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回复「学习路径图」即可下载封面模板
年前去了一趟四川博物院,里面的展品很惊艳,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青铜器、陶瓷等各种展品,真的是琳琅满目。
但是,最让自己感慨的莫过于张大千书画馆,里面展览了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 100 多幅。临摹,就是将古人的笔法、墨法、用色、构图,透过一张又一张的画作,仔细观察它的变化,并加以了解、领会、深入内心,达到可以背出来的程度。然后经过背临过程,使古人技法运用自如,最后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要见贤思齐。但是究竟怎么确定他是不是「贤」,又怎么去看「齐」,他们没有告诉我们。从张大千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对「见贤思齐」进行拆解,得到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找到优秀的作品,比如张大千模仿的就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第二步:拆解对方的做事方法,比如张大千就将敦煌壁画按照笔法、墨法、用色、构图进行拆解。第三步:对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包括了三个程度,了解、领会和深入人心。回到酒店后,自己也开始对这个模式进行了二次整理,得到了《学习路径图》:第一步:寻找对标。
比如想学发布会 PPT 制作,看 ABLESLIDE 的作品肯定是最优的选择。比如想学习机关公文写作,看公众号「老笔头」则不会出错。第二步:拆解得到核心逻辑。
有的人拿到对方的作品后,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再看,最后留下一句——卧槽,好厉害!比如对于一个 PPT 作品,拿到手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模块入手:
心里有了大概的方向,再看一个作品,或者他人的行为,便会更有思路。很简单,如果明确了学习的领域,那么可以找一本对应的书,看看书的章节,里面基本上是按照系统性的方式切割板块。第三步:深入理解他人的操作方法
这是很难做好的一个模块。我们经常的情况是:这个方法很好,我也用!于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比如早期在学 PPT 时,自己看了很多演示类的作品,于是便套用到自己的展示中:一页里面就一个数字,或者一张图。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我没有深入理解他人为什么这么做。推荐 STAR 分析框架,这是回顾事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Situation(情景):做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
· Task(任务):在该背景下,他接手的任务是什么?制定的计划是什么?
· Action(行动):接下来他采取了什么行动?
· Result(结果):最后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 情景:展示展品,推销产品。
· 任务:制作一份让人过目不忘的 PPT ,也方便记者拍下来后进行传播。
· 行动:制作简约的 PPT ,重点呈现产品细节、核心数据等。
· 结果:收获好评。
课堂展示是要把阅读的论文梳理出来,更像 Word 的改良版;而这种演讲型的更倾向于大舞台,而且对演说者的要求更高。第四步:内化评估适配性
适用于现状改变。
适用于未来采用。
不适用。
为什么要有这么一步?因为很多事情,别人这么做合适,自己这么做真的不合适,或者不适合现在尝试。举个例子:我们观察了一位牛人,发现他之所以能跟很多人建立良好关系,是因为很会喝酒,擅长组织聚会。但是对自己来说,现在经济基础不行,不适合当前采用;又或者自己本来就不胜酒力,自然难以实践。所以,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才能真正消化、吸收与应用。我是小结
综上,我们通过张大千学习敦煌壁画的总结,提炼出了一份《学习路径图》。它包括四个部分:第二,拆解得到核心逻辑。明确学习内容到底包括哪些模块,方便深入观察。可以通过对应的图书目录,找到框架。第三,深入理解他人的操作方法。推荐 STAR(情景、任务、行动、结果)框架法。第四,内化评估适配性。判断它适合于现状改善,还是未来采用,亦或者完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