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3-10-2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从“概念的普遍性”到“实践的普遍性”
——马克思哲学与“人的普遍本质”理解范式的重大转换


摘要:如何理解“人的普遍本质”,这是哲学发展史上充满争议的重大课题。在此问题上,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种“概念化”的解释原则,即把“人的普遍本质”归结为运用知性思维方式所获取的人区别于其他存在者、且为所有人共同分有的“人的普遍概念”。这种对人的知性化理解在根本上是与人的现实存在相冲突的。马克思哲学改变了对“人的普遍本质”的解释原则,赋予人的“普遍性”以全新的内涵,实现了从“概念的普遍性”向“实践的普遍性”的理解范式的重大转换,扭转了把握“人的普遍本质”的致思路径。它在深层蕴含着理解“人的普遍本质”的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即从“知性思维方式”向“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为克服对人的抽象化理解,把握人活生生的现实存在,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现代哲学意义。关键词:人的普遍本质;概念的普遍性;实践的普遍性作者:贺来,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15)。



和辻哲郎与“日语哲学”的探索


摘要:随着近代初期日本对于“Philosophy”之学的接受并以“哲学”译语得以广泛传播,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学界出现了关于“日本哲学”以及“日本哲学史”的最初探索,开始阐述“哲学”在日本的传统学术中如何存在的问题。然而,和辻哲郎却与其他学者不同,他认为近代以前的日本传统学术只是用汉语思考,从而发出了日本哲学必须“用日语思考”的呼吁,并着手进行“日语哲学”的探索性尝试。他试图通过所谓的“纯粹日语”,分析、阐释“日语”所具有的“哲学”意蕴,探索既具有日语的语言特质,又符合“西方哲学”思辨性特征的“日本哲学”。由此,他采用所谓的“纯粹日语”,并以纯粹假名的表现形式,围绕“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るか”这一哲学根本之问,展开他关于“日语哲学”的探索。然而,为了分析这句以纯粹假名日语来表现的哲学之问中各种语言要素的含义,他又不得不采用汉字汉语替换相应的假名单词进行哲学意蕴的分析与阐发,使他那所谓的“纯粹日语”中汉字的存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其他学者,不主张废除日语中汉字存在的原因之所在。由于“あるというこ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るか”只是关于“所言存在(有)这件事究竟是怎样言之事”的问题,他所揭示的“日语哲学”,则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诘问与探索。然而,这种“是怎样”的诘问并非关于“是什么”的探索,其作为“哲学”的根本之问显然并不成立。关键词:和辻哲郎;日语哲学;纯粹日语;哲学之问作者:林美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贾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圆教”之“各美其美”:
牟宗三哲学的范式转化及其开放意义


摘要:“大成圆教”是牟宗三早年形容儒家思想的术语,以其“大中至正”对佛老进行贬抑,但之后却不再使用。这种“消失的名词”反映了牟宗三理解“圆教”概念的范式转化。牟氏对圆教的掌握、吸收和消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由佛学中来,继而融佛入儒,再跳出儒佛判分,将圆教纳入中国哲学的整体视域中。通过《才性与玄理》《心体与性体》《佛性与般若》等著作,牟宗三从“玄智”“般若”凝练出“非分别说”,又从“性体”“佛性”凝练出“存有圆具”,以此两义赋予“圆教”全新的哲学架构,并最终在《中国哲学十九讲》《现象与物自身》和《圆善论》等晚期著作中将圆教模型视为一个具有普遍哲学意义的公共模型,用以对不同哲学流派的特色进行分析和整合,最终实现圆教“各自纯净,各自丰富,各自限制”的“各美其美”。从圆教这一概念入手,可以对牟宗三晚期哲学的开放性乃至整个现当代新儒学的理论意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关键词:圆教;牟宗三;儒佛交涉;存有论作者:徐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
金融监管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失”和“对顺周期的无能为力”两大盲点;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普遍加快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同时更加注重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然而,过去二十年来的国际金融监管实践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强调总量调控,往往忽视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宏观审慎管理在缺乏微观监管策应的情况下,政策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政策目标多陷入“最后一公里”难题。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中国在建立顶层机构、系统性风险防控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加强了宏微观政策协同的探索实践,2020年相继取得了金融风险攻坚战、疫情阻击战的伟大胜利,当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了经济唯一正增长。立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中国金融监管协同仍存在法治建设滞后、政策目标多元、校准机制缺失、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坚持中国特色和问题导向,从补齐制度短板、完善组织架构、减少信息缺口、统一政策目标以及建立制衡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协同作者:范从来,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江苏南京210093);林键,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93);程一江,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93)。



经济增速放缓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吗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摘要: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基于2010−2018年5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经济增速放缓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运用出口增速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经济增速放缓显著地激发了国民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对传导机制进行检验后发现,家庭工资性收入下降和就业意愿增强是经济增速放缓激发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还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对国民企业家精神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男性、农村户籍人口、青年人、低学历、已婚已育,以及具有外商/港澳台企业工作经历的群体,其企业家精神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且显著提高的是“必要型”创业。这些结果意味着,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正当其时,政府需要适时地出台和调整政策,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关键词:经济增速;企业家精神;“双创”战略作者:罗长远,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上海200433);刘子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的非线性关系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摘要:基于2012—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可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及其结构性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制造业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总量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对高、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别为“倒U型”“U型”。(2)企业生产率和产出规模在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以及技能结构的影响中发挥了非线性效应。对于研究的样本而言,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生产率提升效应和规模降低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创造效应;而生产率提升效应和规模降低效应对就业总量和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替代效应。因此,提升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大力培育高技能劳动力,强化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的技能匹配,深入挖掘生产率和规模效应在自动化技术深化过程中对就业的积极作用,是适应“机器换人”,实现稳就业、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就业作者:余典范,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姜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1620);陈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平台型政府的“重层嵌套”组织结构及其制度逻辑


摘要:随着平台技术的扩散,平台型政府正在成为一种新型政府形态,并呈现出对传统科层体制的超越。平台型政府是一种融合技术要素、治理功能和科层组织于一体的结构化、复合型组织形态,即以“重层嵌套”为其组织结构,以“科层为体、平台为用”为组织形态,通过“基于服务的治理网络前台”“基于技术的资源共享中台”和“基于制度的权力流动后台”的“三台一体”运行机制,实现对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社会诉求的回应与互动。作为“体”与“用”的松散耦合,平台型政府的产生及其运转是一种策略性的组织创新,其实质是追求“一时之需”的配置性效率。实现“配置性效率”向“适应性效率”的转化,需要在平台型政府与科层制政府功能范围明确界分的基础上,提升二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制度化水平。关键词:技术政治;平台型政府;“重层嵌套”;适应性效率作者:余敏江,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海200092);王磊,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现代城市治理动态机制研究


摘要:城市治理是当今世界各类城市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城市面临着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城市治理总是呈现动态过程,从常规治理状态快速转向应急治理状态以高效应对突发灾害,进而再从应急治理状态顺利转向常规治理状态,与之相应,需要构建和完善科学、系统、完整的城市治理动态机制。为此,现代城市治理动态机制研究,既要高度关注城市常规治理机制,也要高度重视城市常规治理机制与应急治理机制的互动转换,更要关注遇到突发灾害时的城市应急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在城市治理动态机制全过程中做到全局与重点的协调统一、静态与动态的有序转换。关键词:城市治理机制;常规机制;应急机制;动态机制作者:陈国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20);朱秋,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083)。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历史回溯和进路

摘要:法治文化是在法治建设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但是,与现代法治要求并不完全契合。为使法治在本土生根发展,需要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改良和完善与法治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这是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和具体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目标和路径日益清晰。在法治文化建设的同时,法治文化建设主体也应当实现自身的改造和提升。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统文化作者:沈国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200240)。



从“民惟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传统“民本”理念的法理设定及当代传承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和精确把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之“人民性”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吸收了如“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援法断罪”“重惜民命”等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而且在此基础上予以时代内涵,由此构成了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它以人民为主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自信。关键词:民本思想;法理设定;以人民为中心作者: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教授(上海201620);张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42)。



语言、民族国家建构和国家语言政策


摘要: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过程中,语言文字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成为群体认同的文化基础并发挥了特殊的凝聚作用,被视为现代“民族”进行政治与文化建构的关键要素。确定并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是构建现代国家公民政治认同和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文化基础。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各国政府为了强化全体国民的政治与文化认同,各自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并推行了本国语言政策,这些政策实践中展现的利弊得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无论是理解和学习其他文明,还是不断对自身文明传统的再认识,语言和语言变迁史分析将始终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关键词:语言;民族国家建构;国家通用语言;国家语言政策作者:菅志翔,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江杭州310030);马戎,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北京100084)。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生成的微观态势及其启示


摘要: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释理论、马克·盖特雷恩的意义解释学理论是较为独特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实践阐释,推进了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传播,具有较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微观型的艺术理论与哲学理论、文化理论共同构成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整体风貌。作为理论生成的普遍规律之一,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给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带来了新启示,即立足中国现实,加强艺术的实践阐释与文化关注,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特色发展。关键词: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实践阐释;新感知;综合阐释;意义解释学作者: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北京100871)。



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读方法


摘要:在20世纪星汉灿烂、洪波涌起的文学批评中,阐释学是重要一翼,它处于文学批评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折点,肩负着去故存新的天命。阐释学成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重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从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为代表的古典阐释学向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的转捩,其余波至今不息。在此过程中,阐释学取得的进展多多,其中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它作为一种解读方法,从诗学模式转向了阐释学模式。这两种解读模式的碰撞与转换,激发和推动了文学批评的观念生产、知识增长和理论建构,使得阐释学成为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突出标志。关键词: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生产性文学批评;解读方法作者: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扬州225002)。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对罗兰·巴特“写作”主题的影响


摘要:“写作”主题贯穿罗兰·巴特一生的思想,巴特对“写作”这个主题的探寻既包括相关的理论分析,也包含大量的文本实践,是他用各类学科语言表达文学的独特方式。其中,语言学是巴特写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石,而本维尼斯特的语言学思想对巴特“写作”的影响最为深远:本维尼斯特的跨语言学分析模式启发了巴特通过“写作”来打破学科边界的构想;本维尼斯特在有关陈述行为中涉及的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分析、人称关系等论述,都极大地推动了巴特对语言的认知,满足了他对写作实践的诉求。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本维尼斯特和巴特在各自的思想构建中,除了语言结构之外还加入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注,强调了多元主体的重要性,对于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和文学写作理论都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关键词:罗兰·巴特;本维尼斯特;跨语言学;陈述;人称作者:张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北京100872)。



 历史人类学新视野与新文科建设 



骨骼考古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的复原


摘要:社会生活史从微观层面反映了古代居民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具体图景。目前的研究多是以“物”为中心展开的,而弱化了人的主体作用,导致我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也不够全面。人类骨骼考古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工具。我们尝试以“人”为切入点,利用显微分析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和古DNA技术从牙齿微磨损、骨骼压力标记、骨骼创伤以及古病理四个方面去复原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战争史以及疾病史。通过骨骼考古学深度解读人类生活的历史场景,从而揭示不同人群的社会差别与联系,认识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行为的特点、准则、方式及其形成原因。关键词:骨骼考古学;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战争史;疾病史作者:熊建雪,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后(上海200433)。



三维虚拟技术与古代历史研究


摘要:人类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对其自身的研究是复原古代社会和解答历史问题的关键。人类身体兼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对先民骨骼或尸体的研究属于自然身体的研究范畴。近年来,随着身体史研究的逐渐深入,自然身体属性的分析在历史学研究中重要性逐渐凸显。三维虚拟技术可以通过还原自然身体史的细节提升对相关历史学问题的认知,相比该技术已普遍应用到了当前国际历史学各领域的研究中,国内身体自然属性的研究大部分还集中于传统的观测手段,而传统方法获得的信息有限。聚焦于三维虚拟技术,从自然身体的研究角度出发,梳理和评述了史前人类起源与演化、古代先民社会生活面貌、医疗状况、移民与迁徙以及个体生活等相关研究。三维虚拟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将有助于拓展国内历史和考古等学科研究的深度。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几何形态;虚拟人类学;身体史;古代社会作者:魏偏偏,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是利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考古出土的古代人、动物个体身体组织样本为研究对象开展同位素分析来重建先民及动物食物结构和生存方式的研究。在我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已经基本理清我国史前人类的食物结构变化格局。近十年来,学者们对历史时期人和动物骨骼样品开展同位素分析,在探讨麦作、稻作农业与粟黍农业的兴衰历程、国家祭祀用牲的征集与管理,农牧人群的交融与互动、妇女和儿童的日常生活历史以及个体生活历史的重建五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值得关注。未来历史学、考古学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深度融合,将从饮食生活方式的角度进一步解读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古食谱;历史学;考古学;饮食生活方式作者:生膨菲,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200433);朱思媚,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7期

2022年第8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