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博士︱袁坚:《你的名字》双线叙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猫博士创意课程
点击蓝字关注巴金故居
《你的名字》
双线交错
今天晚上我出发去吴哥窟,回来后或许可以聊聊:如何写游记。
而在出发前,我想补上一篇对于《你的名字》的结构解析。但我要先说明,解析的主要依据是新海诚写的同名小说。不过,电影跟小说的主要差别在表现形式,结构是相似的。
借这个故事我想介绍的是“双线交错”这种结构方式。也就是存在着两条故事线,同时并进,交替叙述。这种结构本身能做出的变化比较多,只要作者的能力足以把握,就很容易出效果。
至于什么叫“足以把握”:第一,把两条线的故事都做完整;第二,把两条线都叙述得足够清晰。
要做到这两点不算太难,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两条线先单独地、分别写出来,再混合编排。最关键是在混合时——
第三,还需要在两条线之间找到合适的连接点,往往不止一个,分布在叙述进程的各个阶段。如果没有连接点,就只能叫“双线并进”,作为片段性的存在可以,但无法支撑起整个儿故事的结构。如果连接点不自然,是硬拗的……那就,失败了。
通常在这样的故事结构里:
❶ 两条线分别属于两个大有关联的人物(虽然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彼此间的关联),一人一条,各自发展;
❷ 中间有若干个交汇点(可能双方意识到了、彼此冲撞,构成张力;也可能有一方或两方都没有意识到,保留悬念);
❸ 最后双线合体,双方对决、或真相大白(或两者皆有),迎来故事的大结局。
《你的名字》把以上所有可能手法都尝试了一遍。
① 两条线分属两个主人公。
② 第一类交汇点是身份交换。
③ 主人公自身的故事其实很淡薄,“各自发展”就是从两端出发,寻找彼此的过程。
④ 所以,第二类交汇点就是碰面;故事中设置了双重障碍:时间(相隔3年)、死亡(彗星撞地球)。
⑤ 最后的双线合体,跨越上述2重障碍。
⑥ 尾声部分出现第三类交汇点,在两个主人公共同的时间线上。
再具体的,我就不拆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画画流程图:两个人主人公各一条线,再附加上时间线。这个故事至少有一半的趣味是建立在结构上,以及,建立在故事顺序与时间顺序的交错上面。
对这部小说中的三类连接点,可以在流程图上标注,看看它们的位置分布;然后,不妨再另做一张中心导图,汇总起来看看。这两步做完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不过说到双线结构、以及故事的叙述不断在时间线上跳跃,《你的名字》还算是做得轻巧的。我个人更喜欢的一部小说是《武器浮生录》,在班克斯的科幻小说“文明”系列中,这一部是我的最爱。一半儿是因为主人公,一半儿当然就是因为结构。
双线也好、时间跳跃也罢,上文说到的连接点固然重要,但这种交错只有与故事本身紧密相连——即,非这样做才能最有力地讲出这个故事,才算真正的成功,而非玩弄结构的花招。
对这部我喜欢的小说,哈哈,就不剧透了。值得看。反正我觉得比《太空旅客》要好……很多个级别。里面也有“在漫长的太空旅行中独自醒来”的情节,有兴趣不妨找来看看,班克斯是怎么写的。(等我从吴哥窟回来,或许也会写写这个话题~)
注:本文转载自“猫博士创意课程”微信公号,已获得作者授权。
更多精彩请点击:
资讯︱游记写作“武功秘籍”——“猫博士”带你品故居8月课程实录
资讯︱钻进旧时光里——“猫博士”品故居体验课程之7月主题探访实录
猫博士|袁坚:如何将一篇不忍直视的“春游”作文,升级成一场非常棒的足球赛
资讯︱“我想到了春天明媚的阳光”——“猫博士”带你品故居6月课程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