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书”中有路,每一条都通往一片天地

新读写 新读写 2020-09-3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热爱阅读的你,最近又读了些什么书呢?

 

总有人问,读书的意义何在?有人说,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


《新读写》杂志“阅读明星”栏目自2018年3月开栏起,已发掘并采访了50多位热爱阅读的中学生,他们大都家里藏书丰富,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在家人循序渐进的陪读引领下,从小便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家人陪读到主动阅读;从通俗易懂的绘本、童话等儿童文学的趣味阅读,到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这一路走来,他们不仅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更收获了学业的进步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并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建构了独特的阅读体系。


现在中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而如今的中学生大都埋首于课业无暇读书,如何平衡阅读和课业的关系?如何着手去选择书籍?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最近,《新读写》编辑部对这些中学生们的榜样人物进行了回访,他们有的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心仪的大学,有的从初中步入了高中的课堂,阅读伴随着他们一路成长,见证着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会读书,更要有探索和思考的意识。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希望广大中学生们能从这些“阅读明星”的文字中获取力量,勤于阅读,善于思考,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阅读之路。

 


与书相伴

 

北京大学 程如婕

 

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若要泛泛而谈,我们总能给出不少回答:拓宽视野、提高认知层次、增加知识储备……这些诚然都是读书的意义。但问题在于,这些答案或许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让我们自觉拿起书本;而在我们不读书时,它却让我们心中焦虑不已,仿佛不读书就会被别人远远地甩开。


但事实一定是这样吗?


我曾看到过一项研究成果,称阅读(尤其是读纯文本阅读)其实是一种效率相当低的吸收信息的方式——电影、展览、辩论、课堂……有很多条比阅读高效得多的求知路。阅读不必高居神坛,或许把它单纯地看作一项兴趣爱好,是我们和书籍更好的相处方式。


不过阅读或许“低效”,对我而言却有其无可替代的地方。相比其他交互方式,阅读在最大程度上给我们自由空间:我们可以自由调节阅读的速度,安插停顿,在章节之间跳跃,抑或反复浏览。但与之相对,我们很难想象在频繁变速和暂停之余仍能畅快地欣赏一部电影,很难想象一个被质询后沉默思考两个小时的辩手……


我并非一个思维敏捷清晰的人,常常得花很多工夫整理自己的思绪,而后才能较为自信的表达。因而于我而言,阅读更像一个忠实随和的朋友,它从不强迫我采用某种固定的速度和节奏和它交流,也不必对它的观点迅捷地给出反馈,而是留给我相当自在的余地,最大程度上免除了我的紧张拘束。因此,和书相伴时我感觉最为轻松。


读书的具体过程,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习惯,不必追求某些范式。这里提供一些个人实践下来觉得不错的方法:


一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读书的形式与内容,以降低培养阅读习惯的门槛。


譬如,上下学、周末出行时,在地铁、公交上阅读电子书,不失为一种利用碎片时间的方式。篇幅较长的小说、文选类书籍,我也更倾向于读电子版,因为手机或kindle一类的阅读器不仅有物理意义上的轻便,也能减轻我们面对大部头时的心理负担——在电子屏幕上翻页时你不会注意到“还有那么厚一沓没读”。


在家里,我也会在不同的地点摆放不同的书:书桌上放专业书或严肃读物,这些书籍往往需要专注研读与笔记辅助;沙发旁堆一沓文艺类书籍,就着阳光度过一个闲适的下午;床头摆两本短篇小说或诗集,睡前随意翻上几页就能读完一篇,然后不知不觉沉沉入梦……读书是一件“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事情,如果兴致来了却寻不到合适的书,那多遗憾。


二是时刻谨慎辨析“观点”和“事实”。


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或许在于,“观点”难以划分绝对的对错。即使是那些相当“合理”的,甚至是被视为某一学科领域基石的“理论”“学说”,也只是因为人们认为这种观点经过了严密的论证及事实的验证,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可取之处而被采用,并不代表这些观点就是没有缺陷的,或是永远不会被证伪的。


与之相对,那些已被证明与事实不符的观点(譬如地心说),放在其时代背景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层面来考量,也并非全无价值。对观点和事实的辨析,一方面让我们时刻保持批判质疑的态度,不非黑即白,不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们,不应脱离时代背景或作品的整体语境来考察文本,关注其背景、作者的论证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一句话、一本书所传达的真正内容。


总结、回顾、反思,是我读完一本书后咀嚼消化的过程,这样书中的那些内容才能悄无声息地转化为我们自己思维体系中的一部分。博尔赫斯说过:“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现实中的图书馆让许多爱书人流连忘返,而我更诚挚的祝愿,你心中那座独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会成为你永远的精神家园。


与君共勉。


(本文作者是“新读写”微信公众号2018年6月25日推出的阅读明星,上海中学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推荐书目】


1、《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德】赫尔曼·黑塞  

2、《乡土中国》费孝通

3、《西西弗神话》【法】阿尔贝·加缪 

4、《艺术的故事》【英】E.H.贡布里希 

 


林中有路


上海市金山中学  朱沈晟

 

在《时间与自由意志》里,亨利·柏格森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之外,几乎看不到我们自己的任何东西,而只看到了自己的鬼影,被纯绵延投入空间之无声无嗅的一种阴影。所以我们的生活不在时间内展开,而在空间展开;我们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生活,而是为了外界而生活;我们不在思想而在讲话……因此唯有通过深刻的内省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掌握活生生的内心状态。”


这段初读时令我脊背发凉的文字,现在早已成为了我的阅读理念。在阅读的过程中,尤其是无功利性的阅读中,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认识”,认知文字,进而对照着认知生活、认知自己。因此阅读最美妙的状态便是读着读着发起呆来,然后蓦然惊觉,又继续读下去。这样的时刻,我们是自己的旁观者。


诚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眼下必须做一件事情,就是要从沉思中接受教导,并通过这种教导来学会沉思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观照与写作中冷静的自我表达是殊途同归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唯一真正需要投入的成本只有时间。


近期读的书中,最打动我的便是海德格尔的作品了。不管是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存在”的方式、状态、意义,及其各自限定条件的追问,还是在《林中路》里他所提供的对“真”全然有别于传统的崭新的判定方式,都足以令我的认知视角得以重新建构。


初读哲学原著无疑是困难的,有意向者,最好先通过哲学史了解东西方哲学发展至今的全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受限于时代,更偏主观,不推荐,冯友兰先生与邓晓芒先生的著作可以一读。之后再以年代为索引,择所欲者而读之,同时注意各种思想的关联性与比较性,那么那些晦涩的著作也可畅读了,而自身的耐心与定性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磨砺。



《小窗幽记》中说:“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私以为“理路通透”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性阅读。除了对比东西方哲学,许多近现代社科类著作也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切实的立场。


学业繁忙时,最好的选择还是读诗歌和散文,篇幅短小,不会占用太多时间。比起读小说来,读散文与诗歌是思考多于阅读的,需要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因此,尽管发呆吧。《枕草子》是寡淡的;《徒然草》显得更加宜人;纪德的《人间食粮》是“活着的感觉”;不同于聂鲁达的热烈,辛波斯卡永远是冷静的……这些文字用来静心再合适不过。


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写道:“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作林中路。每条路各自延展,但却在同一片林中。”文学就是这样一片森林,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片广阔的森林中各取所需,但林中多歧路,因此要时刻谨防迷途。这需要我们保持自身的心灵清明,需要不断的思考和自我追问。


林中有路,每一条都通往一片天地。被一路“引领”至今的我,也希望能把你引到这些枝丫掩映的路口,可是若要捕捉到透过层层枝蔓照射下来的那一抹暖绿色的阳光,以及这过程应当如何进行,这些啊,全在于你——意欲上路的人。


(本文作者是《新读写》杂志2018年10月刊推出的阅读明星)

 

【推荐书目】


1、《惶然录》【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2、《左撇子女人》【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3、《魔山》【德】托马斯·曼

4、《林中路》【德】 马丁·海德格尔

 

 


像品茶一般读书


上海兰田中学 朱峻成

 

所谓读书,切忌浅尝辄止,那些精华的语段,可深入思考、剖析,如品一杯佳茗,观其形,嗅其香,饮其味。


读《苏菲的世界》,我们可以在富有趣味的情节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哲学世界;读《朱自清散文集》,可以品味清新的文字和那美好的意境;读《三体》,可以感受科幻作品魅力的同时体会人性的善恶;读《中国文脉》,可以拨动历史的琴弦,弹奏中华文化的兴衰……


当然,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更在于逐层深入的思考。幼时读《西游记》,只是沉迷于其中热闹的打斗;略大些再读,读出了其中的成长;而如今品悟,却能读出书中人物的不同人生……正因如此,阅读才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作者是《新读写》杂志2018年11月刊推出的阅读明星)

 

【推荐书目】


1、《文化苦旅》余秋雨

2、《苏东坡传》林语堂

3、《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

4、《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英】莎士比亚 



谈读书


上海市崇明中学  应  琪


朱光潜先生曾在《谈读书》中写道:“读书不在多,在于选得精,读得彻底。”这话倒正中我怀,私以为,读书讲究“慢”,贵在“精”。


同大多数事物一样,读书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这“量变”存在着很大的歧义,“量”并不是指简单翻阅了多少本书,而应该是指这些书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并已消化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一本优秀的书籍,读懂了、吃透了,才是真正的阅读。所谓“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的境界,绝不是凭着“快餐式的吞咽”仅一朝一夕就从天而降的。


阅读是一种即时的享受,沉醉于书中的世界时,领略的是另外一种心境,另外一种或喜或悲的体验,特别是在读一些历史性和年代感极强的作品时,就好像跨越了无数生命维度,和另一个时空的灵魂进行了一次奇妙的交流;阅读也是一种长久和深入的思考,当不同的思想与自己的思维相碰撞,又是一番新的博弈和对话,往往会带来更深刻和更丰富的思想,和对生活更切身的体验。


(本文作者是《新读写》杂志2019年12月刊推出的阅读明星)

 

【推荐书目】


1、《人生海海》麦  家

2、《浮生六记》【清】沈  复

3、《人间词话》王国维

4、《雅舍小品》梁实秋 

 


奔着“深度”去读书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一心

 

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读书可以帮助自己回答这两个问题。我就是从读元杂剧、明清戏曲到阅读相应的文学评论与研究论文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以后想要研究的方向。


我的读书方法有两点:一是由点及面,找到一个感兴趣的点,然后散发开去,自然而然就会凭借兴趣读到更多的东西。例如喜欢一本书,就把作者的其他书都找来读一读,再读作者的传记,了解他的生平,对这位作者了解透彻之后,然后去找和他同一时代有过交集的其他文人,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体系。


二是一定要奔着“深度”去,既要有体味文字情感的感性认识,也要有做学术、做学问的理性认识和研究精神。读书要有所得,仰仗的是大量的思考,切忌流于表面。读书应该由“杂”至“精”,由“博”至“深”,才会有更多的体悟和收获。


(本文作者是《新读写》杂志2018年4月刊推出的阅读明星,上海市七宝中学毕业生,现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推荐书目】


1、《平凡的世界》路  遥

2、《红楼梦》【清】曹雪芹

3、《汪曾祺文集》汪曾祺

4、《三体》刘慈欣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