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疫情当头,“蹭热点”的营销不可取!
这是《肠道产业》第 164 篇文章
疯狂的双黄连
“成功”诱发了双黄连口服液的抢购;
破坏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的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造成了排队购买药物的人群在药店周边聚集,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主流媒体、科学家和相关科研机构声誉严重受损。
“蹭热点”逻辑上说得通?
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息息相关,但目前大部分研究只限于基础研究,大多只是关联性研究,我们仍然处于挖掘具体机制的早期阶段;
许多微生态制剂(包括已经有药字号的产品)虽然声称可用于特定疾病治疗,其实缺乏严谨的临床研究证据;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指南只是针对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并没有声称也不意味着任何产品都可以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不少想“蹭热点”的产品并非药品或保健品,在中国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其实不能述求功能,否则违法。
什么能干?
什么不能干?
结语:做好品牌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