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 | “家乡的美食”投票继续,文字类青少年组09-16号作品开放投票~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巴金故居” 关注我们


巴金故居,秋景

由巴金故居主办的“家乡的美食”作品征集活动自2020年8月1日起至9月30日,共收到各界人士征文109篇、绘画作品132幅,涉及各年龄段、各地区和各种职业人群。作品题材、体裁丰富,如同展开一册祖国美食图鉴,其中蕴含着对于家人、对于家乡、对于祖国的爱与期许,在回望时让人印象深刻而又珍贵,如鲁迅先生所说“凡这些……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本次评奖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经过审慎的初评,目前文字类有成人组15篇,少年儿童组40篇优秀作品进入终评,绘画类有50幅优秀作品进入终评阶段。入选终评的作品将在“巴金故居”微信公众号进行限时投票,并同时送评委进行评审。投票票数与评委打分以7:3的比例折算成百分制,得出最后的总分,按总分排序评奖。

因入选作品较多,有些作品篇幅较长,即日起,终评入选作品将先后进行展示和投票,作品投票时长均为一周。请大家动手投出其中最能触动自己的“家乡的美食”。


入选作品展示


09

《家乡的美食——“棋山鸡”》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七(3)班 张嘉瑞


  崮战役旧址北侧有一座山名为棋山,据说在很早以前, 山脚下的山村有一人上山打柴,在山顶见有两位老者下棋。出于好奇, 他便不声不响地站在一老者背后观看。因口渴,他随手端起老者的一碗水喝了一口。谁知,喝后顿觉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昼黑夜、 春夏秋冬来去匆匆之感。等两位老者弈罢离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然而回头一看, 斧柄已烂。回到村里,竟无一人认得他,原来人间已过百年,后来人们就叫这座山为棋山。如今已成为风景秀丽的4A级景区。

  然而,比风景区更迷人的是它的另一张名片——“棋山鸡”,它已经成为游览就餐时的必点菜肴。棋山鸡分两类:棋山炒鸡与棋山炖鸡,取材于当地农民在山间散养的三年以上的公鸡,冠红,腿长,爪利,是炒鸡的上等食材。棋山炒鸡通常采用先炖后炒的办法,辅料含有八角、花椒、豆掰酱等十余种。炒出来的鸡块如葡萄一般大小,色泽红润,干香耐嚼,麻辣可口,细细咀嚼,还能从中品味出山间独特的野草味。棋山炖鸡则先炒后炖,在时间上有一定控制,讲究汤鸡一味、一色,其口感顺滑可口,一种淳厚之感直入心怀。

  如今棋山炒以其味醇、质朴、实惠的风格,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并深得大家欢喜,吃“棋山鸡”又成了当今莱芜餐饮市场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

《成都名小吃——龙抄手》

东城根街小学六(5)班 吴奕菡


大家好,我是成都名小吃——龙抄手,虽然我的名字前有“龙”字,但我不姓龙哦,我的名字是在总店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成立之初,由三位师傅在春熙路的浓花茶社一起商议而出的,谐音“浓”,寓意“龙腾虎跃”、“龙凤呈祥”之意。

我有着雪白的皮肤,薄薄的脸皮、形如燕尾,状若抄手的型,当然还有一颗鲜美可口的“心”,这样的我肯定有一个不一般的诞生过程。起初我只是一盘细腻洁白的面粉,师傅先将我呈“凹”形摆放在案板上,放入少许盐,又打了几颗土鸡蛋,接着又给我加入适量清水,

搅拌均匀,经过三推四压,反复推擀,我变成了一个大面团,师傅又拿出他那珍贵的黄花梨木擀面杖,把我这个大面团渐渐的擀成一张长4米,宽0.5米的薄如宣纸,滑如丝绸的一张大面皮,随后将我切成手掌大小的方块形状,接下来打造我的“心”,用三分肥,七分瘦的鲜猪后腿肉,剁成细末,加入数种精制调味料,搅拌均匀且粘稠,放入我这方形面皮中,一抹、一折、一捏,抄手之间,一个龙抄手就诞生了,因而,这也是四川人对我们抄手的定义由来。

我这抄手诞生了,怎么少得了美味的原汤呢,我们龙抄手的数种口味都是体现在这汤里面哦!原汤由猪肘、猪肚、土鸡、土鸭等加上数十种名贵调味药材精心熬制而成。最后厨师把我放入鲜香扑鼻的原汤之中,一份美味的龙抄手就大功告成了!当我被服务员呈上餐桌的时候,我发现两个食客的眼睛已经早就停留在我的身上目不转睛了,还不住的咽口水,见我被放下来,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尽情的享受我的美味,几分钟不见,我就全进了他们的肚子,隐约之间,我还听到他们叫道:“服务员,再来一份龙抄手”。

如果您也想一品我的美味,成都欢迎您哦!

11

丹巴美食-牦牛肉

东城根街小学五(5)班 陈姝妤

  

家乡,使我想到了丹巴;美食,使我想到了牦牛肉。丹巴的牦牛肉,让我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牦牛肉干,就是用牦牛做成的,其中,可以煮着吃,当然,也可以晒干了再吃。不管怎么做,吃出的味道都是非常美味的。

如果是晒干吃,那首先是选一头好的牦牛,好的牦牛最好是没有生小宝宝的,这样,肉就不会那么干,太干就不那么好嚼了。选好了过后,要用热水清洗几遍,然后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把水分给晒掉。然后就是调味了,加入蜂蜜、白砂糖、酱料、黄酒和香料等配料,加完之后再晒几天即可。

有些游客对“手撕牛肉干”情有独钟,每每到丹巴来,都要买一些,吃了还赞不绝口呢。不仅是游客,这里的居民也很喜欢吃牦牛肉。

隔两天吃一次,但他们一天不吃都甚是想念。哼着小曲,煮着牦牛肉,屋子外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我喜欢牦牛肉,不只是因它好吃,而且它还是自家人亲手培养,亲手制做的,看着那一盘牦牛肉,是多少人的汗水,多少努力的成果。

再向窗外望去,一个个弯腰驼背的背影,似乎又多了一层新的含义,他们在牧场上和牦牛一起生活,他们早已把牦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了。

牦牛肉,让我体会到了藏家民情,也仩我体会到了藏家人民的热情好客。牦牛肉不仅是藏族家人民的食物,更是藏族儿女辛苦劳作的象征。


12

《成都的味道》

成都市金沙小学B区 2年级7班 马晨萌

 

“魏蜀吴,争汉鼎”,我的家乡成都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蜀国”。这里风景优美,唐代大诗人杜甫就说过:“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里蜀绣、变脸、吐火民间艺术冠绝天下。不过,我最自豪的是,这里的美食特别多,我喜欢糖油果子三大炮、龙抄手、火锅……但我和我们全家最喜欢的是“钟水饺”。

去年夏天,深圳的姨婆带着一家人回成都。一行人刚下飞机,就让我们领路,直奔“老字号——钟水饺”。爸爸当时还建议吃火锅,因为钟水饺会排号,还会等很久。但是,姨婆坚持吃“钟水饺”,还说,那是家乡的味道!

一到钟水饺店的大门,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写着醒目的大字,在现代化的街市里显得古朴、典雅。一踏入殿门,“热闹”扑面而来,里面人山人海的:吃得满脸通红的食客,继续蘸酱、干杯、聊天,连一碗碗饺子汤都具有无法抵挡的诱惑。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位置,刚入座服务员就来了。我们每人点了一份钟水饺,特别是爸爸他点了2份。满头银发的姨婆,夹着一个饺子给小孙女,慢悠悠地说:“钟水饺啊,是光绪年间就有的名小吃,店址最开始在荔枝巷。皮薄、馅多,最特别的就是红油多!”只见小孙女一口干掉一个,姨婆乐呵呵地问:“吃出来没有,这是家乡的闻道。”

过了一会儿,我的饺子来了。一个个亮晶晶的饺子,像穿着花边裙的月牙,泡在红油里。在扑鼻的红油香、鲜肉香、韭菜香中,我毫不客气,筷子一伸一个准儿,一口咬下去——哇!辣乎乎的红油满嘴钻。再咬一口,我尝到了似有若无的微甜。第三口,花椒的麻辣味就出来了。好吃到哭!全家人吃得狼吞虎咽、摸着鼓鼓的胃,看着桌上的“光盘”,我们全都直呼过瘾。

成都的味道就像这钟水饺一样,有辣乎乎的热情,有甜滋滋的幸福,还有全家的团团圆圆。


13

记忆中的家乡美食—螺蛳粉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学校

 八(1)班 顾沁宜


都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美食。北京的烤鸭;武汉的热干面;福建的佛跳墙,无一不是著名的美食。而在我的印象中,最特别的一个,正是南宁的螺蛳粉。

螺蛳粉—可以算得上中国最饱受争议的美食之一。不少人都因忍受不了它的酸臭而不敢尝试,但又有许多人认为这恰恰是螺蛳粉美味并且独特的原因。正是这“臭”味,贯穿了我关于老家的回忆。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臭烘烘”的螺蛳粉。走在窄窄的巷子里,远远地就能闻到那股浓烈的“臭”味,顺着“臭”气,一直走下去,是一家小小的店铺,里面挤满了饥肠辘辘的食客,都在低头尽情地“嗦”粉。老板四处忙碌着,这里擦擦桌子,那里收收碗筷,还不忘停下来与老食客聊上两句。

点好粉后,我找了个地方坐下,静候螺蛳粉出锅。只见老板娘用长长的汤勺在大锅里搅着,从大锅里舀出满满一大勺高汤倒入小锅里,迅速抓起泡在水里的米粉放入小锅里煮。然后从不同的碗中取出各种配料浇在米粉上,速度之快,动作之熟练,都来不及分辨食材。最后浇上一勺辣油,这正是大棒骨与螺蛳熬制的高汤上飘着的辣油。浇辣油之前,老板娘都会问一下“要什么辣”,根据食客的要求来决定辣油的多少。

辣油浇完,一碗活色生香的螺蛳粉就端到了我面前,让我不得不为它的美所惊叹,奶白色的汤上飘着星星点点的辣油。雪白的米粉上铺满了小菜:黑色的木耳丝,酥脆披着红衣的油炸花生,翠绿的生菜,金黄的炸腐竹,最重要的是腌制许久的酸笋,切成晶莹剔透的细丝漂浮在汤上。这酸笋正是螺蛳粉的“灵魂”,螺蛳粉的臭味就是来之于它。整碗粉五颜六色的,“臭”气扑鼻,让人胃口大开。一口下去,汤的鲜美,米粉的顺滑,辣油的辣,酸笋的“臭”,各种食材的美味融合在一起。这是视觉的享受,味蕾的狂欢。一碗下去,鲜,“臭”,酸,辣,辣出一身汗来,那叫一个爽。如果辣得不行,不妨来一碗玉米糖水或雷公根,在糖水与凉茶的作用下能减轻辣味。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是回不了老家了,但这螺蛳粉的“臭”味,即使相隔千里,依旧不会变淡。来年,在同一个巷子的小铺子里,我定会与那“臭”味重逢。

14

记忆中的味道

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八(1)班 陈松祺


本帮菜,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为特色。

说到浓油赤酱,冬日里那街角上老妈妈卖的排骨年糕,在我心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排骨年糕来啦!来来来!囡囡侬多吃点伐!”身着围裙的老妈妈端着盘子送上菜来。上海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缺一不可。这排骨年糕,堪称一绝。其色泽,棕里透红,极为诱人。其香气,随着热气弥漫开,充满了整个小店。其味道,偏甜,正应了上海人口味。浓郁的酱汁,细腻的排骨,软糯的年糕,微烫的温度,一切对于寒冬中的胃来说,都是再恰到好处不过。

只可惜如今,那间冬日里给予无数过路人温暖的小店,早已无了踪迹。那位总是笑着招呼客人的老妈妈,也不知是否无恙。寒风里,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年糕,只得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说完了浓油赤酱,再来说说咸淡适中。夏日里奶奶做的糟货,绝对榜上有名。

炎炎夏日里,一份糟货,便使得全身都凉爽了,舒坦了。奶奶把准备好的鸡翅鸡胗等放入调制好的料酒中,在冰箱里静置些时日,糟货便就完成了。这看似简单的步骤里,却也有些难处,在咸度的把控上,盐的用量和时间的长短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技巧,全凭经验。“咔嚓”拧开罐子,夹出些糟货盖在米饭上,料酒渗入饭中,随便扒拉几口就能吃完一大碗饭。也不知为何,奶奶做的糟货,总是咸淡适中的,极其下饭又不觉着过咸。

上海的美食佳肴自是数不胜数,可在我记忆深处的味道,之所以如此之深,或许那些食物里蕴藏着一份份治愈人心的真心。


15

《家乡的火锅》

东城根街小学2015级3班 张靖宜


 火锅,是我家乡的一大特色,火锅的吃法不同于中餐菜,不是将已烹调好的菜肴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一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亲手制作的一种美食。

  那天我们一家来到火锅店。我们吃的是鸳鸯火锅,就是一边红汤,一边清汤的锅底。锅里的浓汤不断的冒着泡,像个小小的温泉飘着热气。

    牛肉、毛肚、鲜黄喉、鹅肠几乎是每个资深火锅客必点的菜品,我们也不例外。妈妈把这些荤菜赶下了红汤锅的一边,牛肉是我最爱吃的东西,牛肉在红色的温泉里打着滚儿,一会儿就熟了,闻着火锅的香气,我早就摩拳擦掌了,迫不及待的把肉捞了上来,在油碟里蘸了蘸便往嘴里放,“烫,烫”我不禁大叫起来,我一边吃一边吐着舌头嚷道,妈妈笑着说:“别急,慢慢吃。”我继续吃着,夹起一大片牛肉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的满嘴是油也不在乎。

    牛肉固然好吃,但火锅最有特色的还是烫毛肚。先夹起一片毛肚放入汤锅内,毛肚在锅中起舞,上下翻滚,默默的在心里数上九秒便可以吃了。鲜美的毛肚吃进嘴里,鲜香辣的味道在口中荡漾,回味无穷,吃上一口便停不下来,忍不住接着吃第二口,不一会儿一盘毛肚便被我们扫荡干净了。

  看了看桌上的菜,肉差不多已全部进了我们的肚子里,下一个目标便是蔬菜了。烫肉是用红汤,那么烫青菜就要用白汤了,绿色的青菜在纯白的浓汤里翻滚着,几片南瓜在汤中飘着,我不禁吟诗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爸爸妈妈笑着称赞我,摸了摸我的头。吃完青菜,我又风卷残云的吃光了菜桌上所有的菜,我舔了舔嘴巴,看了看桌上的光盘子,意犹未尽,心想要是能天天都吃火锅就好了。

  我爱火锅,更爱我的家乡!


16

《龙抄手》

东城根街小学2019级2班 万峰铭


成都的名小吃有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火锅、串串香,还有我没吃过的三大炮、担担面等。而我最喜欢的是龙抄手。

龙抄手已经有 70 多年历史了。大家千万别被店名吓到了,以为是龙做的抄手,其实是以“浓”的谐音字“龙”为名号而得名。

龙抄手是白色的。奶白色的原汤里漂浮着乳白色的抄手,就像一艘艘停靠在岸边的小船。汤中洒上葱花,好像在水中随波摇摆的水草。看起来仿佛一幅春日水景图,让人赏心悦目。不仅如此,龙抄手更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远远就能闻到,馋得人直流口水。

来碗热气腾腾的原汤抄手吧!一口咬下,皮薄肉多,回味无穷。皮是无味的,薄薄的一层却很有嚼劲。轻盈的纱衣里面包裹着细嫩爽滑的肉馅,吃起来了香醇可口。大家吃了一定会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这太好吃了,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觉得龙抄手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大家一定要去品尝哦!

《家乡的美食》

东城根街小学 六(五)班 刘婧滢


我生在成都,长在成都,走遍了成都每山每水。成都不仅是“最中国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还号称美食之都。各种美食在成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麻辣鲜美、香气浓郁的火锅;齿颊留香,百吃不厌的冷锅串串香;风味独特、品种繁多的特色小吃;滋滋冒油、香气四溢的炭火烧烤……家乡的美食足以让你从天亮吃到天黑,从春天吃到冬天,给我留下的记忆之深刻,不得不让我动笔将它记录。

一年中的一天,晴空万里,空气清新。我来到有名的宽窄巷子游览。

刚到宽巷子口,我就听到小贩的叫卖声。那是个卖冰糖葫芦的,他手中抓着一根大木棒子,四周插满了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有草莓的、山楂的、混合水果的……一个个山楂圆滚滚红彤彤,外面都裹上了一层透明的糖衣,显得晶莹剔透。我拿起一串山楂的,一口将一颗山楂咬进嘴里。外脆里软,酸甜软糯,甜甜的冰糖与微酸的山楂融合起来,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这一串甜到心里的糖葫芦不仅让我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也让我品尝到了家乡人纯朴、踏实的味道。

正当我被巷子两边数之不尽的商品所吸引时,突然听到了“咚咚咚”的声响,然后便是人们的鼓掌欢呼声。我吞下最后一颗山楂,把木签子扔进了垃圾桶里,便匆匆向声音方向奔去。我来到一个装满黄色粉末的台子前,只见一个大叔正从热锅盆里抓出一大坨,一挤一压一扔,三个白色的球,一个紧接一个被抛到了一个案板上,又弹跳着飞入到一个竹簸箕里。只听得“咚咚咚”三声响,三个白球全粘上了黄色粉末。人群又一次鼓掌欢呼起来。原来这是中华名小吃——三大炮!那白球是用糯米搓成的。由于在抛扔这三个糯米团子时,震动了案板上放着的金属碟子,它们如同发射的三枚炮弹一样,发出“砰砰砰”的响声,故名“三大炮”。飞出的“三大炮”落在了斜对面装满了芝麻粉、黄豆粉的竹簸中,裹上了一层想象的粉末,最后再浇上浓浓的粘稠的红糖汁。大千世界真奇妙,这么具有生命力的美食我怎能放过?于是也买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别说,这“三大炮”不光以表演取悦了顾客,吃在嘴里,红糖甜而不腻,搭配着软糯的糯米球,口感绵软,豆粉增味添香,停留在唇齿之间,真不愧为川中著名小吃。

随后我又来到“小龙坎火锅店”,点了个鸳鸯锅底。鸳鸯锅的特色就是将两种汤底结合于一锅,锅中有一隔板或另置内锅,将锅底分为红汤与白汤,可以同时满足吃辣与不吃辣的人、重咸与清淡口味或达到荤素同锅的效果。红汤火锅鲜辣酸爽,加入了香叶、八角、香葱,使食材的鲜香与香辣气息融合;清汤火锅鲜美养身,加入了番茄、枸杞、蘑菇等与鸡肉、猪骨长时间熬制,让食物鲜味倍增,舒心养身。因最早发明的店家使用的中间隔板上有鸳鸯图案而得名。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往里面煮食材。看着红汤里漂浮着的花椒辣椒,令人望而生畏,可当我闻着那辣辣的、香香的的味道,又忍不住诱惑的品尝一口。尽管辣的我脸红似关公,舌头辣的像蛇吐信子,甚至是一边大口喝着冰镇饮料,我也绝不会放下筷子,真是太满足太过瘾了!

这天我过得真是愉快!你们听了我的介绍,口水是否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爱我的家乡成都,家乡成都的美食更是永远让我记在心中!



欢迎大家

为喜欢的作品投票

  1. 今日开启投票的作品为文字类青少年组入选作品09-16号。

  2. 本期作品投票周期为2020年10月13日-10月19日。

投票请点击:





巴金故居| 公众微信号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巴金与托尔斯泰——罗雪村手绘藏书票、人文版版本书展 | 纪念巴金先生逝世15周年系列活动之二

活动 | “家乡的美食”投票继续,文字类青少年组01-08号作品开放投票~

活动 | “家乡的美食”投票继续,文字类成人组11-15号作品上线

活动 | “家乡的美食”投票继续,文字类成人组6-10号期待您的点击

活动 | “家乡的美食”投票通道开启,谁笔下的美食更触动您?

编辑:忻世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