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体博会探访实录:体育产业智能化从“硬”向“软”迈进

付政浩、林苑 体育大生意 2021-10-02


体育大生意第2543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 付政浩、林苑

体育大生意记者


无论承认与否,新冠肺炎疫情都已深刻改变全球每一个角落。危中有机,疫情成功倒逼各行各业加速转型。作为最依赖线下场景、受疫情影响程度最大的行业,体育产业也正在被倒逼着向数字化、智慧化加速转型。在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新方向究竟如何在改变行业?或许,被誉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行业综合性展览品牌”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就是调研场景最直观、可供采集样本数量最庞大、涵盖体育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平台。


5月19日-5月22日,2021年(第39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简称“体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本届体博会分为健身、体育场馆、体育消费和服务三大主题展区,近13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共十数万人次到场。



体育大生意记者全程参与报道了本届体博会,在三大主题展区走访了近百家参展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体育产业数字化、智慧化体现最显著和深刻的细分行业就是健身领域,不仅健身器材这类硬件“更聪明”、“更智能”,而且健身服务内容等软件也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加持下变得更加个性化、娱乐化、高端化和多样性。


虽然在疫情发生前,健身领域已经开启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健身+手机App”早已成为健身标配,手机APP可以满足用户的轨迹记录、数据统计、用户体验、身体管理、运动社交、运动心理、训练计划等多种需求,但这些严格来说都是健身的外围辅助性功能。


而疫情催生了用户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就能健身的新需求,这迫使健身器材和健身服务内容加速进行线上线下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于是,延展健身服务课程链条、打造多种生活场景的健身服务、利用AI技术合成虚拟健身教练成为健身行业的发展共识。就这样,健身智能化从最初的外围辅助向个性化定制的方向蜕变,进而促使健身行业呈现出健身器材智能化、健身内容定制化、健身场景多元化、健身功能高效化等新趋势。



事实上,在体博会期间,健身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明显加速,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无论是中国体育产业峰会上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研判“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的四大新特征,还是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发布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都重点强调了健身行业的智慧化大趋势(延伸阅读:《如何赢在开局之年?2021中国体育产业峰会在沪举办》)。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在接受体育大生意记者采访时,总结了本届体博会的三大亮点,其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健身领域的智能化、科技化元素更为凸显。罗杰此前在体博会举行前的新闻通气会上就曾预判,利用AI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身内容的魔镜会成为本届体博会的明星级产品,这一点如今果然被证实。罗杰还直言:健身行业正在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将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附加值揉进去,形成盈利模式。(延伸阅读:《1300家企业参展、机构客户创新高!2021中国体博会5·19开幕》)



此外,在体博会期间举办的“2021创新推优”活动中,智能健身器材成为获奖重点领域。至于体博会期间举办的第五届“智能健身器材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健身器材展现出的智能化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显然,“万物科技化”已不只出现在科幻小说里,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持续升级的今天,在AI和5G物联网技术的大环境下,健身科技化正在以火箭速度普及并运用。


本届体博会,体育大生意记者组通过实地探访,结合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试图解读体育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的提速以及大众健身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体育大生意看来,十四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未来体育健身领域必将被彻底重构,将会出现一批软硬件融合发展、器材智能化和健身内容个性化深度融合的龙头企业。


  


智能化发展叠加服务属性,体育制造业向服务端转型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大众对体育健身智能化需求强烈,并愿意为其买单,89%的受访者认为体育健身智能化是必要的,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购买过智能运动设备。而在健身器材购买或升级决策中,智能类功能也已上升为主要因素,特别是中高端人群、高频健身人群尤为看重。



此外,健身器材智能化的具体需求,主要是“软件+内容+饮食+健康”管理,呈现产品服务综合化发展趋势。合计47%的受访者期望健身器材搭载健身指导、智能健身和智能健康管理功能。体育大生意记者在2021中国体博会的探访也印证了《报告》关于健身智能化的诸多调研结果。


在体博会上,体育大生意留意到不少传统室外健身器材制造商都配备了智能设施,用户只需要手机微信扫码即可与这些设施进行数据同步。相关设施的智能化,也为未来社区内进行小型体育比赛提供了基础设施。比如,在本届体博会上好家庭展出的室外智能健身房4.0版本。


在使用好家庭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健身时,首先可以在体质测试区进行身体素质能力的全面测试,得到综合评定。首次扫码授权、数据自动上传后,系统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显示、储存、分析个人的体测数据,自动生成个性化运动指导处方,将不同需求和状况的运动者分别引导至心肺功能区、力量训练区进行有氧锻炼或抗阻训练。



运动者在健身完成后进入拉伸训练区拉伸,完成整套运动流程。而在体质测试中不适合运动的人群则将被引导至智力运动区,进行益智棋牌的训练。结合APP和微信小程序,使用者不仅能够直观便捷地查看、统计健身数据,还能在一段时期后再次进行测试,从而形成测试-训练-测试-提高的有效运动闭环,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延伸阅读:室外智能健身赛道悄悄崛起,揭秘好家庭的全民健身方法论》)


商用健身场景中,健身房/俱乐部会员参与率提升显著:锻炼平均单次时长从去年的72分钟提升至76分钟,人均消费同比增长近13%,个人年消费在2001-4000元的人群增幅最大。16-30岁年轻人群年人均消费4586人民币,同比增长30%。需要注意的是,高消费人群会更加关注健身房/俱乐部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智能健身服务,这将成为商用健身场景高端化、品牌化阶段的重要竞争方向。



家用健身场景中,消费者线上购买健身器械成为主流。五大主力渠道为京东、淘宝系、品牌官方直营店、运动类网站/APP、新电商平台。消费者对于大件家用健身器材价格的接受区间,主要位于1000-6000元,其中2-4000元的中低段占比最多。目前,市面上有40%的家用健身器材产品处于这一区间,相关定价有望进一步优化。此外,家用健身器材的占地面积也成为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考虑要素之一。



走步机搭配升降桌,健身人群可以一边健身一边办公,金史密斯展馆的这一场景让很多人驻足围观并现场体验。作为家用健身器材的创新品牌,金史密斯的跑步机和走步机多采用金史密斯家族式可对折平台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1721078839.2 专利种类: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跑台可以进行180°对折,再与扶手进行折叠,折叠后可以进行直立收纳,产品设计简约一体更省空间,最大程度节约了房间的占地面积。以金史密斯的R2跑步机为例,占地仅为0.11平方米。



认知度高、使用频率高的大件家用健身器材,直接作用于购买率/升级率的攀升。用户对于跑步机的认知度为84%,促使购买率高达45%。锐步、小米、Keep位列认知和购买前三甲。哑铃、踏步机、弹力带、筋膜枪则位于小型家用健身器材前四位。



在调研列举的其他健身器材品牌,受访者在认知度和购买选择上,除Keep在动感单车品类排名第2位外,排名靠前的主要为传统厂商品牌。对于家用大型健身器材满意度,普遍给予了较高评价,基本都达到了87%以上。


用户升级家用健身器材的关注点在于产品性能、智能、稳定性、占地面积和重量等,期望改善的主要方面包括:更加小巧,更加节省占地空间;增加使用的趣味性及舒适度;解决售后维修养护问题等。相较跑步机而言,动感单车、健身车、划船机、椭圆仪等大件健身器材仍需通过市场培育开发新用户、提升用户认知度。


《报告》建议,不同健身器材的智能功能应有所侧重。例如,对于跑步机,消费者更关注是否支持心率检测、动作纠错等专业功能;动感单车则需要提供视频影音、VR实景。在这次中国体博会上,不少厂商推出了VR动感单车、健身镜等最新产品。



此外,在2160名产生体育实物类消费的用户中,最近一年购买过智能设备(手表、手环、耳机、健身镜等)的受访者占比为31%。智能运动设备已成为体育实物类消费第五大细分品类。在健身器材购买或升级决策中,智能类功能也已上升为主要因素,特别是中高端人群、高频健身人群尤为看重。具有锻炼习惯的人群,其智能运动设备购买率明显高于总体水平。


健身器材智能化的具体需求是软件+内容+饮食+健康的管理,呈现产品服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消费者期望使用服务&管理为主、内容&社交为辅的智能健身产品。比如,在本届体博会上,瑞克携手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举行了“Merit超燃脂麦瑞克全球战略发布会”。麦瑞克推出全新的品牌战略——“超燃脂健身专家”,并发布了“1+5+N”超燃脂生态系统。



“1”是代表一键超燃脂APP与课程内容;“5”是代表麦瑞克“超燃脂”核心五大品类,包括超燃脂跑步机、超燃脂动感单车、超燃脂椭圆机、超燃脂划船机、超燃脂筋膜枪;“N”是代表除了超燃脂五大品类产品之外的呼啦圈、跳绳等健身小件+体脂称、心率手环等检测设备。延伸阅读:《首个专注于极速燃脂的家庭健身品牌!麦瑞克超燃脂战略惊艳中国健身业


70%的受访者借助运动APP锻炼,用户对在线课程、社交互动、远程赛事获取奖牌的需求渐长。运动类APP有望在更长时期影响大众参与健身的形态与途径。



  


健身品牌积极与互联网大厂合作,舒华的鸿蒙系统跑步机引关注


《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人们闲暇时间减少,但参与运动健身的热情依然未减。84%有运动规律的人每周锻炼三次及以上。跑步、游泳、乒乓球受到全年龄段人群欢迎。特别需要注意,跑步的参与率大幅提高,呈现“全民跑步”趋势,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参与率超过70%。本届体博会,各大品牌推出了商用及家用跑步机新品,部分品牌与互联网大厂合作面向全场景运动人群。


比如,在本届体博会上,舒华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极智2代豪华商用跑步机”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成为体博会全场瞩目的一大焦点事件。参会者争相体验,以致于位于2.1号馆B101展位的舒华品牌馆内排起了长队。



舒华体育品牌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在鸿蒙系统的加持下,跑步机能够实现硬件互助、能力共享,极智2代豪华商用跑步机秒变AI教练。跑步前,基于鸿蒙极简连接能力,实现快速登录,跑步机秒切个人运动空间,并根据运动能力、健康状态,推荐更适合你的运动方案;跑步中,基于鸿蒙分布式能力实现多设备联动获得更多维度的运动指标,智能监测和分析个人运动状态,提供科学的实时语音指导;跑步后,科学评估运动能力和状态。更为吸睛的是,手机视频还可以一键流转到跑步机,运动追剧两不误。


此外,舒华还发布了与冬运中心共同研发的体能竞技智能产品——89系列力量器械及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该产品将智能软硬件引入体能训练,同时进驻冬运中心几大训练基地供运动员使用,助力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该产品能实时捕捉运动轨迹,并将运动数据传送到学员App和教练App两端,助力日常科学决策,优化训练目标。运动员登录账户即可查看训练任务并依照指示训练。并且,本地化的数据存储让运动员随时可以安全便捷地查阅数据、提升自我。



体育大生意记者了解,目前华为等巨头正在与多家运动健身品牌合作,广泛渗透到市场中,促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指出,公共健身场景下,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取代了体育公园成为选择比例最高的公共健身场景。因为免费、离家近等因素,目前各个场所公共健身器材用户数、使用率、锻炼时长处增长态势。用户平均每周使用2.21次,使用3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为44%。近九成以上人群在公共健身器材上锻炼时长15分钟以上,同比增长3%。健身人群对公共健身场景/器材关注度提升的同时,对器材的运维保养、智能化、多样性有了新的需求。1/5的公共健身器材使用者,会关注智能化因素



调研显示,大部分项目随着城市线级逐次递减,但健走、广场舞、太极具有显著下沉特点。羽毛球、骑行、篮球、瑜伽、操课、滑雪等呈现年轻化特征。银发族偏好健步/健走、广场舞、钓鱼、太极。


运动成为扩展社交圈的有力渠道。56%用户选择与朋友一起运动,42%用户选择与球友/跑友一起运动,体育运动被认为是主要且稳定的社交手段。


在不同类型体育场馆的选择因素中,体育综合体受到重点关注的是硬件设施好、安全、齐全,综合配套服务好,现阶段的主要需求以运动锻炼为主,以体育培训为辅,其他休闲娱乐服务需求处于较低水平。体育场馆的选择决策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专业安全、设施齐全、有基本配套服务、场所大、运动种类丰富等方面。而选择体育公园进行运动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好、场地免费、健身器材种类多等。


调研显示,健身房/俱乐部、大型体育场馆等专业场馆增量显著提升,同比增长超过50%。28%用户选择体育综合体锻炼,同比增长9%;23%用户选择体育场馆锻炼,同比增长10%。这也直接促使体育制造业针对用户需求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体育大生意在体博会现场发现,智慧体育场馆科技产品的竞争日渐激烈,未来用户将能拥有更为便捷、高品质的场馆使用体验。



《报告》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体育消费在增加。核心用户的体育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相关消费同比提升2.3%。高尔夫、操课、瑜伽等对体育服务需求较高的项目增幅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收入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依旧明显。最近一年,月收入在1万以下的家庭,个人体育消费平均增加了372元;月收入在2万及以上的家庭,体育方面的个人平均消费增幅显著,实际花费增加2223元。



大众健身资讯获取方面,目前运动APP、短视频、两微、B站、知乎、小红书是主流的认知渠道,其中,使用运动APP获取信息的用户最多。《报告》也指出,年体育消费在8000元以上的用户,其典型特征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女性、年龄16-30岁之间,家庭月收入超2万人民币。品牌或需要加强触达潜在消费者,与这些购买力强的用户实现更深层次的连接。



  


体教融合政策红利催生“体考神器”,青少儿体育产品服务供给大幅增多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出体教融合政策,要求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并逐步提高体育在升学考试中的分值。尤其是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专项政策的发布,体教融合大幅拉动家长们的体育消费内动力,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政策机遇。《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的调研显示,体教融合效应凸显,近七成家长听过体教融合政策。家长对孩子体育的实际投入持续增长。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明确了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5月11日,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5家部委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八个专项行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这些政策已明确指出,学校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引导家庭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相关政策还督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强化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



从本届中国体博会看,体育用品制造业已开始逐步增强青、少、儿体育产品及服务供给,面向政府、教育系统及青少年市场。健身器材制造商已研发初步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如专注于体考的游戏跑步机。这类产品以游戏化训练和竞赛为设定,除了对考试提分有所帮助,还将能促进青少年居家运动参与度,从而增强整个家庭的运动氛围。在体育大生意看来,目前体育考试智能产品基本能够兼顾学生中考培训以及家长的居家运动,不过仍需要更多的市场反馈,以升级用户实际的使用体验。


此外,部分制造商还新推出了严格对标体育考试的测试站。这类备考工具简明易懂,帮助学校、家长、学生一站式掌握体育考试科目、复习标准化的体育考试流程。目前,由于各地体育考试政策和标准都不同,体考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品类上仍有待研制开发,预计未来更多备考产品和服务将进入市场。



作为原创的青少年体育考试辅助教育及游戏化训练平台,木卫六的使命就是“让孩子爱上运动”,从而得到体质健康与体育成绩的双丰收,其产品被广大学生誉为“体考神器”。


木卫六推出运动星球的概念,将全国二十七万多所中学的信息录入,学生们可以集结在木卫六,联网进行交互式线上运动,利用游戏软件开发的技术,将跑步机的运动屏幕制作成学生用户化身为卡通形象在运动场里竞技的比赛运动界面。城市赛、校友赛、趣味赛、以及每周固定举办学生之间的大奖赛,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游戏化的场景中展开体育竞赛,提高孩子运动的持续性和积极性,从而“让孩子爱上运动”。


同时,木卫六通过智能体脂秤连接AI互联网跑步机,检测学生个人体质,针对学生个人身体状况生成运动计划。学生们可以在木卫六上与名校体育老师在线学习体育直播课程,实时交流与互动。日常期间,还可以学习木卫六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发的针对中学体育考试全套课程。并且,木卫六的一台机器两个版本,除了针对青少年设置的青少年版,还有成人版模式。家长们也可以享受来自于木卫六星球的运动体验,孩子与家长一起运动更能够增进亲子关系。


在体育备考这一刚需的基础之上,业界更为期待的是青少年及亲子运动市场的拓展。目前,家长为孩子报名体育培训班的年均消费为3544.57元。其中,学龄前和小学阶段是体育培训目前投入金额较高的年龄段,并有继续增值的态势。不过从运动习惯及生活方式培养角度来说,如果孩子从学龄前就能对运动产生一定兴趣,在上学期间学会1-2项运动技能,体育考试本不该成为家长值得焦虑的问题。


基于此,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中国体操协会在本届中国体博会上尝试推出了蹦床专区,将专业运动中适合推向大众市场的项目,以具象化的产品在展会上进行展示。主办方意图通过挖掘这些竞技项目中的玩乐游戏属性,进一步降低运动进入家庭的门槛,增加少年儿童成长中阶段性运动培养的趣味手段,让家长意识到在“报班“的同时,营造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家庭运动环境也同等重要。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学校下发的体育寒、暑假作业,完成场景多元、内容丰富,存在较大开发空间。用智能健身设备写作业、用运动APP交作业将成为可能。学校体育部门也将成为“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的关键纽带,将体育教育及体育业界给出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推向青少年与家庭市场。帮助家长和孩子提升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从讲解要领等方面指导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


整体而言,通过体育大生意在2021年体博会的三天实地走访,最大的感受就是疫情成功倒逼体育产业加速智能化,尤其是居家健身领域。几乎所有参展商的智能健身器均做到了软硬件的高度融合,不但能反映使用者使用器材的数据,而且能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情况,利用智能芯片制定定向、定量的锻炼方案,设计更加个性化的锻炼方案、运动处方,扮演起社会体育指导员乃至运动医生的角色。



当然, 当前,数字科技与体育健身领域的融合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其智能化的水平仍有待持续提升。但健身领域的智能化代表着整个体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沿水准,其探索意义值得肯定。假以时日,体育产业智能化的前景可期!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2021中国体博会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体育英超本土版权爱奇艺体育
探路者创始人套现赛事影响力报告
中国体博会体育营销TOP10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