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 | 周立民:不该忘记舒乙对文学史料搜集和保存做出的贡献

巴金故居 2022-03-21

点击巴金故居 |关注我们

舒乙先生主持巴金主题的活动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他第一次见到舒乙是在1994年4月,当时舒乙在北京主持一个巴金的展览。那天有很多文学前辈出席,舒乙穿梭其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说话一口京腔,有韵有调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我就有一个错觉,觉得老舍先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我们当然都没有见过老舍先生,但是他的公子身上或许看到了他的遗风。”周立民感慨,后来在开会中,工作上,跟舒乙打交道,这一点印象却始终很深刻。


“他热情、周到、细心,老舍之子的特殊身份使之与冰心、夏衍、巴金、萧乾、曹禺等众多老作家建立亲和的关系,使之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大展身手。他是一位很能细心地体会到老人心思的人,记得他到日本拜谒井上靖先生墓地后,特意摘了一片墓前的竹叶给巴金先生寄来,很好地关切到老人对老朋友的思念。”


周立民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巴金先生倡议创立的,经过筚路蓝缕的草创时期后,到舒乙先生这里可算中兴时期,文学馆的很多宝贝和家底儿都是这个时期攒下来的,活动也很多,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力并得到公众的认可。“这一点上舒乙先生功不可没。我知道舒乙先生也写文章、画画儿,这当然别有价值,但是,我认为对于文学馆的组织和运转,他的付出和贡献乃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尤其是史料的搜集和保存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虽然这样的事业不会专门署上哪个人的名字,但是后人不应当忘记舒乙先生这样的人。”


周立民最后一次见舒乙是在2014年9月,在上海,舒乙大病初愈。“我感觉他仍然那么精神,仍然侃侃而谈,有他在,走到哪里似乎都不会冷场。我觉得他身上的那股热情劲儿,是我们做人和干工作应该学习的,那是一种生命开放的姿态。一个人,有这样的开放,当无遗憾,其他的,不重要了。”


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


巴金故居| 公众微信号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读书天 | 我的“巴金书单”我做主(读者评书选书活动最终期)

共建 | 出圈儿,聚力,共铸“精气神儿”——巴金故居共建活动

活动 | 清明,思念如雨,也要说出口

资讯 | 微平台上新“菜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书讯 | “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点滴》2021年第1期看点


编辑:刘现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