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读】陈毅达:海边春秋

陈毅达 人民文学 2019-08-04
海边春秋(节选)

陈毅达


那天上午,刘书雷走进李然书记的办公室时,根本就没想到,他的生活将翻开新的一页。

李然书记当时正拿着一份名单翻看着,见刘书雷进来,就淡淡地说,你坐。

刘书雷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问,书记,您找我?

李然书记抬起头,抖动了下手中的名单问,这次援岚,怎么没报名?

刘书雷一脸茫然问,什么援岚?

你不知道援岚?也没接到人事处通知?李然书记显得意外,看了刘书雷一眼。

刘书雷这时才隐约想起来,一个星期前,人事处送一份文件给他,告诉他有空看下,要不要报名参加。他当时还问,什么活动,是否都要报名。那位同志说,原则是自愿,没有硬性规定,最后由组织决定。刘书雷当时正在电脑前忙着写一篇评论稿子,就漫不经心地应了声,接过文件放在桌面上,也没在意,后来也就忘看了。人事处有送一份文件给我,我后来忘记看了。刘书雷不好意思地说。

李然书记有些不满地摇着头说,看来,你真是躲进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什么事都不关心。

刘书雷说,要不我马上去看看?

李然书记说,不用了。明天上午党组会议要研究,我看你没报名,就觉得不应该。援岚工作可是省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精神,对岚岛建设出台的重要战略举措,你现在是我们机关最年轻的处级干部,怎么一点态度都没有,连报名都不报?

这么重要,那我现在报名来得及吗?刘书雷嘿嘿笑了下。

李然书记往椅背靠了靠,双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目光直视刘书雷说,你现在报名当然可以,我找你,就是想派你去!

刘书雷对此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派我去?援岚?是不是就是去扶贫或驻村什么的?要多长时间?

有相似性,但是又不太一样。这几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岚岛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给予岚岛很多特殊政策,让岚岛迎来了千年一遇的难得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举措,从二〇一二年年初开始,启动了援岚工作,从省直各部门和全省各地抽调干部入岛援建。岚岛,从过去的海防前线,变成了我省开放开发的新热点。

李然书记说到这里,站起来给刘书雷倒了一杯茶,然后在另一张沙发椅上坐下,接着说,到目前为止,这次选派的是第四批。前三批,都没给我们省文联名额,这次难得给了我们一个,这是省委对我们的高度信任。我们文联党组一再强调要服从、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这件事,看似是派个人去,但实质是个很重要的任务,选派去的同志,必须是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光荣任务的人。

李然书记平时讲话,都是很有政治站位的,来省文联工作之后,刘书雷就领教到了。要是这么重要的任务,我怕我不行。刘书雷急忙推辞说,让我搞文学研究、领什么课题任务,我敢打保票。完不了,书记您开除我都行!这么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到基层工作,我可真是不合适,半点经验都没有,半点接触都没有,一片空白。到时做不好,那怎么行?

李然书记摇了摇头说,你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中国历史上多少文人名士,不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箴言?悠悠岁月,现在是发展唯大。省委交给我们的任务是首要任务,怎么说推就推?你到我们省文联工作快一年了吧,看来不接地气。不要在专业上是个高个子,在时代潮流中却是个侏儒。这次我想派你去,原因有三点:第一,按省委组织部下发的通知要求,这次选派的援岚人员,原则上必须是具有博士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你可是我们单位引进的第一个名校博士,正好符合条件;第二,你在北京就读多年,从大学开始,就在首都学习和生活,知识面广,视野会更开阔,思路会更开拓,机关的一些框框你受影响少,到基层工作可塑性反而会更强;第三,对你个人来说,从校门到校门再进省文联大门,也许学问的履历够了,但社会生活的阅历少,基层的历练少,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和通道到基层,这十分有利于你自身的打磨提升。

李然书记讲的,居然跟在北京时陈子劲老师说的意思差不多。那天,刘书雷陪着导师陈子劲去出席一个文学创作研讨会。刘书雷开着陈老师的车,经过长安街时,他与陈老师讲,老家闽省出台了一个人才引进政策,前不久回去参加海峡两岸文学论坛时,省文联李然书记知道他博士毕业了,很正式地邀他回省文联工作。

刘书雷说这个话,是想探探导师的意见。刘书雷心里更想留在京城,京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搞文艺批评和当代文学研究,肯定还是留在京城好。谁知,陈子劲想都没想就说,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书雷,你应该回去。北京这里人才济济,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但你回去就不一样了,那边多了一个,也许真的就多了一分力量,你能更有所作为。如果全国的年轻人才都往大城市聚集,那么其他中小城市怎么办呢?鲜花独放当然不能说不好,但是如果和遍地是花、遍地开花比,你说哪种景致更美妙呢?

话虽是这么说,但刘书雷还是有点犹豫,就说,老师,早些年不是有个顺口溜吗?一等人才漂洋过海,二等人才北京上海,三等人才广东沿海。如今虽然变化很大,但是还是那么多人往北上广挤,我这一回去,有几个想做的大课题,就会受到影响。

陈子劲在后面坐着,深叹了口气说,读书是用来提升自己,学问要拿来奉献社会!你有没想过,提升自己是为了什么?古人读书时常说要心存高远,说的又是什么?如今社会发展太迅猛了,古人把足不出户能知天下当贤才名士,现在我们随便一个人、一部手机就可以知世界、走天下。你要做学问在哪里都可以做,但做事业,就要想清楚定位在哪里。人过于本我,最多只能做根蜡烛,几尺之内发光而已;如果是一座电站,那就能光照社会。你读了那么多古籍经典,还没明白,爱乡爱土,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里,那是至高至美的情怀,哪个古代伟大的名家大师没有这个情怀?

是导师的这一席话,让刘书雷下了决心,回到闽省。

李然书记讲的在内涵上与导师的话是相接的。反正现在自己是一个人在省城,先下去看看能做些什么再说吧。想到这,刘书雷就爽快地说,书记,我接受组织安排!


刘书雷很快就接到通知,去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集中培训。共三天,课程上午、下午、晚上都安排得满满的。去培训之前,刘书雷先上当地官网浏览了岚岛的情况,对岚岛有了大致了解。通过培训,刘书雷对岚岛有了基本印象。

岚岛,东邻台湾,与台湾的新竹县,相距仅有六十八海里,是闽台之间最靠近的地方,为两岸融亲的摇篮;毗邻港澳,是中国大陆面向亚太地区的重要窗口之一,扼守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为闽省第一大、全国第五大海岛,面积是厦门岛的两倍。二〇〇九年七月,岚岛被中央确定为闽台合作的窗口和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台商第二生活圈”的目标,这个昔日东海之滨“四面皆海,非舟楫不能往来”的边陲小岛,跨海建桥,开通了与台湾的海上直航,修建了环岛大道。为加大岚岛开放开发力度,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国务院批准岚岛为闽省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给予了岚岛先行先试的政策,岚岛建设进一步提速,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保税区,快速地向立足两岸、面向世界、对标国际先进规则的区域迈进。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岚岛十分关怀和重视,加快岚岛实验区的开放开发,被写进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一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闽省视察期间,十分关心岚岛建设,专门前去深入考察,亲自擘画蓝图,提出了“一岛两窗三区”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已取得的重要进展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继续探索,勇当先锋,着力创新,把岚岛打造成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岚岛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有了更大更远的建设目标,省委、省政府集全省之精、汇海内之力,进一步加紧二期建设,在已选派了三批近千名干部援岛之后,决定派出第四批援岚干部。按省委要求,第四批援岚干部必须具备更强的专业优势、信息优势和智力优势,必须是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以适应岚岛开放开发向创新驱动发展挺进。第四批里,与刘书雷一样名校毕业的博士就有二十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有一百多人,还有的是有相关经验、年富力强的业务干部。

临行前,刘书雷借回单位收拾个人用品的机会,顺带去找李然书记辞行。李然书记再次嘱咐刘书雷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做自己想做或有兴趣的事情,这是不行的。又交代说,我在榕城市工作时,曾分工挂点岚岛,当时就是个海上孤岛,很穷困。那时总书记在省城任主要领导,多次上岛走访调研,寻贫问苦,谋划发展。没有中央的英明决策,就没有今天的岚岛。下派援岚,各条战线的人都有,你下去不仅是个人到基层锻炼提高,更是代表我们省文艺战线,代表我们省文艺工作者的形象,希望你能状态上争气,实绩上争光!如果需要单位什么支持,你可以随时直接挂电话给我。

刘书雷听后,心头沉甸甸的,这份重任,自己能担得起吗?

刘书雷至今单身一人,当时去省文联报到,就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租了个拎包入住的单身公寓住下。现在去岚岛,为了省租金,也为了能踏踏实实在岚岛干点事,他干脆把租房退了,把所有的私人用品都装进后备厢里,开着到省城工作后买的一辆车,跟着车载导航,前往岚岛。


刘书雷来到岚岛这天,天气很好,正是春光明媚之季。车驶上岚岛的跨海大桥时,刘书雷被深深吸引住了,不觉地放慢了车速。从车窗往外看,海水湛蓝,波涛滚滚。闽省一面临海,一面依山。刘书雷是在闽北山区长大的,极少见海。蓝色的海,烟波浩渺,刘书雷的心一下就被打动了。原来,海是这么的广宽和博大,眼光一触,就有着一股说不出的震撼,往心里直扑而来,让人想融入进去,变成一朵翻卷的浪花。跨海大桥约五公里长,建设的标准很高,正常的车速就那么几分钟。刘书雷如行驶在一道绚丽的彩虹之上,感到美不胜收,十分新奇。援岚培训时,对跨海大桥就有介绍,正是这座横跨岚岛海峡的雄伟之桥,把大陆与台湾更加紧密连接起来了,岚岛由此纳入了改革开放的大格局里,并从一个海防最前沿,转变成一个先行先试的综合区,掀开了历史新篇章。刘书雷知道,岚岛正在建设另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跨海大桥,筹建高速铁路入岛,等这座两用大桥建成之后,岚岛将起到连接北京至台湾的重要作用。

刘书雷到岚岛行政中心大楼第三会议室报到时,正好是上午十点。他立即感到援岚工作的紧张,原来是先到这里开见面会。所有的援岚人员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岚岛对他们的到来很重视,岚岛综合实验区党工委金子铭书记和管委会赵子力主任都到会了。金子铭给援岚的干部介绍认识了岚岛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各主要部门和管委会各主要单位的领导,以便于今后加强联系和工作。岚岛的党委部门和行政单位设置,完全按实际工作和服务型政府职能工作来设立,今天来的各部门各单位又都是相关要害部门,所以,到会的主官其实没多少人,没花多少时间。

会议由本轮带队的省政府吴副秘书长主持,金子铭致了欢迎辞后,就由赵子力介绍了岚岛这几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吴副秘书长今天既主持会议,又代表援岚工作队讲话。会上领导的讲话都很简短,会议一小时就结束了,岚岛相对应的各部门和单位,就把分给自己的援岚人员,各自带走去安置了。刘书雷的身份是省作协副秘书长,可能是岚岛没有直接对应的单位和工作,他被留在岚岛的援建办,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事务。

援岚办是个临时设立的机构,就设在岚岛行政中心大楼的十六楼,刘书雷跟着吴副秘书长及其他几个留在援岚办工作的人员,一起上了十六楼。金子铭和赵子力估计要向吴副秘书长个别通报和交流岚岛的有关工作,也陪着上来了。

办公室早就准备和收拾清楚了,刘书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推开了窗子,海风吹了进来,带着点湿湿的咸味和几许腥味。从窗户远眺出去,岚岛尽收眼底,远处是有点迷蒙的海,近处高楼林立,环岛的快速通道如几段绸带,披撒在一片片绿色之中。

刘书雷刚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有一个人急急进门,神色有点紧张地问,刘博士,吴副秘书长现在在哪里?刘书雷一看,这人刚才在会场上见过,好像是岚岛党工委办公室的秘书科科长,就热情地迎过去说,在前面一间办公室里。那人说,金书记和赵主任都在吴副秘书长那里,你能不能帮我通报一下,有比较急的事呢!

刘书雷见状就说,你跟我来!带着那人就走出办公室。

吴副秘书长办公室的门是关着的。那人很急地说,我不便进去,你帮我请金书记出来一下,好吗?事太急了!刘书雷轻敲了一下,就推门进去了。金子铭和赵子力正在向吴副秘书长说些什么,刘书雷走到了金子铭身边,轻声地说,您办公室有位同志好像有紧急事情找您,他在外面等。金子铭立即起身出来,还没等刘书雷退出,就又转进来。一进来,就一边收起放在座位边上的本子,一边说,吴秘,对不起,我必须立刻和子力主任一起去处理一下蓝港村的事情,另外找时间再向您汇报。赵子力一听也忙起身说,蓝港村?这蓝港村又闹事了?吴副秘书长一听,就说,那你们赶紧去处理吧。小刘,你正好替我送送两位领导。

刘书雷把金子铭和赵子力送进了电梯,回到办公室,心想,这里怎么连村名都蛮有诗意的。蓝港村!刘书雷记住了这个村子。


刘书雷在援岚办的工作,主要是做援岚办会议记录和纪要,不定期编发援岚工作简报,整理些向上汇报的综合材料,协助处理一些办公室日常事务,跟着吴副秘书长去开会或到具体单位帮助协调工作。文字方面这些工作,刘书雷很容易就适应上手了,两个多月下来,起草的一些大材料,吴副秘书长看后基本就没什么改的了。跟着吴副秘书长东走西奔地开这会那会,协调事情,现场解决问题,刘书雷也学会了不少东西。刘书雷还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工作便利,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中央和省委对岚岛建设的战略要求,大致了解和掌握了岚岛工作的进展全局,最重要的是各援岚干部在社会管理、产业开发、招商引资、项目运作等方面形成的课题调研报告或工作报告、研究成果、建言献策等,都是先汇总到刘书雷这里。刘书雷为编好简报和撰写综合汇报材料,或能较好地起草一些上送的专项报告,都很认真地精读细看,借此了解各领域、各方面的许多实际情况,那些有见地的建言和对策,也让刘书雷获得不少启发。

一个上午,刘书雷正在做一份综述材料,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刘书雷喊了一声请进。门被推开,一个年轻女子内着一套时髦的浅色蕾丝开衩连身裙,外披一件深蓝色短风衣,风衣外又挂着一条红色围巾,盘着头发,从门外走了进来,用一双丹凤眼看着刘书雷,面带着微笑地说,我想找吴副秘书长。

刘书雷放下手中的事,忙站了起来问,您是哪里找他?女子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向前走了几步,优雅地挺立在刘书雷桌前说,我是兰波国际新派来的岚岛执行总部的首席温淼淼。兰波国际,这是一家跨国机构,与岚岛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同时承担了岚岛金滩、银滩、铜滩的最大的旅游开发项目。刘书雷在做相关材料时,多次看到过这个机构的名称,也基本了解了这家机构的情况。

兰波国际对岚岛的投入,是几十个亿的项目规模,这么一个年轻的女人,居然是新来的执行首席,这些知名公司,真是很敢用人!刘书雷不由得多看了温淼淼一眼说,吴副秘书长就在后头第三个办公室,我帮你去看看他现在有空没有。温淼淼点了点头,礼貌地说,那就麻烦你帮助通报一下。

刘书雷敲门进去时,吴副秘书长正在接电话。电话打完后,听刘书雷说兰波国际在岚新来的执行首席求见,吴副秘书长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接的电话,正是与兰波国际有关的,这事我正准备来理理,他们不请自来了。正好,请他们过来吧!

刘书雷转回办公室,温淼淼得体地问,怎样,吴副秘书长有空见我吗?

刘书雷说,你跟我来吧。虽然走到吴副秘书长办公室的距离很短,但是温淼淼跟在身后,高跟鞋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落地声,让刘书雷感到,这个女子精干而充满了自信,是个不可小视的人物。

温淼淼与吴副秘书长具体谈了什么,刘书雷不知道。让刘书雷没想到的是,约一个小时左右,温淼淼返回到他的办公室,仍然是面带微笑地说,很感谢你帮助通报,以后我还要经常来你们援岚办,我们交换一下名片,相互认识一下,今后工作上请多关照。

温淼淼递过来了一张精致的名片,刘书雷接了过来,忙从抽屉里找出一张自己的工作名片,递给了温淼淼。温淼淼认真地看了下,轻声说,刘书雷,你这个名字有点响亮,好记!说完,伸过了手来。刘书雷赶快也伸过手去,边说,父母取的名字而已,见笑。温淼淼握住刘书雷的手说,很高兴认识你。刘书雷应道,我也同样。

温淼淼的手很柔软,与刘书雷握手,力度掌控得恰到好处,既不太有力,也不太漫不经心,有热度,又有尺度。刘书雷本能地感到,这个女人不寻常。才想到这里,一股淡淡的香水味又飘了过来,让刘书雷又感到,她还是个有魅力的女人。

温淼淼松开了手后,嘴角挂着笑意说,那我走了,再见!走到门口,又转过头来说,欢迎你有空来我们执行总部指导指导。温淼淼斜身扭头的姿势很美,长长的脖颈,如天鹅回眸。

刘书雷说,指导不敢当,请慢走。

温淼淼的高跟鞋落地声渐行渐远渐无了,刘书雷还呆站在原地。自己今天怎么回事,应付居然如此被动。电话铃声响了,刘书雷才回过神来。接起电话,是吴副秘书长。吴副秘书长在电话里说,小刘,你通知下岚岛管委会的秦副主任,请他立即来我办公室一下。等会儿你也过来。刘书雷随即拨通了岚岛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的办公室电话。


援岚办所在的行政中心大楼与岚岛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楼是同体建筑的不同幢楼,内部有相通的走道。刘书雷带着记录本和钢笔到了吴副秘书长办公室,秦副主任随后就到了。刘书雷给秦副主任倒了一杯茶,然后按工作惯例,在一旁的木沙发上坐下,摊开了笔记本,拧开了钢笔盖,准备做记录。

吴副秘书长脸上显出了焦急,开门见山地说,老秦,刚才兰波国际的温淼淼小姐找我了,谈了不少情况,其中说到了银滩的项目开发一直无法落地。如果今年内仍然无法开建实施,他们的董事会将决定中止合作,撤出这个项目。这不仅会影响到我们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推进,更麻烦的是会对整个岚岛的对外招商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个……秦副主任面露难色说,目前,兰波国际在岚岛金滩、铜滩两个旅游开发项目,进展都还比较顺利。银滩算推进最缓慢的项目。兰波国际前几个月向管委会送上报告,要求我们尽快按协议完成蓝港村的整体搬迁安置。与兰波国际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后,我们的工作是抓得很紧的,银滩项目迟迟不能取得进展,主要是蓝港村民坚决不同意搬迁。管委会先后派过两个工作组进村,加强工作力量。但是,村民的抵制很强,坚决不同意,工作就一直无法做下去了。搬迁领导小组曾讨论过是不是强制拆迁,但怕引发群体性事件,汇报上去,实验区党工委金书记和管委会赵主任也坚决不同意。所以,这项工作就拖了下来。上一轮援岚办的带队领导是省交通厅的马副厅长,我曾向他反映过,马副厅长也坚决反对强行搬迁安置,要求我们还是要靠做细致的工作,尽可能说服村民,争取理解支持。只是,我们想尽了办法,村民就是无法理解和说服,形成至今僵持的状态。好在与兰波国际商谈时,说好蓝港村的安置房投建全部由他们负责,而兰波国际在新城附近投建安置房过程中,中期因与施工单位产生了一些纠纷,那家施工单位用材用料不符合我们原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被我们监理单位发现,曾因此停工了较长一段时间。后来兰波国际与施工方达成了新的协议,施工方重新严格按达标要求整改,工程进度无法按照与我们签订的协议如期完工交验,这也是造成推进速度慢了下来的原因。两方面都有原因!

蓝港村?不就是刚到岚岛那天说闹事的村吗?在一旁的刘书雷一下想起来了。

现在人家安置建设工程基本可以交付,兰波国际撤换了执行首席,决定加快步伐,今天,这个新来的首席找上门来了,虽然年纪轻轻,说话却老到至极,软中带硬。吴副秘书长明显不悦说,人家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如果他们真撤出这个项目,不仅是项目流产问题,后果很不好,对岚岛的形象会有所损害。

是我们工作没做好,这个我具体负责,我要检讨!秦副主任态度很诚恳。

吴副秘书长语调变平和了,说这个问题,在援岚工作交接时,马副厅长同我专门说起过。估计兰波国际通过什么渠道,也反映到省里去了,李副省长还专门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李副省长特地指示,关于银滩旅游开发项目,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对待村民的诉求;二要务实唯实,拿出办法,尽快解决;三要争取双赢,注重影响!这项工作因为是你们管委会主抓,我现在就把李副省长的意见转达给你,你负责转达给管委会,并报告赵子力主任。

李副省长是分管旅游的副省长,吴副秘书长本来就是在工作上对应李副省长的。这次派吴副秘书长来带队,看来省领导就是想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加快进展和推动。刘书雷经过一段援岚办的工作,开始有点摸透,这些具体工作的每项部署,包括援岚这种专项工作,无论是队伍组建还是人员安排,省里都是精心谋划,里面都是意味深长,绝不亚于一部精品长篇小说的苦心构思和精妙布局。

秦副主任挠了挠头说,金书记和赵主任都很重视蓝港村的问题,赵主任主持管委会曾开过几次专题会议研究,金书记也把解决这一问题列上了党工委的常委会,也做了研究和安排。但在具体工作方面,我们不是执行不力,而是实施不了,一直苦无办法。我具体负责,专门去过两次村里,村民们差点没让我出来,现在群众的工作真不好做,很难说服。我正在准备,想找个时间来援岚办向您汇报,请援岚办来指导我们解决。至于兰波国际,您别听他们的,要说违约,他们没按期完成安置房建设也属违约。说到要撤项,我个人看可能性更小,那他们安置房建设等投入,不就打水漂了?这可是不小的投入!

这个秦副主任说到这里,有踢皮球的味道,刘书雷都感觉到了,就很注意观察吴副秘书长的反应。吴副秘书长果然阅历深厚,经历过大场面,颇有大将之风。此时很冷静,手不停地搓着下巴,刘书雷知道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

果然,吴副秘书长说话了。老秦,省委、省政府一再强调,要真心待商、诚心亲商,要进一步营造岚岛良好的营商环境。兰波国际确实是来投资做生意的,也确实有助于岚岛的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我们要真诚地欢迎人家,要努力服务好。具体按市场规律办是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冷冰冰,我们不搞冷冰冰的市场经济,我们是要搞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要热乎乎地为人家提供条件和服务。你的认识还是有问题。这个坎,反正必须得过,援岚办就是来与你们管委会一起攻坚克难的。这件事,你回去就给金书记和赵主任说,兰波国际已完成了安置房建设,我们这边工作必须提速,我们援岚办同你们搬迁领导小组来共同解决!

刘书雷在一旁听了,实在打心眼佩服吴副秘书长,觉得这一席话,真的代表和体现了上级领导的水平。但又在心里想,这可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吴副秘书长可把难题自己扛下来了。

秦副主任明显松了口气,连忙说,吴副秘书长批评得对,说得好,我一定提高认识。如果援岚办能出手,我们更有信心,一定全力配合!岚岛每项重要工作都有周密的考评,不能如期完成,将会被追责问责。吴副秘书长把蓝港村的问题给揽过来,等于帮了秦副主任一个大忙,减轻了一个重负。

秦副主任走了。刘书雷觉得吴副秘书长可能需要独自考虑,起身也准备走。刚站起身,吴副秘书长突然问道,小刘,你说说看,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刘书雷没料到吴副秘书长会征求自己意见,想了想,这事吴副秘书长想听自己意见,说明他也心中还没谱,领导都没谱,自己还能更高明?就不想说。但是又想,吴副秘书长既然开口问了,不说点什么,领导会不会不高兴,不答题也不行。

吴副秘书长办事说话喜欢直接,刘书雷就说,具体情况我也不了解,刚才只听了个眉目。现在建设过程中,拆迁安置难是个谁都会遇到的问题,蓝港村按设计是整体搬迁安置,那肯定难上加难。我觉得重要的首先是把各方面的诉求了解清楚,特别是村民的诉求到底是什么;第二步,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解决热点,确定难点;第三步,根据确定的难点来破解,可以考虑先易后难,先多后少。我是乱说的,说错了吴秘你不要见怪。

刘书雷下来锻炼了一阵,连自己都惊讶,怎么学会说这些话了。

吴副秘书长不解地问,什么是先易后难、先多后少?具体点!刘书雷说,属于正常合理诉求的,我们尽可能满足;是政策可变通的,我们尽可能在政策范围内调整解决;先考虑大多数人的共同诉求,或是先满足大多数人的相同意愿,或先研究解决大多数人的要求,最后剩下少数的,再来具体对待。这样分而化之,能推进一步算一步,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吴副秘书长听到这儿,突然笑起来,好个摸着石头过河!那么,谁是能来摸石头的人呢?刘书雷回答不上来了,这个……这个,吴秘,这就是你们领导的事了!

吴副秘书长收起了笑容说,你这就学老秦了吧,活学活用,把问题推上来,好的不学!我知道你心里会纳闷,这种当地都不好解决的事,援岚办接过来干吗?省委、省政府派我们来,就是来帮助解决难题的。所以,我接老秦踢过来的球,想把它当作我们这次援岚的破局之球。这个难题也确实必须破局了。

说到这里,吴副秘书长更严肃起来。好,你既然让我定,我刚才听了你的意见,觉得你挺有思考。这样,你去做那个摸石头的人!你通知一下,下午我们就开援岚办的办公会议,我想派你立即去蓝港村。

什么?刘书雷傻眼了,派我去?

吴副秘书长认真地点点头说,是,你这段时间在办里工作,对整个援岚工作有整体性的了解,对岚岛的全局工作有很好的认识,在政策把握方面也比其他同志有优势,一些工作上的事处理得也比较到位。你刚才说的意见,我非常赞同。你能一下有思路,不容易。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昨天岚岛方面转来了一份舆情通报给我,反映近期有一个叫“海上蓝影”的人,在网络上通过微博多次发帖,广邀在外地务工、创业、就学等所有蓝港村的人,近期回村共商大事。到底要商议什么,帖上没有明说,目前还不得而知。蓝港村原来就发生过群体性事件,因搬拆原因上访、信访有段时间也出现较多。这个舆情动态让我有点担心。从网名上和帖子的内容来分析,这个“海上蓝影”应该是个在村里的年轻人。你年轻,又是搞文学的,容易与他们走近和交流。你到村后,一定想办法找到这个人,要密切关注,随时掌握情况,认真对待,把相关工作做到前、做到早、做到实,确保不出问题。此外,你说现在援岚办还有几个人手可派?能下去的都到一线了,你这个博士不能只是动口不动手,我刚开始把你放在办公室,就是当作预备队留下的,你这段的表现,让我觉得应该让你去出出手了!

吴秘,吴秘,这出点子的人,不一定是会干具体事的。刘书雷觉得自己现在还没到能独当一面上阵的份上,就想推。他真没这个自信,就说,这基层工作,我过去可从来没真正接触过。这段时间算是有所了解,但是要真枪真刀地干,我真没这个能力,而且,我现在才深深感到,责任太大,我怕担不起、担不了。

你看看,你这个人年纪轻轻怎么缺少拼劲闯劲,也不敢接受挑战!是不是理论搞多了,老气横秋?我希望你既能出点子,又能干实事。这叫有思路会干事!要老成,但千万别老气。吴副秘书长说,我们现在就是要培养大批善思能干的干部,我希望你能从学业上的博士,变成为岚岛改革开放奉献才智的斗士。

话说到这份上,刘书雷觉得自己没有退路了。他心跳加快起来,一股豪气从胸中奔涌而出。

吴副秘书长递给了刘书雷一份打印文件,说你看看吧,这就是“海上蓝影”发帖的内容。刘书雷接了过来一看,是一段很煽情的文字。


致所有在外的蓝港村人:

谁没有自己的家园?但我们很快就要失去现在的家园了!还记得这里的大海、阳光、沙滩、石厝吗?如果我们的村子不存在了,我们心托何处?魂归哪里?我们将成为无籍的游子,再多的成功也无法让我们从流浪的乡愁里解脱!请于中秋月圆之日前归来,我们邀月作证,在海边共商大事,哪怕真的是最后一次在蓝港的聚集,我们也要留下完整的记忆!请互相转发!


“海上蓝影”,刘书雷记住了这个网名。走出了吴副秘书长办公室,刘书雷想,从来岚的第一天就听到了蓝港村,到现在派自己去蓝港村,看来这是蓝港村与自己注定的缘分。

下午的援岚办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刘书雷立即进驻蓝港村。

第二天一早七点半,刘书雷就到了吴副秘书长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已坐着一个人,年纪不太好判断,头发里间杂着根根醒目的白发。说年轻,又显老成;说老成,看上去又年轻。

吴副秘书长给刘书雷介绍说,这是管委会下派到蓝港村的村委第一书记张正海,已下派了半年多,对整个蓝港村的情况十分熟悉,由他配合你这次进村。

张正海主动先站起身来,上前同刘书雷握了握手。吴副秘书长继续说,你这次的任务就是重新把实际情况从头摸一遍,听民声,察民意,扎扎实实地开展调研。现在时间非常紧迫,我也不想给你定框框、讲意见,让你有先入为主的东西。希望你发扬我们援岚“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全力做到身到心入、唯实求真。

抓紧出发吧。吴副秘书长说,我不多说了,等下八点,我还要与金融部门商讨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的事。工作的军令不是平常的杂志催稿通知,真是拖不得。刘书雷就同张正海出了吴副秘书长的办公室,下了楼,开车往蓝港村去。


张正海似乎很了解刘书雷此时的心情,主动坐到了副驾驶座上来。车一开动,刘书雷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说,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蓝港村的相关情况?张正海倒显得不急,说你真抓紧,本来我已通知村里,十点召开村两委会,到时再向你汇报。

刘书雷说,你没看到吴秘急得?张正海说,那好,就在车里向你汇报。刘书雷说,我们俩人是一起开展工作,从现在起别说什么汇报这类的话了。我们之间,不应有这个习惯。真的!

张正海见刘书雷神情十分认真,就说,好。我给你说说基本情况。蓝港村共有二百一十六户,一千五百三十七人。这个村的历史很悠久,是岛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据相关考证,岚岛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蓝港村那时也就有人类从事原始的狩捕活动了。有确凿的史料记载,从唐开始,岚岛就为牧马地,宋时置牧监。从那时起,岚岛逐渐成了闽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包括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上重要的海上航运活动和事件,都与岚岛扯得上。所以,蓝港村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比较热闹,做海上航运的人很多,只是后来因各种原因,航运业衰落了,特别是做远洋航运的,大多亏了,蓝港村也受到了影响,就四散转做其他。蓝港村的主要劳动力,从早期的讨海到后来做远洋航运,之后就基本转移到各地去做生意或务工了。现在,蓝港村基本上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一度,能走的全走了,出现了许多“空户”,就是只剩户籍关系在村里,一家老小全走了,剩下空房空屋。最低潮期,实际住户就一百多,才八百多人。这几年,因为岚岛发展了,海上养殖业也多起来了,旅游观光业也起来了,特别是与台湾那边往来增多,主要是台南、新竹等地经常组团来岚岛五福庙,供请香火。来岚的台湾客人,不少也会到蓝港村旅游,服务业多少有些发展了,外出务工的陆续回来了一些,在村里开个小杂货铺或小饭店,搞海上养殖的也有,这样空户才少了点。现在实际户数仍只有一百五十多,年轻人回来的少之又少。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蓝港村现在仍属于落后村,村民为什么不肯搬迁?安置到城里,由政府统一建新居,不仅人居环境大大改善,而且老人就医、儿童就学都更加有利,同时还有一定的补偿,这不是件好事吗?刘书雷问,这是他最想知道的。

张正海说,你想听真实的原因?

当然!刘书雷有点诧异,这里面有什么特别因素吗?

说特别,也没有。但是,我没下派到村里时,也是这么想的,从道理上讲好像是这么回事。可实际一接触,发现村里的人不是我们,他们不这么想。表面看,蓝港村没有卫生机构,连唯一的小学也因为生源不足撤并了,搬迁进城而且又有补偿,好像是个多好的事。然而,岛内原来穷惯了,村里的人生病就是随便抓些当地土草药;孩子从小都是老人帮带,没有城里人进幼儿园的概念,到了上小学,有实力点的想办法往城里学校送,实在不行的,到隔壁村的一所中心小学就学。所以,就医就学改善这个理由说服不了他们。而且,现在城里就医费用那么高,就学难度越来越大,孩子教育成本那么高,村里人都懂了,怎么承受得了?他们也会算笔账的。至于补偿,他们心里也有数,补偿再多,也有个限度,更何况岚岛建设急需用钱,财力有限,补偿也不高,怎比得过他们长年经营的土地和大海?那些才是他们赖以生生不息的天赐的生存资源!只有一些空户,或是已在外讨生为主的人,再就是比较懒或不会做事赚不来什么钱的人,才对补偿有兴趣。这些人又左右不了村里的大事,而且大多跟风,没什么主见。不要小看现在的村里人,他们如今看事情眼光也放得很远的!

原来如此。刘书雷有些豁然了,想到上次回老家,和几个发小同学吃饭,聊天时就有人说,过去是农村人想变居民户,现在城里人盼变成农业户,有田有山有林有宅基地。

这么说,是搬迁做工作缺少针对性和说服力。刘书雷说,我可没这么说,那些东西可是有定调的。张正海解释道,管委会两次派组进村,能说的道理都说了,能做的工作都做了。管委会还专门下文,要求公职人员有亲戚在蓝港村的,都要回去帮助做说服工作;如果本人是蓝港村人,必须做通家里亲戚的工作。结果全都无功而返,有的关系都闹僵了。你可能不知道兰波国际为什么撤换在岚的执行首席吧,其实是前任执行首席想了个歪招,强拆强搬,组织了好多辆铲车和几十个外地民工强行进村,差点闹出群体事件。我当时刚下派不久,见情况不对,立即上报,综合实验区主要领导及时出手制止了。不换他,他也工作不下去了!不过,至此,谁都更怕到蓝港村来做工作。

刘书雷听后,想到了刚来岚岛报到那天开见面会后,金书记和赵主任匆匆从吴副秘书长办公室离去,可能就是张正海说的那个兰波国际在岚执行首席,想强拆强迁,结果村里群众闹事了。刘书雷背后冒上一股寒气来,上车出发前热乎乎的心,此时一下开始冰凉冰凉。心凉了,头脑却更清醒了,看来,他这次可是捡了根硬骨头来啃!这么多人都啃不动,他能啃得下?刘书雷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管委会的秦副主任要把球踢给了援岚办,看来也是焦头烂额,实在没招了。

张正海看刘书雷心事重起来,就安慰似地说,不过,你是省上下来的,村民会更信赖,这是一种习惯心理吧:越往上,村民越觉得可靠,他们怕当地的官员骗他们。再说,上面来的,与当地无任何牵扯,会比较公道。所以,村民们不会为难你,像我下派到这里,与村子村民无任何利益瓜葛,他们对我都很尊重。村民还是通情达理的。

这话什么意思呢?刘书雷揣摩着,没应答。


岚岛的快速通道,标准很高,车很好开,开着也很舒服。在一个出口处,张正海给刘书雷指路,说要往出口处开。刘书雷的车从快速通道转下后,开到了一条村道上。村道是四米五宽的水泥路,比较窄小,同时也是条弯道很多的上坡路,明显行车不便了。

刘书雷觉得有点怪就问,快速通道都开到这里了,为什么不直接通达蓝港村呢?这也是村民们意见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正海有点小心地说,我个人理解,这里面情况微妙。从整体设计上讲,到了蓝港村,就到了海边,是断头路了。先期建设规划时,没看得这么远,加上这里建快速通道的地质条件比其他地方差,弯道多,又是上坡下坡的路,成本造价肯定要比其他地方高多了。去蓝港村还有十里路,粗算下要多花近亿的钱,仅接通一个小渔村,当时可能认为意义不大,资金也不够。后来,是中央领导来视察,高瞻远瞩,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岛,蓝港村的银滩才被纳入新的规划里,一下成了重头项目。管委会也相应改变思路,决定整体打包招商引资。兰波国际介入后,与我们签订的协议是当地负责对蓝港村的整体搬迁,清空之后,他们再入场,再投资开路与快速通道整体衔接。他们有他们的考虑,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因开路建设占地占田甚至拆房的成本,大大降低建设难度和费用,节省附带投资。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从招商引资和项目合作来说,也通常采取这种做法。而我们管委会这边,也有担心,如果提前开通进入蓝港村的快速通道,那么就等于打开了金库大门,蓝港村的地价等整体身价必然大涨,无论是拆迁安置费用还是赔偿补偿费用,就不能按现在这个价格来评估和执行了,整个费用将大大提高。另外,还有一个因素,这个通道一打开,蓝港村就可以与岚岛新城连为一体,蓝港村的人因为通道打通,生活等各方面自然便利,就会更不愿意离开村子,想让村里人搬迁就难上加难。如此,不如等整体搬迁之后再来开通快速通道,兰波国际是这个意思,管委会也是这个想法,大家不谋而合。但是,现在的老百姓不同过去了,很明白。早期开发,没将蓝港村列入整体规划,特别是快速通道建设时,就差这十里,村民当时就提出要求更改道路设计,接通蓝港村,但最后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因此反应十分强烈,觉得没考虑到他们的真正利益。国务院批准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一公布,他们就更意识到了今后生活会有大的变化和提升空间。因此,银滩的旅游开发项目一经立项,村民看到了更长远的希望和机会,也就更不想搬迁了。管委会两次派组进驻蓝港村时,村里群众都提了类似的意见。这些东西堆积起来,造成了现在这个相持不下的局面。村民们抵触情绪大,跟这也有很大关系。

刘书雷没想到,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玄机。基层工作复杂,果不其然。刘书雷同时想,这里面的问题,其实就是几方面的利益难以达成平衡和一致,其中的复杂矛盾,真不是自己这个刚出校门的博士能解决得了的。刘书雷不由放慢了车速,接着问,那现在这条水泥路是怎么建的?这条路也算是个意外的折中选择。张正海说。什么是意外的折中?刘书雷又不解了。

省委、省政府原来提出三年内完成全省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的目标。按规定,省上每公里补助十六万元,剩下的一方面由当地政府配套,另一方面由村里自筹。现在村里有什么财力?但不管怎么说,对原先是沙土路的蓝港村来说,这也是个好机遇。管委会也考虑到蓝港村的实际需求,想为村里做点实事,有这个机会,也不想错过。当时,兰波国际已经来与我们接洽商谈,有意开发银滩。如要开发银滩,也就必须要有条能用的路。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这时达成了共识,决定修这条路。资金缺口,几方面筹措,一是通过援岚办做通省交通厅工作,变通着赶上了村路硬化政策的末班车;另一方面,管委会财政配套给了一部分,其他就由村里发动多方捐赠,包括家家户户个人出资,这个村里人倒都同意了。这样,这条路就修通了,也算是稳住了蓝港村。不过,真不出所料,水泥路建好了,村民似乎觉得希望就在眼前了,不搬的态度更坚决了。一些已经全家外出的“空户”,有的感到这是个良机,就陆续回村了;也有回不了的,就把老人送回来住,“空户”变少了。如此,整体搬迁的工作量反加大了。张正海说。

为什么有人回来呢?刘书雷又有点不明白。

村里人很实际的,他们这是做最坏打算,如果一定不得不搬迁,到时想多得些补偿。按照当时制定的补偿赔偿办法,凡已外出长期不在村里住的,原则上是不补偿的,只给些房屋的拆迁费用;而家中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已不在村里进行生产经营,赔偿很少的。张正海回答道。

刘书雷听后,感到心里有点慌,这些东西,过去他真的不懂。


车开到坡顶,下坡路就是进村路。进村路直通到海边,这一切用肉眼都能看到了。刘书雷从车前窗看去,两百多幢石头房屋,从山坡沿着海边散落去,错落有致,有的坐落在靠近海涂的坡底上,有的趴伏在海边巨礁之上。当然,大多数是建在山坡比较平缓的地方,相对集中形成几组石厝群。石厝全都是用清一色的花岗岩石条垒成,一律是方形或长方形,虽然一般都是二至三层,但层高都很低,看上去比较低矮。每幢石厝都很规整,没有弯弯的翘角,也没有伸出的飞檐,窗户如同碉堡的开窗,窗口用两块砖砌成“人”字形,简洁朴素。斜斜的屋顶都用黑瓦一片片整齐地铺陈着,瓦片之上放着一块块的压瓦石,如围棋棋盘上星星点点的黑子,明显是为了防抗台风用的。

刘书雷本来是踩着脚刹,但见眼前如此独特之景,干脆就熄火停车,从车上下来。张正海也跟着下来。

站在高处的刘书雷放眼过去,远处的海面与天空连成一片,湛蓝湛蓝。这蓝是一种纯粹的清澈之蓝、清爽之蓝。初夏的海水,原本是激荡汹涌的,此时遇上了退潮,海面看去相对安静,只有细浪翻卷。几座小岛孤立在海中,最绝的是在海中的一块圆盘状大礁石上,立着两个相依相伴的石柱,东边一个高,西边一个矮,状如碑形,远看如一艘大船鼓起的双帆,正迎浪向前。浪头不停地扑打到石柱上,碰得破碎的浪花四溅,如银珠飞舞。在海岸边,有一道如弯月的港湾,成片的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那应该就是银滩,滩上停着几艘小型的木帆船。如此奇特美景,刘书雷掏出手机横拍竖拍,随手就往群里发了一组。

难怪兰波国际愿在此掷下重金,这种天然的旅游资源,现在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也难怪蓝港村的村民不愿离开这块故土,依山面海,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真是太美了!刘书雷感叹出来,刚才胸中的重重心事,此刻也烟消云散了。

张正海接上话说,岚岛是典型的海蚀地貌,主岛周围大大小小散落着一百二十六个小岛屿,四百多块礁岩,你所看到的那对石帆,高的三十三米,矮的十七米,是岚岛标志性奇景,均是由粗粒的花岗岩石构成。地质学家来考察过了,说那是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岩石的风化壳层层剥落,剥离出来的新鲜核心部分。你如到了海边,还能看到许多生动的球状海蚀造型石景。明代旅行家陈第曾把这对石帆称为“天下奇观”,而清代女诗人林淑贞则写道:“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有多位旅游专家来此,惊叹无比地说,这是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呢。现在,这边景致的名气越来越大,国内有不少游客前来观赏,省城和周边地区的游客更多。因此,蓝港村靠旅游带动,服务产业开始起步,向游客卖些自己的海产品等,一部分村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村民收入有所提高,就更不愿搬走了,拖得越久,整体搬迁的难度就越大!

刘书雷的心旷神怡倏忽没了,默然地上了车,发动了车子,往村子里面开去。

在车上,刘书雷突然想到了吴副秘书长交代的另一个任务,就问,你对这村很熟悉,知道网名叫“海上蓝影”的人吗?“海上蓝影”?张正海惊讶地说,你也知道“海上蓝影”?这个人我关注他很久了,挺神秘和奇怪的!

怎么讲?刘书雷问。

这个“海上蓝影”是从我们进村做整体搬迁工作后才出现的,他非常了解蓝港村的事情,针对搬拆村子,发了不少议论帖子,希望当地政府能保留村子。在我们进村工作初期,村子曾突然来过一个考古学家,到海边的古海道上进行了考古学考察。那是一位资深的考古教授,他说有人给他发了电子邮件,详细描述了在这里一处大礁群中,曾看过一个小石雕像。这石雕像如一座佛像,但又不是常见的古佛,脸呈草绿,手为粉红,身为灰白,头上有披发的,衣着也不同一般见到的佛像,胸前垂有复杂的衣结,身后画有太阳,光芒四射,一旁刻有看不懂的符号,像外国的文字。教授说,他一看邮件就知道,这绝不是杜撰出来和乱说的,如果不是真有见到,头上披发和胸前挂着衣结是一般人想象不出来的,就急忙带着几名助手和学生赶过来。果然,这位教授发现,这是一尊小的摩尼教创始人摩尼光佛的石雕像,那些符号是古波斯文,翻译出来是“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是摩尼教的咒语。雕像呈草绿、粉红、灰白等色彩,那是因为这里的海中岩石本身石材如此,雕刻者巧妙地进行了利用。教授说,这与早年在闽南古刺桐港一带发现的草庵摩尼光佛像,雕刻年代接近。教授还说,岚岛是太平洋西岸航线南北通道的必经之路,这再次为从唐宋时期摩尼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闽省提供了有力依据。这些都需要认真考证。教授异常兴奋,向我打听一个叫“海上蓝影”的人,说正是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才有这么重要和意外的发现,想当面感谢。我告诉教授,我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我细想一下,“海上蓝影”应该是希望从古海道中确认一些重要文物,想通过考古的发现,来找到阻止村子搬迁的充分理由。连这个办法都能想到,这人不简单!我问过教授这个重大发现会不会影响村里搬迁的规划。教授说,他只是得到线索来初步考察,真正的考古要经过严格审批,还要一段时间呢。这不会影响村里建设规划,因为那是在海上发现的,没有东西可以佐证与村里有紧密联系,他在村里目前也没发现什么跟这有关联的东西。我请求教授支持一下,能否暂时不公布这一发现。教授说,在没有考证清楚之前,他本来也不能公布这个发现。

张正海说到这,刘书雷插话说,这里有摩尼教遗迹,我是第一次听说。

你搞文学的总知道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吧?那里面写的明教,就是摩尼教!我和教授聊天时,教授还告诉我,古刺桐港草庵那边的摩尼光佛,金庸先生还专门去参观过呢。张正海说着,脸上又显出不解,教授这么一说,我奇怪的是,来村里这么些日子,我发现没人知道大礁群里面有什么石雕像。村子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海上蓝影”是怎么知道的?

哦,所以你说他很神秘。刘书雷说。

张正海说,不止这些。“海上蓝影”虽然坚决反对蓝港村搬迁,但他似乎懂政策、法律和道理,村民们闹事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他在网上发声表示并不支持采取过激或极端的行为。他还在网上劝说村民,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有许多正常通道和渠道能让政府听到群众的声音,他相信现在的政府能够认真对待下面的反映。因此,村民们现在虽然仍坚持不同意搬迁,但是总的情绪反应还算在正常范围内,比较理智。他们的信访件上面也曾批转下来,我也看过了,没有太多七七八八的不合理要求,文字流畅,中心意思明确,也不像是村里人写的,村里没人有这个文字水平,我估计是这个“海上蓝影”代笔的。我曾同他试着联系交流,他却像知道我是谁似的,保持着静默,根本不理会我。我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这村子里谁会是他。可是,他又明显地存在着,你说这怪不怪?

你没问过村里的年轻人?找他们打听打听,他们应该会知道“海上蓝影”。刘书雷说。有,我找村里的几个年轻人问过,他们都说不知道,他们只是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听得进去,就时常看看帖子或上网在线聊聊,听他的一些话。张正海说到这里,感觉又有些不对,就问,你怎么知道这个人,并这么关注他?

刘书雷说,吴秘布置的任务,要找到这个人,很重要。他前些天在网上公开广邀在外的蓝港村人,在八月中秋前争取回村,商量什么大事。肯定是与村子搬迁有关。村子里现在没比这更大的事吧?所以,吴秘有点担心,不要引起突发性事件!

张正海恍然大悟说,这个“海上蓝影”自从出现后,很快就成了我们关注的对象。那份舆情动态,昨天通知我上来接你时,晚上拆安办也让我去看了,金书记和赵主任在上面都批示了,让我要密切注意,及时上报!刘书雷说,到村后,最好尽快找到他。但他像在村里,又不在村里,真是神秘。张正海说。

[责任编辑  刘 汀]

(本文为长篇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18年7期)

杂志美编:郭雪艳

专题组稿:梁豪 赵依



精彩回顾

【圆桌派】现实题材创作,何为、为何?
画家李晨:我的一点创作心得
李晨素描作品欣赏
【赏读】吕翼:马 嘶
【紫金之星·赏读】葛小明:姜事
【圆桌派】文学,如何面对儿童?
【写作观】鱼禾:没别的,就想问个清楚明白
【美文】陈仓:我有一棵树
【新刊速递】《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卷首、目录
【美文】潘向黎:最爱西湖行不足
【新刊赏鲜】周晓枫:星鱼
【新刊赏鲜】李浩:没尾巴的故事
【圆桌派】悬疑推理与文学创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