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议论文的三个关键词:问题、争议点、情境|名师教你写作文

沈国全 新读写 2021-05-01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某种意义上讲,“写作”的过程就是在命题(或材料)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联系”可以是瞬间的碰撞,即所谓的灵感。而这种碰撞所形成的“感点”就是我们经常所谈到的“角度”。

本文刊登于《新读写》杂志。
问题、争议点、情境

——高考议论文写作的“任务分析”

沈国全,上海市嘉定区高中语文教研员,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 
 
      高考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一种“遵命作文”:无论是什么形式,命题、半命题也好,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也好,都要求按照命题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写作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根据命题者提供的一段语言材料,准确、到位地分析出需要你完成的写作任务呢?

      我以为必须依次思考三个问题:

      这个材料(命题)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其中隐含了多少内在的争议(或矛盾)?

      我是在什么现实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问题、争议点、情境。

1、问题
 
      首先,这个材料(或命题)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新材料作文也好,新话题作文也好,要显示出写作者的思维品质,就得提炼出需要思考的问题来。这个问题一般可以用一组词或短语及其关系来表述。

      2016年上海市高中生作文竞赛的题目是这样的:

      有人对穆拉•纳斯鲁丁说:“把你的戒指给我留一个纪念,想念你的时候,可以看看你送的戒指。”穆拉•纳斯鲁丁回答说:“我不能给你,当你想念我的时候,你可以看看你的手指,那时你会想起,我没有给你这枚戒指。”请以此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穆拉•纳斯鲁丁:阿拉伯传说中最富有智慧的人。

      这是一个故事。从后文来看,这是一个智慧故事。从对话来看,表层就是“机灵”,深层次才是“智慧”。

      “有人”的话是以取戒指为目的的,是不是真的“想念”不得而知;而纳斯鲁丁机智回答的目的也是保全戒指,因为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正“想念”,于是把“想念”与“纪念”做了剥离,将“想念”还给你,戒指自己留下了。

      写作文当然不能这么就事论事,我们得看看这一故事可以引发哪些思考。

      这个材料的关键概念有两对:想念与纪念;戒指与手指头。我们来讨论与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想念”是心里的念头,而“纪念”这里指的是纪念物,相当于“信物”,是感情的凭证,见证。赠予之后,这件物品便附加情感等精神内涵。分离之后,“纪念”便可以寄托“想念”。但是,这种“附加”是极其不稳定的,既然都是“念”,念头一变,“纪念”也就失去了“想念”的功能。

      此时,即使“纪念”还在,“想念”也可能不再存在。而以“想念”为假托来骗取“纪念物”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了,文中的“有人”便存在这一嫌疑。当然,更高级的境界是,即使“纪念”不再,“想念”仍然存在。这就是“想念”与“纪念”之间的关系,也即是“情感”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戒指”是一种贵重金属,这让故事有了复杂的内涵。因为如果只是一枝柳条(如同中国古代文人“折柳相赠”那样),人家也不至于会怀疑索取者有其它的居心。而贵重金属除象征意义外,财富意义也很重大。

      也就是说附加意义比较大,一旦赠予,可能会产生其他的意义。这一附加意义,在这一故事是金钱,而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纪念物”可能是身份、地位等其它的东西。而“手指头”在这里象征着我们的愿望,欲望。这种东西一旦产生,便构成“悬置”,等待着填补,它的荒谬之处在于,一旦不能满足便觉得是“失去”。

      故事中的“有人”便是如此,而纳斯鲁丁的回答将“手指头”的这种“悬置”剥离,还原其“愿望、欲望”的本来属性。他的意思是,如果真有情感在,那么就会一直在那里,不需要“戒指”来表征。送不送“戒指”都可以满足“想念”这一愿望。甚至“没有给你这枚戒指”留下的想象空间会更大。实际上,我们的“手指头”永远都在等待“戒指”,即使有了一枚,还会渴望更多枚。


2、争议点
 
      其次,材料隐含了哪些内在的争议(或矛盾)?

      新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开放了内在的视角,一般来说,所提供的材料或标题,都隐含了多重矛盾或层次。比如,以“疼”为题,稍微思辨一下,就可以知道,从种类上看,“疼”有三种,一种是“生理”上,一种是“心理”上的,还有“文化之疼”;从“疼”的体验上来看,尖锐、撕裂、火辣等等不同感觉。如此思辨,才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准确,更深刻。

      再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一天,富兰克林与同事走下楼梯,进入大厅时,前面一位女同事忽然滑倒,他的同事见状要上前帮忙,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拽到柱子后面。那位滑倒的女士迅速爬起来,一边打量四周一边整理衣裙、头发,然后走了出去。直到这时,富兰克林才拉着他的同事从立柱后面走出来。这一幕让他的同事感到很困惑,一个平常对别人充满同情心的人为什么在别人摔倒时不伸出援手,却躲起来呢?对此,富兰克林解释道:有谁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尴尬相呢?我们躲起来是让那位女士确信,没人看到她难堪的一面,这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极大的尊重。    
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发表你的见解。

      面对女同事摔倒,富兰克林与同事做出不同的反应,一是“要上前帮忙”,一是“躲起来”。从结果上分析,“上前帮忙”可以扶起这个人,但是也许会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永远推到一个人的自尊心;而“躲起来”,虽然没有伸出援手,但是却扶起了一个人的“自尊”。因为,大家都是同事,又是在异性面前。

      如此分析,就有一个问题,即我们在写作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个女性“摔倒了”,到底“摔倒”的是什么?只有搞清楚“摔倒”的是什么,才能够决定到底“该不该扶”。

      可以有以下这些情况——

      摔倒的是“生命”,即如果不扶起来就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当然应该立刻施以援手。

      摔倒的是“心理”,即出现失态等尴尬的情况,最好的帮助就是不帮助。用自己的细心、体贴替她营造一个独立的“私密空间”。因为,独处是无所谓尴尬、失态的。

      摔倒的是“命运”,即遇到重大挫折,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命运”既包括生活层面,更包括心理层面。我们既要施以援手,尽最大努力帮助对方改变命运;又要尊重对方的心理,以不伤害对方心理为基本原则。

      如此分析,我们便可知,富兰克林为什么采用“躲起来”的态度,确实“这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极大的尊重”。而“理解”是“尊重”这个行为是否具有意义的前提。

3、情境
 
      最后,要思考的是:这个命题(或材料)的现实背景是什么?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的立意角度与深度。

      某种意义上讲,“写作”的过程就是在命题(或材料)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联系”可以是瞬间的碰撞,即所谓的灵感。而这种碰撞所形成的“感点”就是我们经常所谈到的“角度”。

      比如,阅读“富兰克林”那个作文材料,我们自然会想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常常面临“扶还是不扶”的问题。一方面,面对小悦悦被碾压,18个路人绕道而行令人心寒;一方面,陈光标高调行善,总是让人觉得不爽。当我们质疑陈光标的时候,陈光标觉得委屈。他到底有没有问题?

      富兰克林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当我们谴责18个路人的时候,扪心自问,我们做过这样的“路人”没有?为什么富兰克林能做到的陈光标们暂时还难以做到?行为的文明与物质的文明是什么关系?这个社会缺乏的是善意,还是表达善意的恰当方式? 

      这个材料作文题,所展示的只是“摔倒”的种种情形中的一种,富兰克林的举动固然体现了他高度的教养与文明,但也只是比较恰当的一种处理策略而已。“尊重”或许只是一个角度而已,可以进入的角度还有很多。

      当然,写好高考议论文还包括语言的表达,结构的安排,甚至卷面的书写等,任何一项做得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评价(得分)。

      郭绍虞先生在《大一国文教材之编纂经过与其旨趣》一文中谈到:“现时中学生之通病,若用小品散文抒写杂感,是其所长,至于条理组织,是其所短,是则在思想训练已经稍有缺陷了,何况技巧上的训练也还有问题。”

      离这篇文章的发表,已是61年过去了,但是今日的“现时中学生之通病”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建议广大高中学生依据“问题提炼”“争议点辨析”“现实考量”的顺序,多加训练自己的“条理”“思想”和“技巧”。

 
加强思考能力的训练
——沈国全老师点评考场作文

【习作一】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然而,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又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认识错误,拯救自我
一考生
 
      ①“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然而,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②诚然,认识错误是一个过程,它既包括承认错误,在理论上又包括检讨、反思错误。然而,如果我们承认错误的过程过于决绝与爽快,则极有可能下意识地认为承认错误的过程即为认识错误的完成,缺乏了认识错误的必要步骤——检讨与反思,当然就会与“正确”千里相隔。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承认错误,谨慎地反思、检讨错误,从而全面地认识错误。

      ③理性地承认错误即避免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不一口咬定自己犯了错而逃脱对于良心的谴责与内心的自我改良,不走认错的形式主义路线。理性地、不过于激进地面对自身的过错会自然地引出对于错误前因后果的分析,更有助于对错误的检讨与反思,从而与正确的方向接近距离。

      ④杨绛有言:“人生要向前看看,再向后看看,才能走得更远。”理固宜然。我们需要“向前看看”从而认清改正错误的正确方向,也需要“向后看看”从而回顾与检讨错误,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改正错误的动力。因此,对自身错误的检讨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使我们完成了认识错误的过程,更为改正错误、走向正确打下基础,并且是个人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

      ⑤正如卡尔•波普尔所指出的那样,当代人往往过于爽快地承认错误,从而忽视了对错误的反思。愚以为这是受限于对于错误认识的定式思维,我们常常下意识地将认识错误与承认错误划等号,并轻易地认为承认错误便标志着此类事件地告一段落,从而为自己由实践到犯错的思想过程画上终止符,因而人为地改变了应有的认知过程,将对于错误的意识与思想程序主观简化。与此同时,承认错误过于爽快的结果往往是可观的,因为他人与社会会因此为我们贴上“勇于认错”的光荣标签,而我们自己也无法或难以认识到曾与正确咫尺相隔。

      ⑥久而久之,如今的我们对于承认错误似乎越来越爽快,而反思错误却越来越受忽视,因此我们对于错误的认识循环常常是缺失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知错不能改,往往是无效的。

      ⑦勇于承认、反思错误,从而全面地认识错误,方能拯救自我! 

【点评】
      本文是在两个概念的比较中展开的:认识错误与承认错误。两者共同点是“认”,不同点是后者只“承”,前者还有“识”,即“包括检讨、反思错误”。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我们需要理性地承认错误、谨慎地反思、检讨错误,从而全面地认识错误。
      接下来就是论证了。第③段谈到“理性地承认错误”可以“不走认错的形式主义路线”,即避免不触及灵魂;第④段借杨绛的权威言论指出“回顾与检讨错误,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改正错误的动力”;第⑤⑥段从现实着手分析草率认错的两方面的原因(“思维定式”、“结果受鼓励”)。正反两面,条分缕析,全面而深刻。 

【习作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看清自己
一考生

      ①很多时候,向上看向下看,并不是人们说的“敬仰”和“鄙视”这些可以由自身意志决定的东西,出身、阶级、社会价值观……这些东西在无形之中强迫我们向上向下看。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

      ②被迫向上看向下看的例子并不少见,也许“被迫”二字亦不恰当,但许多东西确是生来便决定的,鲁迅先生曾提及中国的历史便是做奴隶的历史,人们千方百计给自己找一个可以偷生的奴隶身份却不自知,为什么?因为他们生来就是一个奴隶,社会的言传身教告诉他们,他们是奴隶,他们生来就只能向上看,以为自己低人一等。看得久了,自然觉得自己天生卑贱,同样的,那些贵族子弟生来就向下看见仆人,仆人的孩子服侍他们,看得多了,竟也认为自己生来高贵,可以肆意差使他人。

      ③贵族头上有贵族,奴仆底下有奴仆,每个人就在这等级中自己寻找位置住进去,在日复一日“向上看”“向下看”的过程中变得理所当然的高贵与卑贱,而可怕的是,它发生在人们不自知的地方,它是社会的产物。

      ④那现在还有吗?有的,有阶级的地方便有。向上看向下看的事有很多:职业、疾病、智力、外貌……但是难道一个人一定会遵循“向上看”从而卑微,向下看自命高贵的可悲待遇吗?不是这样的,有些人向上看却不自认低贱,有些人拥有俯视他人的资本却不因此骄傲。曾经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但那不够,过于激烈的呼喊会成为暴动的种子。看清自己后应当获得的是一种平和的力量,人们因知识而从容,因知识而谦卑。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挨批斗时和民众一起喊“打到于光远”,就算身在牛棚也每天放声大笑。是什么让他在如此屈辱中平和自在?在那个扭曲的年代里一些人被迫向上看,但他们知道自己应有的位置。

      ⑤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呢?思想,智慧,知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摆脱思想束缚,但人是有从先贤那继承的智慧的,思想家们教我们“人人生而平等”,因而我们思考,我们质疑。我们发现我们总是在向上看向下看,从而能使自己定义自己的地位。看清自己,看清每个人,我们首先是人,其次再是怎样的人。

      ⑥我想在于光远心中,他从来不是了不起的经济学家,或是国家贡献者,他只是个人,和普通人一样的人,因而在批斗时才能如此坦然乐观吧!看清自己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在这个被迫向上看向下看的世界里,我们也要平和自在地活着。 

【点评】
      本文在首段提出观点并点题之后,第②段摆出“一直往上(下)看”的事实,然后在第③段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第④段正面立论,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第⑤段进一步分析怎样才能做得到:看清自己,看清每个人,我们首先是人,其次再是怎样的人。最后一段通过分析于光远的行为再次重申“做一个普通人”的重要。
      整篇文章围绕着如何在等级社会里保持做人尊严这一核心观点展开。作者看清了材料中提到的两种方式都是错误的,进而在否定的基础上提出正确的方式。思路清楚,层层推进,逻辑严谨,价值观也清晰、准确。

【习作三】
题目见前文关于穆拉•纳斯鲁丁的戒指事。

记忆寄托于心灵
一考生 

      ① 忆、想念、纪念,用来描述人们对过去的追溯的词语有太多太多。人们似乎愿意回顾过去,乐于记录人生。记忆寄存于物品之中一话不假,戒指、相册、磁带,人们把属于自己与他人的思绪统统注入其中。而脱离了物品的寄托,记忆又是从哪里显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呢?

      ②那些有强大记忆力的人毫无疑问是“提取”记忆的佼佼者,有人甚至可以清楚回忆起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的细节。可以说他们的记忆存在于他们的大脑,无需外物的寄托与提醒。然而这种“保质期”长而有效的记忆力并非人人都具备。

      ③大部分人习惯于将记忆寄托在物品之中,是一种纪念,亦或是一种证明。相片记录了我们逝去的青春,唱片承载了那一段段金色年华,戒指便见证了男女双方的爱情永恒。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品蕴含的是不一样的记忆。物品的的确确是“呼唤”出人们内心记忆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送离别的友人礼物,在值得纪念的场合合影留念已成了人们最习惯的“记忆”方式。可就算记忆失去了物品的寄托,它难道会就此消失吗?

      ④记忆仍真实地存在于人类的内心世界中,某个场景、某次事件,甚至是某种想法,我认为这里才是记忆“栖身”之处。可能某天某时某地,你会忽然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此景一般熟悉。或许是某人对你说了一句能追溯进你内心的话语,又或许过去的回忆就在此时此刻迸发出来。这种被烙印,或者说被一些触发条件“拉扯”出来的记忆,又哪里再需要物品的寄托呢?而它却并非靠“记忆”的记忆,只是在于你的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可能只是你曾经记忆过但如今忘却的事。这种来自心灵的记忆往往能带给我们新鲜感、满足感,就好像“回忆,纪念,思念”这些词语全部揉和在了一起,注入你的心里。

      ⑤也许有的人会问,不能与他人共享的记忆有何价值呢?的确,这份来自心灵的记忆无法与他人共享。但我觉得它的可贵就在于它的纯粹与长久。凭借记忆力去储存的记忆总有一天会被时间或是其他信息冲淡,被记忆寄托的物品也有被破坏或丢失的情况的发生。但只要人心不毁,这份珍藏在心底的记忆仍旧存在着,它等待着有人去发掘。

      ⑥现在的我们走过的路还少,但我们已有了可以去捕捉,记录那些美好的能力,不妨为自己的心灵积累一份素材,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就能想起你、我、他。记得一句歌词这么唱着:那一天,那一秒,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

      ⑦记忆一如星光一直闪耀着,无论是回忆也好,纪念也罢,顺其自然,相信你的心里会给你答案。

【点评】
      本文前两段是提出问题,③~⑦属于论证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讲的一般情形(“大部分人习惯”),即“将记忆寄托在物品之中,是一种纪念,亦或是一种证明”;一部分讲的是“记忆仍真实的存在于人类的内心世界中”。
      小作者讲清楚的是什么道理呢?便是“记忆”与“物品”的关系:有些回忆靠物品维系与唤醒,而还有些“记忆”深埋心底。前者是人类的发明,呈现一种仪式感,而后者是一种本能。一篇千字文,将这一问题讲清楚了,是不容易的。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