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52: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2.1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2.13)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01-50(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52

楞严经要义52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讲义109面

癸一、明不变隨緣用

我們從《楞严经》的学习我們要慢慢的习慣,生命分成二個部分:一個是心性,一個是相狀;一個是能变現的心性,一個是所变現的万法,這二個相狀。這二個相狀应該怎么去观察比較正確呢?「观相元妄,观性元真」。你要经常告訴你自己,相狀是暫時的,那是緣生緣滅的,而你這一念心性的功德法才是永恆的。我們絕对不能夠為了追求一時的相狀,而犧牲自己的心性,那就太可惜了!比方說我們今天貪一個相狀,你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滿足,但是你失掉了永恆的功德,划不來!我們只能夠假借這個相狀,來開显你內心的智慧,開显你內心的慈悲。這相狀是生滅的,但是這生滅的相狀過去以后,你留下來的是那种功德的增上,那這個是恆久可以受用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永恆的,什么是暫時的,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地,到底是要追求相狀,还是用這個相狀來開显你內心的功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观念,当然它的重點在心性,因為心性是真实的,相狀只是暫時的。

我們看佛陀跟众生面对心性跟相狀的取捨,我們前面讲到杂染緣起,众生是喜欢相狀,愛著相狀,所以弄到自己是「背觉合塵」,可以說障碍重重、障碍重重。這個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世界,把心性搞壞了。我們看佛陀他面对現前一念心性,這跟我們是一樣的,但他怎么去经營、怎么去面对這一念心性、表現出怎么樣的結果,我們看经文…

清淨緣起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觉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无量,无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动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无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宝王剎;坐微塵裏,转大法輪。滅塵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身為一個众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可以說通十法界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但是我們把現前一念心性給糟蹋了,但是佛陀可不是,佛陀面对任何境緣的時候,他是迴光返照。我們看佛陀是怎么面对這一念心性…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

佛陀說:我在面对生命的時候,我的態度是這樣的,我是用“妙明”;“妙明”是能观的智慧,我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不滅不生”是所观的理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观照這一念清淨的本性,遇到任何事情,我就是念念的迴光返照,向內安住。這時候會产生一個什么效果?我是隨順「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這樣的一個真实的道理,這個時候我就可以把如來藏真实本具的功德給发揮出來。

如來藏有什么功德呢?它是一個“妙觉圓明”,而且是像“大圓鏡智”,能夠圓照法界的功德。佛陀迴光返照,用清淨的智慧來观照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時候,把這妙觉圓明,圓照法界的功德发揮出來了。发揮什么功德呢?所以在生命当中,我會出現二种狀態:第一個、一為无量,无量為一這种理事无碍的境界。你看佛陀以一念心,他能夠一:“一念心性”变現十法界的差別。佛陀可以現出佛法界;在沒有因緣的時候,  佛陀可以現菩薩法界,佛陀甚至於可以現地獄法界,於一切法得大自在,說是普門示現;佛陀也可以把整個相收起來,无量為一,回归到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性当中。佛陀在心性跟整個外在无量相,可以說是“进出自在”,這是佛陀他因為隨順如來藏,第一种的自在功德。

第二個、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個是讲事事无碍,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來显現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來含攝最小的事相。這個后面佛陀會讲出來,什么叫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佛陀這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呢?他的關鍵點在這四個字:「不动道場」。因為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面对外在的动盪环境,他的內心向內安住,向內观照,安住在內心一念心性的不动道場,生起不迷、不取、不动的观照,所以他能夠产生徧十方界;這“徧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夠徧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哪一個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夠悉知悉見。佛身是身含十方无盡虛空,佛陀的法身含攝十方的无盡虛空无有障碍。

於一毛端,現宝王剎;坐微塵裏,转大法輪。

這是前面說的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毛端”是在一個正報当中最小的事相;“宝王剎”是整個依報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当中可以把他的身体一個最小的毛端,显出最广大依報的宝王剎;“宝王剎”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能夠坐微塵裏,转大法輪。“微塵”是依報中最小的;“转大法輪”是正報中最大的。佛陀在整個虛空中的一個小微塵当中,能夠現广大无邊的圓滿報身,來演說圓頓的妙法,以最小的依報來攝最大的正報。佛陀這种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无量,无量為一的功德,是從什么地方而來呢?「滅塵合觉」。佛陀的生命当中,他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对外境的執取,選擇向內去開显他內心的功德,“向內观照”,所以能夠发动二空真如相应的這种圓觉光明本性的功德,完全開发出來。

這個意思就是說:其实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唯識学》上說:我們的生命是怎么回事呢?我們的生命叫做「自变自緣」,我們自己把它变現出來,然后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緣。這個地方就說出一個道理,說是:「心境決定我們的处境」。其实我們外在的环境,是我們內心創造出來的。比方說:過去美国有一個居士叫凱薩琳,這凱薩琳她小時候看到這水就有很大的障碍,她不能喝水,她一喝水就很严重,她甚至於洗澡的時候整個人會昏過去,她的体質怎么就跟水产生這么大的障碍呢?這障碍是從什么地方而來呢?后來她就去給人家催眠。說她前生跟水結了很大的惡因緣,(我們讲其中二次)其中有一次,她帶著她的小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经過一個橋,結果那時候下大雨,把橋沖断了,母女二個都掉到水裡面去,死的時候对水瞋恨,她对水下了很不好的咒語,起了很不好的名言,這是第一個惡因緣。其次,有一次她因為喝了一個井中的水,得到類似痲瘋的那种病,死的時候很痛苦,她对這個水也非常的痛恨。所以她多生当中跟水是結惡緣,她把水想像成一种跟毒藥一樣,她对水产生這樣的想像,時間久了以后就产生一种色空,凝結成一种色空,這個水在你的生命当中,就扮演一個毒藥的角色,因為你把它捏造出來就是這樣子。

我們說: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在的世界变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改变我們的來生,当然我們今生要改变,說实在不容易!因為你今生是過去生已经把它創造出來,所以我們今生就要認命。但是認命沒关系,這是短暫的,但是我們还有一個來生,那你就应該現在開始就為來生佈局。我讲实在話,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其实你來生是怎么樣,你的內心狀態一個雛型都出來了,除非你真的听到《楞严经》、听到《法华经》,真实的那個內心突然間頓悟,脫胎換骨,重新檢討你的想法。我們怎么去改变我們自己的思想?第一個,我們說過,你的心開始收到你內心的時候,(下一堂課就會讲到)空假中三观。第一個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來面对你的想法,它不是這樣,它也不是這樣,離一切相,用空观來破除我們心中的妄相。我們剛開始在修学佛法,初学者啊!諸位要有一個观念,你对你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我看很多初学者,我認為怎么樣,我認為怎么樣……其实這不对的。你一個初学者沒有資格肯定你的想法,因為你那么早肯定了,那表示你沒辦法进步了嘛!

你看,禪宗剛去的時候,一定是你动一個念頭,一定挨板子。什么時候才有自己的想法?破到真的是大死一番,重新又開始发菩提心,产生新的理想,這個時候重新肯定。佛法的修学是,先否定,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真的你生大悲心的時候,要广度众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你一個人太早肯定自己,是对自己很不利的,因為你開始就把自己定型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先修空观,破除我們過去的想法,這個時候你會进步很快、突破的很快。

假观就是要借假修真,借假相來修真实的功德,心性雖然本具,但是要假借事修才能開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海公常說:「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怎么修呢?比方說,我們拜八十八佛,我們念:「於一塵中塵數佛,各处菩薩众會中,无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我們赞嘆佛陀的功德很难,你必須假借這些文字,看到諸佛現前,我們用无量的言辭來在赞嘆諸佛的功德。我們從這文字每天這樣念一次,我們隨喜佛的功德一次。你看我們念:「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倫。白毫宛转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我們這時候对『阿彌陀佛』生起皈依的心。皈依的功德怎么來呢?借假修真。你不把這偈誦念一次,你怎么去发明你本具的皈依功德?你說:欸!我本來就俱足,執理廢事。所以假观就是說:当我們用空观,把過去的妄想顛倒、有所得的心的假相破掉以后,你又建立一個清淨的假相,跟三宝相应的假相。

所以諸位不要忽略我們的功課,那個功課都是在假借這個假相來開显你內心的功德,「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我們內心当中,破壞過去妄想執著,建立一個清淨假相,雖然我們沒辦法去改变今生,但是我們可以去改变我們的來生。因為你心態改变,你未來的因緣就改变,但是今生要改很难,因為它业力已经現出來了。

這地方经文的意思就是說:同樣是現前一念心性,我們凡夫因為向外攀緣、執著,所以弄到自己“背觉合塵”,产生了塵勞煩惱,障碍重重。佛陀用妙明的智慧,來观照不生不滅的本性,結果佛陀一為无量,无量為一,种种的自在。同樣在一念心性当中,一個是向外攀緣,一個是向內好好的去观照,好好的去開发他的功德,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讲到一心隨順染淨的因緣,而有不同染淨的作用。

癸二、明隨緣不变体

“体”当然是最重要的,一個功德的妙用是來自於对內心自体的了解 (分三:子一、明隨緣不变如实空义。子二、明隨緣不变如实不空义。子三、明隨緣不变遮照同時义。)這一段正式显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子一、明隨緣不变如实空义。

說明隨緣不变当中,我們本俱的如实不空。什么叫“如实”呢?就是它本來俱足的,不是修來的,這個“空”是本來如此的。

总标心体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前面是讲到這一念心性,隨順迷悟的因緣,而显現十法界差別的果報。這地方再次讲到十法界的差別果報当中,我們沒有失掉一念清淨的本性之体。“如來藏”指的是我們众生本俱的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呢?“本妙圓心”。蕅益大師說:「本妙圓心」這四個字,關鍵在“圓”,圓融无碍的意思;也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別的意思。這地方的如实空义,就是在显這個“圓”表現這真諦理。我們看這個“圓”是什么意思?圓融无碍。

非世間法

非七大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這地方的意思是,我們這一念心性的如实空,它本身不是三界六道的這個杂染果報之法。非心,“心”指的是一切的心法;“空”指的虛空,地水火風,当然指的是七大。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七大之相

非四科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它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色身香味触法六塵、也不是眼識界、乃至於意識界,也不是六識,等於它不是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不是。我們前面讲到,我們剛開始在修心性的時候先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要做的,你不要老是在外境活动,你遲早會产生障碍。帶回家以后第一件事情,空假中,第一個先修空观,先用否定的態度來面对自己的想法。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轮回,我們就是在這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当中,产生一個我愛執。由這個我愛執就有一個我愛的跟我所愛的,我所愛的就是七大四科之相;我們愛著七大,我們愛著四科,所以就使令我們很难跳脫三界的果報。

佛陀說:你現在開始要告訴你自己,我的心不是這樣子的,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的心本來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本來沒有色身香味触法,這個都是后來才有的。表示說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夠只是限制在這樣子而已。破除凡夫对於七大、对於四科的執著。

非出世法    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议

非緣觉    

非明无明、明无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這個地方讲到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有順逆二种观察,順的叫流转門,逆的叫还滅門。(順,流转門)非明无明,這非明无明要跟第三段,如是乃至非老死來配合,這個地方是一個流转門。“明”是观照,我們观照无明緣行,乃至於生緣老死,這個是流转門,要否定,沒有所謂十二因緣的相狀可得。(逆、还滅門)明无明盡,非老死盡,第二跟第四合起來。你要观照這还滅門也不可得,无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這还滅門也不可得。

緣觉人他能夠跳脫五蘊身心,從十二因緣的順逆观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照見五蘊皆空。但是緣觉人的缺點,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緣觉的這個層次。為什么?佛陀說:他产生一個法執,他破除了三界的我執,但是這十二因緣的法執特別的堅固,所以他就很难再向前邁进一步。其实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他可以做得更好。那他怎么辦呢?他必須把所有的因緣当中加一個“非”,告訴他自己,其实生命当中本來沒有十二因緣可得,沒有十二因緣的流转門、也沒有十二因緣的还滅門,那只是一個对治煩惱的假相,要破除“法執”的相狀。

非声聞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苦集滅道,等於四聖諦。声聞人他是把生命分二部份來观察,“苦集”是流转門,“滅道”是还滅門。“苦”是五蘊身心的三苦、八苦。苦是怎么來呢?是由內心的“集”所招感的;“集”就是愛見煩惱,或者說見思煩惱,構成一個三界的有漏因果。那应該怎么辦呢?应該要修“道”;“道”是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或者讲戒定慧,趨向於涅槃。“滅”就是小乘的偏空涅槃,出世間的因果。所以他從四聖諦当中來觉悟了知苦、断集、慕滅、修道。以這樣四聖諦的因而成就四聖諦的功德,叫做“智跟德”。“智”就是生空智;“德”就是偏空涅槃。声聞人透過四諦的观照,已经远離三界的痛苦,而安住在一种四諦的法、跟一個我空智、跟偏空涅槃,而不能夠前进。所以佛陀告訴他說:你要观察你的這一念心性,其实是沒有苦寂滅道,這個都是緣生緣滅的一個假相而已,幫助你超越三界的假相,你对這個假相執著,你就停留在這個地方沒辦法前进,所以佛陀就加一個“非”字。

非菩薩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刺若、非波罗蜜多。

佛陀对權教菩薩的開示:非檀那,這個“檀那”就是布施;“尸罗”就是持戒;“毗梨耶”就是忍辱;“羼提”是精进;“禪那”是禪定;“般刺若”就是般若智慧。佛陀以六波罗蜜的法門,來引導權教菩薩,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依此而修而成就福德資糧,依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智慧的資糧。所謂福德為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從六度当中而成就安乐成就解脫。“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到是彼岸什么意思呢?佛陀說: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到達大乘究竟的涅槃,以六度為因,以到彼岸為果。

權教菩薩如果对這個相产生執著,就永远停留在這個菩薩的階位,所以佛陀要他們前进,又讲一個“非”字。我們要知道一個观念,這個“非”的意思就是說:只有破它的相,不能破它的法。這個海公一再強調:「只破其相,不破其法」,否則就偏空了。我們破那個相的執取,但是你該怎么做,你还怎么做。

非如來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罗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淨。

佛陀对圓教菩薩,他是怎么引導他們?圓教菩薩他心中也是有所執取,他執取什么呢?怛闥阿竭,“怛闥阿竭”就是如來;“阿罗訶”就是应供;“三耶三菩”就是正徧知。這是佛陀的三种的功德,三种通號。也不是大般涅槃(不生不滅,是无餘的究竟涅槃),常乐我淨,就是涅槃四德。圓教菩薩,佛陀也告訴他們說:你不能執著在這涅槃,不能執著在常乐我淨的執取。

解释:「破相而不破法」。其实大乘佛法对相是很矛盾的,因為你又要假借相,因為不假借相你就沒辦法修行,你剛開始不借相你怎么修行?你說:我拜佛,我面对虛空拜佛,那你有什么功德?你一定要有一個佛像才有功德嘛!佛像也是一個相。你說:欸!我內心就有功德,那你不去拜,你的功德显現不起來,你要假借這個像去拜他,你才會产生那個功德之法嘛!我們在過程当中要假借這個相,但是你拜久了以后,对這相产生執著又产生障碍,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菩薩对相,是又需要它,但是又怕它,因為你不沒有假借相,你沒辦法修行,但是你对它執著以后,你又产生障碍。产生什么障碍呢?产生一個自我設限。

我過去讲一個馬戲团獅子的故事。你看那馬戲团起火以后,很多动物就往外跑。那管理員趕快過去,把過去比較兇猛的动物關起來,趕快把籠子打開來,很多动物就從籠子跑出來,但是有些动物跑不出來,不是牠体力不夠,是牠內心有障碍。因為他发觉只要被關過一段時間以后,關得越久的动物越跑不出來。因為牠剛開始想跑,牠跑久了以后…牠認為不可能,我跑不出去,我一輩子的活动範圍就這樣子。牠被抓的時候,牠是從曠野中被抓回來,牠当然不甘於這樣一個籠子的相狀。但是牠今天這樣子走,明天這樣子走,牠走十年以后,牠心中产生一個相狀,原來我的生命就是這樣子的範圍,跑不出去。所以馬戲团的管理員把這門打開以后,牠心中的執著沒辦法打開,走不出去的,火燒牠也走不出去的,就被燒死。只要這动物被關過一段時間,三年五年以上的动物沒有一隻跑得出來,自我設限。

諸位要想想看一個問題,我們思惟一個問題,說:我們在受戒的時候,為什么要发愿?說:我從今開始,過去的我死掉了,現在的我又产生了,「法王座下,添新孫」。你說:今天有些人受了沙彌戒。你說你受了沙彌戒,其实你才剛受沙彌戒,你有什么功德?他所有的戒都是今天才剛開始受,还沒有開始持。但是他跟居士不一樣,他心中有一個愿望,他已经正式的把過去的我完全破壞了,无眼耳鼻舌身意,他把他過去否定,我從今開始誓断一切惡,无惡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无一众生不度脫。他对自己又捏造一個更清楚的假相出來。你說:你都还沒開始做,但是他已经有這個假相的,他已经開始往那個方向在走了,好過你还活在原地,你还跳脫不出來。

我們不要忽略我們心中的发愿,因為借假修真。你今生的生命要改变,我讲实在話,一個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況,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所以你看受戒不能強迫。欸!我替你发愿,沒有用!什么東西都能取代,发愿不能取代。你自己真的說:我一定要改变,当然這個要听经聞法,明白道理,发自內心的觉悟,而产生一种愿力,我從今開始,我要做一個改变,你就有希望!而且你相信你可以改变。為什么你相信你可以改变呢?因為我們內心当中是「本來无一物」的,我現在的狀態也是被我過生去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我可以把它打破,重新捏造的。所以我們在观真諦理的時候給菩薩无量的信心,原來我們回归到生命原點的時候,我們生命最初的時候,是「清淨本然,是離一切相」。我們現在的相狀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可以重新再捏造更莊严的相狀。

那怎么捏造?第二段  看假观

子二、明隨緣不变如实不空义。

前面在整個不变的体性当中,強調如实空,強調離一切相,它是一否定的態度,這以下佛陀又重新用假观來造俗諦理,又安立一個假相。

总标心体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它又同時的俱足世間的功德法,以及出世間的功德法,它也俱足世間的五戒、十善的功德,乃至出世間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罗蜜的功德法。這功德法是怎么來的呢?是“即”,即就是当下俱足,是如來藏心性当中,一個元明心妙所俱足。“元明心妙”蕅益大師說:這關鍵在這“妙”字;“妙”就是微妙不可思议。怎么說呢?我們這一念心性,它本來就俱足。這四個字很重要。本來就俱足,不管你有沒有去開发它,不管你是不是否定它都沒关系,反正它本來就俱足整個諸佛的功德莊严,整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法,它本來就俱足。

即世間法  

即七大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即四科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它本來就俱足整個人天安乐的果報,当然它也俱足了杂染法。

即出世法(四聖法界)

即緣觉      即明无明、明无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即声聞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菩薩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刺若、即波罗蜜多。

即如來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罗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淨。

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其实俱足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俱足這個法”是什么意思?比方說我們念佛,古人會常問我們說:念佛是誰?当然是我們這一念心。為什么要強調這一念心呢?也就是說你心不在焉的時候,嘴巴念佛是沒有用的,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這個效果是很差、很差。為什么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比方說,我今天把錄音帶放著,让錄音帶一直在念佛,那這樣子它可不可以創造功德?答案是:不可以!因為整個业的造作,一定要有心,心為业主。因為心有這個法,因為心俱足无量的功德法,所以說你這個佛號进來跟心接触,假借這個佛號因緣,把我們往生淨土的功德把它開显出來。

我們思惟一下,比如說虛空,虛空俱足光明,对不对?太陽一定要跟虛空接触,它才能夠現出光明相。太陽沒跟虛空接触,你怎么产生光明?這個虛空表現我們的心性,太陽是一個助緣。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你念佛持咒一定要有心的因緣在那個地方,你才能夠产生功德,你沒有心是不能造业的,善业也不能造,惡业也不能造。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就俱足十法界的因緣,其实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緣,來显現你內心的這些法。你用殺盜婬妄的因緣來薰這一念心,它显現三惡道;你用六波罗蜜的因緣,它显現諸佛菩薩的功德;你用憶佛念佛的因緣,它显現往生淨土,假借外在的造作,來開显你本性的功德。讲一個小故事諸位体會看看:為什么說心是根本?

「捨本逐末」的故事:有一個獵人,他对国王做了一個很大的貢獻,国王很高興就賞他一個很莊严的弓。這個弓是黑檀木做的,柄非常的大,這個弓可以說是天下无雙。這獵人看到這個弓說:這個弓很好用,射能夠射幾百里,但是有一個缺點,這個弓的柄雕刻太平淡了。他這時候就跟一個雕刻師說:你把這弓原本的雕刻全部給我擦掉,用磨石子把它磨掉,重新雕刻一個行獵圖,我上面要有晴朗的虛空,要有太陽、有大地、有草木,裡面有很多的动物在那地方跑,还有很多人騎著馬在那邊飛舞。這個雕刻師就照他的話,就把整個柄雕刻的…把整個狩獵圖都雕到裡面去了。雕完以后,這獵人一看,唉呀!這才是一個天下无雙的弓。結果他拿起這弓要射的時候,“啪”!這個弓断掉。因為雕刻太多了,把木柄都給削薄了。

這個就是讲到「捨本逐末」,我們為了追求美妙的雕刻相,結果失掉弓本身的功能。這意思說:我們這一念心它俱足了声聞、緣觉、菩薩、如來的功德,但是因為我們追逐某一种相,結果忽略了去開显它的功德。這地方是說:其实我們內心有无量的珍宝是可以去開发的,它本來就俱足。這是讲「如实不空义」

子三、明隨緣不变遮照同時义。

标舉心体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這個地方是“遮”,遮是讲遮一切相,讲如实空;“照”,照就是照一切法如实不空。這個地方把空跟不空合起來,它同時俱足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也就是所謂的「如來藏妙明心元」。這妙明心元,這關鍵在這個“元”,圓滿无缺的意思。這一念心性它本身是離一切相,所謂“如实空”,但是它又即一切法,又“如实不空”可以說圓滿无缺。

遮照同時

雙遮      離即離非。

這四個字關鍵在這個“離”,它離開了即也離開了非。離開了即,這個“即”当然是俗諦理,“非”是真諦理。換句話說:從雙遮的角度,一空一切空,真諦俗諦都空;“離即”,離開了俗諦,離開了真諦。

雙照     是即非即。

雙照是假观。“是即是非”的關鍵在這個“即”;它即是即非,它当下是俗諦,当下也是真諦,所以一假一切假。從雙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從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总而言之,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就是順入中道的实相。

解释:「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說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什么意思?比方說:我們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個鏡子,一個清淨光明的鏡子。那么远处有一個人站在那個地方,這個鏡子就显出一個人的影像。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們看這人的影像,你說這個鏡子裡面有沒有人?你說它本來沒有人,沒錯!即空就是他本來沒有,就算有也不是真实有,因為他前面的人跑,它相就沒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說離一切相;但是你說它真的沒有人,它还真的有一個人的相在那裡面,你說那沒有人嗎?“即假”它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那你說這個鏡子到底有沒有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我們要知道一個观念,古德讲一句話說: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讲這么玄妙,而是道理本來就這么玄妙。你說:大乘佛法就讲得很奇怪,即空、即假、即中,其实道裡本來就這樣,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鏡子的人到底有沒有?你說它有也对,沒有也对。這個地方就讲到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50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50: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经浪費時間了

楞严经要义51: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沒有真正安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