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读”与“巧写”,何乐而不为!

陈美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家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没什么写”,“不知道怎么写”,怎么办?阅读也许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阅读不仅能砥砺“思想”,润泽“语言”,掌握“技巧”,还能激发写作的热情。


在阅读中探究写作的方法,在写作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只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就能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新读写》杂志。


文 | 陈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区首批学科实训基地主持人)


     阅读使人获得智慧。梁衡先生在《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一文中写道:


     “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


     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让我们积累了词汇、句子,积累了素材和思想。读书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我们常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然而,作文不是“照相”,不是生活的实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发现生活。观察到的生活是表象,发现的生活是本质。只有深入本质的生活才能进入作文,才是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读而思。我们可以在“细微处见精神”,可以在“意犹未尽”处续写,可以在“经典”“共鸣”处赏析批注,可以在“空白”处补白,可以在“凝练”处添枝加叶,可以在插图处题诗或配以解说词。


     这种由读而写的契机比比皆是。


     如《藤野先生》一文写“我”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他究竟要说什么?想象一下,也许能走进藤野先生的心灵深处。


     如《我的叔叔于勒》结尾令人遐想,假如有一天,他真的回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文中是侧面交待,你能想象出他挨打时的情景吗?


     《致橡树》中“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的诗句完整的表达应该是怎样的,你还能用其他意象替代吗?


     阅读不仅读文字,读故事,更是在和作者对话,进而和自己对话。阅读就是在“读脑”,读大师的思想,从而丰富砥砺自己的思想。阅读可以加速人的成长。我们一旦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写的文章自然有了深度和厚度。



      任何写作技巧,从古典到现代,从浪漫到现实,从中国到西方,都可以通过阅读来模仿、创新。


     学了《列夫·托尔斯泰》中奇妙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后,我们的作文就有了特色。如:他的头是纯正的椭圆形,好似河中的鹅卵石。一副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镜扣在脸上,使他斯文中透出几分滑稽。他个子很高,瘦得像千年的排骨精……


     学《乡愁》,我们可仿写一段:“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坛陈年老醋,每一口,都让人心酸”……


     冰心《观舞记》中写道: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音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在赏析的基础上仿写,比如写鼓乐队表演:只见他紧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腾跃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


     所谓读写“融合”,就是自然贴切,不是为了“写”而“读”那般功利,也不是为了“读”而“写”那般生硬。


      让我们来看看这几篇学生习作——


《感谢那一次遇见》


吴一阳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我想,应该是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历史课,却在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老师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青铜器的魅力,请大家看图,猜一猜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小A,你来说。”我迟迟疑疑地站起来,耳边响起一片窃窃的笑声。


     我的心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什么也说不出来。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青铜器的图片说:“放大胆猜,别怕。”真的放开了猜?猜错了,同学们又要笑话我了吧。


     我犹犹豫豫地从牙缝里“挤”出“喝酒的”三个字。“怎么可能”“错了”,果然,同学们笑成一片。


     “说得好!”历史老师却笑着说,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这就是一种酒器,上面突出的那两个伞状物是用来放滤网的,它叫‘爵’。”


     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个兽面纹爵,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青铜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


    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


     接下来欣赏的是另一尊“大克鼎”。我凝视着这个鼎,用心感受青铜纹样。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历史课!


     那个周末,烈日似火。我兴冲冲地跑到上海博物馆,站在兽面纹爵和大克鼎前,感受历史的流淌和文化的沉淀,我竟热泪盈眶!看着它们,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那堂历史课……


    从此,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在后来的一次微型讲座上,我对着青铜器如数家珍:“鼎,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礼器,只有皇帝才可以用九鼎。你现在看到的是商代的铜象尊,构思精巧,栩栩如生。那高举的象鼻是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它全身满布花纹,有寿面、龙凤、鸟和虎等图案。里面的铭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均很高……”

【点评】


     在昏昏欲睡的历史课上,遇见“爵”,遇见“大克鼎”,遇见循循善诱的良师,因而遇见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从此,阳光自信,不再忧郁自卑。关于“微型讲座”的“铜象尊”,是阅读材料的嫁接,用得十分自然。


《我读懂了外公的魅力》


杨轶文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我的外公是个爆破专家。虽说是“专家”,却也没有“专家”的样子,他不喜欢穿正装,在家里总是穿旧衣服。有一次他的衣服上破了个洞,他还戴起四五十年代那种样式的老花镜,拿起针线在上面缝缝补补。我看到电视剧里那些专家的打扮,又想起外公,真是相差太多了。


     一天放学,骄阳似火,我走出校门,看到不远处有个穿着工作服,衣服上沾满泥灰的老头冲我招手,定睛一看,竟是外公。我火冒三丈,狂奔过去,朝他喊道:“你怎么穿成这样来学校接我,脸都丢光了!”


     外公怔住了,我看到他头上豆大的汗珠往外冒,脸上也有些灰。


     外公不紧不慢地说:“先上助动车吧,等会儿我们一起去工地,我是挤出时间来接你的。”我不以为然。


     不一会儿,工地到了,外公把我领到门卫室,让我做作业,并让门卫老头儿照看我。


     外公戴上安全帽,快步跑进工地,加入了“工人大军”。工人们将他团团围住,他招招手,示意其中两个过来,拿着图纸,用手比画着说些什么,并朝着工地旁的大楼指着,那两个工人点头应对,脸上的表情很是敬佩,像是把外公当成大哥一样。


     外面烈日炎炎,工地上尘土飞扬,远处的外公好似体力不支,他用袖子揩揩汗,搓搓脸和手,又揉揉太阳穴,喝了一口工人递过来的水,便继续帮着他们布置现场。


     还记得外公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那时我人小,并不十分懂得其中的含义。现在他的认真劲儿让我感动,也让我明白其中的道理。


     门卫看着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外公,便笑着说:“胡工(此指我的外公,他姓胡,所以称“胡工”)是个好人啊,他的技术那么高超,都考上A级爆破专家证了,对这帮工人又好,我们当时加班,他还会买点心给我们吃,绝对是这个!”


     门卫老头冲我竖起大拇指,“他这样的专家都不摆‘专家’的架子,上次那些个穿得正儿八经、衣冠楚楚的人,只会空讲,按他们的设计,工程都做坏了,还怪工人操作不好骂他们笨呢!后来还是请胡工来重新设计补救的。你作为胡工的外孙女真幸福!”他的话让我倍感自豪与骄傲,可是——又心生惭愧。


     我读懂了外公的魅力!外公真是好样的!


     过了半小时,外公来接我,看到他的憔悴样儿我很心疼。此时,我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我抬起手,为外公擦擦汗。夜幕下,一个疲惫的老人和一个刚读懂老人魅力的孩子骑在助动车上,渐渐驶向远方……

【点评】


     对外公,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介绍。以“我”的视角,写所见、所闻、所感,起承转合,自然连贯。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而“读懂”也显得意味深长。


《无用的另一面》


陈艺尹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小时候背这么多诗词古文有什么用?”


     似乎也没什么作用。


    但在柔软美好的初春,漫步三月的白堤,我可以吟一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草木葳蕤的盛夏,忽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也可以笑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秋天去农庄躲避“秋老虎”,早上推开门,连绵的群山尽数映入眼底,深深地吸一口湿润的空气,随口感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冬天,许久不下雪的上海竟破天荒地在一夜间银装素裹,撩开窗帘,只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正是这些生活中的诗意,造就了我独立而与众不同的人格。


     最近年级里有个男生做了一次演讲,大意就是说我们不必去过于关心身边琐碎的、对生活学习无用的知识。他讲得慷慨激昂,极富煽动力,获得一片好评。但在雷鸣般的鼓掌声中,我的心却倏忽冷却下来——试着反问:我们真的不该关心这些“无用”之物吗?


     同样鄙夷“无用之物”的还有一群“优等生”——“学习机器”:他们目光呆滞,神情冷漠,交谈起来就像木头一样无趣。所幸,身边仍然有一群专注“无用之物”的人:乐声从远方响起,有的能即兴翩翩起舞,有的指尖随意拨动,就能流淌出飞珠溅玉的琴瑟之音,有的笔尖触纸,就是绚丽灵动、轻盈美丽的色彩——这样看来,这些“无用之物”是真的“无用”吗?


     交往中,无用造就有趣。相比张嘴明星闭口偶像的“小女生”,饱览书籍的我总能和别人聊一些特别的:肯德基用的鸡是什么品种?不同国家有什么特殊生活习惯?《红楼梦》里哪个姑娘最得你心……腹有“无用之书”气自华,让我成为有趣的发光点。


     发展中,无用造就创新。用来交流的“文字”?可以关住门的“锁”?不需要依靠人力的“机器”?比蒸汽更先进的“电”?这些试图创新的玩意儿,在发明的初始总不被人认可。但在历史的洪流中,它们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共同创造出了令人心怡、令人神往的新世界。


     这样看来,世间的许多“大用”,原本都是“无用”的。在我们功利主义地舍弃了无用之物时,也放弃了它潜在的、本可以带来的“大用”。


     交一个无用的朋友,读一本无用的书,学一门无用的外语,在一个无用的下午,发一会儿无用的呆——看看窗边,也许正巧是万里晴空,也许恰逢一场缠绵的雨,也许有暖风卷起几朵流云,也许骤然雪落,气流充斥着孩子欢快的笑语——希望你的生活,可以无用而美好。

【点评】


     “无用”的另一面,乃大用、大美。大用、大美在功利之外。一个人过于汲汲于名利,他的眼界就会非常狭窄,就无法欣赏更高层次的美;一个国家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故步自封,甚至竭泽而渔,丧失创新发展的动力。


     如果教学没有了“无用”,没有了美感,只剩下技巧、分数,那么培养出来的就只是考试机器、分数奴隶。


     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短视现象,并由学校教育推广到人际交往、社会发展,且现身说法“无用”之大用,令读者心有戚戚焉。



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