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3】原住民空间融合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提升策略

2018-02-07 陆明 蔡籽焓 规划师杂志

主题: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提升

【编者按】

城市空间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特色的魅力展示场所,而城市空间的品质与活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由追求“规模扩张”向关注“品质提升”转变,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也因此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关注对象。为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提升”为主题,在梳理、总结我国城市品质提升规划主要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对大城市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老旧社区及保障房住区等的空间品质与活力提升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读者们提供有益参考。

【规划师论坛3】

原住民空间融合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提升策略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城乡规划系副主任陆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蔡籽焓在《规划师》2017年第11期撰文,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及风貌特色的空间载体,又是体现城市空间品质及活力特色的重要场所,而

以原住民为活力主体的空间提升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内在动力。文章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理念,通过对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筛选,构建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并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期从提升空间活力角度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的目标。

[关键词]街道活力;空间品质;原住民空间融合;历史文化街区;哈尔滨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1-0017-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陆明,蔡籽焓.原住民空间融合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提升策略[J].规划师,2017(11):17-23.

一 

 原住民空间融合与街道活力因子分析

(一)原住民空间融合与街道空间融合

1.原住民空间融合

空间融合的概念源自于城市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研究,目的是促进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及优化,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就城市空间本身而言,物质性的空间要素和关联性的空间要素存在着彼此影响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的变化中,空间产生了持续的演变。空间要素属性的差异和附着于属性之上的空间功能又决定了空间要素之间产生融合关系的必然性,而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融合便是对应空间分异和空间融合需求而产生的。

在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规划过程中,如果保留原住民的居住生活,势必会产生旅游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冲突。在此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融合是指物质空间布局如何对原住民生活居住的领域与旅游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有机的划分与整合,实现原住民便捷的交通出行、生态的居住环境和持续的空间活力诉求。此外,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布局在侧重商业开发倾向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公共活动空间对居住环境的打扰,提高空间环境质量及活力特色。

2.街道空间融合

街道的空间融合是依据原住民空间融合理念而提出的,是指协调发展原住民的生活交通行为与商贸旅游交通行为,从交通路权分配、街道空间分割和静态交通分离等方面提出原住民优先、空间融合的街道形式。空间融合的街道既能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交通空间局促条件下的行为冲突,又能满足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的要求,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尊重原住民的生活轨迹,合理分配交通路权。空间融合的街道以尊重原住民的生活轨迹为基础,提高其出行效率,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交通微循环畅通。旅游商业所带来的外来游客交通流量具有一定的时段局限性,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交通流量则是持续性的、有生命力而不间断的活力动因。空间融合的街道要求将旅游交通与生活交通分离,限定道路使用权限,弹性灵活地安排交通使用优先次序,有益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特色营造及空间品质提升。

(2) 构建融合型路网结构,实现街道空间的有机分割。空间融合的街道需依据街区规模及用地性质分类,构建空间融合的路网结构;有效组织交通疏散,延续遗存的空间肌理,布局融合型路网并对街道空间功能进行有机分割,促进原住民交通方式与游客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提升街道空间交通环境质量。

(3) 形成慢行空间系统,对静态交通进行分离布局。在空间融合的街道下形成的公共空间对原住民应是友好的,满足在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安全、畅通和舒适的慢行空间系统的要求;突出体现街区“宜居、宜游、宜购”的特色,提高公共慢行空间体验质量与环境品质;分离布局原住民和游客静态交通,路边划定的停车空间仅限原住民使用,减少主客停车互扰,以增强街道空间的人性化。

(二)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因子选择

1.因子初选

关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因子,有学者提出人性化尺度、连续的街道界面、功能的多样性、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人性化的街道设施、安全的街道空间及丰富的街道活动空间等构成要素。2016年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提出了交通有序、慢行优先、步行有道、过街安全和交互便利等 21 条导则,这是目前对街道空间活力设计引导较为全面的规划成果。

关于历史街区空间活力影响因子,有学者认为应包括建筑单体及院落、街巷空间、细节环境、功能置换和业态构成等重要因子;街道空间尺度、人流密度、交往活动、街道线型、停留空间、人口比例、沿街居住建筑及休息设施等要素是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保持街道活力的影响因子。还有学者将人对街道的主观感知作为评价其活力的影响因子,包括吸引力、界面丰富度、透明度、基础设施完备度、街道美观度、安全度及建筑精美度等,并通过公共开敞空间、历史建筑保护、功能分区、公共服务设施和视线控制等指标进行专家打分,判断影响因子的权重,从而构建街道活力的评价体系

通过研读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营造相关文献,结合原住民空间融合理念和街道空间活力特征及其相关程度,研究采用频度统计法,通过梳理上述文献资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初步选择 25 个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指标因子,并将其归纳为安全有序、绿色低碳及活力特色3个维度(表1)。

2.因子筛选

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共发放20份问卷,其中包括6位正副教授、3 位高级工程师、5 位博士研究生和 6位注册城市规划师,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为 17 份。通过专家对上述 25 个指标的5分制李克特量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评分,将每个指标得分相加并取均值按从大到小排列,得出描述统计量表(表 2)。在此基础上,选择均值为3分以上的指标形成指标评价体系,共计 16 个指标,作为进行原住民主观评价调查的测量因子。

(三)街道空间活力因子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群众满意度是衡量规划建设成果的标准。城市空间中的公共产品为大众共享及为其提供服务,街道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原住民和游客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街区历史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可见,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理念,以原住民的主观评价来分析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可从一手资料入手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结构系统化的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体系。

1.数据采集与测量

研究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街道空间进行公众主观评价调查研究,对原住民进行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共采集了259个样本,分析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对原住民的影响程度。问卷通过16个问题对街道空间环境、设施利用及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主观评分调查。测量量表为5分制李克特量表,请被调查者对各题项表达自己的意见,量表中所有题项都为正向项目,分值越高表示题项的影响程度越高。但单纯依靠计算各题项的总得分值来代表相关因子的影响及重要程度是不科学的,还需整体考虑各因子间的相互影响及各因子不同的权重。因而研究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初步判断量表的结构内容,并根据题项因子载荷对影响因子进行剔除及归纳,对优化后的因子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因子影响的相关指标系数。

2.街道空间活力因子维度划分

研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16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方差极大化方法对因子进行负荷旋转。模型的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851,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这些因子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分析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模型中有 3 个主要成分特征值大于 1,分别用F1、F2、F3 表示。可以发现,3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77.104%,但有两项公因子方差小于 0.4 的项目,即人车分行和街道归属感,需将这两个因子剔除。再次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 14 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因子进行负荷旋转,得到的 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850,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与上述检验结果一致,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模型中3个主成分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因子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129%(表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尺度宜人、视觉丰富、环境舒适、界面连续、功能混合和历史延续 6 项因子对 F1 的负荷值最高,且从内容上看反映的是街道空间活力和街道特色,因此将F1命名为“活力特色”维度。绿色技术、集约高效、生态种植和能源清洁 4 项因子对 F2 的负荷值最高,且从内容上看都与街道绿色景观和低碳生态相关,因此将 F2 命名为“绿色低碳”维度。步行优先、路权明确、设施智能和骑行连贯4项因子对 F3 的负荷值最高,且从内容上看反映的是街道交通安全及通行顺畅,因此将F3命名为“安全有序”维度。

通过对比16项因子结构和14项因子结构发现,尽管剔除了两个影响因子,但总体的主成分特征没有发生改变,可以确定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的主要因子成分为“活力特色”“绿色低碳”“安全有序”3个方面。剔除项目“人车分行”与街道的安全有序相关,但可以被“路权明确”因子所取代,并与其意义重复;“街道归属感”属于街道空间活力范畴,又与街道的景观塑造有关,该因子的作用分散在两个成分因子上,其公因子方差相对较少。因此,通过对模型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可以判断出因子结构的合理性,与理论逻辑关系是相符的。

3.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构建

研究将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与主成分特征进行关系对应,得到具有理论意义的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对其进行量表的信度检验,发现全项目模型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7(表4),无论是总量表还是分维度量表,都表现出良好的信度。

为了使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模型更具科学性,考虑到因子间也有相互的影响作用,且对各因子的权重载荷也有影响,因此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已构建的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将14个因子作为观测变量,分别反映安全有序、绿色低碳和活力特色3个潜变量,并进行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各因子载荷的标准化系数(图1)。结果显示,模型的卡方值为 335,自由度为 74,比值为 4.53,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其他拟合指标中NFI值为0.922、CFI 值为 0.938、IFI 值为 0.938、AGFI值为 0.793、RMSEA 值为 0.087。除了RMSEA 值略大,其他拟合指标值都表现良好,综合考虑因子体系模型的理论意义,可以判定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统计支持。

基于此,研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的因子进行整理修正,归纳出 3 个主成分因子,分别是安全有序、绿色低碳和活力特色。每个主成分因子由内部分项子因子构成,形成了影响街区空间活力的因子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再次检验了所构建的因子体系模型,得到的模型拟合相关指标验证了模型的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发现各子因子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是显著的,其中步行优先是安全有序维度下路径载荷最大的因子,其路径载荷为0.91,说明街道空间安全通畅状态应以原住民步行优先为首要条件;生态种植和绿色技术是街道绿色景观的关键影响因子,其路径载荷均为 0.92,反映了原住民对街道空间的生态低碳需求;尺度宜人则是街道活力特色维度中权重最高的因子,其路径载荷为0.95,对视觉的要求和环境的舒适度也是原住民评价街道空间活力的重要指标。

(四)基于空间活力因子分析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规划策略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应从安全有序、绿色低碳和活力特色3个维度,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角度,通过对街道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优化,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品质,激发街区活力特色。

(1) 安全有序。构建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明确街道路权分配,以原住民路权使用为优先选择,合理规划街道步行空间,建立非机动车慢行体系,选择智能型街道设施进行空间管控,从而优化街区交通秩序,提升街区活力。

(2) 绿色低碳。提升街区绿色低碳的生态设计,改善街区空间环境品质,因地制宜地选择绿植树种,以集约用地的方式进行生态种植,采取生态节能的绿色技术以保证街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活力特色。着重营造空间环境活力特色,保证街道空间舒适宜人的空间比例,规划设计连续的街道界面以满足使用者的视觉需求,倡导功能混合利用,优先满足原住民“原地宜居”的诉求,优化街区环境质量,突出本土历史的延续性。

二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街道空间活力提升规划实践

为了验证上述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本文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活力现状,同时结合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的统计分析结论,从构建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促进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营造空间环境的活力特色三方面提升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激活街区活力。

(一)街区概况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中部,紫线范围界定为北起升平街、地灵街,南至南勋街、丰润街,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紫线范围为47.23 万平方米。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为 20.27 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 26.96 万平方米。该街区作为哈尔滨近代发展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是哈尔滨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是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该街区是哈尔滨市第一批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于 2007 年正式开始动工逐步推进更新改造,现已完成南二至南四街区的整体改造建设。

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众多,包括具有“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历史悠久的胡同、大院和街巷等物质空间资源,富有浓郁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通过现场调研,深入挖掘区内特色资源,统计特色建筑 68 栋、特色街巷 6 条、特色院落41个和特色文化活动60项。

(二)街道空间现状分析

(1) 现状道路交通秩序。街区内部道路结构呈鱼骨状,为“主街—辅街—胡同—大院或主街—辅街—大院”的结构,道路间的联系较为清晰。现状街道延续传统肌理,缺乏步行空间及非机动车空间,人车混行导致街区内部交通安全性较低。2007 年阶段改造后在景阳街至南头道街区域内建成一处地下停车场,主要服务于商贸旅游人群,但街区严重缺少原住民停车场所。

(2) 现状生态绿化环境。绿化树种种类较少,对本地物种挖掘不够,缺乏乔灌木的多层次组合,未能丰富街道景观;大部分街道缺少绿化种植,街区整体绿地率较低;街区生态环境营造较为单调粗略,无法满足严寒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特殊生态技术要求和原住民对生态景观环境的需要。

(3) 现状空间景观特色。街区内部街道形成年代较早,原有街道格局空间尺度宜人,但原住民对于空间的归属感较低,街道空间中混杂部分现代风格、欧式风格的建筑,与街区整体“中华巴洛克”风格缺乏协调统一。标识设施缺乏规范管理,材料低档且布置简单粗放,对街道立面景观产生消极影响。天际线缺乏引导,平直乏味,多层建筑与低层建筑之间缺乏过渡,屋顶形式不统一,轮廓线不美观。

(三)原住民空间融合下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内容

研究通过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主观评价测量因子的统计分析,得到影响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模型中安全有序维度下的因子优先次序为步行优先、路权明确、骑行连贯、设施智能;绿色低碳维度下的因子优先次序为生态种植、绿色技术、集约高效、能源清洁;活力特色维度下的因子优先次序为尺度宜人、视觉丰富、环境舒适、界面连续、功能混合、历史延续。在此基础上,规划利用上述模型中显示的各影响因子权重值,判定空间因子所对应设计策略的重要程度,提出以原住民空间融合为目标、空间因子优先顺序鲜明的街道空间要素设计策略。

1.合理分配交通路权,构建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根据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中安全有序维度下因子权重值的排序,街区优先设计原住民步行空间,明确交通路权,使街区内骑行保持连贯,再发展智能交通设施设备,构建安全有序的空间环境。

(1)步行优先。控制街区交通流量,缩减车道宽度,增加原住民步行空间。倡导“步行先行,车行礼让”的交通管理理念,提高街道人性化水平;将交通量较小的街巷车道宽度从3.5m缩减为3.0m,可以使原住民步行空间增加1m(图2);同时,扩展街道行道树及其他设施设备的可利用能力,可以采取嵌石铺装树池的方式来增加原住民空间融合的步行界限。

(2) 路权明确。通过交通规划对街道空间的交通组织设计进行指引,突出原住民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路权优先的模式;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融合的微交通组织,实现原住民交通与游客交通协同发展的需求,有序地分流人群及车流;将原住民与游客的静态交通进行分离规划,按照150m的服务半径规划公共停车场4处(图3),作为商贸旅游公共停车空间;划定路边原住民专属停车位,采用智能居民卡咪表停车设备进行权限控制。

(3) 骑行连贯。鼓励原住民采用非机动车交通出行,科学合理地增设共享单车服务集散点,构建原住民慢行空间系统,串联街区各个主要的交通换乘节点,满足原住民的生活需求,形成连续、舒适、低碳化、人性化和均等化的公共空间慢行体系(图4)。

(4) 设施智能。在街区重要节点增设交通流量显示器,实时显示街区容量数据,包括车流量及人流密集度,保障原住民的生活安全需求;同时,控制旅游容量,提高公共设施对原住民的人均服务能力;设置智能型路灯等街道设施,提高原住民的使用满意度,提升街道空间品质与活力。

2.引入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根据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中绿色低碳维度下因子权重值的排序,街区重点发展因地制宜的生态种植,选择适合寒冷气候条件的、满足当地原住民生活需求的绿色技术,集约高效地利用绿地空间,推进清洁能源设施的使用,从而促进街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生态种植。通过对沿街行道树树种选择和树冠线高度设计的有效引导来协调街道界面,提升街区的生态形象,满足原住民的生态需求;采用行道树、盆栽、绿篱和垂直绿化等多种种植方式提高空间融合的街区绿地率,增加街道生态绿量,突出绿植夏季遮阴、滤尘、减噪,秋冬季防风防沙的生态景观效果;考虑哈尔滨寒地特征及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局促的特点,选择耐阴抗旱且挂叶时间长的寒地园林树种,以本土植物为优选物种,突出街区生态可识别性 。

(2) 绿色技术。将绿色生态技术应用到街道设施使用中,对街道铺装的选择要考虑寒地特征及原住民出行活动需求,优先采用透水防滑的材质满足夏冬季节原住民出行安全的需要;布局设计标高低于路面的下沉式绿地,充分利用绿化种植对街道雨水及冬季融雪水流进行渗透,形成利于原住民日常使用的海绵式街区形态

(3) 集约高效。街区内院落间参差错位,内部场地小且分散,采取袖珍绿地的形态进行见缝插针式的绿化种植,形成融合型绿地空间,并在满足绿化种植的同时兼备社区休闲活动及原住民静态交通功能,形成功能复合型生态空间(图5)。

(4) 能源清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景观设施,满足原住民生活低碳节能的期望,街道路灯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照明设施,选用光伏信号灯等交通管理设备,降低街道交通能源消耗;通过布置太阳能智能垃圾箱、设置太阳能智能公共自行车车棚设施及在建筑屋顶等视觉盲区布置光伏发电设施等措施,实现街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营造空间活力特色,满足原住民“原地宜居”的诉求

根据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模型中活力特色维度下因子权重值的排序,街区优先设计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环境,满足原住民的视觉美观要求;布置工艺特色鲜明的环境小品,设计界面连续的街道立面,实现原住民居住与就业功能相融的期望;同时,突出历史记忆特色,提升街区活力。

(1) 尺度宜人。街道的尺度及空间比例是满足原住民空间体验、构成街区宜人尺度的重要元素。规划顺应原有街区空间肌理格局,保持空间融合的紧凑感和原住民的原生态生活模式,维持空间比例均值为D/H=1.5,又因整体街区街道功能性质各异,空间比例值略有差别。

(2) 视觉丰富。控制与引导街道标识广告系统,对商招标识的位置和形式应提出具体指引要求,保证商招标识的统一有序,营造原住民生活空间的秩序性;沿街建筑立面设计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将实体墙面、玻璃橱窗和桌椅阳伞等进行空间融合布置,优先满足原住民生活休憩的需求,营造街道视觉生动活态的效果。

(3) 环境舒适。艺术化设计街道设施小品及物质元素,将哈尔滨的老道外特色及原住民特色融入其中,提升街道家具的公共艺术品质;重视细节设计,保留年代久远的小物件并进行创意设计;同一街道应有统一风格,但在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节点上应进行特殊化融合设计,为街道增加趣味性。

(4) 界面连续。保障空间融合街道界面的连续,识别重点特色街道,提高原住民的归属感;通过修复建筑立面要素引导连续空间界面的形成,主要道路的沿街建筑界面采取建筑限高与限低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空间界面的连续性。

(5)功能混合。街道空间融合了购物、游览、演艺、民俗参与及休息驻足等多样化功能,规划着重促进原住民微型经济商业项目的开发,重现老道外市井生活的商市文化;鼓励用地功能混合利用,形成水平与垂直功能复合型街区(图6);考虑到南二至南四道街改造后原住民的诉求,充分预留原住民居住用地,采用公寓商住混合的模式,满足原住民“原地生活、原地就业”的愿望。

(6) 历史延续。延续哈尔滨老道外记忆文脉,保持街道的生机和活力;保障传统的商业功能和独特的风貌特色融合发展,保留空间肌理与原有街道格局,强化城区特色与地域风情,创造丰富多彩的、容易引发原住民联想与回忆的环境体验空间。

结语

本文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角度,通过尊重原住民的本真生活,塑造街道空间特色,提升街区空间环境品质,充分激发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和生命力;在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中对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的规划重点,并通过规划实践研究提出提升环境品质的历史街道空间活力设计导则。可见,从街区的内部动力出发,即以原住民的生活行为为活力,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环境品质的优化及空间活力的提升,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目标的有效途径。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11期

原住民空间融合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提升策略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新书推荐|《城市观察》,不只是观察……

实施导向下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方法探索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低影响开发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需求导向的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方法探讨

中德城镇群城镇等级与发展资源差异比较研究

基于绿色出行的城市街区影响机理及布局模式研究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发展与规划策略研究

绿野之州:漳州市郊野公园概念规划

【专题研究1】城市更新和风貌保护的城市设计与城市治理实践

【专题研究2】新时期苏南典型开发区转型发展关键问题与对策

【专题研究3】公共政策导向下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制度设计与空间策略

【专题研究4】城市更新形势下日照主城区建设强度研究

【专题研究5】“微更新”理念下日照市山海天民俗旅游村更新与改造探讨

【规划师论坛1】城市品质:城市规划的新焦点与新探索

【规划师论坛2】大城市老城区宜居品质提升的控规路径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