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备战高考作文,你必须学会这样“精准打击”!| 名师教你写作文

黄荣华​ 新读写 2020-09-3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高考语文复习最后阶段,这几个关于作文和阅读理解的问题,必须解决。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

怎样读懂作文题目
 
高考临近,在语文复习的最后阶段,作文部份还有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读懂作文题目。

读懂作文题目,明白题意,是写作的第一步。读懂题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知道,作文题目有许多类型,今天我们只就目前上海高考最有可能考的给材料作文,来谈一谈怎样读懂题目,读透题目,读出题意。

1. 读全题目。

读全题目,是做任何题目的要求。

对作文而言,读全题目,不落一字,是读懂题目的第一步。这一点极其重要,否则就可能会把题目读偏,读歪,读跑。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不落一字”,对,“不落一字”!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人→好人→中国好人→中国上海好人→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
 
如果作文题目是“人”,写作范围极宽泛。

如果作文题目是“好人”,相对于“人”这个题,写作范围就缩小了一半。

如果是“中国好人”,写作范围又缩小了许多。

如果是“中国上海好人”,写作范围进一步缩小。

如果是“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我们发现,写作范围就极小了。
 
所以,如果题目就是“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你写前面的任何一个点,写“人”,写“好人”,写“中国好人”,那都是因为没有读全题目而造成的,对题意理解的偏差。

可见,读全题目,是读懂题目的重要一步。否则,就会造成偏题甚至跑题。
 
但据我的了解,现在同学们审题时,不能读全题目的人还是不少的。

有的同学常常被题目中的某个字眼吸引住,或者说被绊住,一“字”挡目,一“词”挡目,读不出题意,导致偏题跑题。

如看到这个题——“中国上海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涌现的好人”,有的同学因为对祖国有极深极强的热爱,于是大写“中国”怎样怎样;有的同学因为对“上海”二字极感兴趣,就写“上海”怎样怎样;依此类推,有的同学会写“好人”是怎样的人,有的同学会写中国及世界的种种抗疫故事,有的同学则可能大书特书心中对新冠病毒的愤恨。
 
同学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呢?

其实上面我只是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好让同学看得更清楚——不读全题目,会出现怎样的偏题情况。

高考作文题目当然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它不会像这个例子如此简单,一目了然,所以,因没有读全题目而导致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每年都有不少,因此,我们就需要特别警惕。

 
2.分清两类材料。

读全题目后,我们要分清材料类型。目前上海卷给材料作文的材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哪两大类?

第一类,就是材料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构成完整的逻辑链。这样的材料或有明确的核心,或隐含着核心,且这个核心往往是在材料的最后才完全显现。读出了这个核心,才算读懂了题目。

 像2019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这一类型。

第二类呢,就是材料由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组成。这样的材料属于两概念辩证思考题,或有明确的两概念对立统一,或隐含着两概念对立统一。读出了两概念的对立统一,就是读懂了题目。这种题目的题意,与第一类的题意是不同的:第一类题目的题意,是你的作文要去证明的核心;而这第二类题目的题意,是你的作文要去阐释的话题。

像2018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这一类型。

3. 找到第一类材料的逻辑链,由此获得材料的核心。 

我们先看2019年高考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这个题目的逻辑链如下: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比较)→由此,我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从而,我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至此,材料的核心呈现出来了→怎样自觉寻找“中国味”?就是——在比较、反省中认识、发现“中国味”。

      从上面的逻辑链条中可以看到,这个材料最后指向的是讲怎样“寻找‘中国味’”。

      怎样“寻找”呢?先是比较——与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的音调比较,在比较中对中国味的音乐有更深的感受;然后是更自觉地扩展对“中国味”寻找的范围——由中国味的音乐,到中国味的一切,就是一切“中国味”;最后,获得对“中国味”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那么,这样“寻找‘中国味’”的故事,给人们认识事物怎样的启示呢?
 
      1.认识事物有一个在比较中发现的过程。  

      2.认识事物有一个由特殊到普遍的认知过程。  

      3.这是一个隐含着在反省中掀开遮蔽获得真实的过程。 

      4.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在发现中更加热爱自我、珍视自我的认知过程。

      5.这是一个中国人在国门打开之后,在与外国文化比较之后,不断发现中国味、认识中国味,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味、珍视中国味的认知过程。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些启示的不同,与读全题目、读透题目有很大关联。我们看——

      1.认识事物有一个在比较中发现的过程。  →读题读了一半就止步了,只读到前两句。

      2.认识事物有一个由特殊到普遍的认知过程。  → 题读全了,但读到表层就停止了。

      3.这是一个隐含着在反省中掀开遮蔽获得真实的过程。 →题读全了,并且由表层深入里面一层了,算是读得比较透了。

      4.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在发现中更加热爱自我、珍视自我的认知过程。  →题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两层了,那就是读得更透了。

      5.这是一个中国人在国门打开之后,在与外国文化比较之后,不断发现中国味、认识中国味,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味、珍视中国味的认知过程。   → 题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三层了,那就是完全读透题目了。
 
      这是2019年高考题分析。我们由此可以看到,读全题,读透题,是极重要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2020年杨浦区一模考作文题: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
 
      这道题目的逻辑链如下: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 →不是真喜欢(好书)
 ↓

      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不是真爱(好诗)
 ↓
 
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只是欲望的满足,不是灵魂的饱满。这是在呼唤心灵的丰富。
 ↓

      至此,材料的核心呈现出来了——“好”“东西”应该“丰富”“我们的心灵”。
 
      从上面的逻辑链中可以看到,这个材料最后指向“好”“东西”应该“丰富”“我们的心灵”。

      怎样“丰富”呢?

      先是与“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的做法相反,将“好书”置于案头,常读常新;

      再是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这样的做法相反,将“好诗”反复咀嚼、品味,嚼出滋味,品出诗意。

      然后是改变“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这种现象,改变这样的现象,让好的精神食粮不断地丰富我们的心灵。

      最后,在这个逻辑链中,我们确认——心灵的丰富,灵魂的饱满,才是真正的富有。

      于是我们从这段话中得到这样的认识——
 
      1.要将好书置于案头,常读常新,丰富心灵  →题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一层了。
 
      2.将“好书”常读常新,将“好诗”反复咀嚼、品味,嚼出滋味,品出诗意,丰富心灵。 →题目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两层了。
 
      3.抑制物的“占有”,让好的精神食粮丰富我们的心灵。 →题目读全了,由表层深入里面三层了。
 
      通过上面两个题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第一类材料,“不落一字”地读完全,发现材料完整的逻辑链,就能命中靶心,再由表及里,就能进入靶心的深层,把握作文的核心。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作文题目的写作角度是很多的,给材料作文只要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写既可,没有什么核心不核心的。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只对了一半,它的前半是对的,每个题目确实会有很多写作角度,但它后半是有问题的,对我们刚才讲的这第一类材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第一类材料作文,只有把握了材料的核心,我们找到的写作点才会契合题意。而我们的写作点与题意的契合度越大,我们作文的立意就越精准。这就叫做“精准打击”!

      像上面两题,第一题的写作点如果能与材料里蕴含的“在比较、反省中发现‘中国味’”契合得很紧密,第二题的写作点如果能与材料里蕴含的“让好的精神食粮丰富我们的心灵”契合得很密,我们的作文就可谓“精准打击”了。


4. 读出第二类材料“两概念”的“一体”与“两面”。

      两概念辩证思考题,是上海近些年高考作文的常客,也是有较大写作难度的题目。

      我们看,2014年作文题隐含“‘自由’与‘限制’”两概念,2015年隐含“‘柔软’与‘坚硬’”两概念,2017年隐含“‘信仰’与‘怀疑’”两概念,2018年隐含“‘主动需要’与‘被(动)需要’”两概念。

      既然是常客,又有较大的写作难度,我们就要有更多的关注。
 
①什么是两概念辩证思考?

      就是两个对立统一概念的辩证思考。

      对立统一两个概念,就是一体两面,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
 
②认识“一体”,没有“一体”,“两面”就不存在。

      “硬币”是“一体”,有了这个“一体”,才有“硬币的正面”与“硬币的反面”。
 
      我们看2014年的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这里的“一体”是“穿越沙漠”,有了这个“一体”,才有“穿越的‘自由’”与“穿越的‘限制’”这两面。

      再看2015年的材料——“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里的“一体”是“人心的和谐”,有了这个“一体”,才有“心中的‘坚硬’”与“心中的‘柔软’”这两面。

      再看2017年的材料——“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这里的一体是“‘生活’变数的‘先知’”,有了这个“一体”,才有“对‘生活’变数‘先知’的‘信印’”与“对‘生活’变数‘先知’的‘怀疑’”。
 
      再看2018年的材料——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这个材料表面看,只是怎样认识“被(动)需要”,实则有它的对立面存在,那就是“主动需要”的存在。“主动需要”与“被(动)需要”——这两种“需要”都存在“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体”上。

      也就是说,这里的两种对立的“需求”,都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是构建和谐自我与和谐社会的普遍诉求。所以,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体”,不能看到这个“一体”上的两种“需要”,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被需求”。

      以上题目,都要在“一体”的前提下思考,都不能抛弃“一体”来谈“两概念”。否则就会偏题,甚至跑题。

      因此,2014年的题目不能丢弃“穿越沙漠”来谈“‘自由’与‘限制’”,2015年的题目不能丢弃“人心的和谐”来谈“‘坚硬’与‘柔软’”,2017年的题目不能丢弃“‘生活’变数的‘先知’”来谈“‘信仰’与‘怀疑’”,2018年的题目不能丢弃“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来谈“‘主动需求’与‘被(动)需求’”。


③这里的“辩证”是指思考对立统一的两概念时,有明确的观点,并且能自圆其说。

      要特别强调,“辩证”不是骑墙,不是对两概念“各打五十大板”。“辩证思考”一定不能停留在“万事都有利弊”“一切都有好坏”“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这一类终极原理的表面。

      为什么强调这个?因为这类终极原理,谁都明白,你写出来等于没有写。比如去年的高考作文题,许多同学就停留在“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这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思考的;有的同学写认识事物需要比较,这就有一点点思考了。

      “辩证思考”一定要走进题目设定的具体情境中思考,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去年的高考题,就一定要走进“我”“寻找”“中国味”的具体进程中去思考,才能真正发现这道题目讲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反观、自醒、觉悟”的过程。有这样的认识,才算有比较深刻的思考。

      两概念辩证思考则更需要走进题目设定具体的“一体”之中去看“两面”,在具体的“一体”之中找到自己想写的写作面,或正面,或反面。

      如2018年的题目,就一定要走进“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体”之中,来谈“被(动)需求”,来思考“被(动)需求”在人生价值实现方面的意义与价值,来思考“被(动)需求”的满足对个体和谐与社会和谐的意义与价值。离开了“人们渴望满足需求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前提,你谈的“被(动)需求”就会很泛,甚至会偏题、跑离。
 
④怎样才算有明确的观点?

      简单地说,就是面对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个观点……你有明确的态度、立场,赞成或反对,认为好或坏,判断对或错,欣赏美或批判丑,而不是赞成又反对,认为好又认为坏,判断为对又判断为错,赞赏其美又批判其丑。如2018年的题目,你不能说“被需求”使人生美丽,也使人生丑陋。你要么说“被需求”使人生美丽,要么说“被需求”使人生丑陋。

      给大家出一个题目,供大家思考——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几个月来,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充斥网络。人们对这种 “病毒现象”的种种说法,让我们想起“坐井观天”的成语来。
请以“‘坐井观天’再思考”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怎样确立自己的观点
 
      一些同学的作文,常常出现或没有观点,或观点不明确,或观点不坚定,或观点与所给材料不契合等情况,导致作文或散漫,或偏题,或跑离。

      因此可以说,在读全题目、读懂题意、读透题意的前提下,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是写好作文的又一重要步骤。

1.什么是观点?

      这里讲的“观点”,是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观点是面对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个观点……你有明确的态度与立场,赞成或反对,认为好或坏,判断对或错,欣赏美或批判丑。像“要勇于穿越沙漠”、“有一颗坚强的心”、“做一个‘先知’”、“‘被需要’具有更大的人生意义”,这些都是观点。

2.观点来自哪里?

      总的来说,观点来自读题所得。但因题型差异,我们得出观点的方法也有差异。

      从目前的材料作文题型来看,上堂课我们已经讲到,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材料的一组句子有完整的逻辑链,最后会显示材料的核心,尽管有的显示较明确,有的显示较隐晦,但都是你要去认识并且要去证明的核心。

      另一类是两概念辩证思考题,或有明确的两概念对立统一,或隐含着两概念对立统一。这“两概念对立统一”就是你的作文要去阐释的话题。

      很显然,如果读第一类材料作文,观点其实就是直接来自材料的核心。像2019年的题目——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这个材料的核心是“在比较、反省中认识、发现‘中国味’”。

      作文题的要求是谈“如何认识事物”,将这个要求,契进材料核心,我们就可以确立自己的观点——

      ①“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这个观点与材料的契合度明显不够。

      ②“认识事物有一种‘由特殊到普遍’的方法。”这个观点与材料的契合,停留在表层。

      ③“用比较、反观的方法认识自我文化的味道更有效。” 这个观点与材料契合比较紧密了。 

      ④“用比较、反观、内视的方法能更有效发现‘中国味’。” 这个观点与材料契合得更好了。

      ⑤“在反观中发现自我是不容易的。” 这个观点与材料契合得非常紧。

      ⑥“在反观中发现自我进而确认自我是极不容易的。” 

      ⑦“自我觉醒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⑧“认识‘我是中国人’有一个艰难的过程。” 

      ⑥⑦⑧三个观点都与材料契合得非常紧。

      ⑨“寻找与发现‘中国味’,呼唤民族身份的认同与确认。” 这个观点与材料的内核契合得极紧,非常好。

      ⑩“全球化时代,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百多年来常常被自我否定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反观、重新发现与确认是极其艰难的。” 这个观点与材料的内核契合得非常紧,也非常好。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都是直接来自对材料内核的理解。
 
      但若是第二类材料,是两概念辩证思考题,材料只提供了“对立统一”的“两概念”作为思考的话题,因此,就要根据自己的对“两概念”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的认知,做出选择,产生判断,形成观点。

      应当说,从写作的宽度看,第二类材料比第一类材料更大一些,或者说限制更小一些。但限制小,不一定难度小,可能难度更大了。

      如果说,读第一类材料得出的作文观点与材料契合度,取决于你认知的深度,取决于你是否能由浅入深,由表层深入到里层,像2019年的题目,我上面讲的到10个观点,其实就是由表及里的10层次,这当然是层次越深越好;那么,读第二类材料得出的作文观点与材料的契合度,除了认知的深度,还取决于你认知的宽度与思维的广度,也就是说,你可以得出自己观点的思考点要比第一类材料多。


      我们就来看看2015年的高考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是比较典型的对立统一辩证思考题。这类题目一定要认识其“一体”与“两面”。这里的“一体”是“人心的和谐”,这里的两面就是“心中的‘坚硬’”与“心中的‘柔软’”。

      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思考点得出不同的观点——
 
      从“心中的‘坚硬’”这个思考点,我们可以引出自己作文的观点:

      ①“坚硬”使我们更刚强。
      ②“坚硬”让我们更坚定。
      ③“坚硬”是信仰的底色。
      ……
 
      从“心中的‘柔软’”这个思考点,我们可以引出自己作文的观点:

      ①“柔软”使我们更宽厚。
      ②“柔软”让生命更有弹性。
      ③“柔软”是生命和谐的底色。
      ……
 
      从“心中的‘坚硬’”与“心中的‘柔软’”对立统一这个思考点,我们可以引出自己作文的观点:

      ①刚柔相济成就和谐人生。
      ②以退为进是人生的常态。
      ③心中的“坚硬”与“柔软”犹如水的“至刚”与“至柔”。
      ④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
 
      要特别注意的是,两概念对立统一辨证思考题,无论你写哪一个概念,都要将其纳入“一体”之中,否则就可能在扩大题意中偏题。

     如2015年这个题,如你写“‘坚硬’使我们更刚强”,一定要放在“人心的和谐”这个“一体”中,是在谈“人心的和谐”这个前提下谈“坚硬”的意义;如你写“‘柔软’使我们更宽厚”,也一定要放在“人心的和谐”这个“一体”中,在谈“人心的和谐”这个前提下谈“柔软”的意义。

      上面是我们从材料是否有“两概念”辨证思考的角度,来思考两大类材料作文怎样引出自己的观点。

      其实,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会将材料分成不同的类型。只要分类角度恰当,分类思考就有意义。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材料的类型,因为这个角度也非常重要,常常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写作观点。

      这个角度,就是看材料是否具有象喻性。
 
      从材料是否有象喻性来看,材料又可分为有直陈型与象喻型两类。

      直陈型就是直接陈述题意,不用比喻、象征手法;象喻型就是不直接说,而用比喻、象征手法来暗示题意。

      近几年高考题,像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都是直陈型,像2014年是象喻型,2019年也具有象喻型特征。


      这里我再聊一聊象喻型的题目,怎样引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先来2014年的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显然,题目中的“沙漠”是一种象征,它象征一种困境。穿越沙漠,就是走出困境。

      如果将沙漠看作人生的困境,那穿越沙漠就是一个人走出人生的困境。

      如果将沙漠看作民族、国家的困境,那穿越沙漠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出民族、国家前进道路上的困境。

      如果将沙漠看作全人类的困境,那穿越沙漠就是全人类走出人类前进道路上的困境。

      其实,困境也是某种象征,就是困住人们的某种处境。

      可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苦难,如大的疾病,如大的失败。

      可以象征民族前行道路上的各种苦难,如强敌的入侵,如大的天灾——强烈地震等。

      可以象征人类前行道路上的各种苦难,如世界大战,如艾滋病,如新冠病毒等。
 
      理解了“沙漠”的象征义,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些理解,来确立自己作文的观点:

      ①在必然的苦难中走向自由。
      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前行。
      ③人生是必然性命运与或然性命运的统一。
      ④“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身份上岸!”(贺拉斯)
      ……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都是来自题目的象征义。
 
      我们再看一道题目——

      瓜棚上,南瓜、冬瓜、葫芦、丝瓜等,相互纠缠,难解难分,结成生命的共同体,但无论哪种瓜,都结出自己的果实,且都不缠绕自己的也不缠绕对方的果实。

      这种现象给了你什么启示? 
 
      显然,这里的“瓜棚”就是一个象征。它象征某种共同体生态。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特殊时期,它更让我们联想到,地球就是人类共同生活的“瓜棚”。

      在这个“瓜棚”上,生存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比作一种瓜,那就是230多种瓜。

      在这个“瓜棚”上,生活着70多亿人。如果把每个人看作一个瓜,那就是70多亿个瓜。

      这些瓜藤相互纠缠,又不缠绕自己的果实与对方的果实,启示我们人类该怎样共处。

      它启示人们,人与人的共处,纠缠是必然的。

      它启示人们,只要坚定地向前,结出自己的果实是必然的。

      它启示人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果实,自己的果实就可平安无忧。

      这三条大的启示,每一条又可以引出许多启示。当三条启示交错在一起时,我们更可以获得许多写作点,如——
共享“瓜棚”的斑斓色彩学习 “共生”智慧互利共生,拒绝零和君子和而不同结一个好“瓜”在纠缠中清晰在清晰中纠缠让合作之花绽放枝头记得结出自己的果实纠缠是生命彼此深爱的方式在守望相助中成就自己……

      这些都是这道题目写作中的很好的观点。

      从上面两道题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具有象喻特征的题目,要找到自己的写作观点,首先需要找到象征的本体,理解象喻义,然后再依据象喻义提出自己的观点。


3.怎样使观点更明确?

      在读全材料,读懂材料,有了观点后,怎样使自己的观点更明确呢?

      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①用一个至少有谓词的句子来表达。

      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甚至还有定语、状语、补语。像“‘被需要’具有更大的人生意义”,就是有主谓宾的完整的句子。但很多情况下,句子的主语常常会省略,但一定有谓词,就是有谓语宾语,像“要勇于穿越沙漠” “有一颗坚强的心”“共享‘瓜棚’斑斓色彩”“学习‘共生’智慧”“互利共生,拒绝零和”,都是省略了主语而有谓词的句子。

      我们表达自己明确观点的这个句子,至少是有谓词的句子。也就是说,这个句子不能只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像“先知”、“沙漠”、“坚强的心”、“生活之纠缠”等,这一类表达,都是没有明确观点的。
 
② 它应该是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是来自对作文题意理解的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它用来表达好或不好,是或非,对或错,有或无,在或不在;要或不要;多或少;信或不信……如“做一个‘先知’”,就是从“信或不信”的角度下判断,是肯定“预测”,是对“预测”的“信”;“‘被需要’具有更大的人生意义”,就是从“要或不要”的角度下判断,肯定人生“要”“被需要”。
 
③ 它是你的文章要阐释的核心。

      这个核心也就是你文章的论点。全文800字,都围绕这个论点展开,都用来论证这个论点。当然也包括标题。

      建议大家将自己作文的中心,锤炼为文章的标题。像“自我觉醒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做一个‘先知’”、“‘被需要’具有更大的人生意义”、“结一个好‘瓜’”,这些观点拿来做题目,都是很漂亮的题目。

      但在同学的作文中,如果是写这些内容,标题可能会是——“过程”、“先知”、“意义”、“瓜”。这样的标题,都比较泛,因为它们都不是观点型,是话题型。

      我们知道,每个话题都可以引出很多观点。你文章的核心观点只是诸多观点中的一个,你若把这个核心观点提炼成标题,极有可能为你的文章增分。
 
      关于这一点,我一贯提倡写高考作文要做到“三明”

      一是鲜明——标题即观点,开头一段引出观点,用三段从三个方面证明观点,结尾呼应开头并深化观点。

      二是简明——入题快捷,甚至开门见山;中间段落文思清晰,或总分,或并列,或递进,或因果,或转折;结尾或总结,或(在转折中)深化,或设问(引人深思)。

      三是澄明——你是十八岁少年,就是人间四月天,阳光灿烂,鲜美异常,生机勃勃,一片赤诚。用李白的诗表达,就是“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但现在我们有一些同学,说话就是喜欢拐弯抹角,容易引起误解。这对写高考作文是一大隐患。真诚地希望大家有话“好好”说,说得明白,说得简洁,说得斩钉截铁。
 
4.怎样使观点更有“见地”?

      这里想借2020年奉贤一模卷的作文题来讲——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胡适的这段话启发人们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
 
      这道题目写作有一些难度。

      难度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酒”“诗”“梦”含义非常丰富;另一方面是“酒”“诗”“梦”具有人类的共性特征,又广又深。所以,这种题目是很不好把握的。

      写这个题目,一定要理解胡适话里面的“诗”与“梦”。

      “诗”体现的是人的高贵性,今天我们都在讲“诗在远方”,也在一定程度上说,今天的人普遍都很俗;都说“好诗在梦中”,当“梦”与“诗”联系在一起,“美梦”就是高贵人性不易显现的表达了。

      “诗性”“美梦”确实是很难为人所知的,也是很难去影响别人的。这也是子贡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的“诗性”“美梦”,连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可以说是大人物,都难以享受得到,何况普通人呢。

      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得出下面的几个观点就是很有“见地”的观点了:

      ①用真情体验生活
      ②用真情酿造生命的诗意
      ③用真情抵达诗梦的巅峰
 
      怎样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见地”?

      除了读全题,读懂题,读透题,获得材料的核心,还有很更重要一点的是,用自己的真体验、真情感、真思想去碰撞题目,发现题目中的真善美。

      高考作文其实是我们十八年人生的“聚精会神”。用上面这道题来讲,就是“醉”“爱”“诗”“梦”,“醉”于“爱”,“醉”于“诗”,“醉”于“爱”与“诗”的“梦”中,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用真情体验人生,用真情深度体验人生,达到醉态生命的境界,那就是“诗梦”的高境界。

      这里也给一道题目,供大家思考——

      当今社会有一种重要现象:人们谈论热点问题时,最后往往是不同态度、不同立场的人相互厮杀,而那些厮杀本身却常常与热点问题已相距甚远,甚至毫无关系。
      这种现象显示了“情绪与理性”的矛盾。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答阅读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这是解答阅读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待对大家的备考有一点帮助。
 
第一、理解语文学习的使命所在。

语文学习的使命是什么?

我以为,就是认识、理解、把握个体与家国、与人类的关系,即能将“个体经验”与“家国情怀”“人类命运”融合起来——高考的阅读与写作题,都融入这三个方面的理解与阐释。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不是大话,而是很具体的高考行为。

大家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高考,来理解高考。

请大家仔细研读近5年来高考试题,要读出这个高度来。

第二、理解教材的意义。

高中六册教材至少有三大意义:

1.教材是养育我们文化生命的精神食粮。

教材里绝大多数篇目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这些经典是人类的美心、善心、慧心的融合,它们给我们以丰厚的精神滋养。
 
2.教材是培育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们学习、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我们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的。
 
3.教材是赢得高考的重要凭借。

现在语文高考,只考查读与写能力。而高考所需要的读写能力,在我们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都可以获得。
 
这样,同学们就能理解,教材为什么叫又“课本”?

就是说,教材是学习之本,是学习最重要的凭借,是我们获得学科能力的最重要的凭借,语文课本就是我们受到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凭借。

因此,在高中学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应当从人类信仰、高贵人性、崇高精神、文化传承、优美汉语、古代中国、现代中华、现代世界等方面,对六册教材进行系统的梳理,完成文化生命的当下构建——我们是为人类文化所化育的十八岁的生机勃勃的少年!我们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于漪老师的教育理想。

什么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就是一个基座和三个支点:

一个基座是“中国立场”;三个支点是“世界眼光”“宇宙意识”和“人类情怀”。

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以开放的胸怀去拥抱整个世界,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宇宙意识”和“人类情怀”。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倘若没有“中国立场”这个基座,他的三个支点就都无处可立。并且,“中国立场”的坚定与稳定,一定要根植于几千年中华文化深处;倘若失去了来自文化深处的力量,“中国立场”就容易被来自不同方向的狂风所动摇。
 
同学们,明白语文学习的使命,把握语文教材的意义,是我们能快速、准确地解答题目的文化背景,是我们快速、准确地形成答案的情感与思想基础,是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到答题方向的“指南针”。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进入关于考试的几个具体的问题。

先看答题的两个策略,这也是本次与同学交流第三个大问题。


第三、答题两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整卷答卷时间分配策略

我们可以将整卷拆分为5个板块——

①积累运用:5分钟。

②两篇现代文阅读:40—45分钟。

③古诗鉴赏:10分钟。

④两篇文言文阅读:40分钟。

⑤作文:50—55分钟。

整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大体上每分钟对应1分。请同学特别注意,作文用时不要少于50分钟,否则很难将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示出来。

各板块时间的控制,相对较难的是现代文阅读。建议同学们平时做一些训练,抓住20分钟的空隙时间做一篇现代文阅读,让自己迅速进入角色,有个二三十次这样的训练,就会有效。

第二个策略——阅读题解答基本策略(这里不排除其他做法)

每篇文章用两至三分钟通读一遍,把握文章的大意和思路。

用两至三分钟看完一篇中的几个题目,明确题目之间的大体关联。

因为题目基本上是按“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篇章”——这样的顺序逐步展开的,并且一般都在文章的思路或者文脉的关键点上设置题目,所以把握文章的大意和思路之后,明确题目之间的大体关联,对精准答题将有极大的帮助。

形成答案:

首先要找到解释(说明、叙述)对象(陈述对象)

找准“解释对象”极其重要。这是形成答案极重要的一步。找到了解释对象,答题就能得分,解释对象错了就会答非所问。有的同学答题时写了许多,却不得分,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找到解释对象,或者说找错了解释对象。
 
如2017年高考阅读题第一题:

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这道题的解释对象是谁?是“冤家碰头”。

但“冤家”是谁?是理论和常识?不完全。完全的应当是“理论与常识解释一种现象时相反的或矛盾的答案”。

因此“冤家碰头”在文中就是指:理论与常识面对同一种现象时相反的或矛盾的解释。

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题目——要求解释在文中的具体内容,即要求回答“写什么内容”的题目,看作A层题。这一类题目在考卷中占比约二分之一。
 
如果还是就“冤家碰头”这个词语提问,题目变成——

使用画线词语“冤家碰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则变成——用形象的比喻呈现理论与常识面对同一种现象时相反的或矛盾的解释,引出全文探讨的话题

这一类题目——要求解释文章写这些内容的目的,回答“为什么写(目的)”,我们可以将这类题目看作B层题目。这一类题目在考卷中约占五分之一。
 
如果我们就“冤家碰头”这个词语再提问,题目变成——

使用画线词语“冤家碰头”有什么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则变成——用熟悉的生活现象作比,使理论与常识面对同一种现象时相反的或矛盾的解释这一陌生而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一类题目——要求解释文章这样写所达成的效果,回答“写得怎样(效果)”,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看作C层题目。这一类题目在考卷中约占三分之一。
 
如果大家细读试题,就能发现,一张卷子,所有题目,不管是哪一题,其实都是这个三个层面的题目——

A层:解释写什么——写的内容。

B层:解释为什么写——写的目的。

C层:解释写得怎样——写的方法与效果。

这些题目有的指向一个层面,有的指向两个层面,有的指向三个层面。

试卷上问有什么“作用”的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所谓“作用”题,答案基本上就是B层面。

常看到的“效果”题,答案基本上就是C层面。

常看到的“评析”题也可看作“作用”题,但答案基本上是A与B两个层面的融合。先讲“写什么(内容)”、后讲“为什么写(目的)”。

“赏析”题的答案则要从“写什么(内容)”、“为什么写(目的)”、“写得怎样(效果)”三个方面全面考虑。
 
怎样形成答案:

先找到解释对象,之后呢,就一定要——

答其所问:问什么答什么,问A层答A层,而不答B层,也不用答C层。问B层答B层,问C层答C层。这样,你的答案就可以做到——

简洁明了:点对点,不拐弯。
 
如果是这样答题,就是“精准打击”——省时省力效果好!
 

第四、准确把握叙述、描写、议论(阐释)、说明、抒情这几种表达方式(文体)的特征。

我们知道,所有文章,都是由这些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但不同的文体,表达方式使用的侧重会有不同。记叙文侧重使用叙述与描写,议论文侧重使用议论,说明文侧重使用说明。

但据我的了解,有不少同学高中毕业了,都没有能理解这几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这对做高考题目,是有较大影响的。

所以,在这里我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几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大家可以据此在课下好好琢磨琢磨这个问题。

我们以对“新冠病毒”的表达为例——

“2020年发生了新冠病毒灾难。”——这是叙述,就是事实陈述。叙述具有客观性,所以常说“客观叙述”。

“新冠病毒无处不在,像幽灵一样在人们之间穿梭”——这是描写。描写就是形容,将人、事、物的情状表达出来,多用比喻,比喻需要想象。所以描写常用比喻,形象生动。

“新冠病毒如此猖獗,既表明这种病毒有极强的传染性,也表明人类的公共卫生体系目前是极不完善的。”——这是议论。议论是观点的表达与阐释。阐释需要严密的论证。所以议论的特征是逻辑严密。

“新冠病毒就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是说明。说明就是对物理与事理的说明。我们使用的数学、物理这类课本,基本上由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编写的。好的说明,一定是说得准确,说得简明,因此语言常常是平实而精准的。

“可恶的心冠病毒!”——这是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可恶的心冠病毒”就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很多,平常讲的写景抒情、叙事抒情、说理抒情,就是间接抒情。说“心冠病毒像幽灵一样”,就可以看作间接抒情,它是用比喻在传递情感。
 
第五、理解高考答题是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阐释(议论)、说明为主,偶用叙述。

这个问题也很重要,但没有时间展开讲,就不展开了。同学们可以研究一下自己做的题目,看看是不是这样,一定是这样的。理性地认识这个问题,同学就能更自觉地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回答不同的题目,答题的精准度就会更高。

第六、做好阅读试题第一小题。

阅读的第一小题,一般是2分,它是我们阅读的第一个台阶。这个台阶的顺利登上,对答题拾级而上很重要。

第一小题一般是“词语(短语)”解释。做第一小题时要注意三“还原”:

第一是“词性”还原。词语解释有一个“词性”还原的问题。就是说,要解释的词语是什么词性,你解时也要限定在什么词性。是名词限定在名词,是形容词限定在形容词。这样能保证“解释对象”的不转移。

第二是“本体”还原。第一小题一般都是比喻义的揭示。比喻义的揭示有一个“本体”还原的问题。就是说,揭示比喻义,一定要找到比喻的本体,将本体写出来。“本体”还原能使你的解释恰到好处。

第三是“语境”还原。在关注“词性”还原与“本体”还原时,还要考虑词语在句子中的地位,看是主语,还是谓语,还是宾语,还是定语。这样,就能使你在解释时更到位。

我们看,2017年第一小题解释“冤家碰头”——“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2018年解释“境况”——“人的境况”,2019年解释“发酵”——“经历在记忆中的发酵”,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同学们自己可以对照答案,好好研究一下,争取把第一题做好,旗开得胜。

顺便提示:2017年第一篇选文关注“常识和理论”,2018年第一篇选文关注“情感与理智”,2019年第一篇选文关注“记忆与写作”。并且第一题,就出在这个关注点的两个概念的契合点上。2020年呢?可能关注“人类与灾难”?关注“灾难与瘟疫”?关注“科学与救灾”?……
 

第七、清晰把握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的情感意义与思想启示

试题中的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基本指向情感意义与思想启示的把握。文章书写的人、事、物,都在“大我”情境中。

我们看一下近三年试题:

2017年《相思》,写丈夫、父亲、现代国家公民,写勇担责任的现代国家公民——抒写家国一体的家国情怀。

2018年《错位之思》,写母亲,写生命“错位”现象的启示——直面“错位”,写顺生乐生人生态度对生命的意义。

2019年《流沙中的弱水河》,写弱水河,写困境中的生命现象的启示——直面困难、勇于奋斗,写坚忍不拔的生命意义。

许多同学对此常常很茫然,缺乏答题自觉。

这里有两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这些情感与思想,是常态(恒态)情感与思想,是真善美的情与思,常常表现在人类信仰、高贵人性、崇高精神、文化传承、优美汉语、家国情怀等这些方面。因为同学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极深,对人类文明几千年历程中始终具有底色意义的这些情与思,缺乏清晰的认知与理性的自觉,所以思考这些题目时常常难以抵达深处,甚至心不在焉。

第二个关键:第二篇阅读的几道题目尽管角度有差异,有的是思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的是思考段落的意义,有的是思考语言的风格,有的是思考思想的启示,但每道题都要与文章的核心情思联系起来解答,这就要求既对“解释对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更要对文章的情思有认知、有理解以致认同。

因此,要做好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就更需要同学们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不仅要在解题知识与解题技能的掌握上有提升,更要在“小我”与“大我”的那种内在的深刻的紧紧关联的思想情感的认识、理解与认同上有大的提升。

所以,在课堂的最后,我特别期待,同学们能够对我们课堂一开始所提到的复习“要求”有更深的认识,并用坚实的行动践行这样的认识,那就是——

从人类信仰、高贵人性、崇高精神、文化传承、优美汉语、古代中国、现代中华、现代世界等方面,对六册教材进行系统的梳理,完成文化生命的当下构建——我们是为人类文化所化育的十八岁的生机勃勃的少年!我们是‘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倘能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我们的答题就一定会更精准,我们就会有更高的分数。

祝同学们好运永相随!

祝同学们高考高中! 
编辑:楚小楚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