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运短视频“爆款”秘诀,他公开了!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3-12-27



屠晨潇,新闻学专业2022届校友,现任钱江都市频道融媒采编中心记者。在本届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新闻报道中连续承担晚班编辑的工作任务,主要负责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美丽浙江”账号采编工作。天道酬勤,在“亚运月”中的高强度工作中,他收获满满:抖音端作品最高一条收获85万点赞,快手端作品最高一条收获97万点赞,视频号10万+点赞的作品4条。



编辑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由于亚运会热点赛事通常集中在晚上,因此经常和同事们工作到凌晨。”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屠晨潇将前方记者回传的素材,第一时间编辑成为适合短视频传播的形式。


夜间随时待命,坚决服从安排,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也因此获得了“夜班小王子”的称号屠晨潇表示,遇上高强度工作,有时候在白天也难以抽空去食堂吃饭。但他深知,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报道是能够让观众们身临其境感受比赛激情和运动员付出的重要途径,因此他认真对待每一份回传的素材,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他的短视频作品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迅速走红,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分享。


在这过程中,屠晨潇也经历了一些挑战。比如突然接到拍摄任务,要与即将返程离开的外国运动员对接。在机场,面对来自尼泊尔、韩国、泰国等各国运动员,他也一度担心自己的英文是否够用。好在他成功挺过了语言难关,这也让他意识到英语口语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杭州是一座越来越国际化的城市,总有这样的机会需要我们去把握,我们要时刻准备,保持‘手感’”。他说。


爆款背后的小秘诀


全红婵会“社恐”、张雨霏会笑得很甜、国乒一到采访环节就都变成“i人”、余依婷会侧颜杀……屠晨潇在创作爆款视频时有着自己的小秘籍。他表示,关键在于找准受众的情绪点,捕捉到他们的共鸣,并让更多人愿意分享。他通过将自己置身其中,体验情绪和思考,创作出能够引发共鸣的内容。


屠晨潇深谙“流量密码”的本质,即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并乐于分享这些情绪点。他也强调现场报道的重要性,通过亲身参与,他能更好地把握故事的细节和情感。他说:‘流量密码’的本质是‘到现场去’”。

屠晨潇相信,闻工作不仅仅是报道事件,更是通过故事的讲述和情感的传递,让人们对事件产生共鸣和关注。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努力将新闻报道的责任与创新相结合,通过精心剪辑的短视频作品,能够影响更多人。


“世上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难的是忙碌的人们会停下来看一看,并且由衷地说一句,真是不错!”他说,“短视频时代,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有新的表达,会配乐、会玩梗,更重要的是参与到事件中。无论是看着巴勒斯坦运动员在西湖边惬意打盹,还是在三十多万人的关注下直播寻找小女孩丢失的人工耳蜗,在屠晨潇看来,现在的新闻工作,要求新闻工作者参与到事件,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而并非置身事外。


行好事,热爱不竭


大学期间的屠晨潇,也是一位“忙人”。在各类实践活动的现场,你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作为校城音主持团副团长,他多次参与学校各种晚会、大型活动的主持工作。我享受上台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屠晨潇表示,城音主持团不仅为他提供了很多锻炼机会,更是培养了他“社牛”的性格。


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他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去到每一个讲座、活动现场,向有经验的老师、优秀的学长学姐积极求教,以此不断提升自己身为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人的成功有很多种定义,我们要看到这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他说。

资料图:大学期间屠晨潇登台主持的照片。


“正青春此来人间,行好事热爱不竭,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正身处历史的进程中,机会在眼前时,就好好把握住机会!”这是屠晨潇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对于正在实习,即将进入社会的同学,他也表示:“参加工作意味着空前的自由和空前的不自由,要学会合理规划,遇到困难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规划如何更进一步。但也不要忘了经常陪伴身边的朋友家人和爱人。”


文字 / 王俊

图片 / 受访者本人供图

今日编辑 / 魏淑媛

责任编辑 / 张丹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jiàn

yu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