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式的相亲角,爱情不是关键词
长沙烈士公园曾有一个著名的相亲角。
一根长长的细线悬挂在樟树之间,过了塑的红纸紧紧挨着,在风中微微地飘。每一根细线下都有一群“家长”围观:为孩子寻找另一半的家长。
他们仿佛在学校开家长会一般,迫切又佯装不经意地围拢那些红色的“成绩单”,细数哪位与自家孩子“有缘”。
采访|阿湾撰文|阿湾
烈士公园的相亲角火爆了许多年。数年前,园区因“骗婚骗钱投诉增多”取缔了相亲角。但为孩子相亲的家长们似乎被某种力量驱使,在更多地方开辟疆土:不管是其他公园、广场,还是线上交友App、小程序,他们都迫切又谨慎地亮出孩子的各项“指标”,等待取回一张爱的号码牌。
这种力量是什么呢?刘姨强调她真心希望女儿得到爱情,过圆满幸福的生活。曾姨不愿提及“爱情”,只知道“人到了年纪就得找对象结婚”。
为孩子寻找爱人成为他们心头最要紧的急事。这股力量如此强大,却又无法准确地诉诸文字。焦虑、争吵、疑惑、喜悦……所有的一切汇聚,构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相当重要的部分。
瞒着女儿,注册了相亲平台账户。
去年,刘姨听丈夫说起一位朋友在某相亲平台上为儿子找到了一位优秀的对象。不光家庭条件适配,人品也非常不错。接触一段时间后,两个孩子结婚了。
刘姨很心动。女儿今年24岁,做文字工作,圈子窄、不爱社交。
原本不信任线上相亲平台的刘姨,将女儿的信息放在了网络上——当然,这件事没让女儿知道。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自己似乎有点偷偷摸摸。也许因为女儿目前尚未表露恋爱的意愿?也许女儿时常在家谈论自己听不懂的爱情观?输入女儿的名字、家庭住址和简单的工作情况,再备注自己的手机号码,刘姨点击了提交。刘姨有些惴惴不安,内心又期待。
51岁的刘姨已经很多年没有工作了。日常处理家务已经让她十分疲惫,加上性格安静,她有空时不爱外出,只想在家追剧休息。
女儿读大学时,刘姨就鼓励她找男朋友。她曾经半开玩笑地对女儿说:“结婚前起码要谈五个男朋友。”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结婚对象。女儿当时也大笑,表示同意。刘姨的丈夫在一边严厉地制止母女俩,“女儿你听我的,要看一个准的,从一而终。”女儿十分不屑。不过大学期间,女儿始终没有谈过恋爱。她相信女儿的话。女儿的性格有些高傲,还很固执,有时或许真的“难缠”。但这在刘姨眼里并不是缺点。
女儿的信息出现在相亲平台后,常有男生家长加刘姨微信询问。刘姨也不跟对方多聊,只觉得不太合适。或许她也一直在等待和女儿“坦白”这件事的时机。
去年10月的某天晚上,刘姨正在厨房洗碗,手机在外头响起铃声。女儿正好坐在沙发上,随手把电话接起来:“您好,哪位?”
“您好,我是那个……相亲的……那个孩子的爸爸。”
女儿一下懵了。她逃跑似的把手机交给父亲,再飞奔进厨房质问刘姨:“你在给我相亲?你把我的信息放在相亲网站上?”语气里充满了恼怒。刘姨没想到这个时机来得这么不对,只好用尴尬的微笑缓解气氛。刘姨的丈夫在房间里同相亲男孩的父亲聊了许久,两人加上了微信。刘姨将对方发来的孩子的照片点开,小心翼翼地给女儿展示。女儿的反应在她的想象之外——“妈,他长得也太丑了!”
刘姨觉得这孩子长相还行,家庭条件也还行。但女儿和丈夫一致否决,她也尊重女儿的意愿,没有和对方家长再联系。刘姨仔细揣摩着女儿的话:“长得太丑”,是不是意味着女儿并不排斥相亲?如果对方长得不错,女儿是不是就能够接受自己帮她找对象的行为?
刘姨不好意思跟女儿直说,只是开始了更进一步的试探。她开始让丈夫寻觅身边朋友家的“优秀小伙子”。当然,相亲平台里的资源也不能忽略,刘姨依然关注着有哪些家长浏览了女儿的主页。
“我不理解,但希望你得到爱情。”
去年12月,刘姨的丈夫推荐了一位朋友的儿子L。L与女儿年纪相仿,性格沉稳,工作也稳定。刘姨对他第一印象不错,女儿与L加上了微信。女儿第一次和L去看电影时,刘姨心里像有几百只蚂蚁在爬。
电影散场已是晚上10点多,女儿居然不接自己的电话。尽管后来L将女儿安全送到了家、女儿也解释自己不接电话是因为手机静音,刘姨还是对女儿脱口而出“你不会就被L拐跑了吧?!”女儿当时非常逃避谈论和L看电影的细节,刘姨却只想让女儿和盘托出,自己好判断L到底是不是个“好小伙子”。
在刘姨不断的打探下,她得知女儿和L一直在稳定地联系。女儿每每一脸兴奋地出门,必定是要和L见面。刘姨暂时搁置了浏览相亲平台的事:女儿和L有戏。她很高兴,女儿似乎正身处一段幸福的关系之中。
然而这个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后,女儿在和L见面后回家,接着就是持续半个月的萎靡状态。刘姨起初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女儿有天对她开口:“妈,我有件事要跟你说。我跟L以后不会再联系了。”女儿眼里有泪。
那是一个工作日的早晨,女儿原本打算说完这句话就去上班。刘姨却完全坐不住,她把起身要走的女儿按在椅子上,一定要她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好端端的两个人,怎么就不联系了呢?
“我不能理解。两个互相喜欢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刘姨很疑惑。
女儿说刘姨不懂,“不合适就是不合适”,说着又开始流泪。刘姨也流泪了。“虽然我不理解,但是既然你们都说清楚了,也就不要拉拉扯扯。我不想让你受伤。”刘姨嘱咐女儿。
其实她心底觉得L是很适合跟女儿结婚的人:有责任心、踏实稳定、爱干净,是个好孩子。但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那婚姻也不能成立。她打算“重操旧业”,动用身边的资源,包括线上相亲平台,为女儿寻觅合适的男朋友。
忙完家务闲下来的时候,刘姨的脑海里一直在思虑这件事。女儿会跟什么样的人谈恋爱?会和谁结婚?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但她不认为自己焦虑女儿的婚姻问题,理由是女儿目前年龄尚小,加上个子高挑、善良温和,长相不错,又有份体面的工作,总归是掌握着主动权的。“如果到了二十八九岁,我可能就有点急了。”
贺龙体育馆的相亲角已经消失
在与L分手后,女儿曾与刘姨进行过一次正式深入的对话。
女儿问刘姨:“你给我找男朋友,到底是希望我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还是希望我幸福?你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我肯定是希望你幸福。”
“那如果我到了三四十岁还不结婚,也不生孩子,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个不正常的人?”
“也不是不正常,是一个让妈妈看起来觉得很伤心的宝贝。可能我们这一代还是觉得家庭事业都能顾得很好的人,才是圆满,真的幸福。”
“你觉得结婚一定要有爱情吗?”
“得要有。”
“那爱情是什么呢?”
“磕磕碰碰总会有的,但是互相扶持,走过后面的生活,就是爱情。”
女儿不说话了。刘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但这是她的真实想法。
去年7月,贺龙体育馆附近的相亲角
流水线式的相亲派对,爱情不是关键词。
“爱情”这个词对曾姨来说有点“烫嘴”。
曾姨不谈论爱情,只知道博士毕业的儿子性格木讷,但家里给他买了车房,还在国企拥有一份好工作。30岁的年纪,应该算是相亲市场里的中游水平:不老不小,还有不少选择的余地。
烈士公园相亲角,曾姨曾是常客。她强势地告诉儿子自己把他的信息展示给在寻找女婿的爱姨们,儿子也没表示反对,顺从地答应了。
“这个年纪了,爱不爱的不重要哒。还不结婚会就变成老光棍,人家看笑话。”
仅仅提到“爱”,曾姨都有点不好意思。
曾姨退休好多年了,平时兴趣爱好不少:打麻将,跳广场舞,和姐妹出门旅游。广场舞一定是认真跳的,一个节拍一个动作,曾姨都很用心。而在牌桌上、旅游的大巴车上,曾姨一定会留个心眼,问问姐妹们有没有可以介绍给儿子认识的年轻女孩。
给儿子介绍对象,似乎成了曾姨退休后返聘的一份工作。
她尽职尽责,也不觉得疲倦。这种永动机式的热情,来源于曾姨不想让儿子“打光棍”。这似乎是一种关乎尊严的较量:儿子的面子,也是一家人的面子。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度绑定,似乎成了曾姨内心最重要的支撑。
“最好是比他小一点吧,学历也可以低一点,车子房子我们都有,这个没关系。”这是曾姨最爱重复的话。她觉得自己的要求不高,是儿子眼光太高。“现在妹子都优秀,我家崽这个条件虽然还可以,但是性格就是这个样子,不讨妹子喜欢咯。”是否合适是重头考虑因素,“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感情可以后天培养嘛。”曾姨笑。
儿子不是没有相过亲。有一次,曾姨与一位家长在相亲角看中了彼此的红纸,兴高采烈介绍孩子们认识。曾姨在高级餐厅安排了一桌饭菜,双方家长都在。两位主角在饭桌上,彼此间却一句话都没说。后来曾姨询问儿子跟女孩相处如何。儿子只说对方看不上自己,再不肯多说别的内容。
前不久,曾姨在超市里偶遇了那位女孩的母亲。两人闲聊过程中,曾姨偶然得知儿子和女孩相处时虽没有擦出火花,却成了谈得投机的朋友。“我听妹子的妈妈说,我儿子跟妹子聊天,说以后结婚了不想跟我一起住。”这话曾姨从来没有从儿子口中听到过。
她顺理成章地以为,自己照顾儿子多年,以后儿子结婚了自己也一定会和他住在同一间屋檐下,帮他照料未来的孙子孙女。谈不上打击,但曾姨确实有些难过。当天晚上儿子回家,她几次想开口问儿子对结婚之后有什么想法,却又因为难堪和尴尬克制住了自己。
也是。还没有找到结婚对象,想那么遥远的事情干什么?曾姨想。她不打算深究儿子这样想的原因,只希望真到了做婆婆的那一天,能劝说儿子与自己同住。她相信儿子一定会同意的。这是曾姨作为母亲的自信。
她又立刻投入了下一段寻觅之中。至于爱情,曾姨也不打算深究。
雷达の足迹
关于下一站
2022寻访集 . 城市书实体刊
《星球雷达:抵达家园的旅程》*点击下图了解纸刊详情
设计 | 霸王图片 | 阿湾编辑 | 找豆子