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秘籍

陈美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每个学校的学生作文,都有每个学校的特色。而静教院附校学生的作文,又很容易从一大堆作文里脱颖而出,这是为什么?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陈美,是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静安区首批学科实训基地主持人,区“中教名家”。她为我们介绍的这一招,非常实用——以小见大!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积累的写作素材,都是寻常小事。


全文刊登于2019年1月号《新读写》杂志。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见筷而惊——纣王原先用竹筷子吃饭,后来改用象牙打磨成的筷子。大臣箕子很担忧。你知道为什么?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则必旌、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象牙筷——玉石皿——珍馐馔——绫罗衣——豪华殿……穷奢极欲,国亡。


      这就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的写作方法。


      1、小事见大


      杏林子《生命、生命》 :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作者呼唤“生命,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生命”,是一个比较大的抽象的话题,作者追踪砖缝中的香瓜子发芽成长这一小事件,将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    


      2、小物见大


      刘燕敏的《一棵核桃树》中写道:


      “孩子4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农校的一位朋友“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寒来暑往,它开花了,适逢爷爷从乡下来,对着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十分肯定地说:“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


      直至深秋的一天,拆迁丈量的画线员说:“这是谁家的核桃树,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


      “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文章结尾处,作者由物及人,以核桃树这一“小物”见出大道理:“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作者能由一个小小的物,写到人和人生,写到对生命的感悟,可谓物小而意大。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陈美


      3、小人物见大


      叙写平凡小人物的故事,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彰显其伟大的人格,喻人以大道理,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中的靴匠格斯拉,“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他虽然很穷困,但他恪守职业道德,他一生中只做一件事,也就是制作靴子。他用最好的皮革,不惜时间,不让别人插手,废寝忘食,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


      一个小人物揭示出了深刻的大主题:赞扬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


      杨绛先生在《老王》中写道:“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关注社会不幸者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这是人道主义精神,作者从一个小人物入手,写小事,将这样一个大的话题化小,具体感人。       


      4、小细节见大


      朱自清《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章表达的是什么感情?文中如何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买橘子为什么感人?“于细微处见真情”,“攀”“缩”“倾”等重要细节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更使我们充分领略到那平实的语言和寻常的细节里蕴涵的深厚感情。


      宗白华在他的《美学散步》中说:“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


      巴尔扎克说过,成功的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从小事、小物、小人物、小细节着笔,往往能写出“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揭示出大主题的文章来。    



接着,就该来看看以小见大的优秀作文了——


《忍不住》


王黎圆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拥挤的车厢,燥热无比,我倚着车门,身子随着列车晃动。紧挨着两位装扮精致的上海老太,说起话来耀眼的耳环欢愉地摇晃着。


      为保持“长途跋涉”的体力,我闭目养神。突然“哎呦”一声,我懒散地睁开眼,只见一位衣衫褴褛、须发皆白的老者蹒跚而来,食指和大拇指间扣着一个铁罐,里面三三两两躺着几枚硬币,晃起来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急急地翻着钱包,找出二个硬币,旁若无人地走到他身边,淡定地放进那个铁罐。老者抬起头,似乎对我的给予有些诧异,因为他换来的大都是些冷漠目光的横扫。


      “谢谢,谢谢。阿弥陀佛……”他甚至都不敢正视我的眼睛,卑微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把他的背脊压得很低很低,他呢喃着“阿弥陀佛”消失在车厢的那一头……


      两位老太别过头看着我说:“地铁上不能有乞丐的!这个人我三天两头见到的,你太天真了!还给他钱!”她们的爽直让我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


      她们却仍旧在替我打抱不平:“这种人干嘛还给他钱。说不定下了地铁又是另一番景象呢……”


      我不免有些后悔起来:有时心肠得硬一些。


      出了站台,瑟瑟的寒风夹杂着细雨,我撑起伞竖起衣领向前走。


      也许是老天存心要测验我的良心:破伞下一对母女,前面铺着一张纸。我想起轻轨上老太的话,不免狠了狠心,往前走去。


      这时,一阵风吹来,那把伞无助地向一旁飘去,妇女惊恐地望着伞,却又惦记着怀里的孩子,眼看伞吹远了,她轻轻放下孩子,爬着去拿,孩子惊醒了,哭着。她失魂落魄地撑起伞,一只手紧紧搂住孩子,愧疚地重复着“妈妈不好,不哭”。不知怎地,我的眼眶有些湿了,忍不住,拿出几枚硬币。我不在乎,她们是不是所谓的骗子……


      忍不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怜悯。


      想起了演员蔡明。她每见到街上有人乞讨,总要给钱。朋友劝她说,人家是职业乞丐,家里的小洋楼都盖起来了,比你住得还宽敞。蔡明点点头,若有所悟。可是下次碰见乞丐,她还是照样掏钱。朋友问:你怎么还傻呢?她说,万一这个是真乞丐,他家里没盖楼呢?


      忍不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怜悯。


      培根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表现了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诗人杜甫,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滚烫的诗句,而戴上人民诗人的桂冠;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拳拳之心,更显其思想之深邃,道德之高尚……


      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冷酷残忍的人;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世界,是冷漠可怕的世界。


      所以,不管怎样,我还是忍不住。



《奖 品》


肖 何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小时候赶庙会,总能看到两个壮汉架起一个大铁锅,滚着阵阵热浪,香飘数里。这就是我最爱吃的糖炒栗子。


      栗子的香甜我如何抵挡,总要先买几打解解馋,那几乎有魔力般的味道直捣我的口腔、食道、脾胃,久久萦绕在我身体里。可是多吃几回我便发现,炒栗子时总要放些黑色的沙子在锅里头伴着栗子一同舞动,而这样后,总会在栗子上流下一个小口,栗子上也有淡淡的黑色。


      起初我以为是栗子经不住粗糙的沙子的磨砺而流下的“伤口”,故而对放黑沙的栗子有些厌恶,转而偏爱那虽不如不放黑沙的香,却色泽更美的栗子,自然,也没有那小口子了。


       不知何时,我又偶然想起那种带黑色栗子的味道,便去买了。看着栗子翻炒时,我不禁询问要放沙子的原因。却原来,黑色的沙子是沙中最糙的,能把栗子划出一道口子,透过那口子,蜂蜜、麦芽糖与植物油才能真正深入那栗子中,炒出来的栗子自然也比其他栗子香甜。


      听了这话,我豁然开朗,这小口子不是伤痕,而是一种赏赐啊!我们只看到黑沙带给栗子的痛,却未曾看到那痛后的成功的甜蜜。


      再想想自己,多少次荆棘拦在路前,就望而却步,却未看到荆棘过后的鲜花;多少次风暴降临眼前,就止步不前,却未听到风雨后的鸟语!机遇都是在挫折中遇到的,而如我这般,一次次地逃避、一次次地退缩,仅因困难看起来很痛苦,又如何能收获如栗子般的香甜呢?


      想到此,我突然明白,栗子是生活给我的奖品,而更好的奖品是,它让我懂得“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而后来哦,受伤的地方长出了翅膀”!


      “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板栗,这是生活给我的奖品,挑战与磨难更是生活给我最好的奖品!手握一颗板栗,进入梦乡,梦中我看到黑色沙子翻滚着,再细看,那是些细小的金子……


 

《良师》


濮涵宵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很多人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所传授的东西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我想这句话小一些的孩子是不能理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一些童年记忆已经模糊,偶然被提起或再次想到,常有所感悟,我为此欣喜——并感念我的母亲。


      这是贯穿我小学生涯的一个小故事。那年我上二年级,一次期末考试前,我很紧张:“妈妈,我明天会不会考砸啊?”我放下笔,忧虑地问一旁看书的母亲。


      “你要是这学期认真学习了,通常会考得很好。你做了对的事,老天爷看着呢。


      “万一他忘了看我呢?”我依然很担忧,天真地问。


      母亲放下手中的书,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妈妈有个办法,你把这学期努力做的事都写在彩色纸上,折成纸飞机拴在阳台上,这样老天爷在天上一眼就看到喽!


      对于那个年龄的我,这真是个棒极了的主意。我认认真真地罗列了类似“本周做了4页口算”“今天背了1首唐诗”这样的语句,然后第二天一早,用浅蓝色的线将它系在阳台上。那一次,真的考得很理想。


      从那以后,我便喜欢上了“幸运纸飞机”,不止是考试,凡我认为去做重要事之前都喜欢写上自己付出的努力,然后求得老天爷的保佑。偶尔的“失灵”也被母亲归结为写得太少了,没让他满意。


      当我步入中学,自然早已知道并没有什么老天爷,而那也不过是个游戏。我不再放纸飞机,并一度嘲笑自己当年的幼稚。


      再见到它们是在两年后,整理房间时翻了出来。我忽然被什么触动了一下。是的,并没有什么“老天爷”,只有我自己!那是写给我自己的,“老天爷”不看,母亲也不看。这些曾经的付出和努力,是我写在人生之路上给未来的自己看的。


      我的母亲啊!她悄悄让我自己写下了这个道理:付出必有收获——这个被很多大人重复,让大多孩子深厌其烦的道理。


      我想母亲这位良师之所以珍贵,大抵在于她所教的是别人难以言说的。她不教我画画,只领我感受美;不教我物理化学,却激发我自己去探索;她不教我语文,却培养我热爱阅读。她用她的智慧,让我不知不觉地在欢笑里埋下明智、坚毅、善思的种子,某一天,它们悄然发芽。


      何其幸运,那一刻,我若回首,定然看到妈妈骄傲的笑脸。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的封面上,有这样一首小诗:


      “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能弦外有余音。


      这,也许就是写作文的真谛吧。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
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