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要出世间的修行福报,就要舍弃世间福报

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修道,道其实是很简单的。只要你入了道,但关键是入道前却是不容易的。这需要福报的积累。但说到福报,我们会有许多误解。如果要分,就分世间的福报和出世间的修行福报。有世间福报,不一定有出世间修行的福报。所以看是培什么福,出世间的福报就要到祖师那里去修。确切来讲,你说出家人有福报,也是没世间福报。世间福报无非是各种名利,还有吃好用好的。但出家后,我看个个都是辛苦命,没哪个修道人去享受福报的。他把福报都给了众生。所以想要修行福报,就要舍弃世间福报。

要修行首先要惜福,惜福就是减少漏洞,不要一边修,一边漏。减少了漏,你有一天总会满的。所以惜福很重要。福报够了,你要去参访善知识,要去朝拜名山,你就有福报去了。没有福报,也难修行。人太放逸,也是大问题。放逸就是畜生道的因,就是愚痴,没有觉知自己的能力。所以修行是很苦的,因为不能放逸。

灵性越高的人就越喜欢安静。现在太吵了,人很多智慧都被蒙蔽了。你看现在公交车上有广告,电梯里有广告,城市到处有吵杂声。人的很多精气神都被这些视觉、声音给消耗了。灵性降低后,人就不爱思考了。反正别人说什么,他就接受。他也不爱思考了,为什么呢,六根污浊的缘故。

现在很多人爱赚多余的钱,只是做多余的事情。其实只要把欲望降低下来,现在人都是有福报的。但现在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全民经商。大家都要刺激消费。这是很不好的。每个人也在拼命消费,也在生产东西刺激人消费。我们每年扔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些都是在浪费资源。

要降低欲望,实在不简单。第一个减少吃的欲望,吃的要干净。人吃的不干净,吃肉,人的脑袋就不干净、浑浊。就很难保持觉知。觉知的人,容易起智慧。吃素是第一条。一个人欲望,可以从饮食看出来。至于其它,化妆打扮,更是恶业的习气。第二个,要觉知自己的欲望。尤其是财大业大。钱财多,在某一程度上聚集了很多众生的业。你接受了钱财,也接受了部分对方的业。这对每个人都一样。所以你使用钱财,尤其给自己花太多钱的人,业就比较重。这也是惜福的意义。

祖师提倡农禅并重,也是一边当农民一边参禅。自己种田自己吃,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减少了他们业的流入。唐朝时寺院都是小规模的,一个禅堂,住的地方,大概这样子。所以以前人修行,也很少花大钱去盖庙。所以唐朝时修行容易进步。他接受的业比较小。到了后期,寺院就越来越大时,百姓的业流入寺院的机会就越大。那成就反而越困难。

 注文章为“福安古观音阁”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福安古观音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yauu.html

你越多的消耗,都是折损自己的福报

别让粗糙享受在拖累你

人只是天地间的过客,不要对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过多

如今信息污染这一块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严重

也要让生活保持一些缺,时刻觉醒自己的业障

钱财不要赚尽留一些给别人赚

把这个修道的好乐之心和习气带给下辈子

财富所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

不要被财富带来的成就所迷惑

年轻发达容易奢侈浪费,是为不吉祥

资讯信息污染会降低人的灵性

提前消费是提前透支福报

好好开发智慧让自己具足文字般若

钱财中的业和疾病的关系

追求财富上适可而止,更应该往精神上去提升

拼命的消费过度,是为不吉祥

惜福不是珍惜钱的问题,而是珍惜资源的问题

使用的多承担的业就大

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敬畏之心了

我们想要得太多,只能是说是业障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180链接(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30目录(未完)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