他学科有着更大的分量。语文老师这一职业的天然属性,就使人无法仅仅将其当做一份职业而已。
可我依然要感谢,是语文上阅读能力的提升,让我拥有读懂许多作品的能力。阅读技巧是阅读能力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此,语文课便显得略功利了些。
细数我们生活的一生,哪怕是身世最跌宕起伏的人物,又能在短短几十年,至多一百年多的生命里经历多少呢?更不论吾辈一介平民。
或许生活里处处都很精彩,但无法否认的是,阅读给了我更多更丰富的生存、生活、生命的体验。
所以说阅读真的需要这么功利吗?阅读时文字带给你的可能这一生只能获得一次的体验,是最弥足珍贵的,是考试卷上的分数给不了你的,也可能是听了多少节语文课也收获不到的。
有人说,多了这么多年书,书中的故事情节,写作文字,什么都忘了,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此时我很想做一种类比,这么多年来,又有谁能记得每一顿饭吃了什么呢?但是你吃进去的所有东西,无一不构成了你的血脉经络,和全身的206块骨骼。
阅读正是如此,或许你早已忘记读过什么,但它们却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你的一部分,你看过的书,看过的人,看过的豪情万丈,看过的离合悲欢,毫无保留得都成为了你的心境,你的眼界,你的态度,你的精神。
可能很多年以后,我已经不再具备做出中学语文试题的能力了,但是我从真正的阅读中获得的思考感悟的能力却一直存在。对我来说,这很重要。
推荐书目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方祖芳、郭成业,花城出版社
《鼠疫》 阿尔贝·加缪
译者:刘方,上海译文出版社
《围城》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