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5 中国的禅宗就是修无念、无相、无住这六个字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175

会通四科即性常住五阴即如来藏性

那么用根,楞严里面叫我们舍识用根,叫我们用见性见一切法,用闻性闻一切音声,用这个方法来修行。那诸位也许要问了,要不用心意识,那我见了不是没有分别了吗?那没有分别,不就等于不见了嘛。平常我们讲“注意”,为什么呢?意识分别。眼识与五俱起意识联合起作用,才能够分别一切色相啊;耳识与五俱起意识起联合作用,才能够辨别音声呢。如果不注意的时候,所谓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那我们这个六根还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诸位要起了这个疑问呢,呵呵,跟阿难差不多啊。楞严经里面阿难,你看十番显见,他许多的疑问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形。哪里晓得,若用见性见一切色,比那个五俱起意识见色啊,还要清楚!因为五俱起意识是迷了的真心啊,那不迷的真心见色,岂不是更清楚了吗!迷了的心,见一切色相,能够辨别颜色,辨别长短方圆,能够辨别这些,但是不知道色相的真相。如果用见性见一切色相呢,不但能够辨别微细啊,而且能够得到它的真实相。那是什么相呢?清净寂灭相。这个功德,多么殊胜!

可是在用功的时候,也确实有困难。难在哪个地方呢?俗话常说啊,看得破,忍不过啊经里面道理我听懂了,何谓忍不过呢?在一切境界里头,还起分别心,还起妄想,这就叫忍不过。你譬如说,顺境在里面还是欢喜心,逆境在里面还是讨厌,这就叫忍不过啊。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啊,你就晓得应该在什么地方用功夫。理明白之后,这个修行,就是历事炼心啦。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就是用功夫。顺境里面一念欢喜心才起了,这个不要紧,为什么呢?无始劫来的习气,不是一下能断得了的。那个阿罗汉,烦恼断了,习气还在啊。可见得断习气是不容易的啊。问题在哪里呢?就是你是觉,还是迷。如果迷了怎样?随着习气转了,这就是迷。觉了的时候,这个念头才动,就觉悟了。觉悟了怎么样呢?觉悟了就不随这个妄念转,这个叫真用功啊。

真正用功,禅家是真是得到要领啦。一切法里面,不动心,不起念。所以你看看坛经里面这个六祖大师所传的,他老人家所说的,佛祖代代相传的修学的纲要,只有六个字啊。六个字里头,第一个就是无念,第二个是无相,第三个是无住,就这六个字啊。中国的禅宗,他修什么?他就是修这六个字,这就是他做功夫。所以他的修学是活活泼泼的,并不是一天到晚盘腿面壁,哦,那叫用功夫,不是的。六祖大师在黄梅的时候,天天破柴、舂米、做苦工,每一天累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人家修什么?修无念、无相、无住,修这个。所以那一些苦工啊,他能够欢喜做,不疲不厌。如果你有念,“我到这里来求学的,派我到这来做苦工,我一句法也没有听到,这个老和尚对我太可恶了!”呵呵,起了妄念啦。如果起这个念头了,五祖的衣钵不会给他啦,怎么会轮到他呢!不着相,所以没有疲劳啊。心无所住,心地清净啊。破柴,是修禅定;舂米,也是修禅定;挑水,还是修禅定。修上上禅啊。这是我们中国禅宗确确实实得到佛法的精华,这叫真修啊!

那么我们现在晓得,大佛顶首楞严定,是我们真性当中本来具足的。佛知佛见,本自妙圆啊。我们如何将它恢复?现在虽然迷,迷,并没有丧失,就是从迷里面悟过来而已啊。悟过来之后,那么这一句话啊,就不是释迦牟尼佛的话了,是自己的!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是你自己的境界,是你自己说的话,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我们自己没悟,听人家这么说;悟了之后,这是自己的话。所以你要悟了的人,为什么说一切经都通达啦?悟了就一切经全是自己现量境界,他怎么不懂呢?!六祖大师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他悟了。悟了,一切经都是他自己的现量境界。所以你随便拿什么经,你念一段不懂的,他就讲给你听,能叫你开悟。这个是成佛最捷径的道路,最近的一条道路啊。这一些道理,不可不明啊。道理明白了,我们修行,有方向,有目标啊。剩下来的,就是我们自己求证而已了。

那么下面呢,这就是开出的四科了。请看经文:【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四科,在前面给诸位介绍过,是一切万法的纲领,这是佛说法的善巧。五阴,是对迷心法重、迷色法轻的人所说的,所以在这个五条里面,色法,只讲一条。为什么呢?他迷得轻,不必多说。心法他迷得重,说四条。那么到十二处,情形恰恰相反,对迷色法重的人,迷心法轻的人。色心二法,迷得都重,这就说十八界。那么由此可知,佛无论怎么个讲法,都不离开色心两大纲领。说多说少,是开合不同,总不离开这一个原则。

那么这一句,是这一科里面的总说。这叫着阿难,云何五阴,云何是为什么,为什么五阴它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五阴,我们同修都非常地熟悉。这一个名词,叫五阴呢,是古译。新译啊,称五蕴,心经里面讲的五蕴皆空。这个新译跟古译呢,是以唐朝为标准,玄奘大师以前翻译的,叫古译;玄奘大师,他所翻译的,叫新译。咱们这个新译啊,是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的,他有些名相啊,跟古时候用的不相同。但是这两种啊,它都有它的意思在。蕴呢,是积聚的意思;而阴呢,是有盖覆的意思。这就是古今的译法啦,它这个所取的意思有一点差别。因为它是积聚有为,盖覆真性,所以我们把这个阴与蕴的意思和起来啊,这个意思就非常明显。所以说是两种译法呢,各有各的好处。

一般讲,这个五蕴啊,是生灭有为法,你看心经里面不是说的吗,照见五蕴皆空啊,那么这个五蕴就是有生有灭啦。为什么这个地方讲五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个就是不生不灭啦。那么由此可以,般若固然是佛母,般若里面有许多还是方便说。但是,有方便才能入真实,没有这个方便,入不了真实。而五蕴皆空,这个空的意思很难懂。空不是没有啊,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个照见五蕴皆空,是这个空法!那么换句话就是说,是空有不二之空。而空有不二之空呢,正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五蕴既然皆空了,五蕴里面这个色法包的是四大,这就四大皆空啦。这个四大皆空啊,一般世间人都会讲,四大皆空。呵呵,究竟怎么个空法,他不晓得,他不知道。空有不二之空啊,这个才叫真空啊,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心经里面那个色就是妙有,空是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是一不是二。那么,这不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什么呢?!

那么像这样的意思,确实是深一层。这样的,才真正能够得到一切法的真实相啊。所以,一切法,你要仔细地去观察它的根源,都是从如来藏中流出的。也真正是证明了华严经里面所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证明了这一句话啊。那么像这一类的经论呢,可以说都是华严经的注解啊。要真正彻底明了五阴本无自性啊,就显示出如来藏妙真如性无二无别。不但性宗里面是开显这个道理,就是法相也不例外。法相里面也是教我们去体察性相不二啊。有相,必有性啊。它是什么性呢?性哪有三种呢?我们讲圆成实,讲依他起,讲遍计执,这个讲三性。真性只有一个,哪里会有三个呢。但是要晓得,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三者一之三,一者三之一,一三不二啊。这样才能见性,这样才能见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那就像法华里面讲的了,一切法的真相,是常住清净寂灭相,没有一相是例外的。清净寂灭里头,前面说过了,来去生死了不可得啊,那么诸位要在这个真相里面去觅这个是非善恶,问问看,可不可得呢?给诸位说,是非善恶也了不可得啊,这个心多平等,多清净!

所以多学唯识有一个好处,心里起一个念头了,动一个念,立刻就觉察,哎,这一个心,从哪里来的?怎么生的?会起什么作用?立刻就明了,像现在电脑一样。不懂唯识的时候,就不能够观察得这么微细。但是诸位要晓得,那个百法呢,它是一切法的纲领啊,百法就是一切法啊。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百法里面讲的二十六个烦恼心所,我们举一个贪心所来说吧。它这个里面是讲大类,贪这一类,这个贪这一类的心所,无量无边。为什么呢?贪名,贪名的那个心所;贪利,又是贪利的心所。贪名的心所,不是贪利的心所。假如说贪名的心所就是贪利的心所,那么这个心所一起来的时候,名利都贪。他有人贪名不贪利的,有人贪利不贪名的,可见得它不是一个心所。名里头也有无量无边,利里头也有无量无边,你才晓得这个心所之复杂呢!

可是什么呢?每一个心,阿赖耶识都有种子,它要没有种子,它从什么地方生出来?它有它的助缘,我们一般讲的是它有所缘缘,它有无间缘,它有增上缘。四缘具足,这个心它则会生。所以这种心理现象太复杂了,起一个念,就是一个心啦,真正是无量无边啦。通通是妄心,呵呵,真心里面没有这些东西,真心里面也不妨碍这些东西。所以你一觉察,一明了了,妄不碍真啦。觉悟的人,不但妄不碍真,那个妄还能替真服务,还能替真办事。所以说悟了的人,真做主,妄替它做事,叫四智菩提呢。迷了的人怎么样?妄做主,真不起作用。这就是迷悟所不相同的所在。所以说,真正通达明了五阴无自性,这个性,就是如来藏性。那么既然它的性是如来藏性,与如来藏性无二无别,是一不是二,那么五阴它不是真如是什么呢?!真如不是五阴,又是什么呢?!这个时候,诸位才入不二法门啦。

现在一般有人呢,常常讲什么天人合一。你去问问他,天跟人,怎么合法?你合给我看看。你要这么一问,他就哑口无言啦。什么叫天?什么叫人?你合给我看看。佛法里面这个道理明白了,五阴跟真如,是一不是二了,诸位想想,是不是合一了?它本来是一,本来就不是二。迷了的时候强分为二,悟了的时候才晓得本来是一啊。这个一,就是华严的一真法界。所以我讲楞严时给诸位说了,楞严是一把钥匙啊,开华严经一真法界那个门的一把钥匙。你要把楞严经搞会了,华严的一真法界你就进去了。法华的一佛乘,你也进去了,入佛知见啦。净土的一心不乱,你也进去了。所以诸位想一想,理路要不明,确实不得其门而入。理路这个明,明就是悟。

悟的方法,我也给诸位说过很多次,不能用分别心。那么换句话说,这个经典,是研究不得的。为什么呢?研究,我们用分别心,分别心是个迷心啊,迷心里头怎么会悟呢?!如何开悟呢?熏习!!!你譬如说你们自己看经也是如此,看注解也是如此,不要用分别。这一遍看懂了,懂得了几成,这几成是你悟的。不懂得,不要苦苦地去钻研去。不理会它,再看第二遍。哎,第二遍又有一些悟处了,再看第三遍。古人所谓是读书千遍呢,其义自见。你们在六祖坛经里面,这个参请机缘一章,诸位也看到了,人家一部经,都是读诵了几千遍,才有悟处。我们一遍都没有读了,就想开悟,结果所悟的全是假的,全是虚妄分别。

悟的人跟迷的人不一样,悟的人心清净,迷的人心不清净;悟的人没有妄想,接触一切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迷的人有妄想,一切人事里头起心动念。那么这个,也能够勘验自己的境界,我在待人接物当中,一切事相中,是不是妄想少了?如果妄想少了,就有进步;如果还是有妄想,还是有分别执著,那自己没进步。懂得再多,是计度分别地懂得,不是真正地悟入。那么这个在修学里面,都是重要的纲领,应当要记住。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起心动念之处,这叫真修行。

那么这个五阴呢,底下就是色阴了。按着这个次序啊,一条一条地来介绍。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目录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意,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172  一切众生之间的缘,前生已经有了结了,这一生想逃也逃不掉

173  见色闻声无论办什么事情、从事哪个行业,外不着相,内不乱

174  无论修什么法门,从远离名闻利养下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127目录链接(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171目录上(点击进入)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