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4 无论修什么法门,从远离名闻利养下手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174

会通四科即性常住

五十二页第四行,我们将经文念几句,对对地方。【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这是这一段的最后一节。在上一次,我们念到经文当中的几句话,非常的重要,必须要把它背下来,就是前面这一行。经文里面像这些句子,可以说是究竟了义,是真正的宇宙人生的实相。那么像这样的句子,在楞严经里面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次了,这是佛的苦口婆心呢,时时提醒我们。

生灭去来就是指一切万象,这些万象,今天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在那里探寻,究竟真相如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什么原因来的?我们试问问,这一些探索,会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呢?诸位要晓得,除非他真正地修学佛法,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果要是不能够在佛法里面去寻求,那么换句话说,圆满的答案是找不到的。佛确实一句话就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但是,必须在佛法里面有相当修养的人,听了这一句话,他才能接受,他听得入。一般人听了这一句,听不进去啊。

今天的经文是接着上面来的,但是,前面还有一点余义,必须要给大家交代。虽然呢,一切万象是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可是,古大德给我们说了,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这两句话,一定要牢牢地记住。因为经里面所写的,是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亲证的境界,给我们说了。给我们说了,而不是我们自己亲证的境界。那么换句话说,在他呢,是业障本来空啊;在我们,还要还宿债,这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亲证呢。所以这个佛法,单凭着口里讲讲,没有用处的啊,一定要契入这个境界。讲讲,讲得再好,还是不能了生死,不能消旧业啊。

换句话说,这是功夫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要提高警觉的。功夫,一般讲,所谓的看破放下啦。看破,是学问;放下,是功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看破一分呢,他就能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呢,就能看破一分。因此,两条路都可以走。从行门里面走,必须得放下,放下自然能看破;从解门里面走,则看破一分,就得放下一分。这个就是行解不二,行解相应,这是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功夫。别人的功夫怎么做法,我们不必去理会他,要紧的是要反省自己。我们自己在日常一切诸法之中,我们哪些看破了?哪些放下了?如果说是时时都能够看破,时时都能够放下,这个境界就非常之好。

学佛第一要紧的就是清净心,这比什么都重要。第一要紧的,心里面没有事。坛经里面所说,本来无一物啊,楞严这几句话,就是本来无一物,所以在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你看看这个四句,是不是就是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嘛?就是这个意思啊。六祖说得简单,它这说得详细一点。我们要求的,就是性真常啊;一切万法的生灭去来,这是讲一切万象;迷悟是说我们自己的心;生死是讲我们的果报,全都没有啊!你还有哪一桩事情放不下呢?!还有哪一桩事情你还把它放在心里呢?!

佛说法,这个诸位要晓得,佛说法的纲领,是不离二谛啊。随俗谛说,这是讲随顺众生;随真谛说,是如来自己亲证实相境界。那么既然是这样的,为什么佛不都随他自己的亲证境界说呢?为什么要随我们众生呢?这是佛的慈悲。要是全随佛亲证的境界来说,我们听不懂,不得利益,所以佛对那个迷得重的人,就要随俗谛而说了;而迷得轻的人,佛就随真谛而说;到根熟的众生,佛就给他说真俗不二啊,这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超凡入圣啦。所以我们在大经里面看到,有随俗说的,有随真说的。

众生,不知道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这个是一切众生最大的事情。无论是中国人,外国人,不管他是信哪一个教,可以说,没有人呢说是对这桩事情没有关心过的,都曾经关心过,这个是大事啊!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看看那个小孩,那个生下来的小孩,看看他,他从哪里来的啊?他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为什么要到这个世间来啊?可是一般世间人的感觉呢,是父母跟自己三缘和合,说这个话,佛是随俗说的。自己的神识,是亲因缘,这个是业力啊;父母,是增上缘,那么这样才投胎到这个世间来,显现生灭的现象。灭了以后,那么佛随俗谛说,讲六道轮回,随业流转啦。那么佛说的这个话,对不对呢?对的,迷惑颠倒的众生确实如此。临命终时,哪一个业力强,牵着你去投胎去了。善的业力强,到三善道受生;恶的业力强,到三恶道受生。这个是俗谛啊。俗谛里头虽然不是真实,但是确有其事,确实现的这个相,这个一点都不错的。真谛里头确实没有这些东西,但是诸位要晓得,真并不妨碍妄,妄也不妨碍真。这是众生的迷惑,佛随我们迷惑的这个境界给我们加以解释,说明这迷的真相。

如果你要是悟了,真常寂灭性啊,这就是此地这个性真常中啊。你要是悟了的话,那么就是此地所说的,迷悟之情也断了。那么也许诸位要问了,迷破了,这个是对的,难道那个悟也没有了吗?是的,悟也没有了!悟是对迷说的,如果你悟了,你这个心里头还执著一个悟啊,那悟就是迷。所以这个是相对的啊,迷没有了啊,悟也没有啦,这个里头就是千万不可以执著啊。迷悟没有了,来去也没有了,生死也没有了。因为在真常心性当中,这一些全是妄相。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妄相。什么叫妄相呢?决定没有一个实体。

这个道理,稍稍对于经论有一些修养的同修,也能够体验得到,我们现前的境界无自性啊。我们的身,四大五阴,集合之体,身相,无自性,众缘和合而成。心相,也无自性。你要是打开《百法明门》你看看,我们这个身心,我们的境界,归纳起来,就是这一百法啦。这一百法,无自性啊。有为法里面九十四种,是因缘所生法,无自性不必说了。无为法里头也无自性。既然无自性了,我们还要执著,还要放不下,这就坏了,这就大错特错啦。真正悟到无自性,心是定的。我们俗话常讲,心安理得啊,这个道理明白了、得到了,心就安然了,无论处什么境界,都是安然。顺境里面安然,逆境里头还是安然。为什么呢?他把这个一切事实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

古人实在也是不得已,用镜中之像来做个比喻。那个镜呢,就好比真常心性呢;镜子里面所现的那些妄相啊,就是此地讲的去来迷悟生死。镜子里有没有?有。可不可得?了无所得。为什么呢?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并不是说它没有。它有相,有相,不是真实的。那么我们现在是森罗万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果一旦觉悟了,这些相确实是有,幻有、妙有,而非真实,我们在这个里面就解脱了,就得大自在了。在这个里面什么事情都做得圆圆满满,一样也不执著。并不是说,一切都空了,空了我什么都不做了,那就叫恶取空,对于事实真相并没有了解。了解之后,像诸佛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一天做到晚,他什么也没做,心清净,身也清净。诸佛菩萨,在十法界随类化身啦,度脱一切众生,你看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天天做,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个多自在呢。

这个法门,咱们要从什么地方下手呢?从前,遍融法师开示莲池大师的话,我们可以学习。莲池大师的成就,说实在的话,得力于遍融大师,这是明朝末年的大善知识。莲池大师参学的时候,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那里去,请老和尚开示了生死的法门,他是真心要求道。老和尚告诉他的是,你呀,年纪轻轻的,这么虔诚三步一拜拜到我这里来,可别为名闻利养害了你,其余就没有说了。旁边人听了笑一笑,你看这个傻不傻,三步一拜啊,拜这么多天,拜到这里来,我们都以为老和尚有什么妙法要开示他呢,哪里晓得是老生常谈啦。这个就是俗话说了,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受用,十分恭敬心得十分受用。莲池大师是十分恭敬心,得老和尚这一句话,他一生受用不尽。他自己说了,他的成就,就是老和尚这一句话。一生,远离名闻利养,他成就了。亲近遍融法师的那一些弟子、门徒们,一天到晚跟在老和尚身边,这个话也不晓得听了几十遍几百遍了,这个耳朵听了,那个耳朵出去了。说这老生常谈,没有放在心里,没有一个人成就。这个就是印祖说的啊,老法师说法绝无偏心啊,就在学法的人有没有这个恭敬心接受。恭敬心地接受,受了以后就依教奉行啊,他就这么做啊。

所以诸位千千万万要记住,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就是从远离名闻利养,我们修一切法,断恶修善,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无论修什么法门,不是为名修,不是为利修。真正把名闻利养舍弃了,这叫真修。稍稍沾一点名闻利养,就坏了。这个是讲的从哪里修起。弘法利生千万不要居功,要学佛菩萨,度一切众生,心里面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修的是什么呢?给诸位说,修的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自然生无量智慧啊,自然具足无边的福德,这叫真修啊。

所以在这一句里面,迷悟,就是说的人。悟了的,是佛菩萨;迷了的,是凡夫外道。这是对人说的。生死,这是对法说的,生死涅槃啦。但是诸位要晓得,迷悟在人啊。理里面,哪有迷悟呢?!法里面也没有迷悟。譬如我们迷失方向的人,你呀,目的是要往南面走,可是你现在往北面走了,你误会了,把北面当做南面了,迷失方向了。谁迷失了,人迷失了,不是方向迷失了。方向还是原来的方向,并没有随你迷失而有所改变啦。那么诸位要晓得,迷悟在人,在哪个人呢?呵呵,在自己。哎,不在别人。别人他迷也好,悟也好,于我都不相干。这一点非常要紧。问题就是我们自己在人事的环境当中,在物质的环境当中,我们迷不迷?什么叫迷呢?分别执著妄想,就是迷。什么叫悟呢?离开分别执著妄想,一切明了,就叫悟。悟了的人,叫佛菩萨;迷了的人,叫做凡夫啊。悟也是这个境界,迷也是这个境界,所以说迷悟不二啦。

那么这么说呢,就愈说愈深了,这就说得有相当深度了。佛在《法华经》里面给我们讲,法华经里面有两句很有名的话,“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个境界,如果我们要是按佛经里面这个菩萨程度上来说,这是证寂灭忍的人才能见到。那么诸位都读过《仁王经》,仁王经里面讲五忍菩萨,寂灭忍是最高的。下品的寂灭忍,是法云地菩萨;上品的寂灭忍,是等觉菩萨。他到这个境界啊,看一切法,是什么相呢?寂灭相啊,清净寂灭。相没变呢,我们看的相是生灭相,人家看的是清净寂灭相。那试问问,我们以这个扇子来说吧,这是一个相,我们看这个是生灭相,人家看这个是清净寂灭相。相,没变,迷悟在人啊。这是如来与大菩萨亲证的现量境界!

仁王经里面五忍啊,每一忍都有上中下三品,只有寂灭忍是两品,上下两品。所以古德在注解里面呢,他也把它补出去,他说如果这个寂灭忍要分三品呢,那么这个中品的就是等觉菩萨,上品的就是佛果位,这样讲的时候,也能讲得通。所以这个是究竟位置上的人啊,这个才是讲的究竟的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既然是常自寂灭相,诸位想想,还有什么相可得呢?!还有什么相可执著呢?!

《法华经》里又给我们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那么我们一般讲的是万法无常,这个万法无常,是佛的方便说,随俗说。世间相常住,这个随真谛而说的。世间相常住,给诸位说,就是世间相不生不灭,一般讲的是无生法忍的境界啊。一切法无生啊,既然无生,哪里会有灭呢?!有生才有灭,不生,哪有灭呢?!那么像这些经文,我们乍听起来,实在是不好懂。可是我们读了楞严经之后,这些话呢,也能体会到仿佛。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了,当处出生呢,随处灭尽啊,所以说是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生与无生,是一不是二,就是生跟灭,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不是二了,你在这个里面觅生与灭,了不可得,岂不是世间相常住吗?!那么像这样的经文,可以说是究竟了义啊。与此地所讲的,是一个意思,说法不一样,同一个境界。所以这个地方讲,在真如性中,正是去无所去,来无所来啊。迷,无始啊;悟,无终啊。

身,我们讲是四大和合,呵呵,说实在话,四大何尝和合呢?!死,四大既然不和合,死的时候,五阴怎么会散坏呢?!没有这个事情嘛。这个我这样讲啊,诸位确实难懂,啊,确实很难懂。我上一次啊,我记得是我用这个书做比喻,我们还用这个比喻说。比如这本书,这是一百多张纸订起来的啊。这个法华经里面讲,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是什么呢?这个法就称为是一张一张的纸。住法位,它本来就是一张一张的纸。你把它订起来的时候,叫它做一本书,它还是一张一张纸。纸,并没有变成一本书。拆开来之后散开,还是一张一张的纸。所以从一张纸上面来看呢,这个书没有生灭之相。我们现在最难理解的是什么呢?哎,这个书啊,这一拆开,书没有啦,书灭啦;订起来,这书生啦。实际上,书哪有生灭之相呢,没有生灭的相啊。这个书的相是什么?书的真相呢,不生不灭!大家细细想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想通了,一切万法都是这个道理。你果然悟到了,你就心开意解,欢欢喜喜。为什么呢?我不生不灭啊。你悟了之后不生不灭,你迷的时候还是不生不灭啊。并不是我迷的时候就真有生灭啦。迷的时候真有生灭,悟了就不生不灭的话,那经上就不会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啦。

所以一切法的真实相确实是不生不灭,换句话说,不生不死啊。那么生死是什么呢?你们在《百法》里面看,生死是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在三性里面是遍计所执性啊,不是依他起性啊。换句话说,是一种错觉,错误的观念,决定没有这个事实。但是世间人迷惑啊,他就是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啊,以为还真的有生有死,生了喜欢,死了悲伤。其实哪有这个事情呢!所以悟入的人,心入正定,什么境界里头再也不动心了,如如不动啊,这个在楞严里面叫做楞严大定啊。

所以佛在此地给我们讲的是“了无所得”。我们再想一想本经的经题,有首楞严这个是三个字啊。首楞严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坚固。那么诸位要晓得,有生有灭,还有什么坚固可说的呢?!不生不灭,这才叫究竟坚固啊!有生有灭,就是有成有坏。我们随俗谛,就是随迷人来讲,讲这个有情众生有生老病死,无情的众生有生住异灭,讲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这个随俗谛而说的。随真谛所说的呢,了无所得。也可以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个是从如来亲证,看到这个事相的真实。

而佛在我们这部经的开端,也曾经告诉阿难尊者说,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在法华经里面佛所讲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啦。这个大佛顶首楞严王,就是佛知佛见。而佛知佛见,是每一个人本来具足的,坏在什么地方呢?坏在我们用心意识,这就迷了。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教给我们,舍识用根就悟了。那么我讲唯识的时候,我讲的唯识,诸位要记住,不是唯识学家的讲法。我讲唯识,是性相圆融的讲法,目的是叫大家开悟,不重名相的分析。当然,有要紧的,也特别地分析得清楚,目的是叫你开悟,避免死在名相之中。原本说法的目的就是如此,就是叫大家开悟的啊。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目录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意,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172  一切众生之间的缘,前生已经有了结了,这一生想逃也逃不掉

173  见色闻声无论办什么事情、从事哪个行业,外不着相,内不乱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127目录链接(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