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华经讲记 119:你不修忍辱就没有仓库来保护你的福报,福报就不大了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106(未完)链接,找不到的进来

法华经讲记 119

法华经讲记 119
净界法师主讲
2020823日台北

合掌:《妙法莲华经》,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八十四面,我们看庚二的重颂

这一科是讲到《分别功德品》,那么这一科的经文分两段,前半段是分别久修菩萨,听完《法华经》所成就的果位的功德,《法华经》的果位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就法身,成就法身,又产生各种的功德妙用,这是前半段的正宗分,那么后半段的就进入了流通分,就是讲到初心菩萨的因位的功德,因地的修学所成就的功德。

那么因位功德又分成两段,一个是现在四信,第二个是灭后五品。因为因位功德的重点不是成就法身,它是要成就理观的智慧,就是你从一个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凡夫,你因地要怎么样把理观建立起来?你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如果你是利根人,你可以直接从信解下手,直接透过你的信解、观照,而趣向于真如的观照,这是利根人。那么一般我们,佛陀灭度以后到末法时代,钝根人从理观契入就有点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透过读诵、说法、六度,这种事相的历练,才可以契入的,就是从随喜下手,就是两条路,一个是从信解直接契入理观,这个是佛世的利根;那么灭后的钝根人必须从随喜,透过一些读诵等等的事修才可以契入,当然最后结果是一样,都是到相似位。

那么现在讲到的就是,讲到现在四信的第一信,就是一念的信解,这个信解,到底是信解什么东西?说你学《法华经》,你到底相信什么真理啊?第一件事情,你相信诸佛所证的法身就是众生本具的心性,就所谓自他不二,就是说,我这一念心跟佛陀的心,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这个就是信解。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从前面《法华经》的譬喻,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有两种东西是本具的,一个是清净,一个是具足,这两种功能是本具的,就好像我们一念心中,有一片广大的虚空跟一片无边的大地。那么这个虚空跟大地都是本具的,但是因为我们长时间没有经营我内心世界,我们凡夫的重点叫做心随境转,我们把所有的精神体力,都放在追求外境上面,就所谓《楞严经》所说的心光外洩。所以我们内心的虚空跟大地,长时间没有经营的结果,就是虚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把我们内心的一念心性给荒废了,直到有一天我们学习《法华经》以后,产生一念的信解,就是我们心中出现的第一道的光明。

那么这个光明就照了两个东西,一者照了虚空,以空观,那么显现虚空的清净;以假观,开显大地的本愿。所以,从因位来说,如果从《法华经》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们因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修空观,一心即空的空观,先把虚空,暗淡的虚空,先把它恢复清净,就成就清净心,了生脱死。然后呢再用假观去开显大地的愿力,把那种无量的法身的功德开显出来,这要各种的三昧、陀罗尼,无碍的辩才,各种的善巧说法等等。就用假观开显大地的各种功德庄严,就是它是两个方向,因地成就清净心,果地强调成就菩提愿,跟众生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所以有一个禅宗的大德开悟以后,他讲了一句话说,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其实这个地方就讲《法华经》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虚空,它这个虚空,不是《法华经》的虚空,《法华经》的虚空是譬喻清净心,它这个虚空是《楞严经》,《楞严经》的虚空是譬喻,三界有漏的果报,因为三界的有漏果报都是依虚空而住,所以你把三界的虚空打破了,三界果报就消灭了。所以一个开悟的人,他一定会先成就清净心,理可顿悟,虽然理论上是一心三观的,即空即假即中,但是下手偏重,因位的菩萨偏重一心即空的思想,因为你要解决生死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透过一心的空观,再配合外在的四念处的配合,理观事修。那么总而言之,从因位的角度,就是我们现在因位的角度,你要做的就是,把你内心本具的清净心给启动起来,就是把那一念的虚空,因为我们内心的那一道光明的观照,把清净的虚空,把它功能恢复,然后成就了生死以后,开始去开显大地,玲珑宝藏豁然开,就开显大地无量的功德庄严,所以它是两个阶段。

那么我们现在讲的是因功德,所以是开显内心的清净的功德,那么这个地方有四个阶段,从一念信解到深信观成有四信。那么这一段呢,重颂是指什么呢?是指一念信解的它的功德较量的一个重颂。这地方有三段,看第一段的颂格量功德,看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于八十万亿,
那由他劫数,行五波罗蜜,
于是诸劫中,布施供养佛,
及缘觉弟子,并诸菩萨众,
珍异之饮食,上服与卧具,
栴檀立精舍,以园林庄严,
如是等布施,种种皆微妙,
尽此诸劫数,以回向佛道,

那么这个格量一念信解的功德,这里有两大段。先第一段,别明五度的相貌,别明五度相貌,我们来看第一段,讲到布施度,这个布施度是怎么修呢?他说,若人求佛慧,这个人基本上,受了菩萨戒,他发了菩提心,发了无上菩提心,那么他用八十万亿那由他,那由他就是千亿,这么多的劫数的时间来修习五度,那么这当中先讲布施度,于诸多劫中,那前面所说的这么诸多劫中,他用财物跟资具来供养谁呢?供养佛陀,供养这些二乘的弟子,跟大乘的菩萨,简单的说供养佛法僧三宝。他怎么供养呢?珍异之饮食,上服与卧具,他用特别珍贵稀有的饮食,跟美妙的衣服,还有各种珍贵的卧具,就是四事供养,供养三宝,这是第一种供养。

第二个呢他甚至于用栴檀木,用非常珍贵的栴檀木建立精舍,这个精舍的周围,还建立了各种园林,这个园林就是经行、打坐用的园林,来庄严这个道场,如是等布施,这包括前面的用四事供养三宝,建立道场,来供僧宝安住,这前面所说的各种殊胜的布施,种种皆微妙,这个种种包括质,也包括量,它的质地特别的珍贵,数量也特别广大,又特别的美妙,那么尽此诸劫数,以回向于佛道,而且他还把这个布施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

那么他提出这种布施,我们现在看看,他这个布施的功德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我们从因缘所生法来说,校量布施的功德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布施的心,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他的布施的心是虔诚恭敬的,应该是一个具有信仰的三宝弟子,他布施的心,对三宝是虔诚恭敬的,第二个,所布施的境,他所布施的境是佛陀,不是佛像,是佛陀,真实的佛陀,还有真实的阿罗汉,跟真实的诸大菩萨,这可是一个殊胜的福田,所以他所布施的境也是圆满无缺的。第三个,他的辗转相续,他是布施一次,还是布施多次,从经典上说,他是经历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那就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的时间也是无量无边次了。所以我们看他的心境相续来说,这种布施基本上世间难比了,这是一个殊胜微妙的布施,他未来即将招感广大无边的福德,这种布施是非常殊胜的布施,这先举出这一个布施的功德,然后,后面再跟一念信解做比较,这是讲到布施。

我们看第二段,讲到持戒,看经文:
若复持禁戒,清净无缺漏,
求于无上道,诸佛之所叹,

那么这个人他不但是修布施,他还持戒,他持什么戒呢?持这个清净无缺漏,清净,指的是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缺漏是包括后面的,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那么他把菩萨的三聚净戒,全部如法的奉持,而且回向无上菩提,那么这样子的一个持戒,是十方诸佛之所称叹的。前面的布施,在修习福报,这个持戒是修什么?修尊贵。就是你不但有福报,你会生长在有权贵的家庭,就是你那个地位特别值得尊重,高尚的权贵,在印度来说就是婆罗门、刹帝利,这个都是属于尊贵的家族,就是持戒而来的。

我们看第三个,忍辱。看经文:
若复行忍辱,住于调柔地,
设众恶来加,其心不倾动,
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
为斯所轻恼,如是亦能忍,

那么修完了持戒以后,修什么呢?修忍辱波罗蜜,他内心安住在调柔寂静的状态,这个调柔的特点,就是你跟众生没有对立,你有对立你就刚强,他基本上用一种很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的人事地物,用一种调柔寂静的,没有对立的心,来面对一切的外境。那么他这个不但是调柔,他还禁得起考验,设众恶来加,其心不为倾动,即便有一些不如意的外境来干扰他,他也不会产生这种瞋恚、躁动不安的情况,他是禁得起外境的考验的。那么这是针对境,这以下针对人。即便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那么即便是这种三乘权法的修行者,在修行当中,他略有所得,他可能持戒或者修定,略有所得,但是呢,他以为禅定就是圣道,所以他产生了,未证言证,未得言得的增上慢,这个都是法执引起的。

那么这种增上慢人,就去轻视、去恼害这个菩萨,但是他这个菩萨呢,对这种特别高慢的人,他也能够安忍不动。这个忍辱就像一个仓库一样,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努力布施,他也精进持戒,他就是管不了他这一念心,所以以前我们那个慧天长老常说,修行,任劳容易任怨难,他在做义工,他可以在厨房里面跑来跑去的,但是他禁不起你一句的,对他的一个批评,就是我们这个忍辱波罗蜜,它这个德行是很难修的,就是你一定要把这个我放掉。我们看《法华经》,《法华经》六度里面是重视忍辱的,你看它讲到这个《法华经》的三种德行,入慈悲室,坐法空座,著忍辱衣,忍辱波罗蜜竟然跟智慧慈悲放在一起。这可见得这个菩萨,也就是说呢,你不修忍辱,很简单,你这个人没有仓库,没有仓库你的福报,你的功德放到哪里?放在马路旁边,随时会丢失,就是说你这个人成不了大器。就忏公师父常常说,忍辱以积大德,你一个人忍不住,你这个人你怎么修,你管不住你的心了,福报就不大了,因为你没有仓库来保护你的福报,你的福报没办法积累。所以这个地方,忍辱是很重要,就是这个人,你不管多么精进,你的忍辱波罗蜜,就是你能够把你的功德,执持不失的一个重点。

我们看精进。
若复勤精进,志念常坚固,
于无量亿劫,一心不懈息,

你一个人能够安忍不动,接下来就是要精进了。怎么精进呢?志念常坚固,精进,你一定要有一个愿力,你要有一个发愿,我要怎么做功课,怎么样增上,你有这种强大的愿力、意志力,在无量亿劫当中,一心不懈怠。那么一心就是专注的,相续的,在你所缘境上用功,比方说你定的功课是诵经,是持咒或念佛,都可以,其实很多人对精进产生误解,他怎么精进呢?他平常要么不做功课,他一旦做功课,他七天就不睡觉,这种暴饮暴食。诸位,这不是精进的本意,精进,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你这种暴饮暴食,这从修行的角度,一点意义都没有,一点意义都没有,你不会因为这七天都不睡觉进步的,不会。你只有可能每天拜一百拜,每天诵几品的《法华经》,然后诵上三年,那个你才会改变。忏公师父讲很清楚,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绝对不是暴风雨,你看暴风雨来的时候,它不可能把石头穿破的,只有滴水长流则能穿石。

所以,很多人以为说,我七天不睡觉就是精进,七天不睡觉,某种程度是修忍力,忍辱波罗蜜,跟精进没有关系,就是在考验你的体力。一个人会进步,就是每天做功课,这个才会进步每天做功课,因为修行它要潜移默化它不是暴饮暴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精进弄清楚。精进有两个特点:专一,你的法门不要改来改去,你不要今天诵那个经,明天诵那个经,你至少在同一个时段,三个月、半年是专一的在一个法门。第二个相续,每天都要做,这是精进,你才会进步的。

我们看禅定。
又于无数劫,住于空闲处,
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
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
八十亿万劫,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愿求无上道,
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际,

那么他怎么修禅定呢?在无数劫的时间当中,住于空闲处,要修禅定,一定要息诸缘务了,息诸缘务,他怎么修呢?有时候打坐,有时候经行,你这个禅定不能固定的动作,因为你要调身体,你从久了要起来经行拜佛,然后再坐,要有时候动,有时候静。那么除睡常摄心,要有一些固定的睡眠,那其他时间呢,就是摄心专注在自己的所缘境,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那么因为这个专一,摄心专注的缘故,这就产生了各种禅定,四禅。那么能够于八十万亿劫的时间,安住心不乱,那么持此一心福,这个一心就是禅定,禅定是有漏福报里面最高的境界了,就是禅定,没有比它更高了,因为它这个禅定的快乐,是周遍身心的,是微妙的三昧乐,是超过世间的五欲乐,是所有的福报,从快乐的角度,禅定是最高境界。那么他把这个快乐,回向无上菩提,他还发什么愿呢?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际,我未来能够因为禅定的关系,成就中道的智慧,而且穷尽禅定的边际,就是使令禅定的圆满。

《法华经》它讲到这个格量的时候,它在讲这个跟一念信解格量的时候,他提到的五种殊胜的这个五度法门,这个前五度,我们讲过,修行是马拉松,是长时间的修行,所以它的成败是,其实你一个人的成败,修行是两度决定的:一个是忍辱度,一个是精进度,这两个。所以印光大师说,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讲出这两度,一个是忍力一个是行力,一般是这样子。初学者,你不要跟他讲忍力,初学者他是,鼓励他冲刺,所以初学者的操作,他是以行力为主,因为你精神体力有的是,偶尔发发脾气,乱不了。但是老参要注意,你没有太多本钱去耗损你的功德了,老参就要重忍力了,因为你行力,你是赶不上年轻人了,所以,老参是重忍力,就是安忍不动。所以这个行力跟忍力,是一个人这个五度能不能成就的关键,你要能够遇到逆境安忍不动,在顺境的时候你又把握机会,不断的增上进步,那么你才能够把前面的,布施、持戒、禅定这三度能够进步。

好,那么前面的五度,佛陀讲出一种殊胜圆满的五度,这以下正式跟一念信解相比,看经文:
是人于百千,万亿劫数中,
行此诸功德,如上之所说,
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
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
若人悉无有,一切诸疑悔,
深心须臾信,其福为如此。

那么假设有一个人,他在百千万亿劫数当中,修学前面的五度,就正像前面所说的圆满五度,那么你把前面五度的功德来比较,跟谁比较呢?跟下面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这个人呢,他没有修五度,但是他闻佛寿命,知道佛陀的法身常住,而这个法身就是我们一念心性本具的,那么产生一念的坚定的信解,佛陀说,你这一念坚定的信解的功德,超过前面的万亿劫数中的五度,所以,若人悉无有,一切诸疑悔,假设这个人对于佛陀的法身的功德是圆满的,而这个法身又是,我心中本具的一念心性观照所成就的,你能够深信不疑,乃至于一念的坚定的深信不疑,你的福报就超过前面五度了。

这个蕅益大师他在解释这一段,一念信解超过这个圆满五度,他是从有漏无漏的角度来说的,就说啊,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是你缺乏般若波罗蜜,你就缺乏内观的智慧,那表示你这个人是怎么样?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向外去追求的,那变成一种外在的福德。诸位,福德不管你怎么多,再怎么多,它毕竟是外在的福德,也就是说,它不能对你内心的烦恼业力,有产生清净的效果,因为你缺乏般若波罗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六度无般若,空成有漏因,就是说你福报很大,你来生是一个大富长者,甚至于做转轮圣王,然后你这个忍辱波罗蜜也修得好,你也很庄严,禅定也很深,那问题是,那又怎么样?你还是一个生死凡夫,关键在这里。就是说你这种五度的福德,不能去改变你内心的烦恼,不能消灭烦恼,你还是轮回中人了,所以你那个福报是生灭法,你的本质就是生灭法,不管它多大,它的本质就是生灭的,有漏的,而你一念的信解,诸位,一念的信解是内观的,你启动你内心的清净力跟具足力,你照耀你心中的虚空跟大地,你的生命从此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

所以,一念信解它是解决核心的问题,就是从你的颠倒妄想核心切进去,而你这个福德修完以后,你该打什么妄想,你还是照打,你在你的高深的禅定,广大福报当中,你以前有什么习气,原封不动,因为五度不能改变你内心的烦恼业力,它没有那种解脱的力量,它没有清净的功德,因为它是有漏的福报,所以缺乏智慧的时候,你前面五度就是有漏的福德,就这样子而已。对你内心的增上,对你内心的清净,没有帮助,而你一念的信解,它是一种清净的、无漏的,所以有漏跟无漏是不能比的,这个不是数量多少问题,这本质上就不一样。所以蕅益大师从有漏无漏来解释,一念信解是无漏,前面的五度的福德虽然广大,它的本质是有漏,所以这两个是不可比况的,不一样的。

我们看辛二颂位行不退。先看第一段,看经文:
其有诸菩萨,无量劫行道,
闻我说寿命,是则能信受,

前面是用福报来比况,这以下从善根不退来赞叹一念信解。说有一个菩萨,这个菩萨呢,他过去无量劫行中行菩萨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的菩萨道,那么他的智慧比较薄弱,但是他经过长时间的事修的五度以后,他在《法华经》听到,佛寿无量,法身功德长住,他也能够信受。蕅益大师解释,这个菩萨是钝根菩萨,就是说,钝根菩萨他长时间的事修,他也没关系,因为佛陀《法华经》《方便品》有说,你只要是修学佛陀的法门,你迟早会悟入心性的,因为佛陀在施设三乘法门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暗中的力量,向于真如的力量,所以你事修久了,你也可以产生一念的信解。这是讲钝根,经过事修,慢慢的也可以产生信解。

那么信解之后,看第二段,
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
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诸释中之王,
道场狮子吼,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一切所尊敬,
坐于道场时,说寿亦如是。

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这个诸人等指的是,包括钝根的,经过无量劫行菩萨道悟入一念信解,或者是利根人,利根人他一初心听《法华经》,他就马上一念信解,没关系,不管钝根、利根,只要你能够信解,而且欢喜受持《法华经》,,你自然会发愿,这一点很重要,你信解以后,你自然会观照,因为你知道你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当然会想要去,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你的内心,因为它是你的根本,这一切的生命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的嘛。那么你产生观照以后你自然会发愿,一定会发愿的,发愿要成就。

发什么愿呢?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我也能够成就法身的功德,,由法身而所谓的从本垂迹产生应化身,示现,就像今生的释迦牟尼佛一样,他出生在尊贵之家,诸释中王,然后他在尊贵当中,就开始出家,出家以后,在道场安坐而成佛,成佛以后呢,转法轮,说法无所畏,所以愿我等于未来世中,一切所尊敬,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美妙的应化身,而这个应化身安住道场的时候,也是为一切众生宣扬《法华经》的一佛乘的思想,来说明法身功德常住的概念。那么这个地方讲到,你的信解的善根会产生观照的善根,而观照的善根产生愿力,而这三种都不会退,不退转。

诸位,我们学《法华经》的特点在哪里?它不是产生观照那么简单,它会让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别人坚固,所有的善根,包括布施,包括持戒,包括念佛,我们凡夫最大的麻烦就是退转的问题,尤其净土宗。就是说我在平常的时候,我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我把冷气打开来,我把那个密闭的窗户关起来,电话暂时离开,我可以专心的念一千声佛号,每一句佛号清楚分明,可以。但是现在的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我这个功力,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来?不要说百分之百了,我临终如果有佛堂的百分之八十就够了,我就觉得心甘情愿了。那这件事情你怎么知道,你平常的功力在临终的时候,内忧外患,在加护病房,在别人甚至于哭闹的情况之下,你还可以把你的信愿的善根现出来呢?这个就关键了。这种关键你没有弄清楚,那你的往生永远充满着不确定,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你临终会怎么样,因为你的成败是由外境决定的,那谁知道你临命终是怎么样?谁知道呢?谁知道你是怎么死亡的呢?

所以这个地方《楞严经》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不生灭心跟生灭心的概念,就是说,你的善根是假借因缘法,外境建立起来的,这是生灭因缘;第二个,你的善根是透过理观安住而建立起来,那就不生灭了。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临终见佛往生好了,如果你认为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是在十万亿佛土外,当然这也是佛说的,也就是说你的信解,你对极乐世界的信心跟了解是来自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好,你依止这句话而建立信解也可以,那么这样子讲的话,你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来去,阿弥陀佛要从十万亿佛土过来,然后呢,他再把你带走,阿弥陀佛从有十万亿佛土来,再把你带到十万亿佛土去,所以你的心中是向外期待,阿弥陀佛来接引。

那么这种从因缘建立的信解,叫做心外求法,那么你的心是建立在生灭心,生灭心《楞严经》叫做离尘无体,就是你最好保证,你临命终的时候是安稳的状态,你一旦发生车祸或者是你临命终有重大的病痛,那么拖了很久阿弥陀佛都没有来,那你的信解会动摇,因为你的信解是从外境安立信解,而外境信解的时候,你一定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你的信解才建立起来,就是它有很多因素,因为因缘法就是,诸法因缘生,它很多条件,任何一个条件一变,这整个因缘就变化了,也可能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还没有死亡,你认为你要死了,那阿弥陀佛是临终才来,所以你久等阿弥陀佛没有来,你就开始怀疑了。

所以你一旦把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建立在心外的十万亿佛土外,你的往生的变数就太多了,就不是阿弥陀佛问题了,你因为你自己在那边打妄想,你很容易产生妄想,但如果你今天把阿弥陀佛跟十万亿佛土,建立在你内心本具,这十万亿佛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我内心本具,我用憶佛念佛,把我心中本具的阿弥陀佛现出来,所以这个往生叫做什么?叫做一念相应,跟阿弥陀佛来不来没有关系,所以,净土宗有一句话很重要,叫做生则决定生,去则实无去。就是说,往生,你建立在理观的基础,那就是一念相应,那跟阿弥陀佛来不来,没关系,跟十万亿佛土也没有关系,跟你临命终你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也没关系,因为心性跟色身是超越因缘的。所以在这个善根不退,诸位,你一开始的信解就很重要,你是怎么相信的,怎么理解的,这个因地,你的信解建立在心外,你这个信解很容易破坏,因为你不知道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是不可规划的,没办法规划的,你的信解是建立在一念心性,我自心本具,我自心所造,那就操之在你自己了。

所以他这个善根不退来自于内观所成就的,而这样的善根呢,你只有从《法华经》下手,没有其他的法门,就是你一定要从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包括布施也是一样,你看有些人布施他不退,因为他布施的善根是建立在,我这开显我内心布施的功德,所以跟别人没有关系了,我把东西布施给你,你不把它当一回事,我也无所谓,因为我一开始的信解就是,我透过布施,来开显我内心的布施的善根,我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外境,所以你怎么变化,那跟我没有关系,没关系了。所以他的布施的心坚固。所以,所有的不退都是因为他跟内观的智慧结合,才可以做到的。只要你的善根是建立在外境,那你的人生就永远充满着不确定了,因为外境是由业力决定,而且还不是一个人业力,还是众生的共业决定的,那你的变化就太大了。

好,我们看辛三、颂深心信解。看经文:
若有深心者,清净而质直,
多闻能总持,随义解佛语,
如是之人等,于此无有疑。

那么这以下是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就一念信解呢?它的条件是什么呢啊?他提出三个条件:若有深心者。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深心就是入慈悲室,就这个人,你过去生有栽培大悲心;第二个清净而质直。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是著忍辱衣,你这个忍辱、安忍不动的力量很强;第二个多闻能总持。你不但广学多闻,还能够总持里面的要义,而且还能够随顺义理来为人解说,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坐法空座。

那么因为你能够具足慈悲、智慧、忍辱的关系,你就容易对《法华经》产生内观的一念信解,就这个人大乘善根具足,所以他就容易进入一佛乘的思想。那么我们前面说过,弘经三轨,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这三个是跟四安乐行有关系了,你修四安乐行才有可能成就弘经三轨,所以说到底,还是跟四安乐行有关系。就是你这个人,你平常的身业是调柔寂静的,不会冲动;口安乐,你平常也不喜欢讲别人是非的,和合无诤;意安乐,你这个人平常对人就慈悲善巧,还加上你的菩提愿力。那么你这四安乐行具足,你就容易进入一念信解,就这种人,于此无有疑。先讲出这个什么人能够一念信解。

好,我们看已二、解其言趣。看经文: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前面一念信解四信的第一信,这是四信里面的第二信。他不但一念信解,还能够解其言趣,我们看经文,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而且能够解其言趣,一念信解,它是对真如这种清净力、具足力的信解,那么偏重理观的,那么解其言趣,他们不但是理观,他还可以把因缘的事修,还能结合起来,就是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他把理事能够圆融无碍,那么这个人,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的中道智慧。解其言趣,古德解释是,一念信解是闻慧,解其言趣是思慧,更深入了。这个思慧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他法义是融会贯通的,他把理事融会贯通;第二个他能够善巧为人说法,一念信解,他没有融会贯通,他只能自受用,他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讲出来,他不可以,所以他这个功德来自于,他融会贯通以后他可以善巧为人说法。

我们看已三、闻持供养。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那么闻持就是前面的一念信解,解其言趣,就对整个一心三观的思想,能够闻,而且能够受持,那么再加一个供养,我们看他怎么供养。何况广闻是经以后,若教人闻,或者自持,或教人持,或者自书,或教人书,那么重点是下面,他不但能够闻持,还能够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等等,来供养《法华经》的经卷,他可能是在诵《法华经》的时候,他有各种香花幡盖来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的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能够帮助我们早一点成就中道智慧。蕅益大师说,这个一念信解,解其言趣,是了因慧性,是智慧观照,而这个闻持供养,是偏重缘因善性,就讲到福德资粮。

这个我们虽然理观是内善根,理论上是跟福德没有关系,理论上,事实上是有关系。因为我们是业报身,你如果业障太重,你要诵个经也坐不住,要拜个忏你也拜不下去,那就形成障碍了,因为你很多的理观,初开始要靠身口意的事修来带动的,靠诵经、靠拜佛来带动的。所以蕅益大师说,理观的善根呢,就像一条船,它是一个船体,正行,但是你这个船上面,要有一些桨,要有一些风帆,你才有办法前进的。这个福德就是船上面的一些前进的工具,你要有一些桨、帆,风帆,来带动你慢慢的去进步。这个福德它还不是说拿来受用快乐的,这个福德某种程度是破障的。

在经典上说,这个福德,它不能消灭你的业障,但是它可以怎么样呢?它可以淡化你的业障,淡化,经典上讲一个譬喻,佛陀说,你用一个小杯子,你撒了一把盐,哦,那这个盐分就很重,因为这个杯子太小,水太少了,那你如果说你今天修福德,你就把小杯子换成大杯子,你这个水加很多,那么即便同样的盐分,但是你水加多了以后,这个人盐尝起来就淡了,就是水不能减少盐的数量,但是它可以让盐尝起来淡化了,它冲淡化了,福报就是这样的,福德亦复如是。所以你这个人有点业障,他也有业障,但是同样的业障,这个有福报人,他看不太出来,这个福报的摄受,它不能够把业障消灭,但是它福报可以淡化业障的力量,就像这个盐水里面加水一样,所以你要不修福报,你要不然业障太大,你有障碍,所以这个修点福报,虽然我不是享受快乐,但是能够把业障淡化一点,是这么一个情况。这第三信,闻持供养。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编者注:文字是对照视频字幕录入,若有错别字请留言告知。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106(未完)链接,找不到的进来

法华经讲记107:不学法华经,所有的修学都叫心外求法,没有能力创造功德

法华经讲记108:该你的福报一点都跑不掉,让福报来找你,不是你去找福报

法华经讲记109:年纪大的人一定要注意,因缘不能处理,因缘只能放下

法华经讲记 110:想要感应道交,就要深信诸佛皆充满,佛的功德无所不在的

法华经讲记111:佛陀因成就法身而成佛的,不是因布施也不是因持戒忍辱而成

法华经讲记 112:你的最前面五年跟最后临终五年,这十年决定你的成败

法华经讲记113:全世界最大的力量在你的心中,只要把你的心顾好,它就会显出来了

法华经讲记 114:我们对自己的因地有点不太在乎,但这是个非常严重的事情

法华经讲记 115:一个人临命终时候东张西望,六根没有收摄,这人大概就不会往生了

法华经讲记 116:见佛是靠皈依的善根,闻法是出世的智慧善根,能否得度操之在自己

法华经讲记 117:临终的一念感应是建立在无生的思想,到晚年时要把因缘观慢慢减少

法华经讲记 118:你只能二选一,你追求因缘所生法的功德,真如的功德就消失掉了


回向:以此清净功德与一切众生共,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一切众生皆能听闻佛法、受持佛法、安住佛法,愿一切众生圆满一切福慧资粮,清净一切业障!愿一切众生即时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愿皆获得如意之手,撝空出宝满众生愿,富乐无尽智慧无穷,妙法辩才悉皆无滞,共诸众生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因此善根更复出生无量善法,亦皆回向无上菩提。愿若生之处常遇诸佛,逮甚深三昧,见无量佛,成就多闻、清净智慧。

愿一切众生疾逮善权方便,世世值遇三宝,世世与善知识共会,远离恶知识,精进修行,常乐于行法施及饮食施,生生世世永离一切贫穷困苦与疾病。愿每一位护正法者身心健康,福慧具足,法身增长,色身增长,福报无限,法力无边,速证菩提永不退转。愿能令一切众生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稳,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逮成正觉。愿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战争不起,灾疫消除,国泰民安,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心向善,祸患不生!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