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暑假特辑 | 小小视界,大大眼界——跟着文人,游故乡(一)

巴金故居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 ”可以订阅哦!





小小视界

大大眼界


SUMMER

2019




跟着文人,游故乡

活动简介

从小我们就背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乡愁》,家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包括一些文人墨客,都免不了用自己的笔墨给故乡添上一笔重彩。但是故乡的美,却是怎么也道之不尽。

巴金故居立志打造“亲近经典——现当代作家作品赏读”微平台,2018年暑假期间,推出了“现代文学六大师的青年时代”系列主题栏目广受好评。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策划推出“小小视界,大大眼界——跟着文人游故乡”的专题栏目,让我们跟随文人的笔尖,畅游祖国的大好山河吧。

01

人文荟萃的绍兴

代表人物:鲁迅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宁(波)绍(兴)平原南部,稽山镜水之间,属于美丽而富饶的浙北平原。

作为浙江文化中心之一,绍兴也是唐代文人墨客游览观光的名胜。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都漫游过吴越,杜甫还写下了“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的诗句,赞美绍兴少女白玉般美丽和鉴湖风光的旖旎。

绍兴给予后人的是智慧,是人格意志,是传统精神。绍兴是以它充实的人文环境,养育了鲁迅。

绍兴著名景点

大禹陵

鲁迅故里

东湖

沈园

特产推荐

1

绍兴黄酒

2

绍兴腐乳

3

枫桥香榧

4

醉鸡、醉蟹、醉鱼



鲁迅笔下的故乡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鲁迅《故乡》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02

人杰地灵的峨眉山

代表人物:郭沫若

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在四川峨眉山西南麓二峨山下邻近大渡河的地方,有一个蜀乡小镇沙湾。沙湾隶属嘉定府乐山县,是个普普通通的乡间小镇,这里就是郭沫若生长于斯的故乡。

嘉定是古蜀国的所在,在旧乡土志上称为“海棠香国”,因自然生长着一种散发香味的海棠而得名。但那种有香味的海棠,不知从哪个朝代起就已经绝迹了。沙湾像大渡河两岸的多数市镇一样,只有条直街。街面上青石板铺路,两侧都是木结构的房舍。逢赶场的日子,卸下临街的栅板就是商铺,平日里则是民居。小镇上的人和乡里的人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峨眉山著名景点

峨眉山景色

峨眉山日出

金顶金佛

接引殿

特产推荐

1

峨眉雪芽

2

峨眉山出产川贝母

3

朱砂莲

4

峨眉山苦笋



郭沫若笔下的故乡



峨嵋山上的白雪

怕已蒙上了那最高的山巅?

那横在山腰的宿雾

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

我最爱的是在月光之下

那巍峨的山岳好像要化成紫烟;

还有那一望的迷离的银霭

笼罩着我那寂静的家园。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

是滔滔不尽的诗篇。

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

皓皓的月轮从那东岸升上。

东岸是一带常绿的浅山,

没有西岸的峨嵋那样雄壮。

那渺茫的大渡河的河岸

也是我少年时爱游的地方;

我站在月光下的乱石之中,

要感受着一片伟大的苍凉。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在今晚的月光之下,

峨嵋想已化成紫烟。


——《峨眉山上的白雪》


03

文化意蕴丰富的 乌镇

代表人物:茅盾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虽是水乡小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乌镇这方水土成为农商兴旺、人文荟萃之地。乌镇的历史上也积淀着丰富的文人气息与丰富的文化意蕴。1896年7月4日,镇上观前街的沈家,一个男婴呱呱落地,沈德鸿(茅盾)来到世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

乌镇景色

乌镇美景

乌镇夜景

茅盾故居

木心美术馆

特产推荐

1

丝绵

2

白水鱼

3

手工酱

4

三白酒



茅盾笔下的故乡


我于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即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二十五日亥时,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我的故乡向来是一个鱼米之乡,清朝光绪年间,商业、手工业都很繁荣。解放后,这里开办了丝厂、制雪茄烟厂,和许多其他小型工厂。这个镇,历史古老。据说春秋时为吴疆越界,吴驻兵于此以防越,故名“乌戍”。这大约是公元前五0五至四九六年的事。何以称为“乌”,传说不一,比较可靠的是越国诸子分封于此,有号“乌余氏”者,故称“乌”,后世因之。地当水陆要冲,自秦、汉以来,历朝皆驻兵于此以防盗匪。唐朝咸通年间始正式称为镇。明朝则驻兵乌镇防倭。

早在六朝以后,以横贯市区的车溪(俗称市河)为界,分为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清朝顺治二年以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设乌青镇同知一员,青镇另设巡简一员。同知即副知府(俗称二府),兼管军政与民政,同知衙门有东西辕门,大堂上对联是“屏潘两浙,控制三吴”,宛然是两江总督衙门的气派。虽然早已分为两镇,但外地人仍统称为乌镇,青镇人亦自称为乌镇人,只在填写履历时用青镇。

清朝乾、嘉时代,乌青两镇最为繁盛。市街店肆售同样物品者集于一处,市街即以是分类得名,例如衣帽街、柴米街之类。此在当时,只用省会或大的府城,才有此规模。当时乌镇有酒楼及娼妓专区,名甘泉巷。太平天国军与清兵攻战后,就再也恢复不了旧时面目。然而就其区域之广,人口之多,商业和手工业繁荣之程度而言,仍然非一般县所能及。这是因为乌青镇处水陆要冲,为两省(江苏、浙江),三府(湖州、嘉兴、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以上七县都是清末民初的建置,解放后有变动。水道交通,到嘉兴四十五里,到湖州百里,到杭州一百二十里,到苏州亦一百二、三十里,商贾往来,必经此路。民国以后,杭州、上海、嘉兴有铁路联系,形势有变,乌青镇商业、手工业,也就不及从前那样繁荣了。

乌青镇也有所谓“八景”。值得一提的,是梁昭明太子为他的母亲祈福而在乌青镇建造宝塔二座,俗称东塔、西塔。东塔正式名称是寿圣寺塔,寺已不存,塔在光绪年间仍在,后来里人卢学溥(鉴泉)又集资重修。梁昭明太子还在当时西塔附属的寺中读书。这个寺,清朝光绪年间也存在(当然是屡经修葺,不一定是本来面目了)。

乌青镇之有志,始自宋末隐士沈东皋。明朝嘉靖间陈观就沈志增订,万历间李乐重修。清朝乾隆间乌青镇同知董世宁续修,成书十二卷。民间二十五年里人卢学溥(鉴泉)就董志续修,析旧志十二卷并新增教育、工商等七门,共为四十三卷。卢志附乌青镇市街图、乌镇乡区图、乌青镇附近形势图,皆西法测绘制图,在地方志中,当时为创举。

——《我走过的道路》

浙江是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材辈出的地方。虽然我仅仅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却深深地怀念它!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驻兵于此以防倭。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清朝在乌镇设驻防同知,俗名“二府”,同知衙门有东西辕门,大堂上一副对联是“屏藩两浙,控制三吴”,宛然是两江总督衙门的气派。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梁昭明太子曾在此读书。

一九一三年夏,我毕业于杭州私立安定中学,为了报考北京大学预科,我离别了故乡。后来,生活、工作、斗争的需要,竟使我再没有回归故乡。在二、三十年代,我还间或回家乡探望母亲,而一九四0年母亲的去世,终于切断了我与故乡连接的纽带;那正是风雨如磬的年代。解放后,故乡日新月异,喜报频传。每当我从故乡来人的口中听到这些消息,总想回去看看,可又总是受到各种意外的干扰,其中就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动。然而,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

浙江出过许多人材。历史上的人物就不说了,仅仅民国以来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就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敬爱的周总理的祖籍在浙江,鲁迅先生是绍兴人,这是妇孺皆知的;与陈独秀共同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小组的陈望道和沈玄庐,都是浙江人;民主主义革命的斗士蔡元培、沈钧儒,为革命而被砍头的第一个女烈士鉴湖女侠(秋瑾),也都是浙江人;还有郁达夫,也是浙江人;章太炎是浙江余杭人,而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是乌镇人。但是,还有一些现在也许不为人所知的志士,在我的记忆中却保留着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湖州中学校长沈谱琴和嘉兴中学校长方青箱。沈谱琴和方青箱都是同盟会员。在辛亥革命时,他们把学生武装起来,占领了湖、嘉两座府城。武器是学校体操用的枪,都是真枪,能连发九颗子弹,而且他们确实储备了不少弹药。平时的体操课实际上是军事训练。当时嘉兴中学教三角、几何的教员计仰先还率领学生前往杭州助攻府台衙门。

我回忆这些往事,想念这些故人,是为了寄语故乡的亲人:浙江是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踏着前辈的足迹,高举四个现代化的旗帜前进再前进!

1980年3月17日于北京

(原载1980年5月25日《浙江日报》)


未完

待续

*参考书籍:《恰少年系列丛书》、《朝花夕拾》、《我走过的道路》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青少年征文比赛



活动简介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探索祖国大好河山为主,以孩子们跟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让孩子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方式来描述自己家乡的美好,参与为主,形式不限。(作文,画作,诗歌等形式都可)

投稿邮箱:bjgj1125@163.com


*稿件经筛选后,将有机会选入巴金故居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并将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

写作

画作

期待大家的参与

祝大家假期愉快


更多精彩请点击:

公告 | “进馆有益”微论文课题申报正式开启啦!

号外 | 这可能是巴金故居史上最详细的一份丢垃圾攻略哦!

资讯 |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方泰小学人文阅读微行走

新书 | 周立民:大家都是人,谁都不是神——《闲话巴金》

招募 | 巴金故居首次招募高中阶段志愿者啦!

新书 | 李辉: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巨星巴金,光还亮着》

资讯 | 第十三届巴金学术研讨会·青年论坛 征文启事


编辑:忻世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