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4-04-0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特别推荐


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编者按:2023年度 “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特讯|202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揭晓


王船山的理气论


摘要: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气学、理学(道学)、心学三分构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一个基本预设。张载作为宋代道学的奠基者之一,开创了所谓“气学”传统,王船山的思想以重建道学传统为根本旨趣,丰富和推进了气学理论。船山理气论呈现的思想样态表明,船山是广义道学史上的人物,而非单纯的所谓“气学家”。船山学在本体论域,接受周敦颐的太极说及朱子的本体论诠释方法,以太极释张载的“太和”,肯定太极即本体。在理气问题上,船山学在“天地之理气”的预设下,坚持理气不离、理气一体的立场,同时对朱子学的理气不杂说亦有肯定,提出“气不损益,理亦不杂”说,并承认相对于气而言,理有“秩序”义,因而在工夫上主张“以理御气”,呈现出与理学工夫论相符的一面。船山学一方面坚持“理是气之理”的气本论立场,甚至认为心、性、天、理都必须“在气上说”,另一方面又引出“诚”的观念,认为诚是气的本然之体,又是天之实理,而且诚是“极顶字”,是不可用其他字“代释”的最高概念。船山学在宇宙论本体论问题上略显复杂的观点论述表明,其理气论在实质上仍属于气学形态。总之,船山学是对濂溪学、横渠学以及朱子学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王船山;气本论;太极;诚;理气一体

作者: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现代性进程中人的有限性问题
——基于法国现象学的视角


摘要: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和利科对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一段文本的解读涉及现代性进程中人的有限性的提问法。要研究人的主体性,不可能不充分考虑人的有限性。人有其神性、心性和物性。人的有限性反映在三者之间的各种张力中,充分体现了我思与我能、无性与物性的辩证法。有必要清理人的有限性问题从早期现代哲学向后期现代哲学的演变,这同时涉及在前者中康德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之间的同中之异、在后者中利科哲学与梅洛-庞蒂哲学之间的异中之同。笛卡尔哲学承认有限理性但仍然追求无限理性;康德哲学用有限理性取代无限理性;梅洛-庞蒂哲学和利科哲学承认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进而以有限性取代有限理性。尽管利科哲学力主经由解释学的迂回,它始终都围绕梅洛-庞蒂哲学所说的本己身体展开,既克服了早期现代哲学对抽象无限性的追求,又没有像当代哲学那样把有限性等同于偶然性。

关键词:现代性;法国现象学;有限性;神;无;物

作者:杨大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倾向
——阿多诺的审美理论及其启示


摘要:阿多诺认为,艺术作品是要把握非同一的东西,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就是这个非同一的东西。但是把握这个非同一的东西就如同康德的认识论要把握“自在之物”一样会陷入幻相之中。艺术的真理内容表现在这种幻相之中。艺术作品中的唯物论是以幻相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与认识中的客体优先性是相反的,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表现为摆脱客体的自由。如果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表现为摆脱客体的自由,那么艺术中的客体优先性恰恰变成了观念论。这种观念论表现在艺术中的唯我论上。艺术中的唯我论是必然的,但也是社会确立起来的,艺术中的自律性其实也是它的社会性。因此,艺术中的唯我论也能够走向唯物论。阿多诺过分强调艺术的自律性,强调内在的超越性,这也显示了他的唯物论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论向度。

关键词:艺术作品;唯物论;观念论;阿多诺

作者:王晓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4)。



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专题讨论)


人工智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治理方式。人工智能在创造巨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一度引发人们的恐慌和对科技伦理的焦虑。为此,需要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可以系统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价值论、就业市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权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经济全球化、社会伦理与社会治理等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为妥善处理和规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

作者:洪永淼,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与政策仿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特聘教授(北京100190);史九领,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与政策仿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0)。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
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摘要:数据基础制度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制度保障。近年来,中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但在数据要素的学理性研究、数据基础制度重点领域相关规则与机制建设、数据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和推动制度落地的物质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短板。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深入开展数据要素的学理性研究、分类推进规则细化与机制落实、拓展数据治理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加强制度落地的支撑保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据基础制度

作者: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93);周铃铃,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服务收益与交易生态


摘要:数字经济的整体业态,是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各种经济业态构成的,而维系或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则是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服务收益与交易生态。如何看待数据资产构成,如何理解其交易效应与服务收益之间的现实关联,如何解读数据交易生态对交易效应与服务收益的影响,无疑是建构数字经济理论必须作出的诠释。鉴于相关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可考虑在解析数据资产构成以及数据资产交易效应和服务收益关联的基础上,对数据交易生态的综合场景展开研究。该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需要有一条贯穿其中的分析主线。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说的基础上,以数据资产的交易效应作为分析主线,可以描绘出一幅数据交易生态形成和发展的图景。通过分析交易效应和服务收益的关联,对现实的数据交易生态综合场景展开描述,力图从交易层面对建构数字经济理论大厦做出一些边际贡献。

关键词:数据资产;数据交易效应;数据服务收益;数据交易生态

作者:江涛,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1599)。


天性、机运与制度化的德性
——马基雅维利的机运—德性论题再考察


摘要:在马基雅维利的机运—德性论题中,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德性与行为处事模式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政治行动者的天性是连接二者的中介。他关于天性不容易改变的命题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就个体而言的;就整个政治共同体而言,倡导某些特定的德性与行为处事方式却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作为秩序良好之共和国的范例,罗马通过贵族的竞争等基本的宪制安排推动了“德性的制度化”,将个人的德性扩展为结构化的德性,从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实现德性对机运的克服。只有从这个视角出发,才能理解马基雅维利对西庇阿的独特评价。同时,从个人的德性到制度的德性,马基雅维利开启了从古典政治哲学到现代政治思想的转折。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机运—德性;天性;制度化的德性;西庇阿

作者: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天津300387)。


论罗尔斯自由的优先性


摘要:罗尔斯所提出的“正义”观念,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正义观,即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平等自由权,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去追求幸福、尊严和福利,每个人都享有基本的自由权利。罗尔斯认为正义就是在社会中建立一种最基本的自由体系,而社会自由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自由的优先性问题。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提出了对自由优先性三个方面的辩护论证,即自尊论、良心平等自由论和利益层次论,不过罗尔斯的三层论证并没有赋予基本自由以词典式优先。康德式自律观念的利益层次论重建,为正义原则提供了一种建构主义的解释。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对正义原则进一步展开论证,政治自由主义的论证方式明显已经受到黑格尔影响而逐渐偏离了康德,黑格尔哲学为罗尔斯构思正义理论提供了体系框架。不容置疑的是,罗尔斯的现代自由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完全超越了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为民主立宪社会稳定提供一定合理解释的理论。

关键词:罗尔斯;政治正义;基本自由;优先性

作者:谢常青,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205);张今杰,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湖南湘潭411105)。


论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体系


摘要:为加快建设“高效、公平、安全”的数据要素市场,有必要在准确理解“数据二十条”作出的政策指引基础上,将其及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法律制度体系。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应着眼于各组数据生产与流通关系,具体到特定关系中确定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数据财产权归属,落实数据要素产权的结构性分置政策。数据流通服务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在于明确数据交易所、数据服务商和登记机构的功能定位、职能分工和运行机制。数据交易合同规则要考虑数据交易方式的多样性,重点解决交易标的之合法性、定价机制、让渡权属的确定规则和衍生数据的归属规则等问题。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建设不仅需要更系统地明确信息来源主体的法定在先权益,还应构建明确的数据合理使用制度和强制缔约规则,并注重公共数据范围界定的合理性与开放利用机制的公平性。

关键词:数据产权;数据流通交易;数据登记;数据交易合同;数据公平利用

作者:熊丙万,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何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知识生产:概念与方法


中国社会学人的“本土化”意识与知识生产


摘要:“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的时代之问。通过实证分析可发现,超过六成的社会学人对“本土化”持有积极正向评价,学术声望越高的学人对“本土化”越为开放和包容,高跨国学术资本者更强调社会科学概念和方法的相通性。此外,学人所熟知的理论家依次为经典学者、欧陆学者、本土学者和北美学者,而拥有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博士训练的学人对本土理论家的熟悉程度明显偏低。学术声望和学术权力对学人的中文论文数量和质量均产生显著正效应,跨国学术资本则在英文论文发表的作用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化”意识对学人的英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正效应。总之,社会学人在“本土化”态度上求同存异,在理论家偏好上注重经典,在知识生产上呈现“多重二元”。深入理解“本土化”意识在知识生产过程的作用,对建设和完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启发性。

关键词:“本土化”意识;学术资本;场域;社会学

作者:范晓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58)。


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伦理:
概念源流与中国现实


摘要:现代社会的运行需要恰当的精神基础,而职业也离不开职业伦理的支撑。目前职业伦理在社会学领域中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依据社会学的经典理论,职业伦理的内涵应该同时从“意义—规范”的双重维度进行理解。而当代中国的职业伦理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特殊主义伦理、自我主义价值观与职业工作意义感的缺失。这些挑战的存在导致职业人士很难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坚守和遵循其所宣称的职业伦理,从而造成职业伦理的困境。这些困境一方面说明职业工作缺乏终极意义的支撑,尤其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式微,尚无替代性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填补其空缺;另一方面亦反映了职业伦理无法对执业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偏离和失范成为常态。这些困境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土壤、组织情境和职业身份与角色,而对这些社会基础的理解必须以反思源自西方的职业伦理概念为前提,并注重考察本土社会文化与西方职业制度的互动和交融。

关键词:职业伦理;劳动伦理;工作伦理;意义感;伦理困境

作者: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200062)。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专题讨论)


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摘要:中国美学具有独特的范畴体系。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且与审美相联系的一种知识结构,它是一个动态四维的逻辑网络。此即:一个逻辑原点:无极;二重哲学本体:绝对之无的本在性无极,与相对之无的次在性太极的对应结合,以无极为“一级本体”、太极为“二级本体”;三大人文支柱:历史哲学意义的“道”、文化意义的“气”与审美现象意义的“象”的三者相和;四为基层建构:由“道、气、象”三者构成其各自所统摄的范畴群落及其相融。中国美学范畴体系,具有有序而深邃的思性诗性化、诗性思性化的人文特点,渗溶着中华文化所特具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美学;范畴体系;逻辑;结构;无极;太极;道气象

作者: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上海200234)。


节气神话叙事的时间谱系
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摘要:中华创世神话是探索和建构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切入点。节气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间谱系的建构过程反映了中华文明创新性的形成过程。以燧人氏观大火星叙事为代表的节气发生神话表明求真务实地解决生存问题是早期中华文明的创新动力;以神农正节气叙事、黄帝迎日推策叙事、少皞设节气官叙事、帝尧敬授人时叙事为代表的节气体系确立神话表现了中华先民创新思维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特征;从夸父追日测影到大禹治水测影,再到周公测影定都,节气测定神话展示了早期中华文明创新传统的形成,甚至“中国”一词的产生也与先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的传统密切相关。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焦点的今天,应大力发掘中华创世神话的创造创新传统,引导民众充分认知和应用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增强中华文明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华文明;创新性;中华创世神话;节气神话;时间谱系

作者:毕旭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摘要:作为学科的中国比较文学固然是受欧美比较文学的影响而产生,而作为研究的中国比较文学却有着不同于欧美比较文学的发生与特征,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跨文化”这一要素,这一点在华夏文明融通递嬗的进程之中便可见端倪。佛教的传入及其已经完成的中国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佛经翻译和从中诞生的“格义”之法是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的重要阶段。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到今日仍然还在进行之中,却也发展出了名为“况义”的异质文化交流之道,“格义”“况义”已经成为中国比较文学之原理研究和方法论建构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比较文学;方法论;满天星斗;跨文化;格义;况义

作者: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4)。


画地分守:明代江防信地区划与职守研究


摘要:明代长江一线的军事防御,即江防,是仅次于边防、海防的第三大国土军事防御体系。信地是江防精细化军事空间驻防的产物,由明初的新江口营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演变而来。每个信地营署和起止点的选择,都遵循一定的军事地理原则。营署一般设置于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信地上、下至点设在自然分界线或府、县政区分界线,便于一营之地统一管理。江、海防信地分界线,恰好处于长江口的潮流界。江防对重要交通枢纽或军事要冲的防御,采用信地交叉的方法。对江面社会治安问题,上江、应天府盗贼出没之地主要采用增加巡逻次数的方法来治理,下江则在治安问题突出或商民云集之地派兵驻守。备倭的任务主要由处在江海之交的圌山和三江口营负责。总之,无论是营署选址还是信地划分,都是基于明初国内外军事形势、沿江战争经验和长江水文环境作出的,故防御效果显著,保障了留都和东南财赋之地的社会安全。

关键词:江防;信地区划;盗贼盐徒;军事控制

作者:李智君,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


摘要:关于早期《苏报》及其相关史事,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相关记述中,或语焉不详,或言之不确。加之早期《苏报》以及相关史料有很长时间未得到研究者开发利用,因此早期《苏报》的真实面目始终模糊不清。依据早期《苏报》和盛宣怀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考证出《苏报》由日商背景的胡铁梅、生驹悦夫妇于1895年底在上海集资创办。1898年10月,转让给陈范。无论是胡铁梅夫妇主持时期,还是陈范接办之后,《苏报》有两个特色十分凸显:其一,大量转载香港、澳门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中文报刊,成为国内与前述海外报刊进行新闻信息交流的通道;其二是对中国政治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对戊戌政变、己亥建储以及清末新政等均有跟踪报道,并表现出明确的支持变法维新的立场。尤其是清末新政期间,由关注教育问题进而关注学潮,设“学界风潮”栏目,并日趋激进。《苏报》的表现固然是由于受到晚清时期上海崇尚新事物风气的影响,但是陈范以及汪文溥趋新、趋变的思想也是促成《苏报》言论日趋激进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早期《苏报》;苏报案;胡铁梅;生驹悦;陈范

作者: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44)。



2020—2022年度中国人文
学术评价报告(选刊之八)


先秦、秦汉史研究


2020—2022,基本对应疫情肆虐的三年。疫情虽极大地影响了线下的交流,但学者也因此沉潜,且新材料公布也并未受多大影响,对此有较大依赖的先秦、秦汉史三年间仍佳作纷呈,在不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或进展。兹分几个专题略作评介。

作者:宁镇疆,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中国近代史研究


对于三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情况来讲,可谓是成果众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首先是传统研究领域的老树新花,不管是在传统的思想文化史,或是在政治和制度史,或是在中外关系史(外交史),乃至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技术史、概念史、阅读史、环境史、动物史等,过去三年都出现了众多的精彩研究成果。想要在短短篇幅内对这些多种多样的成果进行面面俱到的绍介、回顾和评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很可能也是不完全必要的事情——已经有许多先行的以期刊论文为主的研究回顾。所以以下仅就笔者眼见所及,以专书为主,对这三年研究情况做一个简略评价。

作者: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43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欢迎订阅2024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学术月刊》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2023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在邮政订阅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学术月刊”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