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霞飞路对南京路的温柔叫板

马尚龙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十一去了淮海路,真没意思啊,那还是我们记忆中的淮海路吗?!于是想起这篇文章。


谁都未曾想,淮海路的格调,居然是可以对南京路温柔叫板的,是什么呢,用当下的话来说,是软实力。


      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两条商业街,一直毫不客气地占据了商业街之首。上海的许多城市纪录,都是由这两条商业街缔造的。


第一和第二


      “啊呀,王太太,侬蹬了啥地方啊”(你住在什么地方)?两个女人第一次见面,半是寒暄,半是探底;发问者一定是蹬了不错的地方,才会这般问;


      “啊呀,我就蹬了霞飞路爱思公寓呀(淮海路的瑞金大楼),闹猛是闹猛得来,睏告(睡觉)也睏不着。”


      是否有人会这样应答:“我就蹬了南京路大兴公司(中百一店)楼上呀。”不会,从来不会,现在也不会,就没听说过谁住在中百一店楼上的,甚至就没怎么听说谁住在南京东路的。

 

      在全国的江湖地位,南京路一直在淮海路之上,在上海,南京路也一直是老大。


      淮海路从来没有这般的荣耀。只是也是在“很长久的一段时间里”,常听人说起,他,尤其还是她,住在淮海路,这么说的时候,有意无意总是一点得意,甚至与淮海路隔了一两条马路,也把自己算是住在淮海路的。


      很少有人很显摆地自称住在南京路。南京西路另当别论,因为南京西路在1945年之前叫做静安寺路。


      这些年来,当有人讨论上海的味道、格调的时候,好像更多地是在举例淮海路,多少有点冷落了南京路,这条中华第一街……


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俗称“大马路”,还有二马路到五马路,像跟班随从一样,足见南京路的老大霸气。


      曾经有句俚语“外国大马路”,意思是说,外国最著名的马路,也就相当于南京路的外国版,虽然有点点自大,也是渲染了南京路的至高无上。有四大公司,有亚洲第一家宽银幕的大光明,有国际饭店,有跑马厅。


      淮海路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南京路是当然的第一,淮海路一直自甘第二:第二百货商店,第二食品商店,第二医药商店。


      淮海路的店有两个逊,大部分商店只有底楼,鲜有二楼,稍大一点的店,当中还会被弄堂或住家楼梯隔断,妇女用品商店至今还是断断续续,第二百货商店(如今已绝迹)当中横着一条大弄堂,二楼商场是在弄堂的过街楼上贯通的。这两个逊,至今仍旧是那些老店的奢华不起来的胎记。


淮海路上的国泰电影院


气派与格调


      为什么就是有不少人更加钟情淮海路?


      南京路是上海的面子,淮海路才是上海人的生活;


      南京路散发出来的是气派,淮海路内敛着的是格调;


      南京路不是住在南京路的人去购物的首选,淮海路是住在淮海路的人流连的生活场景。


      以至于当下,人们会说,南京路是全国人民的南京路,淮海路是上海人的淮海路。有人以为这是地域的歧视,乍一听,像是这样,再想想,其中自有上海的市井文化、上海的审美价值的错落,还有上海工人阶级和职员阶层的身份差异。


      南京路是风光无限的,但是南京路有名店而无民宅,民宅遍布在南京路的周边,真的是没有风也没有光了。


      那些路名已经是很蓝领的感觉:牛庄路、凤阳路、六合路、芝罘路、香粉弄、顾家弄……虽然有二马路到五马路的跟随,但是除了四马路福州路名气一直很响,九江路汉口路广东路都是小马路;虽然与南京路交叉的西藏路南北贯通,但是它的意义更多是交通。


      至于另外若干条南北向的路,比如云南路,浙江路,湖北路,和南京路周边小路一样,平房居多,没有风也没有光,不仅是说它们没有名气,这些平房,身处南京路的高楼下,夏天吹不到风,冬天晒不到太阳,没有煤气,抽水马桶太奢侈。


      到了淮海路及其周边,虽然也有早上拎马桶倒痰盂的,也有生煤球炉的,但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以淮海路为轴心,周边的马路与淮海路形成了强大的呼应。思南路、南昌路、巨鹿路、重庆路、陕西路,都有上好的民宅。


      淮海路是上海公寓大楼最集中的一条路,思南路有小洋楼群,即如今的思南公馆,陕西路有陕南邨、长乐邨,巨鹿路有四明邨,皆是成熟且高级的民宅群落。


      淮海路没有前呼后拥的随从,却是这一个区域的轴心。这一个轴心一路向西,过了东湖路,便是霞飞路淮海路真正意义上的上只角,湖南路、高安路、武康路……



格调与文化


      民宅的差异,是宅的差异,更是民的差异。


      南京路周边平房和充斥了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库门基本居民是工人阶级,淮海路轴心区域公寓大楼的主流居民是中产阶层,诸如医生、明星、教授、作家,还有洋行的职员,也就是当下著名外企的员工,还有后来的一些解放军南下干部。有很多声震海内外的一代文豪、艺术家、科学家曾经在淮海路轴心群落生活。


      如果说石库门和平房滋生了上海的市井文化,那么公寓别墅推动了上海的都市文化。


      南京路的名店,决定了南京路的气派,可以延伸为上海的气派;淮海路的民宅,决定了淮海路的格调,可以窥见到上海的格调。


      格调即文化。淮海路是什么格调什么文化?以至于住在淮海路及周边的人谈论起淮海路会津津有味?以至于在中华第一街南京路面前毫不逊色?


      淮海路的文化是由公寓大楼的居民自然生存的职员文化。


      职员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有情操,有精神追求,有物质爱好。


      有这么一个记忆,以前小学里的中队长大队长,大多是从公寓大楼里出来的孩子,他们读书用功,品行端正,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淮海路轴心地段的生活,起主导作用的就是职员文化。这种文化显得温良恭俭让,遵守纪律,享受纪律。


      所有住在淮海路及周边的大人小孩,一边服从着淮海路的格调,一边也是传承着淮海路的格调,谁都未曾想,淮海路的格调,居然是可以对南京路温柔叫板的,是什么呢,用当下的话来说,是软实力。

编辑:小皮



本文摘自《上海制造》,马尚龙著。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