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03: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找到生命的根本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16)点击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03

楞严经要义03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首楞严经》 20071227日星期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学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请放掌。

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就正式的来解释这个《楞严经》的经文。《楞严经》的修学重點,在引導我們修学《首楞严王三昧》。而《首楞严王三昧》它修学的過程,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天台智者大師讲整個修学分成二個部分:一、緣修,二、真修。我們剛開始修学是仰仗一個外在清淨的因緣來修学,這叫「緣修」。譬如說我們今天拜佛,我們心中要攀緣佛像,我們念佛我們心中必須有一個佛號,假借三寶的因緣來产生一种正念的力量,這种力量是從外面而來的,当外在的清淨因緣消失的時候,我們的正念也消失掉了。「緣修」的特色是依法門來攝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法是以法門為主導,以法來主導我們的正念。智者大師說這叫「緣修」。第二、「真修」是你剛開始修学的時候,你就要找到一個你內心真实的本性,找到你真实的心,依止真实的心发动出來,來修一切法門。「真修」的特色是以“心”來主導万法,你這個心是根本,我們讲「一心而产生万行」。当然這關鍵點就是你要找到你真实的心性,這叫「真修」。

《首楞严王三昧》当然它是個真修,它引導我們首先「把心帶回家」,找到我們真实的心,從我們真实心裡面來发动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所謂的「銷我億劫顛倒想」乃至於廣度一切众生。依止這一念清淨的心发动出來,來完成我們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個就是「真修」。

《首楞严王三昧》跟一般的三昧不同,一般的三昧它只是從表面上來对治煩惱。

「多貪众生不淨观」你貪欲很重用不淨观來对治;「多瞋众生慈悲观」用慈悲观來对治瞋心。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煩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沒辦法找到。我們只能從煩惱的表面上來对治它,來折損它的勢力,但它的根源还在,所以我們经常觉得,好像今天对治了煩惱,但明天又生起,春風吹又生。這主要的原因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煩惱的根源。《楞严经》的特色就是找到整個煩惱的根源,然后從根本上把它拔除。

古人說:「開悟的楞严,成佛的法華」。《楞严经》使令我們真的是明心見性,開悟了,找到我們清淨的本性,從那地方发动我們所有的行門,這是《楞严经》的特色。

那這樣的修学有什么好處呢?《首楞严王三昧》翻成中文叫做「一切智究竟堅固」,它能夠使令這功德究竟。也就是說同樣的拜佛念佛,你從內心的真实心发动以后,你的功德更加圓滿,而不是片段的。二、「堅固」你所修的功德不可破壞,不為內在的煩惱所破壞,不為外在的魔境所破壞。所以《首楞严王三昧》它所表現出來的,你同樣还是去拜佛,你同樣还是去念佛,但是你安住在《首楞严王三昧》的時候,會让你所有功課的功德都变成非常的圓滿,而且变得非常的堅固。這就是《首楞严王三昧》的一個特色。

將释此经大科分成四科解释:

一、经題。一般來說经題都是詮释整部经的要义。

二、经文綱要。

三、隨文释意。正式隨順经文解释其中的义理。

四、結示勸修。

一、解释经題。甲一、总标,甲二、別名。

甲一、总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

如來密因修證了义……….自利功德

大佛頂

諸菩薩万行首楞严……….利他功德

古德解释经題,基本上分成体跟用的关系,內在的理体跟表現在外面的作用。

“体”是什么呢?就是《大佛頂性》,大佛頂就是我們要找到我們的真如本性,依止大佛頂当根本,发动出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所以他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要找到《大佛頂性》;所謂的“找”就是你內心要跟它相应。《大佛頂》古德說是,众生本具,諸佛所證。我們是本來具足的,但是我們沒有開显出來,而佛陀把他開显出來。什么是《大佛頂》的相貌?『佛』簡单的說是觉悟的意思,蕅益大師解释說:『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根本,就是你经常要保持觉照,古人說「心常觉照,不隨妄转」。其实妄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产生觉照,你就隨順它而走,其实妄想本來是不真实的。

那它為什么能夠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呢?因為我們自己迷惑顛倒,我們迷惑了以后我們就跟著它走,認賊作父。這地方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不隨妄转」。《楞严经》的意思,它不对治妄想,它認為对治妄想會产生一個对立,那是不好的,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根本就沒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沒有妄想。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有二种观念,一种是我有病,我去治療;第二种观念是我根本沒有病。根本沒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妄想本來就沒有。在本经当中佛陀會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個處所,有七番的說明,來說明妄想本來就沒有,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這地方“觉悟”是觉悟妄想本空的。

『大』絕待圓融,不可思议。

当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的時候,它的整個心量是廣大的。為什么廣大呢?因為它「離諸对待,不可思议」。对待法它就是一個生滅法,有生有滅。所以《楞严经》它不对治煩惱,因為对治煩惱就落入生滅法。“不生滅”的意思在经典上,如本经当中佛陀讲出一個譬喻說:佛陀問波斯匿王:「生命是变化的。」波斯匿王說:「对啊!真的是变化。看我以前小時候很年輕,長大以后慢慢的很莊严,現在变得很老。我們的生命不断的遷流变化。」佛陀說:「你知道生命的变化当中,有一個東西沒有变化?」波斯匿王說:「我沒有发觉,我发觉都在变化。」佛陀問波斯匿王說:「你最早看到恆河是什么時候?」波斯匿王說:「我三歲的時候,我母親就帶我去恆河洗澡,母親說恆河能消我业障,所以我三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恆河,后來到二十歲的時候又看了幾次,我現在六十二歲,我又看到恆河。」佛陀說:「你看到恆河中有什么变化?」波斯匿王說:「我小時候眼睛很好,恆河的水很乾淨,能見的眼根很清楚,所見的河也很清楚;慢慢慢慢我眼根衰敗了,看東西模糊了,恆河也比較汙浊了(他觉得有变化。)佛陀說:「你眼睛看到恆河的時候,你眼睛变得模糊,但是那“見性”有沒有改变?你能夠看到那個清淨的明了性有沒有改变?你眼睛有障碍看到是模糊的恆河,那是一個因緣,那是隨順因緣而变化的。但是你眼睛裡面那個見精(楞严经讲見精),就是“見性”有沒有变化呢?」波斯匿王說:「那個沒有变化」。

那就是我們的《大佛頂性》,只要一個東西會变化就是对立法,如善跟惡永遠是对立的,這個就不能讲“大”。我們安住在《大佛頂性》的時候,是離開整個对立的因緣,安住在清淨的本性,那個就是“大”,因為它離諸对待,它沒有生滅相。這是在觉悟的基礎之下,发展出一個廣大,一個超越時空的相貌称之為“大”。這廣大的觉悟,到底有什么妙用呢?

『頂』妙用無窮,不墮諸數。

這地方的重點在“不墮諸數”它沒有一定的形狀;“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貌。《楞严经》它依真如本性,所发揮出來的整個作用是沒有一定的相貌的,就好像“頂”,像佛陀的頭頂。佛陀的三十二相有一個叫做「無見頂相」,“無見頂相”是沒有一個人看得到的,每一個人看到不同,有些人看到是黑色的相貌,有些人看到是白色的光明,有些人善根強,看到金黃色的光明……,所以“無見頂相”就是它沒有一定的相狀。就表示修学《楞严经》的人,他在修学善法是不決定的,他依止清淨心,順逆皆方便,以真如本性所修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沒有一定的法門。這叫《大佛頂》,依止廣大的觉悟而产生無窮的妙用,這就是《大佛頂》的本意。

《大佛頂性》在本经当中強調众生本具,這是很重要的。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個观念,真如本性或讲大佛頂性,不是你去修行以后你才产生的,不是這意思,而是你本來就有的,你只是把它恢復出來而已,只是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蕅益大師讲一個譬喻說:有一個转輪聖王,转輪聖王有七寶千子,那是一個廣大富貴的境界,但是他夢為蟻子,他作夢的時候,他夢到自己是一隻小螞蟻,在階梯当中找一些瑣碎的東西吃,看到人就害怕,看到比牠大的螞蟻也很害怕。「转輪聖王夢為蟻子,但王体依然」,他转輪聖王的身体还是沒有消掉,还是好好的在那邊睡觉,只要他醒過來,他就能恢復他转輪聖王的功德。那么他現在為什么表現不出來呢?因為他在作夢,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今天不是去找一個新的转輪聖王,而是想辦法让這夢觉醒。佛法的根本就是「觉悟」,所有的功德是從觉悟生起的,因為我們最大的障碍就是迷惑顛倒,所以我們很多心靈的力量发揮不出來,譬如說《大佛頂》,這都是我們內心的功德。這是我們在《楞严经》当中,我們所要找到我們真实的本性《大佛頂性》。

当我們找到以后有什么好處呢?就依止《大佛頂性》來产生《如來密因修證了义》。一切的佛陀都是依止這樣的密因。“密因”的意思是說《大佛頂》,是無形無相不可了知的,当你找到的時候,你心中能夠产生這樣的观照,也可以产生這樣真实的作用,但是你沒辦法形容它的存在。古德說:「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当處常湛然」。你要去找它找不到,但它隨時可以表現它的作用出來,所以叫做“密”。

我們就可以依止這樣一個殊胜的密因,來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究竟的解脫;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我們也依止《大佛頂性》來修学菩薩的六度万行,使令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的功德,变成更加的圓滿,更加的堅固不可破壞;這是成就利他的功德。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這是《楞严经》最重要、最重要的,找到我們生命的根本,就是「你從什么地方來?」;我們從無量的流转中,到底我們生命最初的根源是什么,我們是從哪一個地方发动出來的。《楞严经》讲了三卷半來探討這個問題,談到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就是《大佛頂性》。

別明   

当我們找到《大佛頂性》要怎么修呢?其实《楞严经》說穿了就是真妄的問題,《楞严经》認為一切東西都是心的問題。他為什么會造惡业?因為他心有障碍,跟他的嘴巴沒有关系,跟他的身体沒有关系,你說我這個人,手喜歡去造惡业,把手給剁掉。沒有用,問題不在手。所以祖師常說:「拜佛的是誰,念佛是誰?」你的嘴巴不能念佛的,你的身体也不能拜佛的,那是哪一念心在拜佛,那一念心在念佛。所以我們今天要知道,一切的問題都在那一念心,一切罪业的根本在妄想心,一切功德的根本是真如的心,所以当我們的心調整好以后,那這一切的修学就上路了。《楞严经》的观念就是返妄歸真,怎么樣把這一念妄想的心转成真如的心,這当中的關鍵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首楞严王三昧》過去倓虛老和尚他讲到修《首楞严王三昧》有六句真言:他說整個《楞严经》的修学就是『不迷、不取、不动』這六句真言。

一、「不迷」”是一個智慧,你要经常保持觉照,观察妄想是緣起性空的,它不真实的,它不是我們想像那么真实,它是外境的遷动产生了感受,由感受产生想法;假設外境消失了這受也消失、想法也消失了,它是離開外境沒有真实的体性「不迷」是智慧。

二、「不取」妄想当你知道它是緣起性空的時候,你对它絕对不要取著,你知道它存在,但是知道它是緣生緣滅就好,不要取著。

三、「不动」你的身口二业不要亂动。這就是包括整個大乘的戒定慧。

在修学当中有二條線:第一、当我們是利根人,你的智慧观照力特別強,有些人的智慧善根很強,他的修学先從「不迷」下手。对煩惱的观察:第一、你发現煩惱观察它不真实的,它是外境的刺激才产生了,你剛開始产生不迷,然后不要取著,最后你的身体不要亂动。利根的人是先從智慧观照,而产生安定的力量,最后收攝我們的身口二业。第二、根机較鈍的人,中下根之人,我們智慧力薄弱,但沒关系,我先求不动。我发觉了煩惱它要來引導我去做錯事,我沒辦法把它照破,沒辦法照見煩惱是畢竟空的,但沒关系,我先保持不要亂动,慢慢慢慢的再不要取著,最后的不要迷惑,也可以。

总而言之,『不迷、不取、不动』你是先從不动下手,或者是先從不迷下手都可以,你都可以慢慢的把妄想的勢力減少,把真实的心開展出來。這地方最重要是你要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你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根本的依止處还是《大佛頂性》,就是你的清淨本性。

蕅益大師說《大佛頂》這“頂”字,在经典上說:『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蕅益大師說:佛陀宣說《楞严咒》的時候,他自己放大光明,每一光明就出現千葉寶蓮,從寶蓮中出現化佛,由化佛來宣說《楞严咒》。蕅益大師說為什么佛陀不自己宣說《楞严咒》就簡单了,為什么要多此一舉,要变現出一尊佛出來,而由這尊佛來宣說《楞严咒》?

這当中有深义,蕅益大師說:佛有二种:一种是有為所成之佛,一個是無為所成之佛。“『有為佛』”是修习而成的,我們讲佛陀的功德莊严,這只有佛陀才有,佛陀能夠八相成道,這是我們做不到的;经過修习所成的佛,這是功德上的佛,這唯獨佛陀才有不共於众生。另一個是『無為的本來佛』,他是天然妙觉,非屬修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佛陀在宣說《楞严咒》的時候,為什么要創造一尊無為的佛來宣說呢?這表示真如的本性是每一個人都具足的,如果佛陀自己宣說,那就是佛陀你自己才有,我們沒有。因為那是修來的,是经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才有的。所以佛陀為什么要創造一個無為的佛來宣說《楞严咒》,就表示《楞严咒》的功德,整個《楞严经首楞严王》的功德,我們每一個人都具足。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都可以找到我們的清淨本性,然后從那個地方出发來完成我們的修證了义,來完成我們的諸菩薩万行,使令我們的功德更加圓滿,使令我們的功德更加堅固,是這一層的意思。当然它的過程就是『不迷、不取、不动』,這六個字必須要讲十卷的经文,你就會很清楚這六個字的意思怎么操作。

貳:经文綱要

经文大意。蕅益大師將经文分成六大段。第一段是:

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段叫“分別真妄”分別真心跟妄心的差別。)

「显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大佛頂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本來面目,那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這個地方佛陀花了三卷半來发明它的三种道理:一、真諦理,說明本性的不变,它不变的体性;二、俗諦理,說明隨緣的作用;三、中道的第一义諦,說明不变跟隨緣之間的一個平衡。

這当中剛開始是阿難尊者他去托缽,托缽的時候遇到了摩登伽女。摩登伽女跟阿難尊者過去生有五百世夫妻的因緣,所以他看到阿難尊者非常歡喜,就想要嫁給阿難尊者。她就把這層意思跟她的母親說,她母親說:這不可以的,阿難尊者是一個出家众,你怎能嫁給他呢?摩登伽女說:我不嫁給他,我的生命就活不下去了。她的母親是修习外道禪定很有成就的一個婆罗門,因為女兒這樣的一個心愿,不得已就為她的女兒持咒,持大梵天的「娑毗迦罗咒」。這是很有力量的咒,將咒持在一條毛巾上,让摩登伽女把缽上面蓋條布,拿去給阿難尊者。阿難尊者把缽一打開的時候就中咒了,為邪咒所迷。這時摩登伽女就誘惑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就整個迷惑顛倒了,整個落入顛倒的心中。在關鍵時刻佛陀就知道了,佛陀在三昧当中知道阿難尊者遇到災難,就叫文殊師利菩薩將咒往復,持著《楞严咒》趕快去救阿難尊者。

文殊師利菩薩趕到現前的地方,《楞严咒》一持下去就把大梵天的咒給破壞了。破壞以后阿難尊者就醒過來,文殊菩薩就將這二個人帶回來,帶到佛陀面前。我們看经文阿難尊者哭得非常傷心(那時候阿難尊者已经出家十二年),恨自己一向多聞,沒有在好好在心地上用功。佛陀說你不是不用功,你是很用功,但是你用錯了心,你用妄想心在修行。所以你看你的功力為什么一下就被破壞了呢?那么经不起考驗呢?

佛陀說:你当初為什么跟我出家?阿難尊者說:「我看佛陀長得很莊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就跟你出家了。」佛陀說:「那你是依止生滅心,緣生滅的境,产生生滅的修行;你的体性是生滅的,你依止虛妄的生滅心修学,你怎么能成就不生滅的果呢?」

佛陀又說:「你今天用沙去煮飯,是不可能煮成飯的,因為你的根本就是沙,沙非飯本。」這時就帶动整個,七處破妄,十番显見。什么是真?什么是妄?告訴阿難尊者:你修了十二年,結果一個大梵天咒就將你給破壞了,你应該好好的找到你的本性,重新開始。

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佛陀讲了三卷半的時間,這叫「分別真妄」先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二、示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妙三观門。

当我們找到家以后…,你看阿難尊者他聽了三卷半以后,他的发愿文:『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這偈誦是阿難尊者聽了三卷半他真正的開悟以后,他明心見性以后,所讲出赞嘆這法門殊胜的話。這時阿難尊者又跪在佛前說:「我現在找到我的本性,我找到我的家了,那我应該怎么回家呢?」我現在是遠遠看到家在那個地方,我要怎么回去呢?這時佛陀說明二十五圓通,你回家有二十五個方法。当然主要不離開六根,主要是六根門頭。佛陀說:「你以前從這一念心出去向外攀緣的時候,你是通過六個門六根門頭,你現在回家也是從六根門頭就路还家」。

這地方它的“空假中”三观的修学,主要有二個重點:一、耳根圓通,二、念佛圓通。(這段是返妄歸真,把心帶回家的方法)

三、明正助合行所成伏断圓三德位。

当我們回家的時候,有正行有助行,它的過程有五十五個階位,每一個階位都是在「转識成智在圓三德位」。所謂「圓三德位」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為什么叫“圓”呢?表示這三德是转变而成的,转煩惱障成般若德,转业障成解脫德,转報障為法身德,所以它是一個转变。我們要知道一個观念,「转变」這句話是,現在我心打很多的妄想,但是妄想你不能將它断滅。二乘人就是对妄想用極端的手段把它給断滅,結果這個菩提也沒有。說這隻馬是隻狂妄的馬,但是你把牠殺死了,你這隻馬也沒有了;若將這隻馬調伏了以后,牠变成了一匹良馬,優良的馬。所以我們对內心的心地法門,大乘佛法是一個「转」字,转妄想而成真如。就像波浪一樣,波浪波濤洶湧,但是你把波浪拿走了,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什么是水?波浪停下來就是水,這是「不二法門」;起煩惱的是你這一念心在起煩惱,有一天你变成菩薩的時候还是你這一念心,沒有離開你這一念心,只是它转变,它以前是波濤洶湧,現在变得很平靜,它的本質都是水。整個過程都是转妄成真的過程,当然它有它淺深的次第,在這段经文当中,把它淺深的次第,分成五十五個階段來加以判定。

四、結成经名以彰圓体圓宗圓用。

這地方佛陀親自讲出本经的经題,來開显本经修学的「体宗用」。它的“体”是以《大佛頂》的真如本性為根本,当作我們依止的体;“宗”是整個自利的因果,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义》;“用”就是《諸菩薩万行首楞严》,這是讲利他的作用。二三四是說明它整個返妄歸真的方法,跟它修学的次第;而五跟六主要是破邪显正。当我們知道什么是妄想,当我們知道什么是真心以后,我們開始依止真心來破除妄想。但是妄想也不是一天造成的,罗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它是無始劫薰习所成。所以你要对治它的時候,它一定會反彈出來,真妄交攻的時候會产生很多邪惡的力量出來,妄想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誘惑你,让你产生錯誤的思想,让你产生錯誤的行為。那你应該怎么辦?你要做正確的判断。這地方它讲到:

五、借破戒二法為問端  廣释七趣的差別

這地方阿難尊者說:「佛陀,你讲到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的,這我完全理解,我們本來的面目是這樣子。但是佛陀你也說這個世界上有地獄餓鬼畜生,有很多的地獄啊!我們本性是清淨的,那怎么會有地獄呢?這地獄是有固定的地方还是沒有固定的地方呢?是我們的心变現出來的呢?」阿難尊者問到這個問題,讲到六道轮回的問題。這地方借破戒二法為問端,阿難尊者提出一個情況說:你看蓮花色比丘尼,她受了菩薩戒以后犯了淫戒,而且她还說這婬戒是沒有過失的,因為她非殺非偷,不是去偷人家也不是殺人家有何過失?破戒以后又破見,這個現生墮入地獄;又有琉璃大王滅释迦族,也是現生墮入地獄。

那么地獄在哪裡?既然我們本性是清淨的,怎么會有地獄呢?這一段是讲到业力的問題,提醒我們好好持戒。這個地方是怕我們在观照清淨本性的時候,产生執理廢事,執著空性的道理,忽略了因緣的业果,所以讲到七趣的差別。

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名五陰魔境

有一個比丘他成就了四禪,他死了以后生到四禪天去,結果天報享盡之時他五衰相現。他要面临死亡,這時他內心非常的瞋恨,他以為他得到阿罗漢果,他以四禪当作四果。因為他沒有聽聞教理,結果他就謗無阿罗漢,謗無佛陀。說世間上原來沒有阿罗漢,你看我成就了四果阿罗漢,結果还是流浪生死。因為謗佛謗法的关系,他在禪定消失的時候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這地方說明了正見的重要,前面是破除執理廢事,這一段是破除執事昧理。我們在修学過程当中失去了正見的观照。

破戒跟破見,這二個是当我們在返妄歸真的過程当中,很容易产生的二种過失。這二段讲得很詳細,讲到破戒,讲到破見,你看現在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修学,你看《楞严经》裡面都有,所以古人說《楞严经》是照妖鏡,一點都沒有錯。佛陀在那時候就預知末法時代,會有許多奇奇怪怪的修学。這是在修《首楞严王三昧》当中所要避免的二种過失。

总而言之,《楞严经》的三昧包括戒定慧。蕅益大師說:「沒有出世的妙戒,絕無出世的定慧;若無出世的智慧,併失中道的妙戒」大乘的戒定慧是互相攝受的。

我們讲開悟的《楞严》、成佛的《法華》;《楞严经》是開悟,《法華经》是成佛。《楞严经》在找本性的時候,他偏重在体性上,偏重在空性。雖然我們讲真如是不变性跟隨緣性,你看《楞严经》,它整個…把心帶回家,它偏重在清淨的本体,它偏重在從假入空這一部份,让我們找到我們的本性,所謂的「明心見性」,所謂的「開悟」。它对廣修六度在本经当中讲得很少,《楞严经》主要是把心帶回家。《法華经》是把你從家裡面再出來,從空出假,廣修方便。《法華经》讲到無量的方便,「一舉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实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緣。所以到了《法華经》是以心力來引導法門的,法門本身不是重要。剛開始佛陀在法門当中作了很严重的定义說:「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定成就阿罗漢,修六波罗蜜可以成就菩薩道;到了法華會上說:那都是方便說,其实是以心為本,你发菩提心一切都是成佛的資糧,沒有五乘的差別。

智者大師判教說:「在方便的教法当中,所謂“權教”是用法門來攝心的。佛陀看這個人还不能了解本性,先用法門來攝持你,等到真实法「開權显实」以后,那是以心來攝法。你发什么心,你修什么法門都跟你的心相应,那是以心作根本」《楞严经》談到的心,談到的是本体的心,它強調把心帶回家;《法華经》的心,是從家裡面出來,发菩提心廣修六度。一個是「攝用歸体」一個是「依体起用」,差別在這裡。我們应該在修学次第先了解《楞严经》,先攝用歸体,《法華经》是告訴你依体起用。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楞严经要义01: 感应道交的內涵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個被动的配合

楞严经要义02:《楞严经》整個拔业障是如翻大地,业障是從根本拔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