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她是巴金最亲爱的朋友,生命的一部分——“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媒体报道集锦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澎湃新闻

《萧珊百年诞辰:她是巴金最亲爱的朋友,生命的一部分》

记者:罗昕  实习生:鞠文韬

  在《怀念萧珊》中,巴金先生这样形容他的妻子:“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1月8日是萧珊女士百年诞辰。这一天,“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览”在巴金故居举行。此次展览还首次面向公众展出1960年代萧珊创作的未刊稿和未完成稿,如《萧珊自传》《王平和苏强》(又名《两个男孩的故事》)《外婆的故事》《我怀念城门公社》等。

(首次公开的萧珊未刊稿和未完成稿。记者 罗昕 图)


  大部分人知道萧珊是巴金的爱人,却不知她本人也是一位文笔优秀的翻译家。她译有《阿细亚》(屠格涅夫)、《奇怪的故事》(屠格涅夫)、《初恋》(屠格涅夫)、《别尔金小说集》(普希金),著有书信集《家书》《萧珊文存》等。
  本次展览以八个展柜的篇幅展出了萧珊的著译作品。她翻译屠格涅夫《初恋》、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的手稿尤其引人注目,上面字迹清秀,满是圈叉涂改,有的甚至还有巴金修改和增补的手迹。
  在一封于1952年8月25日写给巴金的信中,萧珊说:“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笑我,我想译屠氏的ACR,我有一本俄文的,但不知英文的你放在哪只书柜,我知道你要译这本书的,但还是让我译罢,在你帮助下,我不会译得太坏的,你帮别人许多忙,亦帮我助我一次!”

(萧珊翻译屠格涅夫《初恋》的手稿。记者 罗昕 图)


  后来,萧珊用自己第一部翻译作品《阿细亚》的稿费,为女儿小林买来了一架钢琴。这钢琴如今安放于巴金故居的餐厅里。
  萧珊喜爱巴金,源于她在上海读中学期间读到了巴金的作品,开始与他通信、相识并相恋,而两人感情之深,即使在翻译工作中也尽显无疑。1953年8月,萧珊写信给巴金说自己开始翻译《初恋》:“我觉得我好像只为你一个人在搞这工作。偶尔我想一两句得意之句,我就默默望着你,希望得到你的嘉许,如去年冬天一块儿工作时一样。”
  而巴金,他曾这样评论萧珊的译笔:“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萧珊的翻译作品及手稿,同时展出了萧珊在抗战时期的随笔作品《在伤兵医院中》《在孤军营中》《沪港途中》《在海防》《滇越路上》,还有她写于60年代的散文《幸福的会见》《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亲人》等。字里行间,皆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1946年年初萧珊摄于重庆。 供图:巴金故居)

(1951年春巴金一家摄于复兴公园。 供图:巴金故居)

  展览也精选了多幅萧珊的历史照片,配以同时代作家的描述文字做大版面展出。黄裳曾在《琐记》中回忆:“当时巴金住在霞飞坊(今淮海坊),他家来往的朋友多,简直就像一座文艺沙龙。女主人萧珊殷勤好客,那间二楼起坐室总是有不断的客人。……萧珊有许多西南联大的同学,如汪曾祺、查良铮、刘北汜也不时来坐。谈天迟了,就留下晚饭……”
  而萧珊本人的日记、与巴金的通信、致儿女的书信,也让这位“武康路113号的女主人”更丰富灵动起来。
  在一封萧珊写给儿子小棠的信中,她说:“你走了,家里立刻冷静多了,听不到你的歌声,颇有寂寞之感”。
  她会叮嘱儿子要坚持学习外文,不要放松,也会给儿子寄压缩酱菜、盐金枣和虫咬止痒水,最后说:“这些东西你或者都不喜欢,会怪我多事,那么原谅我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等你的来信,告诉我多些。”

(萧珊写给儿子小棠的信。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而在另一封写给女儿小林的信中,萧珊同样有一位母亲“不住的叮嘱”,还倾述了许多感慨。最后她写道:“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向你,我的小妇女祝贺,希望你继续丰收。”
  那封家书上方还有巴金的补充:“妈妈又写了这么多,我不写了。望你好好工作,我们都想你,也感谢你的关心。”

(萧珊写给女儿小林的信。记者 罗昕 图)

  最后,巴金故居还展出了萧珊当年使用的上海公交月票、手包、穿过的外套、“上海”牌手表、帮助巴金批复读者来信的信封以及病后申请医疗费用的报告,使市民更能接触到一个真实立体、充满感情的萧珊。
  据悉,开展这天巴金故居特制系列纪念品,市民当天到馆参观即可获得限量版纪念门票,参加活动可获得纪念明信片,多媒体室也播放短片《怀念萧珊》。本次展览将持续数月。

解放日报

《是巴金爱妻,更是出色翻译家

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开幕》

记者:施晨露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巴金在《怀念萧珊》 中这样形容妻子萧珊。昨天是萧珊的百岁诞辰,女儿小林、儿子小棠都回到了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和他们一起来到这里的还有很多读者。“今天是萧珊100岁生日,但在我们心目中,她从来不是老人的形象。”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巴金故居一楼开幕,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

  笔力出色的翻译家

  作为巴金的夫人,萧珊常年以照顾家庭、协助巴金处理出版事务为重,她的文学功底、翻译水平常常被低估甚至忽视。萧珊的著译作品是此次展览的重点,如抗战时期的随笔作品《在伤兵医院中》《在孤军营中》《沪港途中》《在海防》《滇越路上》等,记下与民族共艰危的经历,文字里洋溢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又如1960年代的散文《幸福的会见》《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描写药店营业员劳模事迹的散文《亲人》等,反映了她主动融入社会生活的经历,她以富有个性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对新社会的理解。
  巴金故居的餐厅里有一架钢琴,是萧珊用自己第一部翻译作品《阿细亚》的稿费购买、赠送给女儿小林的礼物。萧珊在1952年8月25日致巴金的信中记录了翻译的缘起,她写道:“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笑我,我想译屠氏的《阿细亚》,我有了一本俄文的,但不知英文的你放在哪只书柜,我知道你要译这本书的,但还是让我译罢,在你帮助下,我不会译得太坏的。”此次展出的不仅有《阿细亚》,还有萧珊翻译的《初恋》《小姐——乡下姑娘》《别尔金小说集》等作品的手稿。巴金曾这样评论萧珊的译笔:“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

  倾心付出的妻子母亲

  作为武康路113号的女主人,这座庭院的每个角落都留有萧珊的足迹。她与巴金相濡以沫的爱情、她对子女倾情奉献的母爱、她美丽端庄的形象、她生活中的点滴也在展览中呈现。从活泼鲜丽的青年到沉稳端庄的中年,再到凝重疲惫的1960年代,多幅萧珊的珍贵历史照片配以同时代作家描述她的文字来共同展示。
  萧珊天性活泼,待人热情真诚。黄裳在《琐记》中回忆:“当时巴金住在霞飞坊(今淮海坊),他家来往的朋友多,简直就像一座文艺沙龙。女主人萧珊殷勤好客,那间二楼起坐室总是有不断的客人。……萧珊有许多西南联大的同学,如汪曾祺、查良铮、刘北汜也不时来坐。谈天迟了,就留下晚饭……”全家搬至武康路后,萧珊的个性依然为她获得许多友情。为刊物义务编稿、组稿时,她“又热情,又撒娇”地向冰心催稿:“你再不来稿,我就要上吊了”;为朋友沏茶待客时,她“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使汪曾祺写道“印象深刻”;1972年身心疲惫时期收到沈从文来信时,她“拿着五张信纸反复地看,含着眼泪地说:‘还有人记得我们啊!’”萧珊与友人的通信、作为义务编辑时与作者的通信也在展览中展出。
  此次纪念展将持续数月,不定期更换展品。巴金故居还为到访读者制作了系列纪念品。

香港文汇报(文汇大公集团)

《巴金夫人诞辰百年  沪上故居办展纪念》

记者:倪梦璟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在《怀念萧珊》中,巴金这样形容妻子萧珊。其实,萧珊不仅作为巴金一生的爱人被人们熟知,更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现代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8日,正是萧珊百岁诞辰,巴金故居以纪念展的方式,首次展出了多件萧珊的翻译作品手稿,以及珍贵影像资料,展现了那位美丽端庄,又追求进步的“女主人”的多彩灵魂。此次展览将持续2个月,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萧珊,1918年1月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之后在上海读中学期间读到巴金的作品,喜爱巴金,开始与他通信相识并相恋。抗战期间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根据经历开始写作,1937年发表第一篇散文《在伤兵医院中》。随后,她跟随巴金一路西行避战,发表多篇抗战题材的游记散文,并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学习。1942年决定辍学陪巴金筹备文化生活出版社,照顾巴金,1944年,两人于贵州花溪结婚,次年生下女儿小林。抗战后期两人返回上海,作为女主人照料家事、照顾孩子。1950年儿子小棠出生。在理料家务之余,萧珊积极学习俄语,并协助巴金处理出版事务。

 

纵甘当绿叶,仍难掩其华

 

  “作为巴金先生的夫人,萧珊女士常年以照顾家庭、协助巴金先生处理出版事务为重,她的文学功底、翻译水平常常被低估甚至忽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直言,萧珊在翻译上的贡献其实很大,“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的文学工作者”,且故居内也保存了很多萧珊当年的创作作品,“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作品中,了解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的故事。”

  据介绍,此次展览将有八个展柜的篇幅重点展出萧珊女士的著译作品,多为手稿及刊物影印件:如抗战时期的随笔作品《在伤兵医院中》《在孤军营中》《滇越路上》等,记下与民族共艰危的经历;也有60年代的散文《幸福的会见》《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描写药店营业员劳模事迹的散文《亲人》等,反映出萧珊主动融入社会生活的经历;在特设的四个译作展柜中,还有《阿细亚》、《初恋》等作品的手稿。

  周立民表示,这些稿件上,不仅能看出一代知识女性追求进步的痕迹,更能体现巴金与萧珊夫妻的伉俪情深。无论是萧珊翻译作品的《初恋》、《棺材商人》手稿,还是至子女的信件中,在萧珊端庄秀丽的字体旁,总能看到巴金大气磅礴的字迹,或备注、或助译,圈叉涂改诉说着译者的心血,字体交织更反映出旧时生活写照。

文汇报

《萧珊<初恋>手稿上,有巴金修改的手迹》

记者:许旸  

    “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巴金先生曾在散文《怀念萧珊》 中如是形容妻子。萧珊的多部未刊稿和译稿,昨天首次在巴金故居“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上亮相,其中萧珊翻译的普希金小说 《棺材商人》、屠格涅夫小说 《阿霞》 《初恋》 等多种译稿上,都能看出巴老修改或增补的手迹,颇为珍贵。

  萧珊常年以照顾家庭、协助巴金处理出版事务为重,常常让人们忘记其翻译家的身份。其实,作为颇有灵气的翻译家、多次组稿的刊物编辑、思想进步的现代女性,萧珊拥有多面色彩。巴金故居餐厅里有一架钢琴,正是萧珊用自己第一部翻译作品 《阿细亚》 的稿费购置并赠送给女儿李小林的礼物。萧珊和家人的生活点滴,也在展出的日记、手稿、致儿女书信中,一点点组合丰富起来。


随笔译作显文学功底,数篇未刊稿首次展出

  展览现场展出了上世纪60年代萧珊创作的未刊稿、未完成稿以及译稿,不少资料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包括 《萧珊自传》 《王平和苏强》 《外婆的故事》 等,展示了萧珊记录时代的创作笔力。而遍布稿纸的圈叉涂改,则诉说着一个译者的心血。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举例说,从萧珊1953年8月20日写给巴金的信能看出,她的翻译是在巴金指导下进行的。信中萧珊说道:“我现在开始译 《初恋》,我觉得我好想只为你一个人在搞这工作。偶尔我想一两得意之句,我就默默地望着你,希望得到你的嘉许,如去年冬天一块儿工作时一样。”

  此外,八个展柜重点展出了萧珊的著译作品,多为手稿及刊物影印件。如抗战时期的随笔作品 《在伤兵医院中》《在孤军营中》 《沪港途中》 《在海防》《滇越路上》 等,记录下民族度过的危难时刻,却也洋溢着坚定乐观的情绪。散文 《幸福的会见》 《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描写药店营业员劳模事迹的《亲人》 等,则以富有个性的笔调反映了她融入社会生活的经历。

  展柜中另有萧珊当年使用的上海公交月票、手包、穿过的外套、“上海”牌手表、帮助巴金回复读者来信的信封,以及病后申请医疗费用的报告,使观众接触到真实立体的萧珊。


为刊物组稿时,萧珊“又热情又撒娇”地向冰心催稿

  巴金与萧珊的爱情生活,在展出的二人的信件中可一窥端倪。“我的心里永远有你。……在任何情况下我要做一个值得你的爱的人。”(1952年巴金致萧珊)“当我寂寞的时候,当我想念你的时候,你会特然的站在我的前面。”(1952年萧珊致巴金)而更多时候,两人的爱情则转化为家事的安排、对孩子的叮咛、在工作上的交流,融于整个家庭生活,化于无形。

  展览还以文献节录的方式展示了萧珊的“朋友圈”,从她的友人印象里剪辑出一个生动的萧珊,展示出她生命的不同侧面。萧珊天性活泼,待人热情真诚,朋友们都喜欢她。黄裳在《琐记》中回忆:“当时巴金住在霞飞坊(今淮海坊),他家来往的朋友多,简直就像一座文艺沙龙。女主人萧珊殷勤好客,那间二楼起坐室总是有不断的客人……萧珊有许多西南联大的同学,如汪曾祺、查良铮、刘北汜也不时来坐。谈天迟了,就留下晚饭……”

    全家搬至武康路后,萧珊的个性依然。从萧珊当时写给冰心的信中不难看出,为刊物义务编稿、组稿时,萧珊曾“又热情,又撒娇”地向冰心催稿“你再不来稿,我就要上吊了”。而为朋友沏茶待客时,她则是汪曾祺笔下那个“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的萧珊,让第一次喝功夫茶的汪曾祺“印象深刻”。

更多精彩请点击:

故人︱“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 她不会离开我, 也从未离开我”——纪念萧珊女士百年诞辰

品读 | 周立民:寻找萧珊(上)

资讯︱1月8日不闭馆,“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于巴金故居开展!

资讯︱“萧珊百年诞辰纪念展”,来了送你特制纪念品

品读 | 萧珊:沪港途中 ——旅途杂记一


编辑: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